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稻盛和夫的修禪心得

無論是日本「經營四聖」中的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還是美國「蘋果教父」喬布斯,這些中外頂級的企業家或者如日中天,或者已入暮年,或者作古長逝,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對佛教的皈依或研究。佛法不僅在信仰層面增強他們心性的修持,更在企業管理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啟發作用。

一、「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不明禪機,難成大業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在95歲接受採訪時說,「像我這樣才能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關鍵一點就是對禪的領悟。」日本禪學家將松下的言論總結為:「不通禪理,生活乏味;不明禪機,難成大業。」松下電器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國際企業,就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 宗教給人慰藉,企業創造財富,二者同樣神聖

1932年5月5日,一個偶然的機會,松下幸之助目睹寺院僧眾熱火朝天、不計名利、忘我勞作的場景,並為之震撼,初心發矇:如果企業經營也能像宗教事業一樣,通過信仰與超越物利追求的價值觀來凝聚人心,不也一樣能產生強大的生產力嗎?宗教之心可以給人精神慰藉,企業可為世界創造財富,兩者一樣神聖!他十分興奮,並將當年5月5日定為公司紀念日,還為此定下了250年的目標,以25年為一階段,用十個階段來完成。

這個「初心」,最集中地反映在他的「自來水哲學」里:「水管里的水固然有價,但喝路邊自來水不用付費,也不會被人吆喝,這是因為水資源相對豐富。企業的社會責任是什麼?就是把大眾需要的東西變得像自來水一樣便宜。……我們的使命,就是讓世界所有人都富裕起來!」他以此為松下公司注入了走向世界的偉大基因,播撒下了一粒基業長青的使命種子。

松下公司對人才、智力與科研的開發極為重視,有人問他:松下公司的最大實力是什麼?松下幸之助的回答是:經營力,即經營者的個人能力。他指出:「身在其位並不代表什麼,掌握了經營關鍵的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寶藏。」

  • 松下把自己價值觀融入企業管理

松下幸之助對日本乃至於世界的貢獻,並不僅僅在於他創立了松下公司,更在於他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與經營制度,並始終將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融入到管理中去:「做一個端正的商人,做一個屈己厚人、安分守己的人。」他將「經商、為人、事業、報國」四個命題完整地融為一體,形成了松下優良的傳統與作風,而他個人權威的最好體現就在於,如今始終貫徹松下公司的七大精神:產業報國精神、光明正大精神、友好一致精神、力爭向上精神、順應同化精神、感謝報恩精神和禮貌謙讓精神。

松下幸之助的領導力不僅使自己在松下,乃至於整個日本擁有了不容置疑的權威,同時也為管理界提供了最佳的管理範本。松下集團分公司如今已遍及全世界,而他的育才理念也在世界各地生根開花、結果。松下的成功不僅僅源於他所擁有的「權」,更在於他在管理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威」。這種成功是最極致的管理之道,而這種人生,也正是禪學中「度己先度人」的最直接詮釋。

二、稻盛和夫:「托缽」托出兩個世界500

1997年,65歲的稻盛和夫在圓福寺剃髮修行七個月。外人對他的這一行為通常不解,但他自己卻認為,這段生涯對他摒棄利己之心,不斷磨練和凈化心靈至關重要。

稻盛和夫認為,「禪宗非常注重對心的探究,指明心的存在。我非常想學習和體驗具有這樣特點的宗教。因為我向來把純化和凈化人的心靈看成人生的目的和意義。

寺廟裡,僧侶需要負責從煮飯到打掃所有日常雜事,這些事與坐禪比較,地位是相等的。換句話說,認真從事日常生活的勞務,與坐禪以求精神上的平和,從禪宗的角度來看兩者並無差異。日常勞動就等於修行,認真工作就等於開悟。所謂開悟就是指心性獲得提升,磨練心性之最終就是悟的境界。

稻盛和夫回憶他這段獨特的經歷,曾說:「我之所以皈依禪宗,因為禪宗特別重視心性即靈魂磨鍊。心靈骯髒的人感覺步履艱難的事情,在心靈純潔的人那裡,可以輕而易舉地取得成功。因為心靈純潔的人,能夠保持氣定神閑,因而能夠看清問題的本質。」稻盛和夫之所以能將KDDI在京瓷之後帶入世界500強,因為在創辦KDDI之前他連著3個月每天質問自己的動機,直至確信自己沒有私心雜念,才看清了被競爭對手的私慾和勢利所遮蓋的商業真相。

  • 「托缽」托出兩個世界500

表面看起來,商界對利潤最大化的追求、人際關係的八面玲瓏、手腕心機的錙銖必較,與出家學佛對心性的磨礪完全背道而馳,在稻盛和夫這裡二者卻並不矛盾,反而能夠相輔相成。

楊瀾訪談稻盛和夫時曾問:您剃度出家讓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作為一個企業家,是要在俗世當中追求利潤、追求成功的;而佛家的理念卻是放棄功名利祿,專心向佛。當時怎麼會有要出家的願望?

稻盛和夫答:很多人都說佛教和企業經營盈利有矛盾,其實是一個誤解。佛教講「自利利他」,認為要想自己獲利必須造福他人,教導人們不要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要讓他人得益。我在企業經營當中也經常要求員工幫助他人。就這點來說,我認為佛教不適應資本主義、不適應企業經營盈利的說法是錯誤的,以佛教思想為基礎從事企業經營遠遠比一般的企業經營高尚得多。

談及第一次作為出家人托缽化緣的經歷,稻盛和夫仍記憶猶新。

「那天是初次去化緣,草鞋露出了腳,走著走著磕到小石子,腳趾前面都滲出了血。就在這種情況下挨家挨戶地化緣,化些大米雜物。傍晚,我拖著疲憊的步伐回寺院的途中,正好有位大嬸在公園旁邊做清掃工作,她看上去比較貧窮。但她的一個舉動讓我永生難忘。她走近我,一語不發地給了我 500日元的硬幣。我有些吃驚,搞不清狀況,但猜想這500日元大概是她特意給我的,就道了一聲謝。她說:『師父您一定很累了吧,回去的路上買個麵包吃吧。』

禪宗的寺院吃得很簡單,一般是早中晚各一碗粥,菜只不過是兩三根腌菜。那位大嬸肯定知道這個情況才給我硬幣。當時我拿著硬幣,全身像被電擊了一樣,感到無上的幸福,眼淚難以自禁,全身被幸福的感覺包圍著,公園的所有景物也好像變得光輝起來。我深深地體會到,原來這就是那種被幸福包圍的感覺。正是這種自然的德行,教我大悟了『利他之心』的真髓。」

翟鴻燊教授評價說:別人托缽頂多托出個丐幫幫主,他托缽托出了「京瓷」和「KDDI」兩個世界五百強。

  • 「公司永遠是保障員工生活的地方」與稻盛的「工作禪」

稻盛和夫一生中有過一次價值觀的重大改正。

他初創企業不久,幾個年輕人對待遇不滿而要求定期漲工資和保證獎金髮放。他當時雖然用幾天幾夜的通宵談判,做通了他們的工作,但這件事情也深深觸動了他。由此他把企業的經營理念做了重大調整,從「希望用自己的技術生產的產品遍及世界」轉變為「公司永遠是保障員工生活的地方」。

「因為我小時候就受到佛教關懷他人的思想影響,在創業的時候就沒有過自己將來要成為一個富翁這樣的想法。這幾個年輕人的鬧事只是一個刺激罷了,但我認識到了保障員工的未來生活是何等的重要。我之所以要把企業搞得越來越出色,目的就是讓在京瓷的員工能夠安心工作,度過一個幸福的人生。自從我的經營目的轉變之後,我就可以直截了當地跟員工談我的一些想法了。我夜以繼日地工作,也可以堂堂正正地嚴格要求他們了。如果我為了一己私利的話,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京瓷的成功,也是這種經營思想的轉變帶來的。」

企業日益壯大,稻盛的思想和作風怎麼能傳導到企業里去,讓所有的員工認同?稻盛說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觀點:「培養更多的幹部,讓更多的幹部跟我有同樣的哲學思想。這是非常重要的。做不到這一點,公司是不可能發展的。」

那麼培養幹部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稻盛認為沒有捷徑,「我們只是付出腳踏實地的努力。比如說,工作之餘和大家多多溝通,一起喝酒,一起暢談人生、人格,使大家有一個共鳴。當然,我們會有系統化的培訓。其他企業可能會非常關注技術、技巧、經營管理方面的教育,但是我們會在哲學方面花掉培訓60%70%的精力。我們非常關注幹部的修身,公司在全世界各個地區都非常重視對京瓷哲學的研修。」這種研修其實就是讓更多的幹部學會辨別事物的善與惡、行為的善與惡。

50餘年來,稻盛和夫一手締造了兩家全球500強企業。稻盛在65歲時因患胃癌退居二線,在家修行,他系統地整理了自己的思想。他提出的正確思維,涵蓋了人生哲學、生活態度、社會倫理觀等人格因素。進而,他給出了自己總結的成功方程式:成功=人格理念×努力×能力

2010年2月,在日本政府的懇請下,稻盛和夫以78歲高齡零薪水出任面臨破產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長。上任六個月後,日航就開始扭虧為盈。稻盛重塑了日航的企業價值觀,就算他離開,日航也能繼續健康發展。

從「佛道」到「人道」到「商道」,稻盛把一個企業家的人格修鍊放到了最高的位置。因此,稻盛和夫說,「人生的根本目的不是別的,不是賺錢出名,其實就是提升信心、磨練靈魂。稻盛的「工作禪」最有名的就是:我們為什麼而工作?是為了磨練靈魂,提高心智,賺錢只是順便的目的而已。

六、「蘋果禪」——禪改變了喬布斯,而喬布斯通過禪改變了世界

1972年秋,曾吸食大麻的喬布斯逐漸告別了大麻,並不是他有多麼超人的意志力,而是因為他的心靈徹底被佛教征服。他曾一度考慮出家為僧。

  • 初識禪法

讀書時,喬布斯將禪視為自己思想上的依託。日本禪師鈴木俊隆用英文寫的《禪者的初心》(Zen MindBeginners Mind)對他啟發很大。這本書是鈴木禪師為那些對佛學一竅不通的美國人寫的英文入門讀物。

教美國人學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鈴木禪師自有一套通俗易懂的教學法。一次,一個美國學生問鈴木,為什麼日本人的茶杯做得這麼纖細精緻,很容易被大咧咧的美國人不小心打碎。鈴木禪師回答說:「不是它們做得太纖細,而是你不知道如何去掌握它。你必須因應情境來調整自己,而不是要環境來配合你。

因為文化不同,很少有美國人能真正理解禪的奧妙。但毫無疑問,喬布斯屬於極少數的例外。1973年在里德學院修禪學時,喬布斯的講話談到對禪學的理解:「禪學重視經驗,不重視智慧。我看過很多人都在沉思冥想,但似乎沒什麼功效。所以,我對那些能夠超越有形物質或者形而上的學說極感興趣,也開始注意到比知覺及意識更高的層次——直覺和頓悟,這與禪的基本理念極為相近。

  • 尋求天性

禪宗不看重經文,不講究繁文縟節,不提倡繁瑣思辨,而是講究發自內心的頓悟,直面當下、直抵人心。這種思維方式正合喬布斯的心性。從《禪者的初心》里,喬布斯讀到了一個清凈、澄澈、可以任由思維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

因為有追求,喬布斯在里德大學期間,總是根據興趣到教室旁聽對自己有用的課程,例如英文書法課。他後來說:「如果我在大學里沒有旁聽過英文書法課,Macintosh電腦就不會有那麼多漂亮的、比例勻稱的字體。」

不得不說,喬布斯後來在蘋果體現出的各種天才,包括慧眼獨具的戰略思考、藝術唯美的產品設計,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參禪的影子。正如《禪者的初心》所說:「做任何事,其實都是在展示我們內心的天性。這是我們存在的唯一目的。」也許,喬布斯終其一生,都是在實踐鈴木俊隆禪師這句話。

喬布斯說,「佛教有一句話:初學者的心態,擁有初學者的心態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要迷惑於表象而要洞察事務的本質,初學者的心態是行動派的禪宗。所謂初學者的心態是指,不要無端猜測、不要期望、不要武斷也不要偏見。初學者的心態正如一個新生兒面對這個世界一樣,永遠充滿好奇、求知慾、讚歎。

  • 求教乙川

1982年,喬布斯讓著名攝影師安娜•沃克爾為其拍攝了一張禪修的照片,他親自為這張照片題詞:「這是一個經典的時刻。我獨自一人,所需要的不過是一杯茶、一盞檯燈和一台音響。你知道,這就是我的全部。」

1985年,在被「趕出」蘋果公司的那段低迷期里,喬布斯一度不知道對自己的未來該如何決斷。他想去日本修行,繼續追尋個人生命的真諦,但又不舍放棄創業理想。於是,他向鈴木俊隆的弟子——乙川弘文求教。禪師給他講了那則著名的公案:「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師曰:『非風動,亦非幡動,能者心動爾。』」想藉此告訴喬布斯,自己的心向哪一邊,就往哪裡去。「生活在僧院與生活在企業,實質上並沒有多少差別。」他說,「禪是一種自我內心的修行,不是非得跑到日本去才能做到。」喬布斯對此十分感激。此後的五年裡,他創立了NeXT公司、Pixar公司,特別任乙川弘文為公司的精神領袖。

  •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喬布斯的辦公室有兩百多平方米,裡面幾乎空無一物,只有房中間一個坐墊,用來打坐。他每天坐禪的習慣已經多年,在決策前,會先閉目靜坐,然後叫屬下將相關產品設計一併放到墊子的周圍,來決定選擇哪個、放棄哪個。當心定下來的時候,直覺會非常的清晰、敏銳。

每天坐禪結束時,喬布斯都會對著鏡子問:「如果今天是我的最後日子,原計劃今天的事我還願意做嗎?」

他不喜歡市場調查,因為常規的市場調研根本無法企及他從天堂俯視商業世界的視野,更不具備他在禪坐時摘掉有色眼鏡所獲得的洞見。「靠用戶調查來設計產品太難。很多時候,要等到你把產品擺在面前,用戶才知道想要什麼」。

  •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式的電子設計

禪宗強調直覺和頓悟,但要達到「頓悟」又可能要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這就是「漸悟」的過程。通常要經歷「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再到「見山還是山」的三個階段。喬布斯的職業生涯經歷了三個階段:創立蘋果公司,退出蘋果公司,重回蘋果公司。正天意般扣合了這三個修行階段。

當蘋果還是蘋果的時候,蘋果已不是當初的蘋果;Mac還是Mac,又不是當初的Mac,而是iMac。從AppleI到iPod,從「蘋果電腦公司」更名為「蘋果公司」,表明喬布斯已逐漸參透了他的「禪」。「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在喬布斯那裡變成了一種獨特的技術和設計思路:NoButton。「按鈕」是電子設備的「天然標誌」,但用戶要的不是按鈕,而是「直指人心」的功能、效用和體驗。所以iPod的外型設計極其簡單:使用者「所見即所得」,只看到一個屏幕和一個「唱片」,其實是一個隱形化的按鈕加觸摸操作盤。iPhone也把NoButton技術和設計理念貫徹到極致:一部只有屏幕沒有按鈕的手機。

研製第二代蘋果電腦時,習慣於禪坐的喬布斯,感覺主機風扇發出的嗡嗡聲讓人心神難寧。直覺告訴他,用戶會和自己一樣,不喜歡這種噪音。他要求合作者重新設計,隨著設計複雜但容易冷卻的電池的出現,問題最終得以解決。

蘋果筆記本MacBook,其睡眠指示燈的閃爍頻率,與成年人正常呼吸的頻率是一致的,即每分鐘12次。在新產品設計上,藉助禪修帶來的專註和對簡潔的熱愛,喬布斯做得細緻入微、深入人性。

喬布斯的成功在於把自己認為有用的禪宗理念化為好的產品,並且用禪宗洞悉本質的能力和專註執行的能力來把產品做出來。禪宗講究「簡單」和「趨於直接」,因此,「極簡」成了蘋果設計的核心。今天,人們看到蘋果手機和電腦,都覺得精美高貴,這源於喬布斯「禪意」的理念。喬布斯具備了將禪融入電子產品的能力,客戶也分享到了他的喜悅。

喬布斯的著裝,最引人注意的是在任何公開場合都穿的那件圓領T恤衫。與翻領T恤不同,它沒有一個鈕扣。其實是這件T恤是他隨身攜帶的旗幟,一面「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旗幟;但人們都知道上面寫著什麼——NoButton。這就是這位「蘋果教」教主的「禪」。

  • 「死亡很可能是人類最好的一項發明」

2003年,喬布斯被確診患上胰腺癌,醫生宣布他只有3至6個月的生命,可半年後卻奇迹般生還。當他用改變世界的勇氣和萬法無滯的洒脫與死神周旋,在一次次收到死亡通牒后,又重新走上蘋果產品發布會的講台,毫無疑問,他正在開創科技史上絕無僅有的生命傳奇。他把這次「與死神擦肩而過」視為信奉佛教的結果。

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是喬布斯最著名的一次演講。他引用了最後一期《全球概覽》封底的話作為結尾:「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病痛是一種磨難,但也令喬布斯更加洞明世事,超然物外。他告誡年輕人:「記住自己隨時都會死掉,是防止你陷入畏首畏尾陷阱的最好方法……你已經一無所有了,沒有理由不去追隨你的心。」

跟死神擦肩而過之後,對於死亡,喬布斯顯然看得很開:「現在我可以更加實在地和你們談論死亡,而不是純粹紙上談兵……死亡是我們共同的歸宿,沒人能擺脫。我們註定會死——死亡很可能是人類最好的一項發明,它作為生命新老交替的使者,清除舊物,給新生讓路。」他繼而鼓勵青年,「因為時間有限,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

「追隨內心」四字恰是禪宗精髓的體現——「一切萬法,盡在自心中,何不從於自心頓現真如本性。」

很多人回過頭重新評價喬布斯的一生,會讚揚他是真真切切改變世界的創新者、藝術家和技術革新者,但也不會否認他喜怒無常、獨裁和自我主義的一面。他唯一授權的傳記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在為《時代周刊》撰文時寫道:「我意識到他的個性在他創造的產品中是那樣的根深蒂固。他的激情,他的心魔、他的慾望、他的藝術性、他的胡作非為、他的控制欲都緊密地與他的商業方式結合在一起。」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