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山西省政府遷址!本報獨家專訪修繕督軍府舊址的古建匠人......

昨天(9月1日),山西省政府在所在地督軍府舊址摘牌遷址。山西省人民政府於1949年9月1日在這裡掛牌,歷時68年。

山西省政府舊址建於北宋初期,千餘年來,一直是山西的政治中心。北宋大將潘美曾在此紮營做帥府;之後金、元、明、清均為山西決策者的府邸;辛亥革命後為閻錫山的督軍府、山西省政府、太原綏靖公署;抗戰初為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太原淪陷後為日偽山西省行政公署所在地。日寇投降后,再度為閻錫山府署。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同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此正式成立,至今一直為省人民政府駐地。

大院目前的建築是解放後人民政府在民國和日偽統治時期建築布局的基礎上改建和擴建而成的,1986年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遷址之後,這裡將計劃建成晉商博物館。

關於塢城西街更名為省府街的公示

由於山西省政府搬遷新址,為了指位更明確,方便市民,現對新址門前塢城西街擬更名如下:

塢城西街擬更名為省府街。其位於山西省政府(搬遷后新址)南側,學府街以北,東西走向,東起塢城路,西至軍民路,長750米,寬30米。周邊有山西大學附屬中學、太原市九一國小等單位。

以上內容如有不妥,請與太原市區劃地名處聯繫:4250024

2017年9月1日

去年,山西省政府所在地督軍府舊址進行了修繕,忻州市定襄縣宏道鎮馬城村的侯俊平正是為這次古建修復、修繕的匠人。今日(9月2日),本報記者聯繫並採訪了侯俊平,走近了這位用雙手留住歷史的古建匠人

村民們都知道侯俊平家四代都是古建匠人,但由於他們常年外出幹活兒,在一個地方一呆就是幾年,不知道他做的古建是何種模樣。直到省政府督軍府、東花園第一批需要修繕、製作20多套古建隔扇、圈口、斗拱、雀替等木構件,侯俊平將這些活兒「搬」到廠里,帶領工人們沒日沒夜的干著。當時,侯俊平跟著貨車一起將這些古建作品送往工地。聞訊趕來的村民看到他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隔扇和圈口時,才知道他每天拚命地趕製作品竟然是為留住山西歷史!

侯俊平今年60歲,做了大半輩子古建木匠,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有名的匠人,祖父能雕會鑿是周邊縣府有名的石匠。父親侯書祥曾在省佛教協會崇善寺、交城玄中寺等常年做古建修繕工作。受家庭熏陶,侯俊平打小就對手工活感興趣,19歲起便跟著父親學徒,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虛心請教,鑽研思考,直到理解了,弄懂了才能睡覺。漸漸地,凡是父親做過的手藝活兒侯俊平全部學會了,自己又通過看書和實踐繼續深造,對古建已經到了入迷的地步,每看到一件沒有做過的木器,侯俊平總會認真琢磨,把實物的構造及製作方法在頭腦里像電影一樣「演繹」一遍,直到讀懂。

現在,遇到一件木器他只要看幾眼,就會銘刻在心,然後像模像樣地「克隆」出來。一次,朋友拿著一幅翹頭案的圖紙找到侯俊平請他製作雕刻,侯俊平看后覺著有點難度,說只要真有這個實物他便可以做出來。兩天後,侯俊平果然將翹頭案從畫上「搬」了下來。這時,朋友才告他這個翹頭案僅是一幅畫上的東西,並沒有實物,當初害怕侯俊平拒絕才撒了謊。沒想到,他真的能將圖畫「變」成實物。

在業內,熟悉侯俊平的匠人,對他高超精湛的手藝都甘拜下風。有次,一個寺廟要雕刻佛像,請來十多位當地有名的匠人設計、製作,侯俊平正好路過此地,便加入進來,隨手雕刻了一尊佛像,哪知專家評審看后,指著侯俊平雕刻的佛像說:「山西的古建很多,匠人也多,但能將木雕做到如此精緻的卻少之又少,就照著這個做。」侯俊平坦言,自己幹了大半輩子古建,一直在工地上伺候工頭,不知道如何考級,更不知建築師資質考試,只有一手走到哪兒都會令人信服的技藝。他製作的隔扇、屏風、雀替、斗拱、圈口、六角亭、花罩、門窗等古建,都是用傳統的手法,純粹的榫卯結構,既美觀又結實,在圈內名聲鵲起。只有自己的產品會說話。

2002年,侯俊平受邀在太原狄仁傑紀念館修繕古建築,令同行折服;2006年,他帶著機械和徒弟在呼和浩特大昭寺做古建搶修工作,一干就是三年,掌握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古建風格;2015年,侯俊平受邀保護搶修運城後土祠秋風樓名震河東大地;海拉爾、滿洲里、新疆奇台等地的古建文物都有侯俊平製作、修繕過的作品;榆次老城距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木構件修繕工作難度極大,許多匠人都不敢上手,施工方几經周折找到侯俊平,侯俊平不僅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工作,而且,用的是費工費時,要求特別嚴格的傳統做法,所以,修繕的木構件既保留了原有的古色古香,又結構合理,線條流暢,結實無比,過往遊人都要多看幾眼。

令侯俊平高興的是,受他的影響,兩個兒子對古建活兒也很感興趣,並於早年跟隨自己學習,兒子們善動腦筋、心靈手巧,一學就會,如今也是行內有名的雕刻能手。

他說,如果孫子們長大后也喜歡古建,就讓這門技藝繼續傳承。侯俊平要成立展覽館,將自己做過的古建按比例縮小「復原」陳列,讓更多的人了解古建,讓古建作品走進千家萬戶。他說,「現在幹這一行的大都是60多歲的老人,這門手藝即將失傳,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這一行,保護歷史,傳承古老的技藝。」

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留下了數不清的文物古迹。而山西又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許多古鎮及大部分城市都保留有大量名勝古迹。在大力發展旅遊的現在,開發、搶救、保護老祖宗們留下的古建築文化遺產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這項浩大的工程,更離不開古建匠人。正如梁思成所說,「獨是建築,數千年來,完全在技工匠師之手。」

往期精彩:

山西人快看!歷史上最著名的柳巷鐘樓街,就要大大大變樣了......

《大國外交》第四集:穿雲破霧

《開放的山西》該如何開放?聽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解讀山西票號

晉商晉才晉情懷丨王淑琴:用簡單演繹潞綢故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