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的五年·國家的五年——向黨的十九大獻禮#丨蒙曼:這五年傳統文化春風化雨、百花爭艷

開欄的話: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注重視文化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文化自信」,指出「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也是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

東風吹來滿眼春。這五年來,在黨和國家的大力倡導下,民族文化領域呈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盛局面。優秀傳統文化在保護、繼承中不斷得到弘揚和創新;文學、美術、音樂、舞蹈、影視等領域的創作精品迭出、精彩紛呈;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充裕,越來越豐富多彩。這五年,文化領域發生了哪些新變化?國家在文化領域取得了哪些新成就?我們又將以何種自信面對未來?自本期起,民族報文化周刊推出《我的五年•國家的五年——向黨的十九大獻禮》專欄,一起盤點我們走過的不平凡的五年。

8月22日,第九屆隴南乞巧女兒節在甘肅西和開幕。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滿族學者蒙曼,以詩一般的語言,講述了西和這塊土地的詩意美、生態美和人文美。她感慨:「什麼是詩意?詩意不是寫了多少詩。古風盎然就是最大的詩意!

從2007年初登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述隋唐歷史風雲,最近這五年來,蒙曼不僅甩掉了「小于丹」的標籤,還成了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言人——在央視《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節目中,她以精闢、睿智的點評,贏得了眾多擁躉。

蒙曼對傳統文化的喜愛,源自於幼年的興趣和成年後的專業歷史訓練。她對歷史、唐詩的理性分析和感性講述,不僅讓古老的傳統文化再一次走進人們的生活,也讓行走匆匆的現代都市人看到了久違的「詩和遠方」。

五年成績單:

(1)出版專著3本:

《蒙曼說唐•唐玄宗》(2013),

《唐明皇》(2016),

《太平公主和她的時代》(2016),

修訂專著1本《武則天》(2016)。

(2)參與電視節目5檔:

《百家講壇》(2013),

《漢字聽寫大會》(2013、2014、2015),

《謎語大會》(2014、2015、2016),

《成語大會》(2014、2015),

《詩詞大會》(2016、2017)。

(3)自媒體電台節目1檔:

《蒙曼品最美唐詩》(2017)。

我的五年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態勢已經形成

記者:如果要像老師那樣打分,您給自己這五年打多少分?

蒙曼:要講努力打90分,要講成績打70分,綜合一下打80分吧。這幾年所做的事情,儘管有不盡人意之處,但社會反響還是有的,覺得自己走在正道上,為這個正道打80分。

記者:從2007年初次登上《百家講壇》開始,您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和十年前相比,現在的傳統文化普及傳播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

蒙曼:這種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10年前,《百家講壇》那麼火,是因為它是當時唯一一檔傳統文化節目,具有唯一性、示範性。現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態勢已經形成,文化節目遠比那個時候要多,內容也比那個時候要豐富,國家對文化的重視程度也遠比那個時候高。

記者:您開設《蒙曼品最美唐詩》的自媒體廣播節目時曾說,如果有20萬的點擊量就夠了,現在的收聽率遠遠超出您的預想。

蒙曼:現在的點擊量是1460多萬,這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審美不關乎吃、不關乎穿,不關乎晉級、升職等非常現實的東西。現在的老百姓真的到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階段,他們的追求已經上升到精神層面了。

闡述歷史需要理性地揚棄

記者:您曾在接受採訪時說,您願意講盛世,因為盛世對今天有直接的借鑒意義。您在講述歷史時,想傳遞一種怎樣的歷史觀?這些觀念對於我們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有何指導意義?

蒙曼:研究歷史,沒有人會真正關注一種完全死去的東西。所謂「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所有的歷史必然是以另外一種形式活在今天,活在人心之中。

我之所以喜歡盛世,也是因為盛世承載了人們對當代,或者說未來的一種渴望。作為歷史學者,我們回顧盛世是希望解答怎樣才能實現盛世。瑣碎理解不是歷史探討的全部,歷史要呈現一些規律性或者說示範性的東西。受傳統史學的影響,我希望站在今天來考慮歷史,或者說面向未來考慮歷史的,就是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我是「70后」,全程見證了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成就。這些成就讓我感受到在一點一點變強,這個歷史變革本身就具有激動人心的力量。我忍不住想要運用自己的所知所能去跟它呼應,而且不自量力地想讓它走得更好,走得更穩定,讓這個盛世永遠延續下去。正是懷著這樣一種心情,我特別想了解唐朝,特別希望研究盛世、講述盛世。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處理好歷史與現實的辯證關係,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在講述隋唐盛世時,您是如何辯證地揚棄的?

蒙曼:歷史不可能沒有它非常黑暗、血腥的一面,比方說宮廷鬥爭、宮闈秘史等,但我覺得,這跟當代社會格格不入。相反,歷史上的仁人志士、忠臣孝子等,他們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所蘊含的文化智慧,他們對社會改造的能量,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比如說武則天,她有多少個男寵這種事情,有什麼歷史價值呢?但她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社會張力、為社會流動所做的努力和貢獻,和現代社會是可以接軌的,可以引起我們的思索和借鑒。

記者:您在闡述歷史的過程中,是如何做到讓歷史可讀可感的?

蒙曼:要把歷史故事講給現代人聽,最重要的是要真實地了解現代人的關注點。史書是用一千多年前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人,而你是用一千多年以後的視角去看這個人,這樣必然就會呈現一些現代人的體悟。這個體悟恰恰就是歷史的魅力。

歷史是由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構成的。歷史事實就是那些絕不容撼動的東西,無論你怎麼解釋,必須是在事實基礎上進行。但事實只有那麼多,為什麼歷史可以一代又一代地研究下去?就是因為每一代人都發現了新的問題,產生了不同的解釋。這個解讀的過程,形成了新的故事,復原出了另外一片充滿生機的生活。

記者:這幾年,您在全國各地做了很多關於家風的講座。您為何要選「家風」這個選題來進行專門的研究?

蒙曼:我最早關注家風,是出於的社會結構考慮。的國家建構和家庭建構有著特別內在的聯繫。我們常以父子關係來比擬君臣關係。在唐詩中,夫妻關係也往往是君臣關係的投射,這是社會的一個特性。

從家庭角度來攝入人的內心世界,他們的生活方式、情感表達,是歷史和今天能夠無縫對接、直接溝通的地方。因為古人和今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下,基本沿用了相似的家庭倫理。我想把這些變與不變呈現出來,把那些最不容許變化的價值觀提煉出來,讓它照進我們的現實生活。

記者:唐朝處理民族關係有非常好的經驗,給今天帶來了什麼樣的啟示?

蒙曼:對於唐朝的民族關係,唐太宗有一句話非常著名:「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舉個例子,比如說文成公主入吐蕃,這個歷史事件的意義是什麼?吐蕃當時是一個新興民族,唐朝對它缺乏了解。唐朝贏了與吐蕃之間的戰爭,但在這種情況下,唐太宗嫁出了文成公主,這體現了一個大國的氣度。在和周邊民族交往的過程中,以某種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謀求和平、謀求對話,這是唐朝與少數民族交往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也是一直引以為傲的成就。

在唐詩中挖掘一顆詩心

記者:從《詩詞大會》開始,您似乎成為了唐詩的代言人。您為何要將研究的重心從隋唐歷史轉向古代詩詞,尤其是從唐詩中挖掘現代人所需的精神養分?

蒙曼:做唐史研究,史和詩分開是沒法做的。唐史的史料非常少,不足以讓我們復原當時那樣一個廣闊而絢爛的社會。但唐詩有5萬多首,這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寶庫。它所關注的內容也和歷史有所不同。傳統史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側重於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唐詩則側重於關注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感和眼中的世界。從唐史研究來說,唐詩提供了一個更廣闊、更多元、更柔性的社會空間。

詩給人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審美。我一直相信,社會如果以美來引導的話,一定會更美好。因為美可以導向善,導向善的東西可能比善本身更值得追求。

我希望通過倡導詩詞學習,重新喚起人們對最傳統、最美好的一種文學方式的回顧和尊重。因為傳統人就是在這樣一種文化環境中長大的。這也是現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你有你的工作、有你的事業;另一方面,你和生活的溫情不是隔絕的,和自然不是隔絕的,你的心靈永遠是充盈的,有遊離於現實之上的東西。

記者:通過傳遞傳統文化中的「詩心」「詩意」,您期望在整個社會倡導一種什麼樣的精神,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蒙曼:我期望更多人能夠達到一種精神平衡,即有一個內在的自我,不被社會的外在價值所左右。比如說,現在社會物質誘惑很多,但你要有一個自足自洽的精神世界。這個精神世界不完全由詩來構建,哲學在構建它,歷史也在構建它。但我們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給這種構建加一塊磚。

國家的五年

記者: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度重視。您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征程中,具有什麼樣的重要意義?

蒙曼: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中華民族的所思所想所做,都是從這個根成長起來的。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征程中,人要以人的方式成長起來,這不是我們要進行的選擇,而是我們無可選擇。只有當我們意識到這個「無可選擇性」,才會格外重視這個「根本」的培養。我們越重視這個「根本」的培養,就越來越發現自己具有一棵樹所應該具有的力量。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基因,如果一棵樹連基因都換了,那就成了另外一棵樹,談何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記者:現在,社會公眾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比如說《中華詩詞大會》中的草根選手,展現了驚人的傳統文化修養。您認為當前社會大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情,是一時的,還是可持續的?如何將這種熱情持續下去?

蒙曼:現在,社會公眾對傳統文化的喜愛,的確出乎意料。《詩詞大會》上,16歲的武亦姝出口成章;農民大姐白茹雲身患癌症,以詩詞為精神良藥;65歲的王海軍修腳踏車間隙也不忘寫詩。這的確是一個傳統文化復興的時代。

1840年前,傳統文化是一個不存在的概念。1840年以後,我們經歷了猝不及防的當頭一棒,救亡圖存之時,走向了激進的否定傳統文化的道路。這個道路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它的積極意義。但當我們把它也作為一段歷史進行反思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的偏頗之處。現在,我們的傳統文化正在復興之中。我們要做的就是把1840年以來的近代化傳統,與1840年以前的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將它們中的正能量融會貫通,成為我們進一步前進的根基。這個基礎打得牢不牢,可能關係到我們下一個一百年走得好不好。

對於當前這種傳統文化的熱情,我相信是持久的。目前,這還只是一個破冰期。今後,對於傳統文化的梳理、重建、發揚光大,還有很多步要走。當然,要將這種熱情延續下去,媒體、文化工作者等各方面需要給公眾提供更多親近傳統文化的渠道,讓人們能夠以各種方式介入傳統文化。只要心中有「道」,出發的路越多,越是一件好事。

記者:傳統文化範圍十分廣泛,有人以為,穿漢服、背三字經就是弘揚傳統文化。您認為應當如何正確地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才能不失傳統文化的根和魂?

蒙曼:現在,弘揚傳統文化,確實存在「泥沙俱下」的問題。但我認為,弘揚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不在於這些具體的「術」,而在於「道」。傳統文化的「道」究竟在哪裡?是什麼指引著中華民族從蒙昧的遠古一直走到文明、富庶的今天?我們留下了什麼,又摒棄了什麼?這二者同樣重要,只有搞清楚了我們揚棄了什麼,我們才能明白,我們的祖先做了怎樣的優化選擇,這些優化選擇何以塑造了今天的人。我覺得,只要心中有「道」,所有的術都可以採用,但不要認為那些就是「道」本身,那只是追求「道」的一種方式。

記者:您反覆提到的「道」,在您看來究竟是什麼?

蒙曼:它就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你可以說它是儒家學說,也可以說是道家學說,也可以說是二十四史,也可以說是唐詩宋詞。總之,應該是幾千年來真正指引人心靈世界的東西。它相對來說是一個很複雜的綜合體。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要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您認為,我們要如何從傳統文化中尋找智慧,來解決我們今天現實生活中面臨的諸多問題,比如說道德問題、社會風氣問題等等?

蒙曼:古人和今人面臨著一些相似的問題,也面臨著一些不同的問題。古人的智慧能解決相似的那部分問題,比如說道德問題、社會風氣問題等。這恰恰是人性中比較沉穩、比較普遍的東西,也就是人倫建設的問題。人倫建設是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一個問題,所以今人向傳統學習,一定會有所收穫。學習古人,不是說要生搬硬套,而是學習它的核心價值元素。比如說,二十四孝中有埋兒奉母的故事,我們今天不可能埋兒,但在孩子和老人面前多一重考慮,這就是學到了它的精髓,即為活學活用、別開生面。

快問快答:

1、這五年,傳統文化領域發生了什麼重大變化?對您有何影響?

答:傳統文化春風化雨,百花爭艷。我是其中一朵小花,我在這裡感受太陽的力量和春雨的溫潤。

2、這五年,在您的人生中具有何種特殊意義?

答:我一如既往,但在一如既往之中,發現這個時代越來越蓬勃了,我也越來越高興,甚至到了不知老之將至的地步。

3、這五年,您離夢想近了嗎?

答:我最早的夢想就是把我的想法跟大家分享出來,所以我做了老師。這五年,我參加了更多的公共活動,傳達了更多我的想法,從這個角度講,我離夢想更近了。

4、您今年獲得了一個新的身份,當選了黨的十九大代表。您在未來五年中,將如何發揮自己所長,為實現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答:到目前為止,我還處於梳理自己身份的過程。我要把自己所代表的群體渴望的東西了解清楚,然後聆聽中央的聲音,反饋所代表的群體的心聲,再結合自己的專長,努力做一些工作。

5、如果穿越回五年前,您有什麼遺憾需要彌補嗎?

答:最大的遺憾就是,更早的時候沒有利用更多的時間來讓自己變得更好一些。這是一個永遠的遺憾,永遠也彌補不了。與其緬懷之前所浪費的時間,不如加一把勁在未來五年中做得更好。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

歡迎分享轉發!

統籌監製:俞虹 製作審校:趙琳

微信ID:zgmzbwx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民族報微信期待您的關注哦

聲明:本微信是國家民委主管的民族報社主辦的官方新媒體平台,發布的內容不代表本方立場。內容主要來源於民族報和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路分享,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也不具有任何商業目的。如果您對我們發布的內容有異議或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刪除。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感謝您對本微信的關注!

民族報微信、微博歡迎各界朋友踴躍投稿。

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82685958


歡迎訂閱民族報
國內統一刊號:CN11-0192
郵發代號:1-236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