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民科"的世界:挑戰牛頓愛因斯坦 發明永動機

一項靠推翻偉大建立新的偉大的工作,不可能執迷於偉大。可以被證偽的才有可能是真實的,可以被重複的才有資格做獨創的。那些瑣碎的、基礎的、擁有長長標題和小小意義的普通努力,構成了科學的日常。

別讓科學把人嚇跑了。這是5月20~21日「科學院第十三屆公眾科學日」,科學家絞盡腦汁想要達到的目標。

包括國家天文台在內的「高大上」科研機構向公眾開放,一副科學擁抱每個人的姿態。

這讓我想起數年前一位神秘的訪客。我不知道他是否還堅持走在他所以為的「改變世界的道路」上。很多年後,他還作為一個笑話梗存在著,用於飯局救場。

他風塵僕僕地出現在清華大學主樓下。懷裡是幾本論文,新列印的,折角都沒有。如他所願,他最終和某位教授有了交談。對方很客氣,甚至表現得對他的研究很鼓勵。可是「很遺憾」,教授沒辦法為他推薦發表,甚至暗示這篇論文「有一些基礎性的錯誤」。

當時在場負責接待的一名同學是我現在的丈夫,當時的男朋友。在食堂香鍋的麻辣熱氣中,他跟我講這次奇遇。我問:「那麼,這位先生想挑戰相對論啊,要叫板楊振寧啊,還是發明了永動機啊?」——那是幾年前,如果是現在,熱門選項里還得包括「引力波」。

「永動機。」他一嘴午餐肉,「我聽了一下,全是瞎扯。」

我們都清楚遇到了哪類人——民間科學家,簡稱「民科」。他們如此頻繁地出現在校園生活里,以至於大家都摸出了一些規律。

他們的研究總是很「偉大」,充滿了「顛覆」和「創見」。可是這種「偉大」又難以逃脫普通老百姓對「偉大科學」的認識。「顛覆」的總是國中作文舉例子的老幾位: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創見」的則力爭不沾地氣,包容陰陽五行,指點天地洪荒。

這至少不是我們理解的學術。我們幾乎都在開題的時候被痛罵過「切入點太大」。我們最終的論文題目往往巨長無比,要證明某理論的某分支在某環境下的某種現象,「證」字前還小心翼翼地加上一個「試」字。

我們甚至難以向家人說清楚自己的專業。學傳播學的無法在飯桌上表演口播新聞,學計算機的不是都會修電腦,學自動化的乾脆自暴自棄:「我們是大洗衣機系」。

我們的背後,是學科細分和科學家職業化百年來的交織發展。

那位訪客,是這個圈子之外的人。如果生在500年前的一個大富大貴之家,他的研究或許仍然錯誤百出,但他的身份不會如今天一樣,像個笑話。

他最終憤憤地離開了,說是還要去隔壁北京大學找其他「懂他的老師」。據他說,妻子和兒女都不理解自己,他差不多是孤家寡人一個。那是傍晚,一棟樓的學生湧向食堂,這個中年男人慢慢地往外走,周圍腳踏車嗖嗖駛過。從主樓窗戶往外看,很久了,他的背影還緩緩挪動在出東門的半路上。

我們心裡都有點不忍。細細反思,對他的戲謔多少包含著局內人對局外人的俯視:你折騰個什麼勁兒呢?

這種不忍也是輿論對民科同情的基礎。如果經曆數百年的發展,科學終於從神的秘密變為了人的追尋,那麼為什麼要阻止一個普通人對科學的呼喚呢?他錯漏百出,可是系統性的科學就沒有出過錯么?

或許是出於同樣的原因,享有國際盛名的美國物理學會(APS)開設了一般性物理的分會場,為那些民間的聲音提供一個講話的平台。

可我心裡總覺得,有什麼不太對勁。發聲從來不是科學的目的,真實才是。

這些民間科學家總是風塵僕僕,從一個實驗室到另一個實驗室,郵件成百上千地向外投放。有時我懷疑,他們為研究奔走的時間,比真正做研究的時間要長得多。

那位訪客並不捨得與面前的學生交談。他喝著茶等待著,微微頷首,對學生所在的高校表示嘉許。教授來了,他趕緊起立,要「討論討論」,但說的比聽的多上幾倍。

後來我倆分析,他肯定瞧不上我們,甚至也不算瞧得上自己苦苦等待的教授。能獲他青睞的,恐怕只有那些「懂」他的人。而「懂」他,顯然是智慧和遠見的體現,是需要「突破體制」,「擺脫已有理論的束縛」,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的奔走,也從來不是為了追求真實,而是為了獲得肯定。他遊離在學術體系之外,批判著體系的迂腐,卻迫切地、孜孜不倦地,尋求著來自體制的點頭。

我不知道他經歷了怎樣的人生故事。或許在他眼中,科學是一座廟堂,輝煌華采,置身其中,再灰暗困苦的生活也能瞬間被照亮。

我能理解他,人人都想留下點價值,而生命是苦旅,人海漂流,不知所蹤。即使不能生而偉大,那也要儘力與偉大相連。

我甚至有點嫉妒他。要知道,學術只是一些人生命中的一站。我的丈夫在接待他時,正在狂啃《程序員面試寶典》,為即將到來的畢業季做準備。即使是我們那些將科研一路堅持下去的同學,也要面對一道道關卡:評職稱、發論文、影響因子……

而他,只要願意,可以一生追逐那抹殿堂的幻影。

但那也許終究是幻影而已。

隨著科學職業化的體系穩固下來的,還有一種基本的指導思想:一項靠推翻偉大建立新的偉大的工作,不可能執迷於偉大。可以被證偽的才有可能是真實的,可以被重複的才有資格做獨創的。那些瑣碎的、基礎的、擁有長長標題和小小意義的普通努力,構成了科學的日常。

"將改寫教科書"的民科:拿諾獎沒難度 我有治國之能

法制晚報訊「重磅,科學家發現電荷並不存在,將改寫教科書!」日前這篇文章突然引爆網路,並讓自稱是「雲南大學科學家」的凡偉一舉成為「網紅」。

但是很快,雲南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發布聲明稱:「凡偉不是雲南大學的學生。」同一日,因「凡偉涉嫌身份造假」,其論文也被撤銷。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