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心理」或是疼痛的「催化劑」?

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疼痛我們稱之為心因性疼痛,心因性疼痛綜合征多以超過3~6個月的慢性疼痛為表現形式。

據統計,大約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至少有1億以上的疼痛患者,每3例門診患者中,就有2例是伴有各種疼痛病症或癥狀的患者,多數疼痛患者均經過不止一個專科的診斷或治療。

有學者提出,在現代社會裡經常感到疼痛不適的人中,約有30%~50%是由於承受過大的精神壓力所致,並沒有軀體器質性病變。

精神壓力導致的身體疼痛表現也是多樣的,主要為頭痛、背痛、胃腸疼痛或眩暈等,嚴重時甚至可出現局部麻痹。

疼痛與心理的關係

疼痛是一種非常複雜的主觀體驗,是患者自己高度個體化的經驗。

疼痛不可測量,亦不能被確證;其既是一種生理感覺,又是對這一感覺的情感反應,正因為如此,目前疼痛的定義已經把疼痛體驗過程中的心理因素擺在首位,它更多被視為一種心理事件,而不僅僅是軀體事件。

歷來,人們把疼痛看成是一種軀體癥狀,認為它與損傷的程度成正比,但臨床事實證明,這種看法是一種誤解,疼痛比這種簡單的理解要複雜得多,同樣的損傷,不但不同的人所感受的疼痛體驗不同,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疼痛體驗也不一樣。

同樣,人們普遍認為只有組織受到損傷才會引起疼痛,但臨床醫師經常會遇到以疼痛為主訴的患者,他們從沒有受到過任何組織傷害,尤其是經過多種檢查均未發現與疼痛部位相應的器質性病變,或病變程度與患者的疼痛主訴嚴重性不一致,此時,我們就要考慮疼痛可能由心理障礙引起。

①你知道嗎?有一種「看不見」的疼痛。

②異常焦慮,頭部就像孫悟空戴的緊箍咒一樣痛。

③歇斯底里,受到刺激會出現劇烈的軀體癥狀。

④苦於找不到病變部位,讓治療無從下手。

情緒可影響疼痛性質和強度

實驗證明,即使我們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損傷也並非一定使我們感到疼痛。有些人損傷很大,但他們感受的疼痛卻很輕,甚至不訴說疼痛;而另一些人損傷很輕,但覺得疼痛劇烈。這表明,痛覺不只是身體損傷的「函數」,它比人們過去所認為的要更不穩定和更易改變。

情緒能明顯影響疼痛的感受

情緒不但可以影響疼痛的強度,有些不良情緒本身也可引起疼痛,尤其是焦慮和抑鬱。恐懼、焦慮、失望、不耐煩,可使痛閾降低;而愉快、興奮、有信心,可使痛閾提高。實驗證明,僅僅是對「痛」的期待就能夠提高焦慮程度,從而提高痛覺的強度,消除焦慮則能緩和疼痛。

創傷引起疼痛的強度仍然受到情緒影響

悲傷、怨恨、生氣可使疼痛加劇,而改善這類消極情緒可使疼痛減輕。因疼痛產生的恐懼情緒、疑病觀念又能反過來加重疼痛,如腹痛疑患癌症、胸痛疑患冠心病,從而焦慮不安,而心情抑鬱又加強了對疼痛的感受,如此出現惡性循環。

不能解釋之「痛」

至今很多疼痛現象還無法解釋,尤其是有一種「幻肢痛症」更令人迷茫,那就是多數截肢患者在截除術后不久就覺得有一個虛幻的肢體。

而術后數月,將近30%的截肢患者感到幻肢疼痛,將近5%的患者悲痛地訴說他們感到截除的肢體極度疼痛。有少數幻肢痛的患者甚至在碰觸其他身體部位或情緒不穩定時,就會引起或極大地增強這種疼痛。迄今這種現象還不能用現有的生理學知識來解釋,切斷脊髓丘腦束也不能永久地消除這種幻肢痛。

圖片來源互聯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