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 曹操孫權陣營人才太多 他顯不出個

  《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家喻戶曉,諸葛亮被劉備的真心打動,輔佐他成就霸業,也因此千古留名。但這只是小說家之言,正史上並沒有這方面的任何記載。

  諸葛亮並不是劉備多誠心請出來的,而是他自願選擇劉備,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孫權、曹操哪個看上去都比劉備有前景,為什麼諸葛亮偏偏選擇最差勁的劉備呢?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孟建投奔曹操時,諸葛亮就說:「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這話是諸葛亮的想法之一。仍據《魏略》,後來石韜在魏任郡守、典農校尉,徐庶在魏任右中郎將、御史中丞,諸葛亮就嘆息說:「魏殊多拾!何彼二人不見用乎?」可見,見用不見用,總還是要考慮的。曹操那邊,人才濟濟,曹操自己也是強人,諸葛亮當真去了,也未必能如何。

  孫權那邊也是一樣的,江東,是一個歷經孫堅、孫策、孫權三代人苦心經營發展起來的一個利益集團。孫權那邊人才太多,而且關係密切。張昭,是孫策創業時的老臣,孫策曾帶著他「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也就是視為兄長,臨終時又把孫權託付給他(以弟權托昭),而且說了「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的話。周瑜,也是孫策創業時的老臣,而且有連襟之情兄弟之誼。孫權的母親也明確告訴孫權,要他把周瑜當哥哥(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不難想象,任憑諸葛亮能力再強本事再大水平再高,到了東吳,權位也只能在張、周二人之下,甚至不如魯肅。這顯然是諸葛亮所不願意的。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一個開了外掛的人物,一舉改變了劉備最弱的被動局面,氣死了周瑜,曹操、曹丕、司馬懿對他恨之入骨,但偏偏對他的超級高智商無可奈何,但在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沒有這麼牛,曹操和孫權兩大陣營也沒有那麼弱,曹操那邊的許攸、荀彧等人各個都是軍政一把好手,不會比諸葛亮差,孫權陣營的周瑜名氣也比諸葛亮大,是個非常有本事的人,他不嫉妒諸葛亮,自然也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不存在「既生瑜何生亮」之說,而魯肅也不是《三國演義》中迂腐的人,在周瑜死後他可以迅速接班,可見也不是一般的人,諸葛亮到曹操陣營或是孫權陣營,都是顯不出個的人物。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要想被重用成為必不可缺的人物,還是到缺少人才的劉備那去最合適,當年周瑜勸魯肅投奔孫權時,就曾經引用了東漢名將馬援回答光武帝劉秀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這個觀點,用現在的話說就是 「雙向選擇」,和郭嘉所謂「智者審於量主」也是一個意思。郭嘉、周瑜他們要「擇君」,諸葛亮當然也要「擇君」。

  諸葛亮選擇的老闆必須能保證自己最大限度地實現政治抱負和人生理想。劉備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