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神化罪人?美刊揭秘真實李將軍:虐待奴隸 屠殺黑人士兵

參考消息網6月28日報道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6月4日刊發亞當·瑟沃的文章《友好的李將軍之迷思》稱,陣亡戰士紀念日常常召喚出有關內戰的舊爭論。今年,新奧爾良拆除羅伯特·李的雕像,引發對於李的新一輪評論,更不用說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抗議。

有關李的迷思大概是這樣的:他是一位傑出的戰略家,虔誠的基督徒,憎恨奴隸制,戰後為了使國家重新團結起來廢寢忘食地工作。

以上這些沒有多少真實成分。李是虔誠的基督徒,歷史學家也認為他是出色的戰略家。但是,儘管他有能力贏得單個戰爭,他卻決定打一場常規戰爭反對人口更稠密也更工業化的北方,很多歷史學家都認為這是致命的戰略失誤。

但是,就算你承認李的軍事能力,他也仍然要為幾十萬美國人的死負責:這些人為保護南方把幾百萬黑人當作財產的權力而喪生。李位置的提升是一場長達150年的宣傳運動的關鍵組成部分,這場運動的目的是抹去奴隸製作為南北戰爭的原因,洗白南部邦聯的主張。這種意識形態被稱作「失敗的偉業」,正如歷史學家戴維·布萊特所言,它提供了一種「基礎,南方人以此建立了吉姆·克勞體系(即種族隔離制度——譯者注)」。

有些人是對這場宣傳運動並不知情,缺乏相應的知識區分歷史與情感。另一些人對李將軍的崇敬則基於用並不存在的神話人物取代真實的他。

白人至上主義是李最根本的信仰之一。

李是奴隸主,他對奴隸制的看法詳盡體現在1856年的一封信里,儘管這封信常常被錯誤引用,給人留下李是廢奴主義者的印象。他在信中把奴隸制描述成「一種道德和政治的惡」,但接下來他解釋說:「但是,我認為,它對白人來說比對黑人是更大的惡,雖然我在情感上強烈支持後者,但我在心裡對前者有更強認同。黑人在這裡比在非洲要好得多,道德上、社會上和身體上都是如此。他們經受的痛苦約束對他們整個種族的教育來說都是必要的,我希望這能培養他們、引領他們走向進步。他們被征服的狀態需要持續多久只有仁慈的上帝才能知道和決定。」

李作為奴隸主的殘酷不僅局限於體罰。歷史學家伊麗莎白·普賴爾在《讀人記:私人信件里的羅伯特·李將軍》一書里寫到:「李打破華盛頓和卡斯蒂斯尊重奴隸家庭的傳統」,把他們拆分到其他種植園,「到1860年,他的莊園里除一個奴隸家庭以外,其他的奴隸家庭全都被拆散,有些家庭自弗農山時代就在一起」。拆散奴隸家庭是奴隸制最可怕的特點之一,普賴爾寫到,李的奴隸們把他視為「有生以來見過的最糟糕的人」。

李的2名奴隸逃跑被抓獲時,他要麼親自鞭打他們,要麼讓監工「狠狠地揍」。一名被鞭打的奴隸韋斯利·諾里斯回憶道:「李將軍不滿足於把我們抽得皮開肉綻,他還命令監工用濃鹽水澆我們的後背,讓我們生不如死。」

1864年的彈坑戰役期間,南方士兵在李的命令下屠殺試圖投降的黑人聯邦士兵。後來,在李的高級將領希爾的策劃下,南部邦聯讓倖存的聯邦軍人在彼得斯堡遊街,遭受民眾的侮辱和嘲笑,而李從未勸阻過此類行為。就像歷史學家理查德·普洛特金在《彈坑之戰》一書中寫到的:「他的沉默就是縱容。」

戰後,李的確建議失敗的南方人不要起來反抗北方。他本來有可能再度反叛,敦促南方重新戰鬥,就像他的很多前戰友希望他做的那樣。但是,即便在這方面,格蘭特也認為這位前對手不夠標準,稱他「樹立了一個被迫順從的榜樣,如此勉強,效果如此有害,以至於幾乎難以辨認。」

李的失敗也沒有帶來對種族平等的接受。李後來堅稱,這場戰爭的重點不是奴隸制,而且就算是奴隸制,南方白人也是出於基督徒的虔誠才為繼續讓黑人為奴而戰。(編譯/趙菲菲)

格蘭特與羅伯特·李的握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