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鳳凰藝術 展評 | 姜俊:不合群的藝術家們——喜瑪空間「半截門」青年藝術家聯展

喜瑪空間「半截門」

喜瑪空間於2017年6月16日-2017年7月16日舉辦了名為《半截門》的藝術家群展。喜瑪空間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證大喜瑪拉雅中心,隸屬於上海證大集團。喜瑪空間作為一個全新的當代藝術空間,以發掘和推介新一代優秀年輕藝術家為主旨。本次展覽的參展藝術家包括郭熙、邱濤、宋兮、王芳藝、王浩、徐跋騁、應歆珣、楊欣嘉、張巍、朱湘閩、朱璽。「鳳凰藝術」特約撰稿人,青年藝術評論家姜俊將為我們聚焦本次展覽的藝術家族群。

這次在喜瑪空間《半截門》中展示的藝術家除了宋兮、楊欣嘉、張巍之外大多和杭州淵源頗深,不是生活在杭州,就是在那裡接受過藝術教育。我本人也是美院出身,即使是到現在還身在其中,同時又是一個地道的不會說杭州話的杭州人。今天藉此機會來聊一聊杭州系藝術家,無論是褒獎、還是對於現實處境的描繪、其中必定帶有很強的個人傾向,絕對無法客觀,也大概不想真的客觀。

▲ 上海證大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沈其斌致辭

▲ 喜瑪空間負責人馬真正致辭

▲ 參展藝術家代表徐跋騁致辭

說到杭州出身的藝術家,自然和西子湖畔南山路邊的美術學院息息相關,應該基本說都是在那裡受到的教育。我大概2005年離開杭州,直到2014年才重新返回。我對於美院的印象也大多來自跨媒體藝術學院中的展示文化研究系統(簡稱:展研)。展研就我接觸的2012年起,感覺更偏向於視覺文化研究,藝術一直被放到一個相對附屬的位置。藝術只是視覺文化的一個子集,而視覺文化又被作為整個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在這樣的語境下,藝術只有被放到更大的社會系統中才能獲得自身的意義。無疑我本人也非常認同這一角度,並以此為個人寫作的準則。

▲ 藝術家及嘉賓合影

▲ 展覽主辦方及藝術家合影

但是這種學術屬性又和當今總體的藝術市場邏輯相悖。今天的藝術展覽系統中,策展人就如同雁群的頭雁,而藝術家則勢必通過策展人進入公眾展示。策展人被要求一定的業務能力,特別如何搞定預算,而藝術家則可以相應的配合各種不同的展示要求。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社交就成為不可分離的重要部分,任何社交屬性越強的場域,相應的學術性就會被部分替代。社交性越強展示的流通性也就越大,經濟回報也就相對比較容易實現。相反,由於對於學術性的要求,杭州出產的青年策展人與四川、北京等其他地方相比,對於市場和社會資源的調動能力也相對不積極,更多的是在學院輻射出去的某些領域展開。他們為藝術家創造可以展示的條件和機會也非常有限,能對接市場的就更少。這樣也導致了藝術家和策展人無法構成收益共同體。

▲ 參展藝術家徐跋騁與楊欣嘉(左起)

▲ 喜瑪空間展覽總監肖雄

▲ 參展藝術家朱湘閩

▲ 參展藝術家朱璽與嘉賓(左起)

▲ 參展藝術家邱濤和嘉賓宋振煕

▲ 參展藝術家應歆珣

如果杭州的展研系統從一開始就定位是文化研究,那麼其在藝術圈內的社交屬性勢必大打折扣。文人相輕的傳統古今中外無不如此,以此形成的學術多少帶有某種執著和排他性,因而社交屬性就會受到挫折,因為它更關注於話語和實踐是否一一對應,並宣稱有一套機制可以「檢驗」。因此相對於北漂藝術家的798定位,即畫廊和市場屬性,杭州藝術家在從求學開始就是學術範式(只要聽一聽二年級跨媒體的「洗腦課」就明白了)其中知識分子的文化述求極強,因此他們在之後的發展中更多的是「雙年展」導向,以及不同的學術性訴求的藝術展示。

▲ 展覽現場

西方的雙年展體制和市場經過常年的磨合形成了某種合謀,但也存在分裂,這個在國內同樣如此,甚至分裂更為明顯。雙年展體制下的藝術家們所獲得的市場支持度不高。因此各種不同的學術展覽並非能帶來收益上的回報。如何接軌市場也是杭州出身的藝術家所面臨的問題。

杭州作為當代藝術市場已經邊緣,和北京和四川相比,又沒有形成圍繞某幾個策展人而建立的強社交屬性的雁形群體。而這樣社交屬性較弱的藝術家群體就形成大家所謂的「杭州藝術家不團結」的印象。由於收益共同體模式無法形成,所以大家抱團的意願也不強烈。而在社會學的觀察上說,所有社交屬性強的群體都有一種同質化傾向,社交屬性越弱則個體性就越強。因此杭州藝術家的面貌大多非常多元,且有各自明確的問題意識。

▲ 展覽現場

在現實中,杭州出身的藝術家勢必需要在杭州之外尋找可以被展示的機會,並結識願意展示他們的策展人和畫廊。這時作品的有趣度、差異化、個人獨特形式語言的識別度就至關重要,即我們所言的學術指標。他們必須要通過自己的作品建立和策展人之間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更多的存在於許多現實性考量上,即作品本身的獨特性問題。由於各自的路徑依賴,以及和藝術市場的鏈接不同,他們對於互相的社交需求其實不強,大多只是維持客氣的距離,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可以運轉的資源,給別人也不一定有效。同時每個藝術家的主體性較強,有各自的學術偏執,也使得大家互相對互相的作品持有保留態度。總之他們對於杭州本身系統的依賴性相對不足,或者說大家覺得杭州本身市場資源相對匱乏,走出去是無疑的選擇。

▲ 展覽現場

這種情況多少使得在杭州創作的藝術家心態上也比較處於邊緣狀態,互相間的關係更為平等,並更為獨立,對於市場的心態也相對比較平和——能做起來當然最好,暫時沒什麼市場反響,也就這樣繼續關注自我的脈絡,相對的主體性也較明確。在同質化和產能過剩的藝術圈中,無疑這些特徵是一個藝術家得以長久存在的必要條件。

如同喜瑪空間展覽總監肖雄在和我們的訪談中所說的,他覺得這次參展的藝術家每個都非常有故事,他們的作品展示了一種獨立的探索精神,以及持之以恆的潛力。

▲ 《煙花1》宋兮 攝影微噴 120×150cm 2015年

▲ 《小燕子之伺瑕抵隙》王芳藝 51.8×60cm 藝術噴繪 2016年

其中非杭州出身的藝術家宋兮,多少也有著有趣的邊緣狀態,他畢業於大連輕工業學院的藝術設計專業,之後成為了北漂藝術家,未處於北京黑橋或草場地這些核心的藝術家群落中,現在定居上海松江。宋兮在他的作品中突出了身體、觀念、媒介、政治之間的多重關係。

張巍的《人工劇團-不知名婦女肖像》將數以千計普通演員(工人)的身體局部重新進行拼貼組合,通過蒙太奇效果,塑造一個全新的、虛擬肖像。他們多少讓人聯想到文藝復興時期西方肖像的經典範式,產生出一種奇異感。

▲ 《我我我NO.2》朱湘閩 紙本木炭 80x150cm 2017年

▲ 《人工劇團--不知名婦女肖像》張巍 收藏級藝術微噴 70×70cm 2012年

楊欣嘉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現在工作生活於北京。他繪畫中的未完成同時也造成了敘事的未確定性,它為觀看留出了多種詮釋和進入的空間,為觀眾留下缺口,讓他們有自己的記憶去填充、建構。

我杭州的同事徐跋騁在《紅點物》系列中探討了人造物的實用和無用,藝術和非藝術之間的辯證。德國的紅點獎代表了某種藝術和技術的完美結合,實用和美學欣賞的互相平衡。他對於這些人工產品的再編輯,通過拼貼、移植、嫁接、重組的方式使得日常生活產生扭曲,創造出新的分裂。

▲ 《來自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成員的幻覺》 郭熙 單通道錄像 尺寸可變2012年

▲ 《紅點物》徐跋騁 綜合材質 尺寸可變2017年

荷蘭和美國的留學經歷使得郭熙的作品一直探討著虛擬和現實之間的界線,以及人們如何在不同的虛構和意識形態間來回穿梭。

朱璽的作品充滿了某種個人對歷史想象、反諷、拼貼和並置,在浪漫主義和詩意化處理中透出某種詭異的幽默。一塊35厘米乘35厘米乘40厘米的白色石蠟上放置一幢鐵質小教堂。教堂中間塞滿藍色燈泡。生鏽的教堂在燈泡的作用下,受熱變燙然後慢慢沉進白蠟中。這件小裝置《沉默之所》是他對宗教在戰中的失聲發出的疑問。

▲ 《古畫新語-新瀟湘圖局部》邱濤 600x55cm 紙上行為 燈光 綜合裝置2015年

▲ 《浮在水上的蝴蝶》王浩 布面油畫 180x140cm 2016年

應歆珣的作品在極簡主義美學形式背後包含和影射著肉體的傷痕。人工對於肉體的暴力,肉體如何結疤、癒合成為了可以被欣賞的美學客體,殘酷和美被有趣地互相融合在同一個作品的機體中。

邱濤的《古畫新語-新瀟湘圖》用針進行穿孔,通過力度、方向、大小及疏密來表現繪畫中筆墨的韻味。藉助於燈光裝置,使光投射在畫中並進行兩面切換,具象的山水被演繹成介於可見和不可見之間的抽象。

▲ 《詞不達意》楊欣嘉 紙本水彩 110×150cm 2015年

▲ 《沉默之所》朱璽 金屬,石蠟,燈泡,單片機 30×60×35cm 2011年

▲ 《別怕,我會給你縫道美麗的疤痕NO.3》應歆珣 綜合材料 120×40×20cm 2016年

▲ 《別怕,我會給你縫道美麗的疤痕NO.3》局部

我們對於杭州藝術家的探討並非旨在推銷、褒貶杭州,而是希望涉及另一個問題:何為使得藝術家為藝術家之條件?在今天的市場規則下,毫無例外藝術家和其他職業一樣都被宰制和異化著,而我是誰,我如何在這一情境下自我確定,這些問題甚至涉及到我們每一個人。

作者信息

▲ 藝術家,藝術評論家姜俊(攝影:吳鼎)

姜俊,藝術家,藝術評論家,畢業於明斯特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Münster),獲得Prof. Aernout Mik的大師生稱號。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理論工作室研究員,國際公共藝術協會(IPA)研究員。同時在美術學院和北京大學從事圖像學和展示文化研究學的博士研究。當代藝術調查局發起人。生活工作於杭州、上海。

紅色預警,高能來襲!

「鳳凰藝術」的有鹽君又來搞事情啦!

這是一個不無聊的群,

現在加入「有鹽1001種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隨時搶到DIY、插花、陶藝、音樂、戲劇、親子等活動優惠券和大紅包哦!!

第一時間Get各種好玩又不貴的活動!!

掃有鹽君二維碼,帶你入群哈!!

▲ 錫人的心臟

▲ 鍾漢良視覺藝術展

▲ 全球定位

▲ 格哈德·里希特

▲ 當代藝術年鑒展2016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email protected]。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