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自媒體Top 10,最有料的公眾號
在喜馬拉雅寒冷的高度深處, 藏族人面臨著稀薄的氧氣和通常在冰點以下氣溫。但為什麼內地人到西藏有高原反應,而西藏人則行跑自如呢?
最新的研究發現, 藏族人已經進化出多達五種超級基因, 因此有能力應對這些殘酷的生存條件。其中的一個基因來源於一個現在已經滅絕的人類亞種, 是4萬到5萬年前生活的丹尼索萬人(Denisovans)。
西藏人在海拔極端高、地域極端乾旱的高原上存活了上千年。這是由於他們驚人的自然適應能力,經受住了氧氣含量低,、氣溫極度寒冷、紫外光照射強和食物來源有限的考驗。
繼美國加州大學的尼爾森教授在2014年發現西藏人身上攜帶丹尼索萬人的基因后,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者們通過27名藏族人的整個基因組進行了排序, 搜尋了有利的基因。他們發現了藏族人身上有低海拔人類中沒有看到的超級基因, 能夠幫助藏族人的血液吸收更多的氧氣,更快速地處理維生素D的速度。
分析確定了EPAS1 和 EGLN1兩個基因是高海拔生活的藏族人特有的。EPAS1 基因來自於古老的丹尼索萬人的基因變異,而其他4種基因與丹尼索萬人似乎無關。
而EPAS1 基因以前也被稱為「超級運動員基因」。因為在低海拔地區,這種基因可以幫助運動員迅速提高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和氧氣吸收能力,增加耐力。
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兩個與低氧水平下有關的另外兩個基因——PTGIS 和 KCTD12。他們還挑選了VDR的變種,在處理維生素D方面起著作用, 可能有助於彌補維生素D的缺乏, 這通常影響著藏族游牧民族。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 漢族人和藏族亞早在4.4萬年到5.8萬年是彼此割裂的,兩個人群在平行地生活。直到9000年前,漢族和藏族開始接近,交往。這項研究,也被看做是對藏族人人口歷史及其適應高原生活的綜合研究。
才前分裂到5.8萬歲, 但這些群體之間的基因流持續到9000年前。這項研究是對藏族人口的歷史和對高原生活挑戰的適應的綜合分析。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泰特姆·西蒙森博士認為:全面分析藏族人的基因組序列數據, 為揭示這一族群的獨特人口史和適應高原生活的生理學遺傳因素提供了寶貴的見解。這一研究成果,也將對揭開其他高海拔地區的人的基因密碼提供了背景和參考,他們與藏族人不同種,卻具有高原生存的能力。
冰鎮熱點
微信ID:newsreading
一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