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導師說 | 當孩子缺少自信時,我們該怎麼辦?

有位媽媽曾經在課後來諮詢,說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還不錯,就是缺乏自信。引導之後她給我講了一個發生在自己和孩子身上的真實小故事。

她的孩子周內上學,周末輔導班,一直都有專人準時接送。

後來,她覺得都十歲的大男孩了,也該自己認認路。有次周末,和往常一樣,到了該去輔導班的時間,他和兒子商量著想讓孩子單獨去上課,男孩子天生有股冒險勁,經不起媽媽的一番鼓勵和讚美,同意自己去上學。

雖然他乘坐那路捷運已很多次,但當自己單獨出行時,他卻失了方寸,眼看車是越走越遠,孩子知道自己坐錯了方向。

他下了捷運,跑去問乘務員,緊接著,他迅速的坐上了反方向的車去往學校,在這一路,恐慌、委屈、無助、焦慮等情緒都早已從孩子內心蔓延過了全身。

走出捷運口,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人群里,他一眼就認出了媽媽,撲過去抱緊媽媽的腰淚眼婆娑的說道:「媽媽,我坐錯車了,下次我再也不想一個人去上課。」

媽媽看著可憐的孩子,滿口答應,:「好,那以後就讓你爺爺或奶奶他們送你 。」

當她說到這時,我就知道孩子為什麼不自信了。

這位媽媽,其實她一路跟在孩子後面,偷偷著觀察並保護著孩子,她看到孩子乘反捷運時,想站出來提醒,但又勸說自己,再觀察下兒子接下來的行動,想看看這孩子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是否有處理問題的能力。就這一點,我覺得真的很好。

但遺憾的是,在和孩子的對話中,因為過度錯誤的疼愛,讓她迷失了自己這次讓孩子單獨行動的教育目的。

我問那個媽媽: 「 孩子最終走對了嗎?」

她說:「 對了。 」

「 那為什麼就下次不敢讓他單獨走了呢?」

「 孩子說他不敢,害怕 ,所以,我就想著安慰他,告訴他以後就爺爺奶奶送 。」

後來告訴她,這樣一段話后,她豁然開朗 。

「孩子當時的狀態,更多的是見到媽媽后,那些積攢下來的情緒的宣洩,讓孩子情緒發泄完后,您可以和孩子溝通的內容很多:比如:媽媽看見你乘錯了捷運,你當時一定很慌張、害怕對嗎?」

「 你雖然心理恐懼、害怕,但媽媽看到的卻是一個遇事不慌,堅強、智慧的兒子,因為,你在關鍵時知道如何求助,還懂得在乘務員回答完你的問題時,不忘說一聲「謝謝」,媽媽都看在眼裡,真的為你感到驕傲!媽媽相信下一次你會更加熟悉這段路程,不會再走錯的!」

相信孩子若能聽到媽媽告訴他這些內容時,一定會增加他獨立的信心,錯就錯在,媽媽在最恰的當教育機會下,做出了最錯誤的負性的引導。讓孩子覺得我就是不行。我不會乘坐捷運......

孩子的不自信,有時就來自於我們的過度保護!

前些天,俞敏洪在今日頭條的「老俞答」中也關於為什麼孩子缺乏自信,進行了闡述,他說到孩子的不自信,大多來源於父母和學校老師對孩子之間的「 比較 」 而形成的長期的心理疾患。

比較,其實就意味家長老師對孩子的批評,指責;告訴孩子 」你就是不行 。」

孩子的不自信,還來源於過度批評和指責!

那當一個孩子缺乏自信時,我們做父母的如何做,才能扭轉乾坤呢?

一、發現孩子的優點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他的優點,往往我們忽略了優點,擴大了缺陷,不斷的批評,孩子一旦形成我不行,他何來的自信?

發現優點,其實就是給予讚賞孩子,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里提到的尊重的需求,其實就是獲得別人讚賞的需求,如果能發現孩子的優點,並且持續性運用這個方法,就能夠發現和孩子彼此的關係從恐懼、憤怒轉變到愛,所有人都擁有共同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重要,感受到別人的愛和接納,發現優點這一點恰好就能直接滿足這個需求。

二、告訴孩子錯誤()不等於失敗

當我們用相機拍了很多照片,你能保證每張照片都能完美無缺嗎?又或者我們拍的照片好像根本沒有拍到我想要的內容,這些我們都視為正常,但孩子犯錯,我們為什麼就要那麼絕對的認為他這個人就不行了呢?

當孩子因為成績差,情緒低落,內心自卑時,告訴孩子,成績差,我們可以將它看作是一種反饋或者僅僅是水流中的一朵浪花。而不是人生的失敗。不用由此沮喪。

真正要做的就是,這件事的發生,我們從中能總結出什麼,學到什麼?接下來該怎麼做?這些錯誤和成績的差,如果處理好了,它們就是通往是人生成功的必由之後。

三、孩子感受到 「 你愛他 」

我們成人可以做個示範,花上幾分鐘的時間對著鏡子里的自己,不斷重複著說:「我愛你......"

持續這樣做,用心體會,自己比之前會有很大的不同,覺得我是有價值的,我是值得愛的。孩子也一樣,讓孩子感受「無條件」的愛。

不要說:「你要好好學習,媽媽就愛你」

不要說:「你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啦」

不要說:「我努力工作,就是想讓你過上好日子,我一天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

.......

這些都是有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是不帶有附加條件的愛。

可以嘗試給孩子每天說一句:「 媽媽愛你 。」

我們對每個孩子應該一分為二的看,他們各有所長,也都各有所短。但我們往往忽視了這個事實,只盯住自己孩子的短處和缺點,所謂「恨鐵不成鋼」,而對於他的長處和優點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總以為別的孩子能行的,我的孩子也能行。我們不可以用同一個標準去要求孩子,為難孩子,給他們再施加壓力。這樣做必然是自討苦吃,也毀了我們孩子的自信心。

- END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