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保本保息將不復存在,面對變化的市場我們該如何投資?

如果以後有人告訴你,某款理財產品可以保本保收益,甚至預期未來收益,請扇他兩耳光並給他仍一本《論一個金融從業者的自我修養》。

道理很簡單,金融投資既然是投資未來收益,未來又是不確定的,你憑什麼承諾零風險,且能預知未來收益?除非是銀行固定存款。

證監會明文:調整「保本保息」為「避險策略基金」

上周五,證監會發布規定,將「保本基金」調整為「避險策略基金」,這意味著以後的基金產品將不再承諾保本保息,而很多以保本基金為名的理財產品自然也不再允許掛「保本保息」的牌子。

一旦在投資過程中產生風險,出現資產虧損,投資人自行承擔損失,平台機構將不再為投資人的損失進行剛性兌付。

保本保息本就是一個迷之自信的存在,也可以說是特色般的存在。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就算風險極低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會標註你有可能喪失你的所有本金。這就說明一個問題:既然是金融投資,必然存在風險,而對於這些風險,只能由你自己買單。

保本保息的承諾本就是一種風險

很多P2P理財平台會承諾保本保息,或者告訴你未來固定收益額,這種承諾本身就存在風險。在沒有出現大規模風險時,剛性兌付可以維持,一旦資產方或者擔保方本身出現重大財務問題,保本保息誰來兌現,信用危機該誰來背鍋。

不僅P2P平台難以實現保本保息,就連一些我們本以為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信託、基金等同樣不敢承諾保本保息。在這些傳統且風險偏低的理財產品中,債券的佔比是很大的,但債券投資存在的風險從去年的債市風波就可以看出,估計今年債市依然不會太平靜。

僅去年上半年,就有18家債券發行主體違約,涉及資金超過200億元。此外,曾經紅及一時的信託產品近期也出現了各種兌付難題:延期兌付、打折兌付、提前兌付。這一切的背後,反映出的是投資不論何時,都存在的巨大風險。

保本保息存在風險,就連銀行也不敢輕易許諾

我們都知道,很多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以債券、信託等為主要投資對象,因為它們的收益高可觀,風險相對較低。但這些理財產品有銀行做機構擔保,其風險應對能力自然要高於市面上一般以債券、信託為主要投資對象的理財產品。即便如此,近年來承諾保本保息的銀行理財產品也越來越少。

在國內,金融牌照屬國家監管,這樣一來就增加了金融牌照的稀缺性,不論是券商、資產管理顧問商,還是信託機構,為了保住自己的牌照,就不得不進行剛性兌付,保住自己的招牌和業務。這樣就容易出現之前我們提到過的:一旦出現大規模風險,或者其本身出現重大財務問題無法進行剛兌,由此帶來的信用危機誰來承擔?

如果任由剛兌滋生,極有可能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質量高收益相對較低的優質投資品會受到排擠,質量差風險高的劣質投資品反而會借勢上位,利用保本保息做虛假宣傳。這對投資者和整個金融市場,我想象不出有什麼好處可言。

相比剛性兌付,投資者更應該關心資產價值

至於保本保息為何會在流行,這不能單方面歸為機構平台為博取用戶而採用手段,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投資者自身對於風險和收益的相關性缺乏一個正確的認識:投資獲取收益的過程,其實就是權衡風險的過程,相比是不是承諾剛性兌付,投資者更應該關心資產本身的投資價值。

只要涉及到投資,就一定會存在風險,不存在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品。就算是打新股,也需要你為1萬元以上的A股股份市值提前買單,才有資格參與,而且打中幾率很低。

整個剛性兌付,與其說反映的是投資機構虛假宣傳,倒不如說是投資者趨利避害的本性被不正確放大。而打破這種剛性兌付,大家也沒必要恐慌,只不過是糾正了錯誤的投資邏輯而已。一旦剛性兌付被徹底打破,投資者樹立起正確的風險意識,定會有更多的「良幣」回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