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新媒傳信 小課堂 | 李善友:社群經濟來襲,得社群者得天下

引言:

社群經濟起於社群動力,社群動力起於社群弱關係,弱關係間才有簡潔的商業需求對接。回到傳統商業社會,可以理解成名氣大,口碑好的店,生意多半來自知道而不深入了解的弱關係。互聯網時代,將傳統行業的社群範圍急劇擴大,到但卻有著同樣恰當的弱關係經濟效應。得社群者,得天下。

——現代商業發展研究中心

社群到底有沒有規律?它背後是否有一種科學的道理在支撐著這個社群?

蜂群思維可否用在人類身上?

《失控》里把「蜂群思維」看得非常准,他認為單個的蜜蜂什麼都不是,數以百萬的蜜蜂成為一個系統,這就是互聯網思維,可以在裡面發出吶喊,蜜蜂的蜂王在指導每一個蜜蜂。

但是他如何合作?由誰統治呢?我沒找到蜂群的視頻,我找了一段螞蟻的視頻,道理是一樣。單個螞蟻是極其愚蠢的,但是上百萬隻的螞蟻,混在一起,卻產生巨大的群體的智慧,我們叫群體智慧的湧現。蜜蜂也是一樣。

這種整體的智慧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再給各位看另外一段視頻,你會看到上百萬隻鳥,聚集在一起,他們的思維和行為居然是一致的,為什麼?科學家做了特別多的研究,發現鳥、蝗蟲,群居的動物,他們移動的一致性,僅有幾條規則:

第一跟隨前面的蝗蟲。

第二和周圍蝗蟲的步伐保持一致。

第三與後面的蝗蟲保持距離。

你一定會笑我,我剛才看到的集體行為,怎麼是這三條如此簡單的規則而產生的後果。如果你不信,有另外一個科學家,1986年有一個科學家,電腦動畫師叫雷諾茲,來模擬鳥類的動作,做了一個動畫,只有三個規則:

飛向臨近鳥兒的平均位置。

與臨近鳥兒保持一定距離。

與臨近鳥兒的平均飛行方向相匹配。

沒有任何第四條規律,跟剛才的鳥像不像?

各位可以看一看,這不就是鳥嘛!也就是說科學家突然發現,這些群體行為總的同步性,以及總體秩序的出現,其實很簡單,相鄰個體之間基於簡單規則的相互作用,就能湧現出整體上的複雜性。

同樣問各位,人類的社群,能否像動物社群一樣運行? 今天互聯網每一個人都是個體,每個人都想建立自己社群的時候,能不能用動物的方式?維基百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互聯網思維的本質是關注事物間的關係

社群科學是網路科學裡面的一個細分,可以叫做社群動力學。我在說什麼?不是把過去的圈子什麼什麼的人脈改了詞就叫社群了,他是一門複雜性的科學。

經常會有人諷刺我,只有的騙子才講互聯網思維,美國人就不講,我讀書少,我一度以為少,1998年美國已有新型學科就叫網路科學,所有網路背後都有相同的道理和規律。

所以今天想給大家講幾個方面,大概來自於這兩個研究,其中一個研究講過這段話,看到這段話跟今天想說的互聯網思維一樣不一樣。

巴拉巴西認為,這種新科學背後的思想即為網路思維,他認為網路思維將滲透到人類活動和思想的一切領域。

我看了這個PPT之後我整個人都好起來,網路思維意味著關注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之間的關係,這不就是我們講的互聯網思維?

工業時代,我們關注事物本身,比如教育,收入等於學生數量X學費,在這個模式裡面 「整體等於部分之和」。

今天的商業模式不一樣,想理解到底互聯網思維講什麼,為什麼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無中怎麼生出而有,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

關於社群你必須知道的三句話

今天聽我演講之後,你會知道關於社群你必須知道的三句話:

第一句話,你們這些懶人,應該向螞蟻學習,螞蟻可以讓你變得更聰明。這句話來自於《聖經》。

如果各位想做社群,我強烈建議你,學習螞蟻是怎麼建立超級有機體的,然後問自己,我們可不可以建立一個人類的超級有機體,有沒有可能人類的總體也湧現出一種巨大的智慧,超過任何個體智能的總和。

這事情我覺得過去很難,但是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於是人和互聯網無時無刻連接起來,為人類超級有機體創造了條件。

第二句話是心理學家格蘭諾維特講的:無論找工作還是找對象,弱關係比強關係更重要。

有人做統計,說一個美國人,平均擁有多少個親密的朋友?四個而已。這種關係我們叫做強關係。什麼叫弱關係?把不同小圈子連在一起叫弱關係。

介紹工作的時候,強關係重要還是弱關係重要?找對象,是你媽媽幫你介紹男朋友靠譜,還是你朋友的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幫你介紹男朋友成功概率更高,我們會大吃一驚,我們會認為強關係更重要,實際上弱關係更重要。

無論找工作獲取信息,開餐館,還是傳播新潮流,弱關係往往比強關係在社交網路的價值更重要。這就是我們今天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重要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你認識多少種人。克萊史基在《人人時代》里的一句話。一個人不知道所有一切,因為你最多只有四個親密的朋友。在你身邊的圈子面,信息已經完全陷進去,跳出來才能有更豐富的信息進來。

社交網路上一個人平均幾層弱關係才能找到另外一個人?六度分割,社交網路上一個節點之間平均相隔6個連接,你和世界上另外一個人,通過六次連接就能找到他,這是弱關係的重要性。

你認為弱關係鏈上的影響力能夠延伸出去多少次?只有三次,叫三度影響力,比如說我影響到朋友是一度,他影響他的朋友是二度,再影響到朋友是三度,影響力可以直達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網路中每個人的觀念,都影響並取決於相鄰其他人的共同觀念,我們社群網路之間彼此影響的力度,遠遠大於我們的想象。

我在說什麼,你假如想調整一個社群的調調,不需要所有人去調,關鍵節點上觀念一致,就會影響到所有的人。真正給我們帶來影響的,不是地理位置上的緊密性,而是你的社交關係連接的結構,它會比你地理現實上的關係對你影響更深刻。

如果我們發覺我們自己公司或者社群裡面弱關係連接的節點,這才叫社群的牛鼻子。

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如果你建立社群,這個社群網路的核心屬於那些在多個小圈子裡面都有位置的連接者。過去有一句話叫得社群者得天下,更精確的表達得弱關係者得天下。

我們過去也說社群網路,但是1乘以N的網路不叫社群,這是領袖,不叫社群。社群有鐵粉,有很多節點,有小圈子,節點可以把小圈子連起來,弱關係跟領袖之間不是上下級,而是自生長出來有自生命的。

鐵粉是弱關係。不是得社群者得天下,得弱關係連接者得天下。反過來講,你怎麼在這個世界里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就是建立你周圍的一個小社群,你成為這個社群的中心節點。

第三句話,也是網路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巴拉巴西的一句話:如果你已經擁有了很多的連接,上帝將送給你更多的連接。

既然連接如此重要,是否每個人可以增加無數的連接呢?

NO,美國人如此開放,重視社交,但平均每個美國人只有四個密友,即使在臉譜網上,大學生和大學生之間密友也不過6.6個。一個大型機構裡面,最佳的連接度即一個社群裡面平均有幾個連接,竟然是2。大吃一驚。

這個數據說明什麼道理? 道理是「連接資源本身是稀缺品」,縱然你有心跟更多人建立聯繫,但是你做不到,凱文凱利KK叫它連接率守恆定律,你假如想增加更多的連接數,你的連接強度就會下降。

居然是這樣。但是這個時代很多人仍然建立了很深的連接,天才啊!奇才啊!如果連接資源是稀缺品,我們過去說微信搞死了微博就錯了,而是因為每個人使用的連接資源是有限的,你把那個資源放在微信上,微博自然就沒了。

在今天這樣的時代,一旦失去連接,我們將一無所有,因為連接資源是有限的,而連接資源又是重要的,所以連接能力變得重要起來。

平均數等於死亡

每個人都想要更多的連接點,有一個問題:美國人平均有四個密友,我們潛意識認為,每個人的好朋友是4個左右,大多數節點擁有相同的連接數,於是不存在擁有大量連接的節點,少則兩三個,多則五、六個,平均數的思維是不是這樣的?

但是我們發現互聯世界跟平均數是完全不同的,在互聯網上,80%的鏈接指向15%的網頁,你自己都有自己的個人網站,有點擊嗎? 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有很少的節點佔據大量的連接,居然不是平均數思維。

而我發現這個組織裡面,在連接的組織裡面,居然不是平均數思維,而是這樣一種思維,叫「冪律分佈」,大多數節點只擁有少數連接,少數樞紐節點擁有大量連接,大多數人美國人可能只有一兩個朋友,而少數人有二、三十個朋友。

科學家研究的幾乎所有網路都是冪律分佈,搜索引擎的演算法叫「網頁排名」,假如有很多網頁跟你這個網頁發生連接,我就認為你的網頁很重要,往前排,它的確重要嗎?其實也未必。

我們去飯館吃飯,如果排隊人越多,會被我們認為菜更好吃。富者越富,連接者越多人會獲得越多的連接,馬太效應。連接世界的真相,不是平均數思維,而是你越有將越有。

你要儘早建立你個人的連接,在你周圍人還沒明白這是一個連接時代的時候,你先建立你的連接吧,你只要比周圍人早半步知道這一點,各位想象這個優勢有多大。

從基於事物模式到基於關係模式

我們再看商業模式,工廠價值增長速度小於其員工增長速度,一開始增加幾個人好有用,後來增加幾個人沒什麼用,甚至是負效用,是不是這樣的。網路價值增長的速度超過其用戶增長的速度,用戶最後增長了10%,你的收入可能會增長20%。

這是線性增長,這是指數增長,或者冪律分佈分佈,指數增長在前邊的階段會跟線性增長几乎是一樣,但是過了拐點以後,他的增長速度是極為迅速的,我算了一下在二十個節點裡的中位數是這個地方,各位為什麼讓你拋棄平均數的思維看明白了吧?平均數算什麼?

平均數居然等於死亡,在一個網路裡面,要麼在這邊,要麼在這邊,要麼死要麼活,平均數跟死有什麼區別?在連接的社區裡面,請各位放棄正態分佈思維,平均等於死亡。

如果把你的公司產品當做節點,用戶買你的連接,是不是每個公司都在搶連接啊,過去你會認為差不多就行了,今天我告訴各位,公司必須搶佔第一節點,道理我講過了。

最近特別火的書叫《從0到1》,我相信大家沒看懂,他自己也沒說懂,他說你在一個市場裡面,甚至是「小」市場裡面成為第一名,如果這句話放在基於事物的商業模式是沒意義的,但是基於連接的商業模式裡面太有意義了,富著越富。

大家還記得我在講課的時候講過人才的觀念,喬布斯說要麼是天才,要麼是狗屎。一個超A的人,他的產出是平均人的50倍,甚至是100倍,聽過我的課看過這段視頻明白我在說什麼,他講的低層指數基於連接的思維。

為什麼說互聯網時代是0和1的遊戲,是有和沒有的遊戲,你做100分也是0,做到101分才是1,99狗屎,明白了吧。

低層這樣的代碼不改變,你聽別人說一些花樣的辭彙,其實你根本也不理解,我們商業上繼續來分析一下。

有三種網路模型,隨機分佈,冪律分佈,贏家通吃。隨機分佈,比較少連接性,高度分散。冪律分佈有適度的連接性,富者更富,行業比比皆是,各位看門戶網站的UV排名表,汽車網站用戶排名表冪律分佈,去年12月份手機的市場份額。

但是在二十一世紀以來,剛才的冪律分佈,有一小小搓走到一個新的模型叫「贏家通吃」,舉幾個例子,適應度最大的節點佔有幾乎的節點,2002年在《鏈接》這本書發行的時候,只發現微軟佔據了96%的用戶,但是我在收集案例的時候,發現很多很多贏家通吃的案例,谷歌,百度,淘寶,QQ,微信。

21世紀以後贏家通吃的案例這麼多,為什麼?因為本世紀的底層結構跟上世紀不一樣了。如果你看了《奇點臨近》,他的結論是:2045年的時候,計算機的計算智能將會超過人類的智能。21世紀指數級在加速進步。

我們也理解了彼得那句話,他說創業企業成功法則是追求壟斷,這哥們選擇詞也錯了,然後問他你說的壟斷是不是老大老二合起來,他說也不是那意思,那是短期的壟斷,他說的創新壟斷的幾個特點:第一,領先效應。你要領先第二名數10倍,第二就是網路效應。

你不能用底層代碼去想,我們也理解了為什麼互聯網人拚命做用戶,我們也理解了滴滴為什麼拚命燒錢,他們要讓那個節點的連接數達到臨界點,一旦連接數超過這個臨界點,你將勢不可當,微信和米聊剛開始還差不多,後來微信達到了那個臨界點。

燒不過那個連接點,在贏家通吃的網路裡面沒意義,率先燒到臨界點出現是最重要的。

今年過年不送禮,送禮只送弱關係。建立你自己的社群,跟別的社群建立聯繫,這才值錢,假如你有天賦,你能夠有更多的聯繫,還有更強的連接程度,你才是稀世人才,如果你不是,集中在一兩個社群裡面,集中建立你的社群,今天的社群已經沒有屬於不屬於的問題,必須是開放。

一如既往,我講的其實全是錯的,謝謝各位。

新媒傳信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北京神州泰岳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為互聯網產品等提供技術開發、產品設計、支撐維護、整合營銷等全方位的解決方案。系國內詮釋「互聯網業務運營服務」理念的典範企業之一。

新媒說(xinmeishuo)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