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深度解讀!如何認識和理解北京新機場是我們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如何認識和理解北京新機場

是我們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

當前,民航上下正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月23日在考察北京新機場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其中,如何準確把握、深刻認識習總書記關於「北京新機場是我們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的重要論述,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筆者認為,一個行業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取決於行業的經濟屬性和特點、發展規模和速度與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發展路徑的契合度。契合度越高,行業的貢獻就越大,其戰略地位和作用就越強。習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表明以北京新機場建設為標誌,民航業已經進入一個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和要求高度契合的新階段。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這個大邏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大主線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個大戰略三個角度去分析,以利於更加準確地認識北京新機場新的動力源中力之來源、力之作用和力之強度,進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民航業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從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這個大邏輯看,北京新機場的新動力源作用體現為發展動力轉換中的牽引力,主要著力點是為北京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提供新引擎

如何正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就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而言,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根本上就是要調整發展結構,轉換髮展動力,改變依靠低端要素大量投入的粗放增長模式,逐步向依靠管理、技術和創新等高端要素投入的集約發展模式轉變,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實現發展模式轉型升級。

長期以來,北京城南發展一直相當滯后。北京城區合併前,城南五區土地總面積是海淀區的7.8倍,但GDP總值卻只有海淀一區的70%。城南發展之所以滯后,主要是由於文化歷史、自然因素等原因,城北城南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發展模式,教育、科研、金融、電子、文體等高端要素雲集城北,而城南發展一直缺少高端生產要素和資源通道的支撐。國務院印發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提出要提升北京的國際化程度和國際影響力,把北京建設為世界城市,即國際化大都市。對照國際化大都市的評價指標,北京城北城南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是一個「痛點」。從2010年起,北京市分別推出兩期「城南發展行動計劃」,第一期安排政府投資370億元,帶動全社會投資4500億元;第二期計劃總投資約3960億元。6年來,城南有數百個重大建設項目落地,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但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相對滯后的局面仍舊沒有改變。北京城南能否實現快速崛起,直接關係到建設北京國際化大都市目標的實現;北京城南要實現快速崛起,必須儘快完成新舊動能的轉換,增添一個具有強大聚集效應和倍增效應的發展引擎,而現在能夠承擔起新引擎功能的就是北京新機場。

民航業既是高端生產要素的組成部分,又是高端生產要素投入的重要載體和條件,對一個城市或區域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2015年,首都機場及其臨空經濟區對北京市的總體經濟貢獻已達2313億元,約佔北京市GDP的10.7%。而北京新機場建設直接投資近80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將達4000億元;投入使用后,將與首都機場構成「雙樞紐」運行,當年旅客吞吐量將達4500萬人次,將為北京市帶來860億元的經濟貢獻。特別是將在新機場周邊聚集起以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產業區、物流區、會展區、商業區、居住區、酒店休閑娛樂區,未來20年將為北京市帶來8.6萬億元的經濟貢獻,年均提升南城GDP增長率5~6個百分點,提升北京市1~2個百分點,南城佔北京市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10%提升至32%左右;未來30年,南城經濟總量將與北城達到平衡,累計可為北京市帶來22萬億元的經濟貢獻。可以預見,北京新機場將成為帶動周邊地區高端生產要素投入的最活躍因素,不僅會使城南充滿生機和活力,而且會促使北京不斷完善和優化功能布局、空間布局和產業布局,駛上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快車道。

二、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大主線看,北京新機場的新動力源作用體現為發展結構調整中的內生力,主要著力點是為完善機場網、航線網和綜合交通體系提供新支撐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從經濟系統的供給端發力,通過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提高生產要素配置效率,消除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激發經濟增長新的內生動力,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

民航業具有的經濟系統供給端屬性,一方面作為消費性服務業,民航業在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個性化、多樣化、高端化出行、網購和其它消費需求方面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作為生產性服務業,民航業是現代產業分工和現代貿易不可或缺的環節,與經濟內在活力、要素配置效率、產業結構調整息息相關。近40年來,民航業保持持續高速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看,民航發展仍然存在諸多結構性矛盾,供給不足或者提供無效供給的現象屢見不鮮。例如,由於空域資源限制和基礎設施相對滯后,首都機場容量受限,每天約有400架次航班申請無法安排,損失的不僅僅是每年數千萬人次的人流和由此帶來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不少商機和效率。由於民用運輸機場功能定位不清晰,沒有形成差異化運營,導致許多機場航班結構不合理。如首都機場承載了28%左右的支線航班,國際航班和中轉航班偏少,大型國際航空樞紐的功能和作用得不到凸顯;部分本可以由天津、石家莊等機場承擔的區域性航班和支線航班,卻因為首都機場巨大的「磁力作用」,天津機場「吃不飽」,石家莊機場「吃不著」,導致它們的產能富餘1/3和2/3。同時,由於以民用運輸機場為中心的綜合交通體系不夠健全,較大地限制了航空運輸對地方經濟的輻射範圍。進一步深化民航改革,打造基於功能定位的機場網和航線網,加快以民用運輸機場為中心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擴大民航有效供給,提高民航供給質量,為經濟社會發展結構調整提供內生動力,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

北京新機場建設,正是推進民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航空運輸供給結構的關鍵之舉。2019年北京新機場建成之日,將使北京地區新增航站樓面積70萬平方米、跑道4條、停機位268個,不僅一舉解決首都機場供給不足的問題,而且可以釋放大量國際航班時刻,為國際航權談判贏得更大的戰略空間,使首都機場和北京新機場大幅提升國際航班比例成為可能。加之新機場完全是按照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理念設計的,近機位數量79個,所需航站樓停靠邊達4000米;航站樓功能區垂直分佈,功能區可以因需切換,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過600米,首件進港行李13分鐘內到達,4項中轉時間等指標均居世界前列;它是世界上首家根據航空聯盟劃分進駐航空公司的機場,將給航空旅客出行帶來很大的便利;圍繞北京新機場,將打造集高鐵、捷運、城鐵等多種交通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大容量公共交通與航站樓無縫銜接,換乘效率世界一流,一個現代化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呼之欲出。需要強調的是,北京地區作為一個佔到全國1/10的航空運輸市場,北京新機場的意義絕不僅限於一隅,它猶如「阿基米德的支點」,足以撬動全國乃至全球航空運輸市場,對優化國內國際航線網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同時,北京新機場還具有不少引領機場設計、施工、運營方向的特質,例如跑道構型、智慧機場、綠色機場、海綿機場等等,其理念和技術水平在國內首屈一指,有的居於世界前列。它還是國內首家軍民航機場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的機場,建成后「天分地合」,首開全面集約利用空地資源的先河,是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典範之作。

三、從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個大戰略看,北京新機場的新動力源作用體現為生產要素集聚中的競爭力,主要著力點是為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新增長點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站在區域的層面看,京津冀協同是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共同需要,北京迫切需要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克服「大城市病」;天津、河北則迫切需要破解產業轉型升級的瓶頸。站在國家的層面看,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順應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能否充分利用京津冀地區的區位優勢、經濟實力和科研潛力,打造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的「第三增長極」,決定了在全球產業分工和競爭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按照區域經濟學的觀點,生產效率是衡量一個地區核心競爭力高低的重要標誌。這是因為生產要素往往具有向生產效率相對較高的區域流動的特點,只有在取得較高生產效率的情況下,才能吸引高端生產要素向特定區域流動,使相互聯繫的企業、供應商以及相關產業和組織機構在特定的區域形成集群,從而佔據全球產業鏈的上游,反過來對要素流動產生更強的作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在著力提高這一區域整體生產效率上下功夫,其中須具有「三個特徵」和「一個標誌」。所謂「三個特徵」,一是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二是區域具有較深的經濟腹地;三是經濟網路覆蓋面廣,各類生產要素能夠自由有序地流動。所謂「一個標誌」,就是城市群的崛起,在這一區域內,眾多城市聯繫緊密、高度一體,經濟密度高,生產效率高,科技含量高,開放程度高,充滿活力。

但是,由於京津冀三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京津冀協同發展面臨許多挑戰。一是要努力克服三地經濟聯繫較為鬆散的障礙,提高產業協同發展水平;二是要努力破解北京市的「虹吸效應」,增強其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三是要努力推動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轉型升級,佔據全球產業鏈的制高點。而北京新機場建設以及圍繞新機場規劃的臨空經濟區,為破解這些難題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支點。北京和河北的界線穿過新機場航站樓的中心,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覆蓋兩地150平方公里,航空物流、跨境電子商務、商務會展、特色金融、航空科技研發製造、科技創新服務等高端產業落戶京冀兩地,以新機場為核心、軌道交通為骨幹的綜合交通系統,將大大增強京津冀地區的經濟聯繫,提升三地產業融合度。同時,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運營和發展,勢必促進在規劃、政策、管理、資源等方面整合和統一;數十萬隨高端產業而引進的高端人才,將使區域內人力資源素質大為提升,可以有效地沖抵甚至消除北京對周邊地區的「虹吸效應」,大大增強北京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部署,環保、交通和產業升級轉移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三個重點領域,而航空運輸是速度最快、覆蓋最廣、單位能耗最低的交通方式,且是產業升級重要的依託,可以說北京新機場正處於三個重點領域的疊加區,由此產生的帶動效應也將倍增,這就決定了北京新機場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具有十分獨特的優勢。民航局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其突破點就在北京新機場。

當今世界,那些最具區域競爭優勢的地區往往呈現「城市群」的特徵。城市群對航空運輸和航空活動需求旺盛,不同功能、不同規模的機場有機地分佈於城市群中的各個區域,支撐著城市群不同需求的各類活動,世界級機場群總是與城市群相伴相生。因此,打造世界級的機場群必然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目前,京津冀地區共有8個機場,2016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25億人次、貨郵吞吐量225.5萬噸,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特別是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達9439萬人次,連續七年居世界第二位;與54個國家的244個城市通航,國際旅客佔26%,使北京與世界緊密相連。北京新機場建成后,京津冀航空運輸基礎設施將如虎添翼,為打造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奠定堅實的基礎。屆時,以首都機場和北京新機場等大型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的機場群,按照需求為導向定位各自的功能,布局於京津冀各地,機場容量資源配置實現整體最優,最大程度地滿足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航空需求,為在世界範圍內集聚高端生產要素、提升京津冀區域競爭力創造條件。

充分認識和理解民航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特別是充分認識和理解北京新機場作為我們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作用,對於民航業發展和國家發展意義重大。我們肩負著重要的歷史責任,在全力推進北京新機場建設的同時,應儘早統籌謀划,抓緊解決將來新機場作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運營可能遇到的航權資源、空域資源、地面綜合交通條件以及「雙樞紐」運行模式等等問題,確保北京新機場這個新的動力源得到充分釋放、愈發強勁。(作者:劉魯頌 民航局綜合司司長)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