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糖尿病伴下肢疼痛?不只是神經病變那麼簡單……

60歲大爺平素體健,新發糖尿病,腹脹,左下肢活動后疼痛、麻木1周,診斷考慮什麼?糖尿病自主神經和周圍神經病變?這種套路,一看就是在挖坑……

作者丨李京艷 徐曉倩 井倩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來源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病房來了個60歲的大爺,平素體格健壯,新發糖尿病,腹脹,左下肢活動后疼痛、麻木1周,診斷考慮什麼?

糖尿病自主神經和周圍神經病變?

這種套路,一看就是在挖坑……

先來看看病人的就診經歷:

患者步行入院,一般情況良好,體溫降至37.9度,雙上肢血壓接近,154/86mmHg 左右,左足背動脈搏動減弱,余未發現明確陽性體征。

入院診斷:糖尿病酮症,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糖尿病自主、周圍神經病變?泌尿系統感染,脂肪肝,高血壓1級?

入院后予以降糖、抗感染、改善循環、營養神經治療,患者癥狀好轉

但臨床觀察和輔助檢查發現了一些疑點——

1. 仔細詢問病史,患者腹脹、下肢疼痛、麻木感於搬重物后出現,起病急,非雙下肢對稱,不似一般的糖尿病周圍血管神經病變,倒像是腰椎間盤突出或是間歇性跛行。

2. 患者血壓與日俱升,入院當日血壓154/86mmHg,次日血壓162/94mmHg,於是加用ARB類藥物降壓,但第三日血壓仍上升至186/100mmHg。

3. D-二聚體 4514 ng/ml

,纖維蛋白原 7.92 g/L,明顯升高,提示高凝狀態。糖尿病患者常見高凝狀態,但D-二聚體多在1000 ng/ml以內,加之該指標敏感性高,特異性低,難道是與患者近期的感染有關?同時為除外肺栓塞,行血氣分析:PH 7.4,

PO

2 77 mmHg,

PCO

212/L,Hb 123g/L(患者所在醫院檢測正常值為:紅細胞4.30-5.8012/L,Hb 130-175

g/L

),紅細胞比容 36.4%,MCV 89 fl,MCH 30.1 pg,MCHC 338 g/L,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糖尿病患者通常營養狀況良好,紅細胞居於正常高值附近,大爺無納差、消化道出血病史,為什麼輕度貧血呢?

疑惑持續到了大爺入院的第三天,胸部CT回報:主動脈弓降移行部擴張,降主動脈腔內密度欠均,建議結合臨床必要時增強CT檢查,左側胸腔積液,左肺輕度不張。

這個報告看完,憂慮陡增:對啊,還要除外主動脈夾層!

緊急行主動脈強化CT,至此真相大白——

主動脈弓、降主動脈至雙側髂總及右側髂內動脈上段盆腔內可見膜狀低密度影,將其分為真假兩腔,診斷主動脈夾層(stafford B型),主動脈弓降結合部主動脈瘤,左側胸腔積液,左肺局部受壓實變不張。

圖. 患者CT結果

當晚將大爺轉科至心外科,次日行主動脈腔內覆膜支架隔絕術,隨訪1年,病情平穩。

這例癥狀不典型的主動脈夾層,可以引發諸多反思——

1. 通常情況下,患者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越多,病史越久,越容易引起醫生的警惕,然而對那些初發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血管病變同樣不可忽視。

2. 對臨床不能解釋的癥狀,要多問幾個為什麼!

以大爺為例,發病誘因是搬重物,可能引起劇烈的血壓波動,在原有血管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內膜撕裂;但其撕裂部位自主動脈弓起始,未累及上肢供血動脈,故臨床上並無典型胸痛、雙側血壓不對稱;因夾層影響腸系膜動脈、左髂外動脈供血,病人出現腹脹、左下肢活動后疼痛、麻木。

這樣的臨床表現比較少見,但不代表應該被忽視……

3. 輔助檢查的異常, 如病例中的D-二聚體顯著升高,輕度貧血,也要高度重視。對於胸痛患者,如入院時D-二聚體即升高,應該懷疑主動脈夾層,發病的第1小時D-二聚體具有極高的診斷價值,而由於炎症反應,15%-20%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可見少量胸腔積液。

參考文獻

1. 劉宏宇,孟維鑫,孫博等。急性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的治療策略——2014年歐洲心臟病學會《主動脈疾病診斷和治療指南》詳細解讀,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2015年6月第31卷第6期,321-4

2. 潘桂明。80例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的早期癥狀體征分析醫藥指南2014年27期,230-1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