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老中醫:體內有濕氣十之八九,堪稱健康大敵,教你如何正確祛濕

近幾年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因此濕氣這個詞,越來越被大家熟知,主要是因為體內有濕氣的人太多了。人們也試用了各種祛除濕氣的方法,但總是反反覆復沒法根治。為了幫助大家正確認識濕氣的根源,今天作者和大家一起來揭開濕氣神秘的面紗。

濕氣是中醫里的概念。首先咱們要明確一個問題,中醫里的概念是由古人對某些對現象或者感覺的體驗感悟后,通過聯想(結合陰陽五行)得出結論,再用這些結論來訴說問題。濕氣這個概念,首先是《黃帝內經》中說的,「秋傷於濕,上逆為咳。」這是一個原因對應一個結論(即患者的癥狀)。

中醫認為,夏秋之交熱而多雨,濕氣較重。如果人體內濕氣重,日常的表現是睏倦欲睡,不想吃東西,面色蒼白,大便稀或者大便黏膩,有時候感覺皮膚有被蚤子叮著一般難受,痒痒的像撓癢,不過也快消退,因此,濕氣重是脾胃虛的癥狀。

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比如脾虛、夏季喜好冰冷飲料、冰凍水果西瓜、冰凍啤酒燒肉串、海鮮冰激凌;

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比如:居住環境影響、氣候潮濕影響、夏季雨水多淋雨、早晚霧霞天氣、水中作業游泳等

濕氣有三大特點。

一是笨重混濁。濕氣依附在身體某些地方,和周圍的物體緊密結合,物體濕的狀態時會比乾燥的時候重很多,所以體內有濕氣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身體或頭部沉重;濕氣濁會導致體內氣血不暢,長期聚集體內又沒法去除它,導致有濕氣的地方髒亂差,滋生各種毒害。

二是難纏粘人。什麼東西被濕邪盯上,就好像被纏上了粘液,各種不爽,比如大便粘滯、小便不暢等。此外,它很難去除,且病程較長,比如風濕、溫濕病等。

三是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氣本質上屬於陰邪,具有黏膩難纏的勁頭,會賴在臟腑經絡上不走,導致氣機升降無能,於是陽氣就沒辦法生髮了。所以,被濕邪困住的人,一般陽氣都不旺,表現為臉色淡白、精力不濟。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濕氣重不重呢?濕氣雖然不能用濕度計測量,其實也沒有必要跑去醫院驗血、驗尿、驗微量元素,只要通過日常的身體信號就可以進行自我診斷。具體來說,濕氣有以下13種典型的癥狀,如果你符合其中三條或三條以上癥狀,說明體內濕氣不輕喲。

如果出現了以上癥狀的1-2條,你就要注意了,說明你體內有濕氣。

《素問·天元紀大論》:"太陰之上,濕氣主之。"濕邪。

《靈樞·水脹》:"此皆嘗有傷於濕氣。"濕性粘滯重濁,易傷陽氣。

現代人,體內有濕氣十之八九,堪稱健康大敵。夏天天氣炎熱,狂吃冷飲,猛吹空調,大量喝酒,沉迷重口味,饑飽不定,天天熬夜,飲食環境和生活習慣集聚濕氣,慢慢影響脾胃甚至整個身體的運轉,這才表現出各種外在癥狀。而且,濕氣的危害遠不止這麼簡單。體內有濕氣,就像黃梅天的衣服書本,身體會一步步被濕毒侵害,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風濕、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惡性腫瘤,這些病都和體內濕氣有關。

一級寒濕:在表皮

癥狀:皮膚騷癢,長濕疹 →(灸7次以上效果明顯)

艾灸取穴:風池、足三里、血海、曲池、肺俞。

二級寒濕:在肌肉

癥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酸乏力,關節酸困 →(艾灸30次以上效果明顯)

艾灸取穴:脾俞、中脘、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

三級寒濕:在骨骼,即是骨寒濕

癥狀:肩周炎,頸椎病,肩痛 .硬,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艾灸40次以上效果明顯)

艾灸取穴:肩周炎:肩髃穴、肩髎穴、肩井穴、壓痛點、天宗穴;頸椎病:頸四椎旁、大椎、肩中俞、中渚;老寒腿:血海、陽陵泉、懸鐘、壓痛點。

四級寒濕:在臟腑(子宮、卵巢、睥胃、肺)

冬病夏治,養生最佳的季節是夏季,錯過一夏,再等一年→(艾灸60天以上有改善)

艾灸取穴:關元、子宮、歸來、三陰交、氣海等。

五級寒濕:在身上(腫瘤)

癥狀: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的

當體內"寒濕氣"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身體"凝"的現象;"凝"的意思是循環慢和代謝慢;身體容易酸痛。

然後就會發生於堵,"淤"的時間長了,會怎樣?

會長瘤,長"瘤"也不可怕,怕的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容易變異形成癌症,這是個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

夏至濕氣重該如何應對?

仲夏季節,潮濕的空氣加上持續高溫,人幾乎天天在「蒸桑拿」,這樣的季節最重要的是排濕毒。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濕氣通於脾。厚重的濕氣把脾捆綁起來,叫做「困脾」,會出現頭昏、四肢沉重、噁心、食慾差、大便不成形、胃脘脹氣、舌苔膩。為了解決這些困擾,排除濕氣可參考以下幾招:

1、運動祛濕

防濕、祛濕的最佳運動方式是「微動四極」,也就是輕微的活動四肢,使身體的陽氣慢慢的恢復,濕氣逐漸散去。不過,不可大運動出大汗,這樣氣隨汗泄,氣受傷了,水濕的的代謝受到影響,水濕雖然隨著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內濕又出來了,最終濕氣還是沒有去掉。

2、按摩祛濕

按承山穴去濕氣。每天早上起床時,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后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正好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擺動,以按摩承山穴。按揉承山穴會有明顯酸脹痛感,這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按揉承山穴一段時間后,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逃逸。

3、泡腳祛濕

三伏天一般會天天洗澡,但是卻很少有人泡腳。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溫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部眾多經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濕、通經、利水的作用。睡前用40℃溫水泡腳,還能提高睡眠質量。

4、刮痧祛濕

三伏天濕氣重,易出現嘔惡頭昏等病症,可採取刮痧辦法。具體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過的紗布,上下刮背脊兩側,或肋骨兩側或額頭,出現紫暗色即可,也可塗上清涼油刮。

5、穴位貼敷

也是目前祛濕效果最好的一種方法,不經消化道,不走肝腎,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祛濕散寒,補虛清熱,改善亞健康。你也可能聽過,生薑能夠祛濕,但是用發酵姜根粉做穴位貼敷療法,效果最好。中央衛視大力宣傳也足夠證明這個點了。

如果堅持每天貼敷湧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據統計,貼敷湧泉穴療法可以防治手腳冰涼、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便秘、風濕等疾病。更多養生和需要了解和使用的讀者可以加微信:15239137285備註:一點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