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央行動態 |《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管理辦法》的解讀

1.關於《國家稅務總局 財政部 人民銀行 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發布〈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管理辦法〉的公告》的解讀

人民銀行官網

為了履行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國際義務,規範金融機構對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行為,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了《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現就《管理辦法》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管理辦法》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受二十國集團(G20)委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2014年7月發布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以下簡稱 「標準」),獲得當年G20布里斯班峰會的核准,為各國加強國際稅收合作、打擊跨境逃避稅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工具。在G20的大力推動下,目前已有100個國家(地區)承諾實施「標準」。

經國務院批准,向G20承諾實施「標準」,首次對外交換信息的時間為2018年9月。2015年7月,《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於2016年2月對生效,為實施「標準」奠定了多邊法律基礎。2015年12月,國家稅務總局簽署了《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多邊主管當局間協議》,為與其他國家(地區)間相互交換金融賬戶涉稅信息提供了操作層面的依據。

本次發布的《管理辦法》旨在將國際通用的「標準」轉化成適應國情的具體要求,為實施「標準」提供法律依據和操作指引,既是積極推動「標準」實施的重要舉措,也是履行國際承諾的具體體現。

二、「標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標準」由主管當局間協議和統一報告標準兩部分內容組成。主管當局間協議是規範各國(地區)稅務主管當局之間開展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的操作性文件。統一報告標準規定了金融機構識別、收集和報送非居民個人和機構賬戶信息的相關要求和程序。

根據「標準」開展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首先由一國(地區)金融機構通過盡職調查程序識別另一國(地區)稅收居民個人和企業在該金融機構開立的賬戶,按年向金融機構所在國(地區)主管部門報送賬戶持有人名稱、納稅人識別號、地址、賬號、賬戶餘額或價值、利息、股息以及出售金融資產(不包括實物資產)的收入等信息,再由該國(地區)稅務主管當局與賬戶持有人的居民國稅務主管當局開展信息交換,最終為各國(地區)進行跨境稅源監管提供信息支持。具體過程如下圖所示:

三、「標準」與美國的《海外賬戶稅收合規法案》是什麼關係?

2010年,美國頒布《海外賬戶稅收合規法案》(FATCA),要求外國金融機構向美國國內收入局報告美國稅收居民(包括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賬戶的信息,否則外國金融機構在接收來源於美國的特定收入時將被扣繳30%的懲罰性預提所得稅。FATCA主要採用雙邊信息交換機制,即美國與其他國家(地區)根據雙邊政府間協定開展信息交換。

「標準」是以FATCA政府間協定為藍本設計的多邊信息交換機制,可以說是全球版的FATCA。「標準」與FATCA內容上大體相同,但是在細節上存在一些差異,包括報送對象、個人賬戶的盡職調查門檻、免予報送信息的金融機構類別、處罰措施等。《管理辦法》旨在識別「標準」所要求的非居民賬戶,並不適用於FATCA所要求的美國稅收居民賬戶。鑒於政府正與美國政府積極商談有關FATCA政府間協定事宜,金融機構可以考慮在操作層面將「標準」與FATCA統籌,包括根據自身業務需求將二者的聲明文件進行整合等。

四、有哪些國家(地區)已經承諾實施「標準」?

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國家(地區)承諾實施「標準」。對於一直不承諾實施「標準」的國家(地區),國際社會可能採取聯合反制措施,促使其承諾實施「標準」,提高稅收透明度。長遠來看,「標準」在全球範圍內的實施是大勢所趨,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終將覆蓋絕大部分國家(地區)。

五、將與哪些國家(地區)交換金融賬戶涉稅信息?

已承諾實施「標準」的國家(地區)相互挑選信息交換夥伴,雙方均有意向的則可建立夥伴關係。將與儘可能多的國家(地區)建立信息交換夥伴關係。相關情況見國家稅務總局網站。

六、制定《管理辦法》的原則是什麼?

一是嚴格遵循國際標準。「標準」由OECD會同G20成員國制定,已成為稅收透明度國際新標準。為了構建良好的國際稅收征管秩序,避免各國(地區)具體實施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國際社會要求各國(地區)在國內法轉化過程中嚴格遵循「標準」的規定,並且將對各國國內法制定和執行情況進行國際審議。因此,《管理辦法》按照「標準」的主要內容制定,規定了境內金融機構識別非居民賬戶並收集相關信息的原則和程序,包括對基本定義的解釋、個人賬戶與機構賬戶的盡職調查程序、金融機構需收集和報送的信息範圍等。

二是充分考慮國內實際。考慮到《管理辦法》的內容涉及金融機構的日常合規工作和金融機構客戶的切身體驗,《管理辦法》數次通過金融主管部門廣泛徵求金融業界意見,並於2016年10月在國家稅務總局網站上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本著兼顧國際、國內兩方面需求的原則,《管理辦法》在「標準」允許範圍內盡量考慮了國內各方訴求,從而減輕金融機構合規負擔和對客戶體驗的影響。

七、《管理辦法》對社會公眾有何影響?

《管理辦法》對社會公眾影響較小,主要對在金融機構開立新賬戶的部分個人和機構有一定影響。從2017年7月1日起,個人和機構在金融機構新開立賬戶,包括在商業銀行開立存款賬戶、在保險公司購買商業保險,需按照金融機構要求在開戶申請書或額外的聲明文件里聲明其稅收居民身份。由於在境內金融機構開立賬戶的個人和機構絕大部分為稅收居民,填寫聲明文件時僅需勾選「稅收居民」即可,開戶體驗影響不大。如果上述個人和機構前期已經開立了賬戶,2017年7月1日之後在同一金融機構開立新賬戶時,大部分情況下無需進行稅收居民身份聲明,其稅收居民身份由金融機構根據留存資料來確認。

對於2017年7月1日之前已經開立的賬戶,金融機構根據留存資料確認賬戶持有人的稅收居民身份,極少數不能確認的需要個人和機構配合提供材料。

八、《管理辦法》對哪些人影響較大?

《管理辦法》主要對在境內開立賬戶的非居民或者有非居民控制人的消極非金融機構影響較大。這裡所稱非居民,是指稅收居民以外的個人和企業(包括其他組織),但不包括政府機構、國際組織、中央銀行、金融機構或者在所在地政府認可和監管的證券市場上市交易的公司及其關聯機構。

非居民或者有非居民控制人的消極非金融機構在開立金融賬戶時,需要詳細填寫賬戶持有人或控制人的稅收居民身份聲明文件,包括姓名(名稱)、現居地址、稅收居民國(地區)、居民國(地區)納稅人識別號、出生地、出生日期等信息,並應確保信息真實、準確。

上述信息報送到相關部門后,由國家稅務總局按照對外簽訂的協議交換給賬戶持有人居民國稅務主管當局。

九、什麼是消極非金融機構?

如果一家非金融機構取得的大部分收入是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等消極經營活動收入,則該機構屬於消極非金融機構,例如設立在某避稅地、僅持有子公司股權的中間控股公司。由於消極非金融機構容易被當作跨境逃避稅的工具,金融機構需要識別出這些機構及其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如果消極非金融機構的控制人是非居民,金融機構則需要收集並報送控制人相關信息。

十、賬戶持有人為什麼需要填寫稅收居民身份聲明文件?

《管理辦法》採用的是稅收居民概念,與居住管理法規中的居民概念不同。稅收居民身份認定標準比較複雜,無法通過普通的居民身份證件直接判定,因此需要開立賬戶的個人和機構自行聲明其稅收居民身份。開立賬戶的個人和機構應配合金融機構的盡職調查工作,真實、及時、準確、完整地填寫稅收居民身份聲明文件,提供《管理辦法》規定的相關材料,並承擔因未遵守規定而引發的法律責任和風險。

十一、賬戶持有人如何判斷自己的稅收居民身份?

各國(地區)國內法有關稅收居民身份的認定標準並不一致。對於個人而言,通常同時採用住所(居所)標準和停留時間標準,納稅人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即可構成該國(地區)的稅收居民;對於企業而言,通常採用註冊地標準和管理機構所在地標準。

以為例。根據稅法,稅收居民個人是指在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在境內有住所是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係而在境內習慣性居住);稅收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境內的企業(包括其他組織)。

賬戶持有人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結合相關國家(地區)稅收居民身份認定規則,對自己的稅收居民身份進行綜合判斷。國家稅務總局網站將公布相關資料供金融機構和賬戶持有人參考

(http://www.chinatax.gov.cn/aeoi_index.html)。賬戶持有人也可諮詢專業稅務顧問來判定自己的稅收居民身份。

十二、稅收居民個人的賬戶信息將被報送和交換嗎?

賬戶持有人為稅收居民個人的,金融機構不會收集和報送相關賬戶信息,也不會交換給其他國家(地區)。賬戶持有人同時構成稅收居民和其他國家(地區)稅收居民的,其境內的賬戶信息將會交換給相應稅收居民國(地區)的稅務當局,其境外的賬戶信息交換給國家稅務總局。

十三、《管理辦法》所稱盡職調查是指什麼?

《管理辦法》所稱盡職調查,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調查,而是指金融機構按照規定的程序,了解賬戶持有人或者有關控制人的稅收居民身份,識別非居民金融賬戶,收集並記錄相關賬戶信息。一直以來,金融機構在相關主管部門的要求下,為了反洗錢目的已經開展了類似客戶身份識別工作,為執行《管理辦法》奠定了基礎。

十四、哪些金融機構需要按照《管理辦法》開展盡職調查?

《管理辦法》所定義的金融機構與通常經濟生活中理解的金融機構不一樣。例如,某公司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屬於「金融業」,但並不一定屬於《管理辦法》所稱金融機構。

依法在境內設立的存款機構、託管機構、投資機構和特定的保險機構等金融機構,需要按照《管理辦法》的規定開展盡職調查。相關定義在《管理辦法》中均有具體解釋和列舉。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以及其他不符合條件的機構,不屬於《管理辦法》規定的金融機構,因此不需要開展盡職調查。

十五、哪些賬戶在《管理辦法》規定的盡職調查範圍之內?

從2017年7月1日起,境內金融機構將對存款賬戶、託管賬戶、投資機構的股權權益或債權權益以及具有現金價值的保險合同或年金合同開展盡職調查。這些賬戶不論金額大小,都應通過盡職調查識別賬戶持有人是否為非居民。

在實踐中,某些金融賬戶被用來跨國逃避稅的風險較低,因此,《管理辦法》參照國際標準也規定了一些免予盡職調查的賬戶,例如符合條件的退休金賬戶、社會保障類賬戶、定期人壽保險合同、休眠賬戶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賬戶等。相關條件在《管理辦法》中均有具體規定。

十六、所有類別賬戶的盡職調查程序一樣嗎?

《管理辦法》將賬戶分為個人和機構兩類賬戶,每類賬戶又分為新開賬戶和存量賬戶。不同類別賬戶的盡職調查要求和程序有所不同。簡單來說,新開賬戶盡職調查要求相對嚴格,需要開戶人提供其稅收居民身份聲明文件,金融機構根據開戶資料進行合理性審核。存量賬戶盡職調查程序相對簡易,金融機構主要依據留存資料進行檢索。有條件的金融機構可以選擇將新開賬戶盡職調查要求適用於存量賬戶。具體要求詳見下表:

十七、金融機構需要做好哪些執行準備工作?

為執行《管理辦法》,金融機構應建立完整的非居民金融賬戶盡職調查管理制度,設計合理的業務流程和操作規範,並完成相關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改造。金融機構還需加強對本機構相關崗位工作人員的培訓,使其具備開展非居民金融賬戶盡職調查的意識和能力。此外,金融機構還可以通過印製宣傳資料等形式對客戶進行宣傳,使其了解《管理辦法》的相關背景,配合金融機構完成盡職調查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機構應於2017年12月31日前登錄國家稅務總局網站(http://www.chinatax.gov.cn/aeoi_index.html)辦理註冊登記,為下一步信息報送做好準備。

十八、金融機構可以委託其他機構履行盡職調查義務嗎?

金融機構可以委託第三方履行盡職調查義務,但相關責任仍由金融機構承擔。基金、信託等屬於投資機構的,可以分別由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作為第三方完成盡職調查相關工作。金融機構委託其他機構向客戶銷售金融產品的,代銷機構應當配合委託機構開展盡職調查,並向委託機構提供信息用於報送。為了保證實施效果,金融機構應當妥善保管盡職調查過程中收集的資料,保存期限至少五年。

十九、《管理辦法》後續配套措施有哪些?

相關部門將制定配套的金融機構信息報送規定,明確報送渠道、格式和相關技術規範,以便於金融機構將通過盡職調查收集的信息報送給相關部門。

為方便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深入了解有關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的內容,國家稅務總局網站上將開設專題網頁(http://www.chinatax.gov.cn/aeoi_index.html),集中發布參考資料,包括各國稅收居民身份認定規則、納稅人識別號編碼規則、常見問題等,供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學習參考。

二十、客戶隱私會泄露嗎?

金融機構收集和報送非居民賬戶信息,不會造成客戶信息泄露。一是《管理辦法》規定金融機構應對客戶信息嚴格保密。二是金融機構有義務向客戶充分說明其需履行的信息收集和報送義務,不會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賬戶信息。三是相關部門應按規定對客戶信息進行保密。四是兩國稅務主管當局間通過經安全加密的統一傳輸系統開展信息交換。五是金融機構報送的客戶信息原則上僅用於稅收征管目的。

二十一、信息交換是否意味著增迦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是各國(地區)之間加強跨境稅源管理的一種手段,不會增迦納稅人本應履行的納稅義務。交換的信息是來源於境外的第三方信息,主要用於各國開展風險評估,並非直接用於徵稅。對評估列為高風險的納稅人,稅務機關將有針對性地開展稅務檢查並採取相應後續管理措施。依法誠信申報納稅的納稅人無須擔心因信息交換而增加稅收負擔。

二十二、對海外華僑華人有何影響?

在境內金融機構新開立賬戶的華僑華人,應在開戶時向金融機構提供個人稅收居民身份聲明文件。已經在境內金融機構開立賬戶的華僑華人,如果該賬戶存在境外地址、電話等非居民標識,賬戶持有人需配合金融機構確認其是否為非居民。對於確認為非居民的華僑華人,金融機構將收集並報送賬戶信息,由國家稅務總局交換給稅收居民國稅務主管當局;確認為稅收居民的,相關賬戶信息將不會收集和交換。

在境外有金融賬戶的華僑華人,如果所在國(地區)也實施了「標準」,華僑華人需配合當地金融機構確認其稅收居民身份。確認為稅收居民的華僑華人,所在國(地區)稅務主管當局將向國家稅務總局提供相關賬戶信息;確認為所在國(地區)稅收居民的,相關賬戶信息將不會報回國內。

如果華僑華人所在國(地區)不實施「標準」,其本人大部分情況下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但是,如果其本人是所在地某投資機構的控制人,那麼該投資機構在實施「標準」的國家(地區)開立賬戶時,對方金融機構將收集控制人的信息,也就是其本人信息。

二十三、居民個人在境外開立賬戶有何注意事項?

在已承諾實施「標準」的國家(地區)設立的金融機構,都需要識別非居民賬戶,並向所在地稅務當局報送賬戶相關信息。稅收居民個人在這些國家(地區)開立金融賬戶時,需要提供稅收居民身份信息,包括納稅人識別號。根據相關規定,對於以居民身份證為有效身份證明的個人,其納稅人識別號為其居民身份證號碼。由於金融機構可能需要核驗賬戶持有人相關證件,居民個人在境外開立賬戶請帶好本人居民身份證。對於以外國護照等其他證件作為有效身份證明的個人,其納稅人識別號規則請參見國家稅務總局網站(http://www.chinatax.gov.cn/aeoi_index.html)。

2.中新兩國央行續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人民銀行官網

2017年5月19日,人民銀行與紐西蘭儲備銀行續簽了中新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保持250億元人民幣/50億紐西蘭元,旨在便利雙邊貿易和投資,促進兩國經濟發展。互換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3.央行周五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本周凈投放1600億元

中證網

央行公告稱,今日開展800億元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適中水平,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同時有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到期,由此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200億元。總的來看,本周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1600億元。

市場人士指出,儘管近期央行態度與此前相比似乎略顯溫和,但總體來看,其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並未改變,3個月國庫現金定存中標利率繼續上浮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資金成本趨升,市場對流動性預期仍偏謹慎,5月下旬流動性料呈緊平衡態勢。

據悉,此次央行和財政部800億元3個月國庫現金定存中標利率為4.5%,較上次利率上浮30個基點,上次利率為4.2%。此外,距離最近的一次國庫現金定存招標在今年3月16日,當日央行和財政部600億元3個月國庫現金定存中標利率4.2%,較此前一次利率上浮125個基點。

回顧本周以來央行在公開市場上的操作,除周一和周五暫停逆回購操作外,央行在周二、周三、周四分別開展了1900億元、1400億元和8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期操作規模佔多,28天期則連續缺席,本周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1600億元。

不過受繳稅等因素的影響,昨日資金面較前一日略有收緊,整體仍處於均衡狀態。昨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存款類機構)多數上行,其中隔夜品種加權利率上漲3.09BP至2.7567%,代表性的7天回購利率(DR007)上行4.01BP至2.9145%,14天品種上漲18BP至3.8454%,更長期限的21天、1個月回購利率則分別回落8.33BP、4.67BP。目前DR007仍高於央行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約45BP。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央行態度與此前相比似乎略顯溫和,但在繳稅、月末臨近等因素擾動下,扭轉資金謹慎預期尚需時日,後市流動性料呈緊平衡態勢。

4.銀行開始縮表了!市場影響比央行縮表更可怕

鳳凰財經

在市場普遍擔憂央行與美聯儲同步縮表之際,央行用專欄文章專門解釋,「縮表」並不一定意味著收緊銀根,同時表示,4月央行資產負債表已重新轉為「擴表」。

隨著,4月詳細的金融數據陸續發布,國泰君安銀行團隊發現,真正開始縮表的是銀行。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認為,銀行縮表比央行縮表更可怕。

4月25日的政治局會議將防範金融風險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背後的政治決心毋庸置疑。隨後一行三會陸續出台政策力促金融去槓桿,這一效果也開始顯現。

據國泰君安銀行團隊測算,4月自營非標或投放非銀大幅收縮約8000億元,這個信號顯示,金融去槓桿取得了一定效果,銀行開始收縮非銀、非標等業務。

國泰君安銀行團隊分析,4月M2總量是下降3278億元,分解后發現,稅款繳納導致4738億元M2被回籠,外占和債券也回籠少量M2,信貸派生了超過1萬億元的M2,其他項為-7962億。

約4000億元的缺口,一部分可以解釋為資管產品把資金投出去了,比如投給企業(非銀存款先變成企業存款,當然後續企業存款又可以通過交易變成其他存款);另一部分解釋,則毫無疑問有其他人(個人投資者之外的)在贖回資管產品。是誰?上一個問題里已給出答案,是銀行。這也印證了前期市場上銀行贖回委外的傳言。

此前,銀行通過表外理財、非銀部門的渠道,繞開監管規定,額外從事資產投放,也就是額外加了金融槓桿。但是隨著銀監會出台一系列文章,一方面發現問題就隨時糾正,另一方面也使銀行開始自覺收縮、停辦有違規嫌疑的業務。

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認為商業銀行大幅收縮自身的資產負債表會帶來兩方面影響:

1、信用收縮。一場銀行業主導的信用縮表,尤其體現在資產負債表外業務的快速削減。由於過去幾年經濟的信用擴張基本上靠表外擴張完成的,這次突如其來的表外收縮的衝擊比數字上可以看到的更兇猛。信用斷流對經濟和房地產業所構成的風險,可能比資金成本上漲更大。

2、信用債成本的飆升和集資能力下降。過去兩年,經濟的整體槓桿水平還在上升,不過將集資平台從理財產品移向信用債使得資金成本大幅下降,集資也更規範。信用債市場環境突變,可能令嚴重依靠借新債還舊債的部分企業的違約風險大幅上升。同時,儲蓄增長明顯放緩,銀行爭奪存款之戰一觸即發,貨幣環境正常化正在由貨幣市場的「假加息」,傳導向實體經濟的真加息。

陶冬表示,近期經濟正在面臨一場突如其來的流動性短缺,主要涉及銀行的表外業務收縮,其烈度可能比數據所表現出來的更高,債市股市的表現折射出信用環境的改變。為了舒緩壓力,央行重啟了公開市場操作,不過相信貨幣環境正常化還將繼續,金融強勢監管還將繼續。

陶冬稱,貨幣環境正常化、防範金融風險、加強監管力度、肅清金融腐敗,長遠看都是好事,乃是防範系統性風險所必需。不過各部門紛紛推出的措施,卻在製造一個疊加共振效應,有可能導致信用環境的矯枉過正。防範風險反而成為製造新風險的源頭,就事與願違了。這是需要警惕的。

5.央行貨幣委員黃益平:資產市場要允許違約和破產

騰訊財經

「無論是資本外流還是人民幣貶值的壓力,都反映出了老百姓追逐好的投資產品,但是投資的選擇非常有限。」在5月19日舉行的首屆金家嶺財富管理論壇上,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作出如是表述。

他回顧了之前股票市場的繁榮到回落,債券市場的波動,和房地產市場的過熱以及政府所採取的冷卻措施,這些投資領域發生的變動都反映出同樣一個問題:缺乏多產品,效率較高的資產市場。「或者說可投資的資產市場。」他總結道。

缺乏可投資的資產市場,總是導致投資者容易在某一個市場集中,好處是市場會繁榮,價格上升,但同時風險會積累,接著就出現問題,讓監管當局緊張。

「這背後反映的根本問題是錢比較多,投資的機會不是那麼多。」黃益平認為,錢多是由於居民的儲蓄率一直比較高。從一個數據可以看出,在2106年年底M2(廣義貨幣)和GDP的比例大概是208%,從全球範圍來看也比較高。

在他看來,M2和GDP的比例較高,原因一方面是由於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這種體系的特徵在於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是通過存款、貸款和債務的方式體現,所以和其他國家相比,的槓桿率也比較高。

其次在於居民儲蓄率比較高,老百姓存了很多錢全部放到了銀行,最後必然體現為我們的M2廣義貨幣的發行量比較高,也推高了槓桿率。

與此同時,缺乏風險處置機制也在被動的創造廣義貨幣。他認為,在經濟體系中,缺乏宏觀審慎監管的框架也沒有風險處置機制,所以導致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經濟形勢好的時候,貨幣供應量需要加速,這樣才能支持經濟活動的擴張。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貨幣政策同樣需要擴張,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穩經濟,才能穩金融市場 。

股市、債市頻繁波動,房地產以及理財市場的不穩定,為什麼過去兩三年風險開始頻繁的出現?

黃益平認為,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有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想把他的錢拿出來做投資。簡單的來說就是銀行存款的短期化,老百姓不再願意耐心的接受過去定期存款的低利率回報。短期化的結果會變成現金、活期存款。這樣的一個變化既有正面的機會,也有負面的風險。

如果說存款短期化能將投資由銀行中介為主轉向以資產市場為主,那麼也會促進直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他認為,這種改變將風險承擔的主體由銀行轉到了投資者本身。

如何保證這種轉變的平穩過度?黃益平提出了四個建議。

第一,加強監管。從實際操作上就需要監管政策的協調,監管的穿透性,以及市場化。

第二,由風險來定價。我們過去一直在追求利率市場化。但是事實上市場上不同產品之間的定價的差異相當的小。風險定價裡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要允許違約,允許破產,允許出現問題,如果不能在短期內釋放風險點,最後導致的結果,第一是道德風險,投資者不考慮結果。第二,最後的風險會持續積累

第三,對利率徹底的市場化。既然要做到風險定價,風險定價的核心就是資產的價格要完全反映風險,如果你的利率不完全能反映你的風險,沒有人會願意參與這個市場。

第四,投資者教育。這要和風險定價、利率市場化、監管加強結合起來一起實施。

新浪財經

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無論是相比發達經濟體貨幣還是新興市場貨幣,人民幣的波動率較低,幣值也較為堅挺,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表現出穩定強勢貨幣特徵。專家預計,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落地以及對外開放的腳步較快,更多貿易和投資將以人民幣為計價單位,人民幣將繼續保持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

《報告》指出,下一階段,將繼續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方向,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有序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行機制,穩妥有序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保持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同時也將進一步優化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對資本流動進行逆周期調節,促進國際收支雙向平衡。

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2005年以來的匯改取得了顯著效果,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報告強調,2015年以來,人民銀行進一步強化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提高了匯率政策的規則性、透明度和市場化水平。2005年匯改至2017年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19.96%,國際清算銀行測算的名義有效匯率升值35.15%,實際有效匯率升值44.23%。

不過,近兩年來,受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以及加息、英國脫歐及一些國際政治事件等因素的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貶值幅度未超預期,而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應當看到,在美元走強的大背景下,全球主要貨幣對美元大多都有所貶值。而同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僅貶值10.83%,貶值幅度小於多數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貨幣。同時,國際清算銀行測算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名義有效匯率還分別升值了6.00%和5.10%。

匯率根本上是由經濟基本面的相對變化決定的。隨著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和亮點進一步增多,市場預期更為樂觀,跨境資本流動趨向平衡,外匯形勢總體有所緩和。2017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趨於均衡,人民幣對美元略有升值,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也保持了基本穩定。總的來看,儘管受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節奏、川普政府減稅政策以及其他國際政治經濟事件等影響,未來美元走勢還有不確定性,但國內影響人民幣匯率的積極因素有望延續,經濟基本面等因素將繼續支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2016年10月,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SDR貨幣籃子,人民幣與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共同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可的儲備貨幣。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將來會有更多的貿易和投資使用人民幣,人民幣將繼續保持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

進一步完善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2017年以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繼續有序運行,比較好地兼顧了市場供求指向、保持對一籃子貨幣基本穩定和穩定市場預期三者之間的關係,增強了匯率形成機制的規則性、透明度和市場化水平,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雙向浮動的特徵更加顯著,匯率預期平穩。

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最高為6.8331元,最低為6.9526元,59個交易日中30個交易日升值、29個交易日貶值,最大單日升值幅度為0.93%(639點),最大單日貶值幅度為0.86%(594點)。人民幣對歐元、日元等其他國際主要貨幣匯率多數貶值。3月末,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匯率中間價分別為1歐元兌7.3721元人民幣、100日元兌6.1766元人民幣,分別較2016年末貶值0.89%和貶值3.52%。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至2017年3月末,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累計升值35.84%,對日元匯率累計升值18.28%。

3月末,在人民銀行與境外貨幣當局簽署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下,境外貨幣當局動用人民幣餘額222.00億元,人民銀行動用外幣餘額摺合16.74億美元,對促進雙邊貿易投資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帶一路」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如今,對外開放速度不斷加快,經貿合作力度不斷加大,也為新時期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機遇。專家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貿易結算、項目融資與直接投資、貨幣互換和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的重大機遇。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表示,「一帶一路」給金融業提供了無限的商機,投資是巨大的,市場是巨大的,創新的空間是巨大的。人民幣國際化是其中的「重頭戲」。從國際經驗來看,一個大國經濟的崛起必須伴隨著貨幣的國際化,「一帶一路」正是給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一個寬廣的前景和一個很好的平台。

數據顯示,2016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億美元,占對外投資總額的8.5%;「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2905家,同比增長34.1%,實際投入外資金額71億美元。2016年,在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6.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0.6%。

監管層面也在構建和完善支付和清算體系,滿足國際貿易結算需求,為離岸證券交易提供資金支付便利,提升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比例。自2008年以來,先後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其中包括2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23個國家實現了貨幣的直接交易,其中包括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與其中兩個沿線國家實現了貨幣的區域直接交易;在2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當地人民幣清算安排,指定了當地的人民幣清算行,其中7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此外,大力發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參與者有不少是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金融機構。

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認為,隨著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絲路基金在運作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幣,人民幣在國際貿易投資領域中的使用也將擴大,這必將助力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化進程。

7.外媒:央行換了戰術 國外分析師預測人民幣方法失靈

鳳凰財經

怪了,人民幣表面上升值 實際卻在大貶值

人民幣中間價預測模型失靈,4月以來中間價持續偏強似為央行短期戰術切換,市場猜人行用戰術"把匯率往上拱一拱"。彭博社分析報道稱,強中間價或為穩定雙邊和籃子匯率,並短期切斷內外風險傳導路徑。

跟蹤預測人民幣中間價的分析師最近比較煩,因為手裡的模型預測不準了--央行似乎正在通過讓中間價更堅挺的戰術,引導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彭博從四家機構分析師收集到的中間價預測數據顯示,從4月以來截至周四的31個交易日中,有24天的人民幣中間價強於所有四家機構的預測值。而在3月份的23個交易日中,這種情形只出現過8次,中間價較預測水平無方向性的強弱偏好。本周美元接連走低,中間價強於模型預測的情況更加明顯。

美元弱市中,人民幣漲勢遠落後於非美貨幣,一籃子匯率則邁向新低,結售匯逆差意外擴大,顯示國內凈購匯需求形成的貶值壓力並未消散。又適逢中美元首會晤、「一帶一路」峰會等重要活動,國內股債市場在嚴監管去槓桿背景下承壓,市場人士由此將強於預測的中間價理解為,央行目前更有動力維持匯率穩定。

「長期看人民幣還是要貶值,但短期內央行還是可以干預中間價、干預市場,有能力把匯率往上拱一拱的,」西班牙對外銀行駐香港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夏樂在電話中說,央行可以在戰術上使用中間價維穩,對內可以隔離去槓桿風險和不安情緒通過匯率對外傳導,對外體現人民幣強勢的政治姿態,並維護對一籃子貨幣穩定的承諾。

央行4月起似已切換戰術,人民幣中間價顯著強於形成機制隱含水平

彭博收集了加拿大豐業銀行、澳新銀行、瑞穗銀行和廣發銀行自今年3月起的模型預測結果。彭博此前援引知情人士報道,央行2月下旬對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製做出微調,要求報價行在計算國際外匯市場變動影響時,將以前考慮過去24小時變動縮減到15個小時,機構據此調整了模型,故更早的數據不具備可比性。

央行未回復彭博尋求置評的傳真。

防貶值

受法國大選、川普「泄密門」等事件拖累,美元指數4月以來累計下跌了2.8%,同期人民幣累計兌美元微幅貶值近0.1%,雙邊匯率非但未隨其他非美貨幣走強,市場供求形成的貶值壓力還有所增強--比較每日16:30在岸市場收盤價與當日中間價,4月以來一個半月內,收盤價累計對中間價貶值2365點,超出今年頭三個月累計貶值幅度1801點。

在當前中間價「16:30收盤價+維持考察時段內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穩定所需調整幅度」的形成機制下,如果央行未通過強於機制隱含水平的中間價對市場貶值壓力進行對沖,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勢必加大,並有可能會對一籃子形成更大貶值壓力。

4月以來16:30分收盤價較當日中間價貶值的情況更為常見

社科院世界經濟政治研究所張明認為,資本外流有緩解但仍在持續,要打破人民幣雙邊匯率和籃子匯率「非對稱貶值」,「在美元弱的時候就應該對美元升、對籃子穩,在美元強的時候再對美元貶,就看央行有沒有這個定力了。」

中間價調強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人民幣籃子指數低位企穩,未進一步加速下跌。截至周四,彭博人民幣籃子指數4月以來累計下跌了0.4%。根據加拿大豐業銀行外匯策略師高奇的觀察,4月以來在美元走強時央行會利用中間價機制進行過濾,美元走弱時央行傾向於少過濾或不過濾,以盡量擴大人民幣中間價的調強幅度。

防流出

外匯局周三公布4月份結售匯數據,當月代客結售匯逆差再次擴大,結匯率也在上月反彈之後再出現回落,同樣體現出實體經濟層面結匯意願不足的情況仍然存在,即使匯率大體企穩,資金外流還暫時看不到逆轉。

澳新銀行亞洲高級策略師Khoon Goh在採訪中說,央行有意在美元疲軟的時候保持人民幣中間價堅挺,雖然外流壓力已經減緩,但監管層還是有可能想確保外流不會再次抬頭,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就是做法之一。

夏樂認為,在加強外匯管制的背景下,匯率本身也會對進出口商的心理產生影響,之前是「提前購匯,延遲結匯」,現在如果覺得匯率平穩了,這種行為可能會扭轉,「短期內可能會造成整個市場中結匯超出購匯,理論上是會把人民幣匯率往上拱一拱的。」

不過他也強調,中間價只會是短期戰術調整,他對於中長期人民幣走勢仍然看空,認為今年底時人民幣還是會兌美元走弱到7.10-7.15元一線。

防傳染

在分析師們看來,4月初的「習特會」以及後續的中美經貿談判,以及5月中旬舉行的一帶一路峰會,也都對人民幣匯率穩定提出要求。此外,保持中間價強勢也有助於國內金融去槓桿的平穩進行,起到隔離境內外風險因素相互傳染的作用。

「前段時間去槓桿讓國內市場出現了一點恐慌情緒,這時候可能害怕國內的問題通過匯率市場外溢,所以在人民幣方面稍稍示強一下,不讓恐慌情緒往外跑,同時也是幫助國內市場緩解一下情緒,」夏樂說。

透明度本已提高的中間價重新變得難以捉摸,還是讓分析師們苦惱。夏樂說,如果從匯率政策框架下來看,這麼做可能又會讓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每天看匯率也比較愁,我們看到年底人民幣還要貶值,現在調那麼強,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客戶說了。」

8.日元空頭注意:警惕日本央行的「悄然轉身」

華爾街見聞

在5月初召開的亞洲開發銀行會議上,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提到了調整收益率控制目標。黑田表示:「若當前物價確實大幅上漲,那麼目前將10年期日債收益率目標控制在0%左右的政策可能將會改變」。這是他首次公開提及調整收益率目標,相比以前,這番言論明顯偏鷹,日元也在他講話后出現急漲。這是否意味著,日本央行也計劃著要收緊貨幣政策了呢?

事實上,日本央行的購債速度已經開始放緩,今年以來每月購買國債3.5萬億日元,遠低於過去幾年6萬億日元的平均水平。日本央行「悄然」行動,可能並不全因對日本未來信心增加了,更是出於對長期貨幣寬鬆可能帶來問題的擔憂。這些問題包括:

1、超低的利率水平導致日本銀行業利潤被大幅壓縮;

2、日本央行已經持有大量國債,日本央行可能出現無債可買的局面;

3、日本央行加碼購買股指ETF,成為股市最大莊家;

4、通脹水平依舊低迷,「安倍經濟學」失效。

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我們認為日本央行的超級寬鬆貨幣政策難以為繼,這也為做多日元提供了機會。首先,今年內,日本央行很可能從現在的「悄悄」行動轉變為公開表態。其次,恐慌指數VIX近期逼近歷史大底,即便川普的「泄密門」事件短暫提升,該數值也處於較低水平,這就為日元的反攻提供了堅實基礎。另外,美元尚未走出也很難走出「川普行情」的第三階段,即震蕩走弱的階段。所以,做空美元,做多日元就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9.QE的末路:歐洲和日本距離「無債可買」只剩幾個月了

新浪財經

當美聯儲在糾結下個月加不加息的時候,還在寬鬆道路上前行的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則面臨著更為棘手的問題:市場上流通的政府債券快要不夠他們買了。

為了提升通脹水平並刺激經濟增長,日本央行當前保持每年80萬億日元的資產購買規模。但一直都有擔心的聲音認為,日本央行這一寬鬆舉措難以為繼,甚至有分析指出日本央行可能到2017年底或2018年初就將觸及政府債券購買上限。

目前日本央行已經購買了市場上流通國債的40%。本周初,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面對日本央行寬鬆空間有限的質疑時,再次信心滿滿地表示,「這意味著日本央行還有60%國債可以購買。」

但實際上,日本商業銀行出售債券的意願有限,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們必須保留部分政府債券作為與央行交易以及同業市場交易的擔保品。

有跡象顯示日本央行正悄悄縮減其資產購買規模,已經在減少長期國債購買量了。

據日本央行公開數據顯示,日本央行已經連續數月僅以相當於60萬億日元每年的速度購買政府債券,比公開的資產購買政策目標低25%。

和日本央行面臨相同窘境的還有歐洲央行。

歐洲央行按資本額比重(capital key)來購買政府債券, 即按歐元區內每個國家的GDP占歐元區總GDP的比重來購買相應比例的政府債券,因此歐元區經濟體量最大的德國的債券在歐洲央行的資產購買計劃中占最大比例。

據巴克萊估算,如果歐洲央行保持其當前的債券購買計劃,它將在10月觸及33%的德國債券持有上限,這意味著歐洲央行當前的債券購買計劃僅能再持續4個月左右的時間。

此外,有數據顯示,歐洲央行目前持有的德國債券的平均期限已經從此前的10年期以上下降至5年以下,這表示長期債券的供應不足迫使代表歐洲央行購買債券的德國央行只能購買較短期的債券。

實際上,德國並非歐洲央行唯一面臨債券稀缺的國家,冰島和葡萄牙的可購買債券量也正面臨耗盡的局面,但是比起德國債券的購買規模,這兩個國家的債券購買規模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目前歐洲央行面臨的一個選擇是,通過政治干預來提高33%的德國債券購買上限,但是這將導致一個副作用,即一旦歐洲央行停止持有德國債券,歐洲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將會惡化。

但對比日本央行,歐洲央行還是相對幸運的。當前,日本央行離其2%的通脹目標還遙遙無期,而歐元區經濟已經頗有起色,通脹溫和上升,而且與法國大選相關的政治風險也已消退,這為歐洲央行減少債券購買提供了正當理由。

10.瑞銀:預計美聯儲今年還將加息兩次,時機前調至6月和9月

匯通網

瑞銀的經濟學家在周三(5月17日)的報告中表示,其已經更新了預測,現在認為美聯儲將在6月份加息,隨後將在9月份加息。

瑞銀表示:「考慮到FOMC在3月份的會議紀要中指出,再投資政策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生變化,我們正在修改今年美聯儲未來兩次加息的時機,將時間從7月和12月改為6月和9月。」

美聯儲此前曾表示,其希望在2017年加息三次,3月份已經加息了一次。

在5月份的政策會議上,美聯儲對加息依然充滿熱情,但卻忽視了美國最近出現的經濟疲軟情況。美聯儲稱,今年第一季度經濟疲軟的情況可能是「暫時的」,美國的經濟狀況應該有所改善。然而,美國的經濟數據低於預期,從而打擊了分析師們的預測。市場本周也對美國政府傳出的各種醜聞感到不安。結果,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接近六個月低點。儘管如此,許多投資者仍在對美聯儲6月加息進行定價。

瑞銀表示:「6月份的美聯儲會議是預期加息的自然時機,目前已基本上被市場所消化。」他補充稱,美國4月份的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有21.1萬新增崗位支撐了美聯儲的立場,即美國經濟第一季度的疲軟狀態是暫時的。

這群經濟學家還表示,他們相信,FOMC將在6月份加息,這是「反映雙重使命的累積進展」,而不僅僅是對近期經濟數據的反映。

然而,對於9月的加息概率,瑞銀表現得更為謹慎。美聯儲此前曾表示,在考慮加息時,美聯儲不會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直到一切準備就緒。

瑞銀認為美聯儲加息后,經濟數據(尤其是通脹率)符合預期,美聯儲就會縮減資產負債表。瑞銀表示,9月也是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詳細說明FOMC縮減資產負債表框架的時間。但是,耶倫還是希望積累更多的數據,證實經濟增長符合預期。經濟學家補充稱,如果一切順利,可能導致美聯儲在12月宣布縮減資產負債表。

FOMC仍感到「縮減恐慌」的刺痛。儘管他們相信「市場搞錯了」,但他們還是很可能會加倍努力,清楚地記錄資產負債表的變動(就像他們目前所做的那樣)。如此謹慎的態度表明,他們很可能不會在同一會議上宣布再投資和加息的結束。資產負債表的縮減更加依賴於符合預期的經濟數據(特別是通脹率)。

瑞銀總結道:「如果加息延遲到9月份,很可能會拖延縮減資產負債表的時機。」

11.ANZ:料美聯儲升息難擋黃金漲勢 年底大概率上1300

中金網

澳新銀行(ANZ)分析師Daniel Hynes周五(5月19日)發布報告稱,如果美國的政治情勢進一步惡化,金價2017年突破1300美元/盎司的幾率就會攀升。

因此前有報道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試圖叫停聯邦調查局(FBI)對前國家安全顧問的調查,這使得他面臨被彈劾的風險,導致避險情緒迅速升溫,現貨黃金周四(5月18日)早些時候曾觸及1265.12美元/盎司的兩周高位,但之後迅速轉而回落至1250美元/盎司附近。今年4月中旬,金價曾觸及1295.60美元/盎司的五個月高位。

澳新銀行表示,金價短期內會堅守在1250美元/盎司之上,且不認為美國利率上升會阻礙金價在未來12個月里上漲。

Hynes在報告中寫道,「在1970年代以來的七個加息周期中,金價只有一次沒有上漲。」

同時他還指出,實物黃金市場已經出現改善跡象,儘管目前和印度的實物需求還未脫離低位,但近幾個月已經有快速的反彈。

中金網行情中心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5:13,現貨黃金報1250.47美元/盎司,漲0.27%。

12.加息要提前了?歐洲央行紀要顯示經濟可能強於預期

和訊黃金

京時間周四(5月18日)晚間,歐洲央行在會議紀要中表示,委員就維持前瞻指引達成廣泛共識,但部分委員表示如今經濟面臨的風險大致平衡,未來將謹慎逐步調整措辭。

北京時間周四(5月18日)晚間,歐洲央行在會議紀要中表示,當今的負利率對銀行信貸起到積極作用,委員就維持前瞻指引達成廣泛共識,部分委員表示如今經濟面臨的風險大致平衡,未來將謹慎逐步調整措辭。紀要發布后,歐元兌美元價格窄幅震蕩。

歐洲央行在紀要中表示,委員們的中期預測整體有效,不過部分委員表示2017年增速可能強於預期,央行將在6月會議上重新評估經濟,當然也不排除在6月份下調通脹預期。不過他們強調,貨幣政策的調整必須是漸進的,在此之前他們對外溝通會謹慎調整措辭,以免造成較強的信號影響。此外,他們表示,通脹更好的回升是調整溝通措辭的前提,而美國的經濟政策、英國脫歐以及經濟再平衡是風險的關鍵來源。福克斯新聞將紀要解讀為,歐洲央行暗示將在6月會議考慮退出刺激政策。

由於歐元區通脹率目前略低於2%,且經濟增長勢頭為數年來最佳,所以德國正在向歐洲央行施壓,要求開始縮減2.3萬億歐元的購債計劃,並開始調升目前為負的利率水平。對此,歐洲央行執委科爾表示,一旦歐洲央行確信通脹已經反彈,縮減刺激就不應等太久,理論上如有必要還可以提前加息。

早前在接受路透獨家專訪時,科爾表示,在貨幣政策方面過於漸進,有可能導致在最終做出決定時引發更大幅度的市場調整。如果有必要,歐洲央行應隨時準備好調整計劃。並且歐洲央行做決策時不應過於重視政治事件,歐洲各國大選不應對政策決定造成太大的影響。

不過歐洲央行內部仍未形成統一的意見,歐洲央行副行長康斯坦西奧(Vitor Constancio)之前表示,歐洲央行要想避免經濟重陷泥潭,將超寬鬆貨幣政策維持更久一點是更安全的做法。央行管委雅茲貝奇也在今日宣傳,現在宣布任何政策調整都為時過早。

多數偏保守的歐元區國家,如德國、荷蘭以及波羅的海國家,對於歐洲央行的大規模購債一直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央行操縱手段的效果還很難得到證明。立陶宛央行主席、歐洲央行管委瓦西里奧斯卡斯(Vitas Vasiliauskas)表示:

「很明顯,如果經濟環境繼續好轉,我們將不必維持寬鬆的政策。我們現在還沒有討論相關事情,但是大家都認為,如果接下來的硬數據顯示經濟正在向積極方向發展,央行就必須討論未來的政策了。」

13.加拿大豐業銀行:加央行料維持利率在0.5%不變

環球外匯網

環球外匯5月19日訊--下周三(5月24日)將迎來加央行利率決議,市場普遍預期該央行將維持利率在0.5%不變。

加拿大豐業銀行表示,更大的問題是這種立場是否將逐步改變,尤其是加元空頭規模劇增的情況下。市場預期加拿大經濟和金融系統將出現更多負面消息,加央行可能將作出應對舉措。

加拿大經濟第一季度同比增長4%左右,符合上個月加央行修正後的預期,高於1月份的預期2.5%,相比年初超過所有人的預期。加拿大經濟錄得連續第三個季度強勢增長,不過進口出現嚴重的扭曲。

2015年加拿大經濟表現疲軟,只有一個季度增幅超過1%,因此對產出缺口傳統的定義可能已經過時,而整體的框架指標仍暗示加拿大經濟仍存在巨大的疲軟態勢。

央觀薦書

進入購買鏈接

螞蟻金服: 科技金融獨角獸的崛起

點擊以下閱讀原文鏈接進入購買頁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