在與病魔的抗爭中,他也在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
寫在篇頭:魏則西同學的抗癌鬥爭於2016年4月12日結束,病魔奪走了他年輕的生命。重溫他留下的文字,不禁熱淚盈眶,緬懷這位已經離開的抗癌勇士的同時,也希望如他所願喚醒更多的人珍惜健康、珍惜生命。
有網友提問:「癌症晚期的父親要求母親買安眠藥,我該怎麼辦?」
以下是他的回答:
題主你好,請你認真的讀完我的回答,我不但和你父親感同身受,而且會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
這個問題,我有種在問我的感覺,我也是癌症晚期,從單純的病情來看,應該比你父親要嚴重一下,你父親經歷的種種痛苦我都經歷過,六月份吧,當時醫生認為我活不過八月份了,那時候癌痛,高燒不退,呼吸困難,不過我當時居然還傻逼到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所以沒想著自殺,等我知道了的時候,想著再搏一搏,不過當時已經做好了死亡的準備,也和我爸談論了最後的事情,他同意我如果最後徹底沒有希望的話就讓我以一種比較輕鬆的方式離開,沒想到我居然買到了靶向葯,還起效了,情況暫時好轉,就開始不惜一切代價活下去。 我想說的是,我沒有資格給你父親和你提建議,只有你們有這個權利做決定,因為代價也只能你們自己承擔。
我自己的想法倒是可以告訴你,先全力以赴去治,如果好了自然最好,如果最後沒有希望,再一次地陷入六月份的痛苦,又完全沒有活下去的希望,我想我會選擇離開,而不是痛苦到最後一分鐘,雖然我從沒有見過你父親,不過他這段時間的想法,我應該比你和你母親還要清楚一些 。
你父親之所以在如此痛苦的情況之下還苦苦堅持,從你的描述中來看,應該不是他認為還有活下去的希望,完全是捨不得你和你母親,這個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不是我父母,我絕對早就不治了,其實我有時候在想,如果我爸媽並不是這麼愛我,在我得腫瘤之後就放棄我了,恐怕我也就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去留,不受這些罪了吧。
這種愛是很偉大的,可以改變一個人,我今年二十一歲,是二十歲讀大二的時候發現的,之後的治療經歷是這樣的。
我在2014年4月24日於交大二附院做了腫瘤切除,免疫組化結果是滑膜肉瘤三期,2014年5月20日至2014年8月15日進行了四次化療,二十五次放療,十二月第一次在陰囊左側複發,手術切除,2015年4月底在陰囊右側第二次複發,切除,2015年6月4日發現轉移,伴隨大量胸腔積液,轉移灶有肺部,胸膜,縱隔,2015年6月25日開始服用帕唑帕尼,轉移灶縮小,有包裹性胸腔積液,期間共做四次生物療法,四百餘付中藥。
一開始生病的時候,我不知道是惡性腫瘤,更不知道是滑膜肉瘤,當時他們告訴我是交界性腫瘤,反正死不了,而且當時家裡大概有二十多萬,然後親戚朋友陸陸續續給了十幾萬,也不知道要花這麼多錢,休學的時候,學校要募捐,我根本不同意,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我當時肯定可以治好,會回學校,如果募捐了,我還有臉回去嘛,尤其是如果和我關係不好的人捐款了,我臉往哪擱啊。
沒想到情況越來越糟糕,錢也花光了,大夫認為我活不過八月份了,這時候老師和導員到醫院看我的時候,又一次提出了募捐,不同意,我當時還是這麼堅決,命都要沒了,難道不能給我留下的尊嚴嗎。
我爸我媽也沒有說什麼,因為他們一說我就反應非常激烈,不過看他倆成天因為籌不來錢而難受,我心裡也不舒服,後來去北京看病的時候,醫生一句你們也沒多少錢了,給你們省省錢,我屈服了,我要臉,要面子,要尊嚴,我爸我媽就不要嘛,借錢這麼丟人的事他們都幹了,我為什麼就不能捨棄那一點可憐的尊嚴,為他倆考慮一下。
然後就是籌錢看病,其實根本籌不了多少,對於可怕的治療費用而言,杯水車薪,同學也幫我籌錢,可他們都是學生,又能有多少力量。
後來想自殺了,在知乎提了一個問題,沒想到有很多人幫我分析怎麼活下去,給我捐款,可治療費缺口對於我爸媽而言,根本沒有辦法,就一次次的在知乎重複同一個故事,希望獲得關注,然而,最先厭惡的不是幫助我的那些人,而是我自己,我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誠然是為了父母,但我難道不羞愧嗎,我魏則西為什麼會成為這個樣子。
這個人說的難道不是我每天質問自己的嗎?
這次去上海,我也意識到了我根本不可能獲得足夠的治療費用,所以我選擇了一條路,有尊嚴的活下去的唯一方法,去美國參加實驗組,充滿危險的二期實驗,用自己的生命交換一個活下去的希望,這是一個等價交換,而不是施捨,如果真的可以活下去,第一件事就是掙錢,然後就是還錢,所借的每一筆錢我這裡都有記錄。
說這麼多,一是實在憋心裡難受,二是我想告訴你,父母子女之愛是可以改變很多的,我的尊嚴都捨棄了,那麼大的痛苦都在忍受,你父親應該也可以再堅持下去。
下面就是我要給你的建議,一,帶著你父親的病例,去最好的腫瘤醫院,看看能不能治,就是不能,應該也可以緩解,二,去美國參加實驗組吧,無論死亡率有多麼可怕,但總有一線生機。
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就和我談一談吧,應該可以讓你明白你父親現在的想法,我的微信是1869101****,魏則西。
最後,絕對不能讓你父親覺得自己沒治了,那樣的話,人很快就沒了。
寫在篇尾:正如則西生前所說,對於癌症患者來講任何安慰幾乎是沒有意義的,就像跟健康人談預防癌症和體檢一樣,但是,我們還是要說,哪怕只幫助和改變了一個人。
END
癌症離我們並不遙遠,了解和預防是必要的,最好在它主動造訪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