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盤點丨國內外都有哪些優秀的策展人

20世紀80年代以後,獨立策展人在西方當代藝術展覽策劃中已經開始扮演主角,影響力越來越大,權力也日漸膨脹。這些「獨立策展人」,遊走於藝術家、美術館、贊助人之間,運用他們的智慧、能力和關係,策劃出不少頗具創意和影響的藝術展覽。以下是九位目前國際上比較活躍的獨立策展人。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出生於1968年,是活躍在當代藝術領域內的成果最豐厚、影響力最大的策展人之一。曾任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當代藝術策展人,2006年起任倫敦蛇形畫廊藝術總監,2009年成為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名譽會員,同年被英國權威藝術雜誌《藝術觀察》評為藝術界最有影響力的人。小漢斯迄今參與策劃和發起了至少150多個展覽與項目,並編撰有70多本學術著作,他的訪談項目已經積累了近2000小時的錄音素材,涉及無數全球重要的藝術家。

在小漢斯的策劃下,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和小野洋子 (Yoko Ono) 等藝術家創作的行為藝術作品才得以進入藝博會。近20年來,他不斷地在世界各地旅行,策劃各種藝術展覽、項目,在他身上,幾乎看不到各國文化間的界限,他對全球的當代藝術了如指掌甚至影響著當代藝術的發展。

主要策展

移動的城市

發電站

15個房間

上海種子

兩個人的時間(巴塞爾藝術展)

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

案例解說

15個房間

2015年9月25日,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PS1館長兼首席策展人克勞斯·比森巴赫(KlausBiesenbach),和蛇形畫廊聯合總監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共同策劃的現場藝術展「15個房間"亮相於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

「15個房間"是一年一度的接續性展覽,最早於2011年7月在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中首次展出第一個版本「11個房間",第二個版本「12個房間"在2012年在魯爾三年展(RUHRtriennale)期間展出,2013年4月在悉尼舉行的卡爾多公共藝術項目(Kaldor Public Art Projects)中展出了「13個房間",而2014年6月在瑞士巴塞爾藝術展期間「14個房間"正式亮相。這個展覽由橫跨不同時代和大陸的藝術家共同實現,每一個版本在參展藝術家及作品上皆有變化。在2015年的版本中,將比去年的版本新增加一件作品,並將被呈現於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設計的建築空間中。

▲ 2014年巴塞爾藝術展上的「14個房間"

「11、12、13、14、15 個房間」系列展覽每年到一個新的城市舉辦時都會增加一個房間,就像一幢不斷擴張的房子,這個靈感來源於美國溫徹斯特神秘屋的主人溫徹斯特婦人,她指使工人不停地建造房子,不能停下,直至去世。

▲ 阿洛拉和卡爾薩迪利亞在「11個房間"中的作品

策展人認為,現場藝術既可以是雕塑又可以和物理對象一樣被持續展示,以及事物被不斷再生產的可能性。他們邀請了15位藝術家在相同大小的房間內進行創作,探索一種把人作為「材料"的藝術作品與空間、時間和物質之間的關係。觀眾每進入一個的房間都會遭遇一個新的處境,並置身於一系列不同的沉浸式的和親密的體驗之中。

▲ 正在等候進入房間的觀眾們,可見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事務所對鏡面的運用

南條史生

南條史生,1949年生於東京,自1991年始擔任慶應義塾講師,2006年11月起擔任森美術館館長。他於1972年畢業於慶應義塾經濟部,並於1977年畢業於同校文學部的美學和藝術史系。曾作為日本國際藝術交流會官員(1978-1986)、ICA Nagoya總監(1986-1990),Nanjo and Associates的創始人及總監(1990-2002)和森美術館副館長(2002-2006年10月),策劃過多個展覽。並曾擔任英國當代藝術大獎「特納獎」評委、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胡高•博斯獎」評委。

南條史生本人關注亞洲藝術的發展和當代藝術的發展,強調藝術與當代社會的相互關係。並思考其固有文化背景,在世界美術歷程中展示其新動向。1995年,他在威尼斯雙年展策劃「超國度文化」展,推出了兩位藝術家:除了伊朗裔的納莎特,就是蔡國強。

主要策展

威尼斯雙年展•開放展

超國度文化(威尼斯雙年展)

卡耐基國際展

聖保羅雙年展東京區(2002)

布里斯班第三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1999)

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1997)

台北雙年展(1998)

悉尼雙年展(2000)

橫濱三年展(2001)

新加坡雙年展(2006、2008)

展望:境象

案例解說

展望:境象

「境象」展望個展於2017年6月25日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舉辦,策展由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擔任。鏡像的諧音,取自唐代劉禹錫「境生象外」的說法,但更強調環境與形象之間的關係。

▲ 展望《分形結構 2#》,2009-2016年

這是展望藝術生涯至今最大的個展。展覽中呈現其從藝20多年來,不同時期創作的關鍵作品以及最新作品。為了更好地呈現藝術家的作品,此次,策展人南條史生將展廳打造成洞穴式空間,呈現了藝術家所構造的「流動之境」和「生生象」。南條史生說:「雕塑創作究竟意味著什麼,其構思、概念和造型的方法論又是什麼——藝術家對上述問題的考察也會體現在展覽當中。」

從最開始選作品,南條史生對每件作品的意見都會與展望相互溝通,不斷地提出方案並修改。南條史生尤為強調展覽空間的深處與盡頭是不容忽視的,越往裡應當是越有分量的作品。他作為一位職業的美術館館長以及策展人,有著獨到的策展思路。他將如何更好地展現藝術家的作品,更好地讓觀眾去體驗和觀看放在首位。

「他非常尊重藝術家的想法,從來不給藝術家壓力,也不強求。」展望這樣回憶與南條史生的布展感受。在策展過程中,一些非常重要的節點,南條史生都給予他很精準的決斷,最後的效果非常震撼。

▲「展望:境象」展覽現場

奧奎·恩威佐

奧奎是奈及利亞裔策展人、藝術批評家、美國批評家,也是活躍在世界各地的知名策展人,現居紐約,任舊金山藝術學院常務院長和資深副校長。他是第11屆德國卡塞爾文獻展藝術總監。2008年,他策劃了第七屆光州雙年展,獲選《藝術新聞》2014年「百大藝術權力榜」第24位。

奧奎在國際的策展圈是非常特殊的一個人,這是因為他的出身。奧奎出身於非洲一個很小的國家,是個黑人。最早他在紐約辦一本社會政治雜誌,他的很多朋友都是美國康奈爾大學、杜克大學的黑人教授,對種族問題、移民問題特別關注。後來他介入藝術界,策劃過「約翰內斯堡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光州雙年展」等。他的每次策劃展覽都很受關注,也確實很有特點,比較深入。卡塞爾文獻展算是特別「西方中心」的,2002年第11屆卡塞爾文獻展由他這樣一個黑人策展人來策劃,成為了一件很轟動的事。

案例解說

第五十六屆威尼斯雙年展「全世界的未來」

過去20年,奧奎都在重新定義雙年展,試圖將其作為一場國與國之間的藝術奧林匹克盛宴。奧奎的策展靈感來源是從70多年前的哲學家本雅明開始的。本雅明談論過藝術家保羅·克利的一張畫,畫名叫《新天使》。其實這張畫是本雅明自己的收藏,所以本雅明特別講到它。這張畫畫面是一個天使,翅膀張開了,正被一股特彆強勁的風吹走。但它一直往回看,看著它離開的那個廢墟,可是風又特彆強勁,它不得不被推著往前走。這種強勁的風其實就是「進步」。從這裡開始,奧奎關注的是人類現今的戰爭、碎片化等各種各樣的問題與資本主義的關係。

奧奎說:「我總是一開始思考展覽的內容,它的歷史以及兩者之間的聯繫。我問自己在這場過去與現在的對話中,我可以做出什麼貢獻,因為藝術展是一次與前人的對話也是一次與當今日益全球化的公眾的一次對話,現今全球化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他認為威尼斯雙年展上的各個國家展館象徵著各個國家的過去和現在,「這些展館向人們展示歷史深深的傷痕,殖民主義,帝國主義以及歷史上發生的暴力事件。」

▲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

▲威尼斯雙年展美國館

溫琴佐·桑福

溫琴佐·桑福是國際藝術策展人,義大利文化中心主席。他在都靈和羅馬建立了義大利文化中心,任該中心主席,並參與了很多重要的國際藝術活動。從1988年起溫琴佐開始參與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和威尼斯電影節的策劃。除此之外,他發起並組織策劃過倫勃朗、雷諾阿、畢加索、米羅、夏加爾、巴塞利茨、費廷、庫奇及米莫·帕拉迪諾等大師的個展。

溫琴佐·桑福在藝術圈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特別是從2003到2005年,桑福連任三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策展人,這個名字更是不可替代的被收錄在當代藝術史里。

▲溫琴佐·桑福策展

▲溫琴佐·桑福策展

巫鴻

巫鴻是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 著名美術史家、藝評家和策展人。現任芝加哥大學美術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東亞藝術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他是許多國際委員會的成員,包括美國古根漢姆美術館亞洲藝術參議會委員、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館群(OCAT)學術委員會主席和余德耀美術館學術委員會主席。巫鴻的研究和策展涉及古代和當代兩方面。

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策劃了大量展覽,包括多個藝術家的個展、主體性群展和雙年/三年展。除了為這些展覽所編輯的圖錄以外,他撰寫了多部具有影響的有關當藝術的著作,包括《作品與現場:巫鴻論當代藝術》(2005)、《走自己的路:巫鴻論當代藝術家》(2008)、《當代藝術:基本文獻》(2010,英文)和《當代藝術:一個歷史敘事》(2014,英文)。

多年來他致力與單獨藝術家合作, 為徐冰、宋冬、張大力、繆曉春、展望、王魯炎、洪磊、榮榮和映里、沈少民、夏小萬、史金淞、張小濤、劉小東、曾梵志、葉永青、曾浩、隋建國、盧昊、劉虹等人策劃了他們的新作或回顧展。

關於展覽的展覽:90年代的當代藝術展示

瞬間:90年代末的實驗藝術

在展覽實驗藝術

重新解讀: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首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

過去和未來之間:新影像展

「美」的協商

「第六屆光州雙年展」第一部分

案例解說

南轅北轍——楊福東作品展

在余德耀美術館展出的「南轅北轍」呈現了楊福東自2007年以來五個系列的重要作品,展出作品與美術館空間變化而呈現出楊福東創作中的兩種風格: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相依相對。通過這樣的對比,探討現實與非現實之間複雜曖昧的關係,重新審視現代社會下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意義。

▲雀村往東

整個展覽以時間線索穿插起來,包括2007年的《雀村往東》,2008年的《青·麒麟/山東紀事》,2010年的《第五夜》,2013至2015年創作的《關於與一切未知的女孩:馬斯瑟》以及首次在國內展出的2014年作品《天色·新女性II》。

「南轅北轍」並非是巫鴻為楊福東所策劃的首個個展,早在十多年前,巫鴻就在芝加哥給給楊福東策劃了展覽《雀村往東》。巫鴻對於楊福東的關注從90年代就已開始,在他看來,楊福東的作品呈現出風格迥異,維度豐富的特徵。因此,對楊福東作品的認識不應局限於年代、風格的線性結構表述,而應以立體的視角去看待楊福東的創作。

「作為一個以影像為主要手段的當代藝術家,楊福東追求的是藝術表現的寬容度而非特殊媒材的限定性。開始出現在他腦子裡的往往不是明確的概念甚至形象,而是被他『認可、接受的一種感覺,而且這宗東西恰恰觀眾也能感受到。』最後呈現這種感覺的則是『被認可的電影』,而不是統一的風格和題材。」

▲關於與一切未知的女孩馬斯瑟

展覽的主題「南轅北轍」源於巫鴻早先提出的「雙城記」,楊福東早先生活於北京,后遷居上海,他的藝術創作方法與媒介的選擇也時常不一,因此,「南轅北轍」除了基於南北地域的差異的表層,還寓意著創作過程的南北兩極,但此處的兩極並不意味著絕對的兩極,相反,它只是殊途同歸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同時在巫鴻看來,「南轅北轍」意味著楊福東進行藝術創作的路徑,這些路徑綿延交叉,有的似乎從往昔的迴音中浮現,它們的意義未必在於彼此之間的關係,而在於藝術家在上面留下的足跡。

侯瀚如

侯翰如是至今從融入到國際藝術語境的最活躍的策展人,躋身國際最重要的25位獨立策展人之一,他是歐洲、亞洲以及美國眾多藝術基金會和藝術獎項的委員和評委,為全球多個重要藝術刊物撰寫專欄文章,成為了全球範圍內最具話語權的國際策展人之一,也是被廣泛認為是將當代藝術引介到西方世界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曾為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美術學院教授、美國明尼蘇達州沃克藝術中心國際藝術顧問委員會成員、當代藝術獎評委。同時也是歐洲、亞洲以及美國很多藝術基金會的委員和評委。英文文集《在中間地帶》(On the Mid-Ground)於 2002 年由 Timezone 8 出版。2006年至2012年,侯瀚如任職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2012年至今,任義大利羅馬二十一世紀國立現代美術館藝術總監。

約翰內斯堡雙年展(南非)

墨西哥國際攝影雙年展(墨西哥)

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

上海雙年展()

光州雙年展(韓國)

威尼斯雙年展館

案例解說

運動中的城市

▲ 運動中的城市, 泰國曼谷. 由侯瀚如及Hans Ulrich Obrist聯合策展

1990 年代初,侯瀚如與瑞士出生的策展人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共同策劃了「運動中的城市」(Cities onthe Move)展覽,探討亞洲當代城市建設和藝術的互動及其在全球化過程中的發展,該展覽先後巡迴到世界7個城市,引起了國際藝術和建築界的高度重視。

"運動中的城市"完全跳出了以文化和國別身份定義藝術家的視角,策展人侯瀚如發現:回歸后香港給大陸帶來的啟示是,以城市而不是國家的框架而展開的文化敘述——冷戰的對峙為亞洲城市文化生活形成了內在驅動力—而且從視覺中感受到亞洲城市變化的速度及其背後的效率系統,且正在形成一種全新的社會秩序,這裡所蘊藏的張力容易激發新的思考。所以從1997年開始,"運動中的城市"邀請了很多亞洲的藝術家和建築師參加這樣一個巡迴展覽。每個地方都有不同藝術家增加,展覽本身在移動中不斷發展和變形。

▲運動中的城市, 紐約PS1. 由侯瀚如及Hans Ulrich Obrist聯合策展

▲運動中的城市,維也納分離派展覽館,由侯瀚如及Hans Ulrich Obrist聯合策展

邱志傑

邱志傑,藝術家與策展人,1969年生於福建漳州。1992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版畫系,開始介入當代藝術活動。現為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教授,總體藝術工作室主任,碩士博士導師,美術學院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導師,藝術研究院當代藝術院特邀藝術家,美術家協會實驗藝術委員會委員。同時,邱志傑還是威尼斯雙年展的常客,他的策展履歷也非常豐富,曾在2012年擔任上海雙年展的總策展人。

他個人比較欣賞把知識和修身合一的工作方式,他認為各種社會身份應該相互滋養,藝術家身份是作好策展工作的一個前提,反過來也一樣,曾經策展的經歷成為做好藝術家的前提。他選擇了一種「思想地圖」的方式來代替策劃方案,在上海雙年展時就已展示過。他將上海雙年展的工作結構圖以地圖的形式繪畫出來。對照電廠發電的結構圖,將主題「重新發電」里的溯源、復興、造化、共和四個板塊與各種關係資源的轉換全部以繪畫的形式展示出來,這些關係如錯誤! 超鏈接引用無效。入觀眾的經驗,最後回歸到博物館的系統里。其中包括展覽如何進入藝術批評與市場的過濾,觀眾經過視覺經驗如何輸出成為新的意識,從而如何激活城市生活,例如鄉村重建、廢墟改造、日常生活的重新評估和理解等都畫在了地圖上。這已成為邱志杰特別的策展方式。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館

第九屆上海雙年展

第31屆聖保羅雙年展「地圖計劃」

第二屆藝術雙年展

南京三年展

案例解說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館「不息」

應對本屆雙年展「藝術永生(Viva Arte Viva)」的總主題,策展人邱志傑將館的主題定為「不息」(Continuum -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參展藝術家為湯南南、鄔建安、汪天穩、姚惠芬,前兩位是具有學院背景的當代藝術家,后兩位分別是皮影和蘇繡的民間工藝大師。

「整理、改造、創新、翻轉」視角,在這次威尼斯雙年展上,無論是皮影、蘇綉、還是師承圖,這四點都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這套理念中,我們可以明顯注意到,邱志傑對傳統民間藝術的保存並不是文物性質的,相反,它介入了明顯的當代語境。如果藝術是具有時間屬性的,那麼它就應該順應時間的軸線向前發展,而不是停滯在過去的歷史中成為封存的擺設物。

▲ 湯南南影像作品

▲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館「不息」開幕展覽現場

在邱志傑的具體工作中,除了以上這種對傳統民間藝術的進一步翻轉以留存其火種的精華之外,他也使用了社會調查、文獻整理等方式,將傳統藝術的思想精髓和傳承圖景描繪下來。早在2009年,邱志傑就已經開始了將傳統民間藝術納入進當代視野,如在尤倫斯當代藝術大展上嘗試的竹編作品,如在明朝古畫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邱註上元燈彩計劃》。

在這些實踐中,不僅對西方文化與藝術體系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對於自身的文化,特別是對逐漸被遺忘了的傳統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這些植根於東方世界的文化養料,不僅僅局限於先輩們生活文化經驗的一些記錄,事實上,對於當下的文化發展它們同樣可以提供全新的視角,讓我們擁有更豐富的角度去觀察這個我們自以為非常了解的世界。

▲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館展覽現場

黃篤

黃篤,策展人和評論家。1965年出生於陝西臨潼,198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注重於藝術理論的整體學術思考。《今日先鋒》「藝術」欄目主持。1988年至2001年任《美術》雜誌編輯和副編審。1997年為慕尼黑Lenbach-Hous美術館「藝術獎」推選人。

黃篤認為,工作最大挑戰是錢的問題。他說,大型展覽不僅是畫展,而是涵蓋裝置、錄像、新媒體等多樣藝術媒介,需要很多金錢與贊助,否則辦不了。然後要有很好的想法加以實踐,依賴藝術家來呈現作品。最後難在安排展覽場地,作品放在什麼位置,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關係。還有,黃篤說:「藝術家不好搞,與策展人永遠是「敵對」關係。有些策展人覺得自己的理念重要,作品不重要;我覺得作品最重要,會小心突出藝術家的想法,讓視覺力量感動觀眾最重要。」

第三屆今日文獻展

第一屆墨爾本國際雙年展部分

第二屆漢城國際新媒體藝術雙年展

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館

第7屆義大利帕爾馬國際藝術雙年展

第26屆聖保羅雙年展·館

案例解說

今日文獻展

「今日文獻展」始於2007年,前兩屆「今日文獻展」分別於2007年(「能量――精神、身體、物質」)及2010年(「調節器」)舉辦,總策展人均為批評家黃篤。今年的主題「BRIC-á-brac:The Jumble of Growth」,英文 The Jumble of Growth 譯為「混合的生長」。而「BRIC-á-brac」是法語中的俚語,泛指混雜、差別,或是處在某種潛在混亂中,不均勻的組合,意指一種混沌狀態的辭彙。

▲第三屆今日文獻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黃篤曾在接受採訪是聊及 「今日文獻展」名字的由來。「今日」既指今日美術館,又暗示當下所發生的藝術。「文獻」一般指有歷史價值或參考價值的文本和視覺資料。英語中的「Document」源於拉丁語「docere」的詞根,其意指「有歷史意義或研究價值的書籍」,或「載有原始的、有關某事的官方或法律形式的書寫或列印文本,用以提供決定性證據或信息」。宋末元初的馬瑞臨在《文獻通考》中把「文獻」解釋為「引古經史謂之文,參以唐宋以來諸臣之奏疏,諸儒之議論為之獻。」 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古代對「文獻」內涵理解是非常寬泛的。今日美術館正是在此意義上把「文獻」定義為「視覺文獻」。因此,今日文獻展與德國文獻展無論是中文與德文的比較,還是德文(Documenta)與(Documents)的比較,它們顯然還是存在著微妙差異。總之,「今日文獻展」目標就在於以新的藝術作品作為今日的文獻,以明日的眼光作為對今日的界定。

第一屆今日文獻展聚焦的主題是「能量」,它是一種無不不在的存在,它存在於自然法則、社會運動、國際關係、文化發展、生物變異、精神異化以及人類的日常生活之中。能量既可以是無形的和抽象的,也可以是有形的和具體的,既可以構成正面積極意義的推動力,也可以構成負面作用的破壞力。無論處於哪種語境中的人們,都將依照各自的參照對能量以及能量導致的現實變化作出解讀。能量從三個角度切入,一是精神,二是身體,三是物質。精神蘊涵的是觀念性的東西,身體則指的是人自身的機能變化,而物質表明是對物的形態轉換。所以,整個展覽的布置盡量讓作品與作品之間形成了一種關於能量的場域,使作品打破孤立而單一的特點,讓它們之間發生一種循環而相互轉化和生成的關係。

第二屆今日文獻展的主題「調節器」是怎麼來的呢?主要是因為第二屆引入了國際策展人和國際藝術家,所以我們必須考慮的主題是自我與他者的關係,中文名「調節器」與英文名「negotiations」並不是一個對譯關係。英文「negotiations」是「協商」或「談判」之意,但如果英文直譯成中文用於主題就顯得具有很強的政治色彩,於是我們從英文延伸出了中文的「調節器」,也把藝術在整體性上理解成一個「調節器」,既調節人的審美與判斷,也是構建一種社會關係必不可少的機制。在藝術面對全球化的今天,不論是中心還是邊緣,不論西方還是東方,它們都處在一種關係之中,這種關係呈現出來的就是交流、對話、協商,等。

▲ 第二屆今日文獻展

每個時期的展覽主題都與當時的藝術環境和狀態有關係,但更多還是出個人的經驗和判斷。自2007年伊始,當時當代藝術處在一個泡沫經濟的時期,儘管那個時候商業氛圍特彆強大,但作為第一、二屆今日文獻展的策展人不能為商業所動,還是堅持自己的獨立判斷,注重和鼓勵實驗性的藝術和觀念性的藝術,這一時期先後在北京、上海及廣州湧現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雖然我們的展覽反映了當代藝術的多樣性,但還是選擇以裝置和影像居多,并力推年輕藝術家如李青、郭紅蔚、楊心廣等。總之,今日文獻展以獨立的學術立場為出發點也是其最基本立場和態度。

田霏宇

田霏宇,義大利裔美國人。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館長。在掌管UCCA之前,他曾擔任《藝術界》的編輯總監及執行出版人、ArtForum雜誌特約編輯、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客座教授、蘇富比拍賣當代藝術部學術顧問、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代表等職。

田霏宇接手UCCA館長以來,創館初期希望這裡可以更像文獻中心或者圖書館,後來走向了大眾。現在這兩方面有很多結合,UCCA向大眾推廣一些新的美學經驗,也會遵守當代藝術發展的趨向,為藝術和視覺藝術的長遠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田霏宇最核心的工作是對展覽安排走向提供一個引導,使展覽能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和當代藝術的歷史線索互動,而不是教條式地按照一個提綱去形成,同時呈現一些以前沒有受到廣泛關注的內容。

案例解說

2014軍械庫藝術展焦點單元

田霏宇策劃2014年軍械庫藝術展(The Armory Show)中的「軍械庫焦點」 單元(Armory Focus),並將目光集中在當代藝術。此屆該單元展示了20位不同年齡和來自不同地區的藝術家的創作。

田霏宇在這次展覽中展現他對藝術的遠景,他表示,「是當今世界體系格局的核心組成部分,這一點在地緣政治層面上得到了廣泛的理解,然而,在文化領域內這還並沒有得到充分的闡述。被稱為'展'的那些國家式的大型調研展將上一代的藝術家介紹到了紐約,然而那個浪潮已經過去了,並在其後的十年間留下了對艷俗的、象徵性的、甚至是衍生性作品的回味。這種持續的記憶遮蔽了個體藝術家對今天當代藝術和藝術系統的活力、嚴肅性、以及原創性所作的開拓努力。所以,在我策劃的單元內,這種局面將得到改變。」

▲2014紐約軍械庫藝術展現場

▲徐震,「香格納超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