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苦熱恨無行腳處,微涼喜到立秋時

文|談正衡

-1-

立秋在8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徑135°。

雖然與夏已悄然完成交接,但並不意味著真實版秋天已經到來。

午後的天空,仍在燃燒,太陽的每一根光線都發射耀眼的熱力,樹在風中懶懶地擺動身子,熱浪撲面,酷暑難當,一招一式猶著霸王鞭。

這是因為,立秋處在高溫火力最集中的中伏階段,后餘一個末伏,至少還要再熱半個月。

此即民間所謂「三伏帶一秋,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秋老虎,咬三口」,手裡的扇子尚不能解職。

只有等那日頭的黃道走到該有的份上,身上能穿住裡外兩層衣,才是金秋的開始。

但是,立秋了,內心難免不透出隱隱歡愉:難熬的悶熱就要過去,桑拿天不會太長,日子有點盼頭了。

要是田裡的秧苗沒栽完,那得加緊趕。立秋十天分早晚,溫差稍微拉開,午間熱,汗濕衣裳,夜晚已能透出涼意。

「苦熱恨無行腳處,微涼喜到立秋時」,儘管「秋老虎」的威勢在,氣溫總的趨勢是逐漸走低。

田裡活一刻沒得輕鬆,立秋最初幾日,是搶插雙晚秧禾的收尾關口,遲插一天,就要少收一成……

就算不看季節,秧苗在苗床上待久,根底長鼓起來,毛須細根悶爛了沒法抓肥,如此老秧栽到田裡,肯定要大減產甚至是絕收。

也有實在忙不過來或是灌不到水才撂下的一兩塊荒田,幾天一過,稻茬樁子透青,長出長短不齊新芽,不須照管一樣能秀穗結實,就像女人,哪怕再矮小,到了年齡都能聳起兩坨子胸乳生兒育女。

二生稻雖產量極低,但出米白,俗稱「秧薪米」,煮飯綿軟柔韌,淡而回甜,米香悠揚不絕。

幹活歇場時,近旁樹蔭下總是歇滿人,抽點煙,喝點水,摘下頭上草帽扇會子風。有人跳到荷塘里,水面蓮蓬水底的藕,弄上來一大抱。

踩藕時,順著荷葉梗朝下跺,功夫全在腳尖上,探到藕腸再用力往前拱,整串整串的藕便漂了上來。

另有人鑽進菜園搞來熟透的香瓜,一拳砸開,米黃的瓜子摳出撒在地頭——相信沒多少天,就長出藤蔓,待到開滿朵朵小黃花,天已很涼了。

樹枝頭的蟬,猶在高調嘶鳴,竭盡職責。到了傍晚時,聲音特別繁密。

據說,要是日後有大風大雨,立秋這天稻田秧腳下的泥鰍會在水裡古怪地立直。

懵懂小孩聽了大人唆使,會想法子抓來一條泥鰍放水盆里養著,試圖瞧清這小東西與大風大雨到底有什麼詭異聯繫。

-2-

立秋要吃雞頭菜。

地里乾旱,茄子辣椒多奄奄一息,連原先掛在樹頭上綠英苗條的絲瓜也綣縮萎頓不成模樣,筷頭子只好朝水塘里伸去。

魚蝦螺蚌菱蓮之外,雞頭菜理當被推到前場。

弄一張腰子盆下塘,看準那一張張霸氣的大浮葉,先用綁在竹竿上的鋸鐮刀貼水面割掉,再伸向水底齊根割斷葉柄。

運氣好,一刀同時割斷好幾根葉柄、花柄還有苞柄,因為它們都是中空有氣囊,立馬橫著浮上水面……但這東西遍身是刺,怎麼抓都扎手。

撕掉皮的雞頭菜折成寸段,用刀拍裂,同紅辣椒絲一同爆炒,脆而爽口;

燜燴出來,則柔綿綿辣呵呵,最能下飯。

要是入壇腌幾日,抓到碗里,擱上水磨大椒、拍碎的老蒜子,淋幾滴香油,直接放飯鍋里蒸爛,吃稀飯最好了。

雞頭苞抱團,在水下都是一窩一窩的,一棵根莖上長十多個苞,開紫藍的花,花謝苞沉,水底坐果。

海綿質內腔包滿豌豆大籽粒,嫩時鮮紅,可以生食,老了,剝掉黑殼,裡面的白米就是芡實。

《神農本草經》上說,吃芡能耳目聰明。

長夏苦煞,割稻插秧搶收搶種,泥里來水裡去,生活做得重,出汗多,睡覺少,吃飯少胃口,肯定消瘦了身子。

立秋這天忙裡偷閒稱一稱體重,與立夏時對比看看到底蝕去多少?

村前大樹下吊起一桿大秤,有人走過去,雙手握緊枰鉤,墜身收腿,此謂懸秤稱人。

大約人人都在做一道減法算式吧……好在秋風將起,胃口大開,多打點牙祭,補償夏天的損失,這就是「貼秋膘」。

很快便找到一個借口——過社日,以肉貼膘,大快朵頤。

秋社是秋季祭祀土地菩薩的日子,年頭「二月二」那回是給土地菩薩過生日,這次叫「做社」或「做土地會」,也有的地方分別稱做「春社」和「秋社」。

晚稻秧全部插下田,一個村子在一起,或出份子,或推選大戶出頭,或是幾家排隊輪值「做」。

殺雞宰鴨,用絲網和旋網從塘里打來魚蝦,女人們都來幫廚,滿村飄香,男女老幼擠滿幾張桌。

大盆大缽盛上「漂魚」是主打菜,把魚剁塊加鹽醬姜蒜及生粉、水磨紅大椒略碼一個時辰,待鍋里水沸倒下,水再沸翻個身,擱上豬油、蔥花即起,故名「漂魚」,入口腴嫩且咸辣。

這樣的農事酒席上,犁田佬總是和長者一起奉在上座,自古以來,深犁細耙一直被當作做田的大事。眾人一起吃肉,喝酒,直到傍晚,「家家扶得醉人歸」。

有嬰兒和要斷奶的孩子人家,趁機做點荷花糕。

將燦、糯對比的米磨成粗粉,摻點糖,和水蒸熟,出了抹過油的模子,就是一塊塊一寸見方的荷花糕。

嬰孩餓了,拿一兩塊用熱水泡成糊,一匙一匙喂下去。以後很長日子裡,荷花糕就是他們的主食或輔食。

脫了牙的老人則可以當成糕點,鎖進柜子里慢慢享用。

「摸秋」的習俗也是由來已久。

一群女人,乘著朦朧月色潛往園地里摘瓜摘果,在豆棚瓜架下,儘力鬧齣戲劇性高潮。

偷來南瓜送給孕婦,謂「送子」——「南」「男」同音,寓意祝願生育男孩。

若想生女,就去偷來狀似蛾眉的「月亮菜」扁豆,偷到白扁豆者,那更是吉兆,象徵著夫妻白頭到老……

更有人來點惡作劇,將帶著泥水的南瓜塞入新婦床褥中,以此逗趣,主家亦不得惱怒。

事實上,不光是女人,從來就不安生的小孩子更是嬉樂的生力軍,精力無比旺盛的年輕一族也趁機撈上一把,多是尋些毛豆、花生、六穀米(玉米棒子)之類,就地摟來乾草,點一堆火,燒熟了落進肚。

有的燒成了焦枯炭,把嘴巴都吃得漆黑,但還是興高采烈。

這可是一個真實的狂歡時刻,已能觸著夜晚的微涼,大家有的是力氣,有的是起鬨作亂、唯恐不亂的好心情……於是才一起湧向野地里,見什麼「摸」什麼。

秋的首夜,竟如此鬧騰。

要是立秋正好迎面撞上七夕,除了碗水立影、穿針乞巧和看嬉蛛結網外,更會多出些男女相守相望的愛情橋段。

還有些少男少女遲遲不肯睡覺,躲在瓜架子下要偷聽牛郎織女的情話。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仰望夜空,渺渺茫茫的天河兩岸,牛郎織女星遙遙相對,格外明亮。

牛郎星與兩顆小星星成一條直線,那是牛郎一擔挑著他的兩個小兒;附近是一口八角琉璃井,由八顆星聯成,因為會面心切,牛郎在井邊還跑掉了一隻鞋哩。

立秋逢七夕,相會在何期……天涯真的是一步之遙么?能聚在一起,能相遇,就珍惜吧,在這個夜晚。

作者

@談正衡,江南蕪湖人,地域文化和民間文化研究者。下過放,行過船,捕過魚,業過醫,教過書,做過文化館創作輔導員和縣委機關幹部,上世紀九0年代初入職某都市晚報擔任專副刊業務總監二十餘年。著有中篇小說集《白狐》、散文集《長河流月》《靜夜涼風》《熱寫冷識集》、詩集《五月之岸》、傳記《民國才女》(與人合作),近年出版暢銷書《梅酒香螺嘬嘬菜》《說戲講茶唱門歌》《清粥草頭咂咂魚》,另有《二十八城記》《故鄉失落的鳥》《故鄉花事》《童謠思故鄉》及《舌尖上的江南》,皆歸屬「江南記憶」之系列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