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視點 | 吳志峰:關於區塊鏈在保險業的應用思考

IMI特約研究員、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國際戰略一處處長吳志峰近日撰文,對區塊鏈應用這一保險科技領域的熱點話題,進行了前瞻性分析與思考。全文從區塊鏈技術運用於保險業的時代背景出發,探討了區塊鏈技術在保險業的應用,文章的最後給出了結論與建議。

以下為文章全文:

雖然比特幣從誕生至今一直存在頗多爭議,但其底層技術——區塊鏈則以其與生俱來的「去中心化」、「價值傳輸」等特性,迅速走入大眾視野,並被認為是當下最具重塑整個金融業乃至社會未來面貌潛力的技術之一。

歷史上每一次對人類社會具有重大顛覆意義的科技革命都啟迪我們,一項新技術是否能被時代選擇,是否能擔當起重塑社會面貌的重責,在於其內在邏輯是否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事實上,人類社會信用形式自「一般等價物」轉移到「人」,也即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人為建立的信用中心以來,一方面,社會的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基於「中心化」的信用形式運轉的社會經濟也實現飛躍式的進步和發展。另一方面,傳統的中心化信用也暴露出其自身的很多弊端,金融業自身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也對傳統的金融服務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區塊鏈以其自身的特性為這些新問題、新情況提供了解決的技術思路。金融業是區塊鏈應用實踐的優先領域,而保險業則由於其與區塊鏈內在特性的高度契合成為區塊鏈實踐的典型場景。

一、區塊鏈技術運用於保險業的時代背景

一切金融交易的開展都要基於信用。信用是包括保險在內的金融機構存在的根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的衝擊,保險機構作為社會保險互助契約網路的中心,其存在的基礎——信用及其傳統的商業模式乃至行業監管模式,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想要順應變化,緊跟歷史潮流,就必須觀察時代運行的軌跡,釐清變化的邏輯,依託科技進步成果,進行積極地調試,做出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保險業創新和變革。對於「區塊鏈之於保險業重塑」的一切討論都必須建立在對時代發展趨勢的正確判斷之上。時代需求與技術條件的成熟二者相結合,才能造就行業乃至社會真正意義上的變革。

整個社會的交易狀態從原始的自發、零散、無中心的狀態,到人為建立起金融中介,成為整個社會交易網路的中心,再到現階段試圖克服中心化階段的弊端,這是自身的否定之否定,也是一種更高級的回歸,即走向更高級的「自中心」亦即「去中心化」階段。這實質上是社會和時代的一種螺旋式的前進。

階段一:「無中心化」到「中心化」時代

現代保險業的雛形要追溯到16世紀,當時英國航海事業的繁榮產生了海上保險的需求。實際上,包括保險業在內的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現代金融服務業發展至今也不過400多年的光景,其繁榮昌盛則是最近一個多世紀的事件。對保險業時代背景運行軌跡的探討不能脫離整個金融行業的大環境。事實上,推動現代金融業登上歷史舞台並在當今的人類社會扮演重要角色的內在力量是人類對於不斷優化社會交易成本的追求。由於信息的不對稱及彼時技術水平的限制,零散、無組織的社會需求彼此間的搜尋、配對以及需求者之間的信用評估和建立過程蘊涵著極高的社會交易成本。從更具體的角度觀察,銀行、保險等金融行業的興起實質是人類社會信用形式變遷的一個側影。人類歷史上最初的商業信用是以貨易貨,再到一般等價物的出現,這些建立在「物」基礎上的信用形式伴隨著極高的交易成本。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有能夠降低交易成本的信用制度設計,信用中介的形式逐漸從一般等價物過渡到金融中介機構和國家央行,從「物」轉移到「人」,出現了人為建立的信用中心。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也從零散的交易狀態走向圍繞著以金融機構為代表的信用中心進行運轉的模式。 `

從這個角度來看,以銀行、保險機構等為代表的現代金融服務業的存在對人類社會的意義很大程度上要歸結為降低了市場經濟下契約制度運行的社會交易成本,重塑了整個社會的信用形式。市場經濟是建立在契約制度的基礎上的。契約制度並非完美無缺,信息不對稱和經濟人的有限理性等因素導致了不完全契約的存在。根據金融中介理論的解釋,很少有單個交易者能夠負擔交易全過程中的搜尋、監督、審計等成本,社會需要更經濟的信用機制,需要可信賴的第三方金融中介實現規模經濟來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由此形成了當今社會運轉賴以生存的「中心化」信用制度。從「無中心化」走向「中心化」是時代的一種進步。

階段二:「中心化」發展至「去中心化」

圍繞著金融中介建立起的「中心化」信用制度無法徹底解決信息的不對稱問題,其不過是將個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轉化為金融機構和個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儘管金融中介是經濟社會信息的「知情者」,但逆向選擇、道德風險的問題依舊時有發生。以保險契約的實踐為例,保險契約雙方在簽約時受對方誠信度、意願表達準確性、對違約成本的權衡等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對稱的影響。簽約過程中還需反覆博弈,在契約達成后,執行的過程與結果也深受契約本身存在的邏輯問題、交易主體履約意願和履約能力的影響,產生難以規避的操作風險和違約風險。違約責任的設置對交易主體的約束力遠沒有預期的大,其作為事後救濟的力量也難免造成其它社會資源的消耗。

金融中介的出現只是從某種程度上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市場經濟下契約制度運行的交易成本問題。整個社會交易的信用成本依舊有繼續降低的空間。也正因為有著一個或多個信任中介機構存在的問題,也從另一個側面加大了中心機構被破壞的風險,中心機構一旦被破壞,成本代價可想而知,以及現在經常被提及的多個中心化機構之間的「信息孤島」問題。從宏觀層面上觀察,「中心化」的信用制度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暴露出中心化特徵的信用體系內含的更大隱患。二戰後,美國憑藉自身的強大實力在國際社會中輸出美元信用,2008年的國際金融海嘯引發了人們對於現有的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反思和構建超主權貨幣信用的探討。

從金融行業的自身業務發展來看,也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科技的進步深刻影響著當下的金融消費行為和金融服務模式。人們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加個性化的需求,要求享受更加友好的用戶體驗。越來越多的具體業務場景亟待金融服務機構去完善原有服務體系,提供更加智能、更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此外,普惠金融的時代潮流在傳統的金融體制下提高服務和獲客成本高、服務和風控效率低下。這些都對更加先進的金融業制度設計提出了要求。

現有的「中心化」信用制度設計曾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起到積極作用,減少了社會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達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中心化機制現有的弊端和痛點呼喚著更優的制度設計。制度必須適應經濟發展狀況,依託科技進步成果,做出積極地調試,以便在提供信息、引導行為、降低交易成本甚至創造激勵機制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互聯網自出現伊始就帶著開放、互聯、對等、全球化、去中心化的特質,但依舊停留在信息低成本高效率的傳遞上,並未解決信息的信任問題。而區塊鏈的興起,憑藉其去中心的天然特性以及基於共識機制解決的價值傳輸和信任建立問題為金融行業的革新帶來新的希望。保險業的發展依託於整個金融業乃至整個社會大環境,作為社會經濟運轉的中介之一,必須意識到自身所處環境的新形勢,充分重視符合時代潮流的科技成果。時代進步推動下的需求結合相應的技術條件才會讓行業革新真正成為可能。

二、區塊鏈技術在保險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無疑將為保險業帶來深刻變革,一方面要將區塊鏈作為核心和底層技術納入保險業,運用區塊鏈內涵的「去中心化」邏輯,升級保險業原有的信用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利用區塊鏈技術重塑包括用戶信息管理、產品設計、定價、銷售、理賠在內的保險業鏈條,結合具體場景,實現商業模式的革新。

(一)區塊鏈升級保險業信用基礎設施

人類為緩解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不斷尋求更加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形式,保險行業由此應運而生。自商品經濟發展的互相救助原則和共同海損原則至今天的市場經濟下的保險制度市場化,當代的保險制度實質上是藉助第三方即保險機構的信用,為整個社會建立起了交易成本更經濟的互助契約網路,保險機構則成為社會互助契約網路的樞紐。正如前文探討的那樣,「中心化」信用制度自身的諸多弊端需要自我否定,「去中心化」是大勢所趨。不同於簡單的安全加密技術,區塊鏈的靈魂在於其自身蘊含的顛覆整個社會的「去中心化」信用形式的深刻邏輯。因而對於這個新技術,我們不僅僅要考察其在保險業業務操作上的價值,還要考慮其將為整個保險業存在基礎——信用帶來的變革。

想要實現價值的傳輸,必須要解決用戶之間的信任問題。區塊鏈作為一種共享的分散式的記賬系統,是無需第三方機構安全背書的自信任機制,利用數學方法來解決信用問題。首先,區塊鏈藉助「共識機制」實現了用戶互信價值傳遞,運用基於共識的數學方法,在機器之間建立信任並完成信用創造。通過非對稱密鑰對解決所有權信任問題。其次,藉助大數據技術,所有用戶的信用記錄都將被錄入自身的區塊鏈賬戶中,被存儲在區塊鏈的一個個節點上,無法篡改,無法修飾,形成新的信用評價體系,任何人都可以用區塊鏈來確定對方信用,陌生人之間的互信將不再困難,無需經過第三方金融機構即可完成信用建立過程。最後,區塊鏈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保證了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滿足了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與區塊鏈相伴而生的智能合約,更是解決了基於規則自動執行的問題,減少了道德風險,這在標準化的合約執行中將起到重要作用。

(二)區塊鏈對於保險業商業模式的創新

區塊鏈升級保險業傳統的信用基礎設施,解決的是基礎和普遍運用的問題。保險業的實踐應用還要關注典型場景,實現商業模式的變革突破。區塊鏈與保險在本質特性上存有共性,保險行業為區塊鏈提供了天然的運用場景,區塊鏈為解決保險行業的問題提供了技術思路。保險行業的任何改革和創新都必須在堅持和遵循保險本質的前提下進行,任何保險領域的創新必須要考慮到安全、隱私、信任和效率。這與區塊鏈自身特性可謂是不謀而合。助力保險業商業模式變革,可通過互助保險和普惠保險兩個典型的保險運用場景來觀察。

1.互助保險

從保險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保險的本質是保障功能,但隨著社會發展尤其是金融市場的發展,保險逐漸有了投資功能。在利潤目標的驅使下,一些保險機構本末倒置,將保險的投資功能置於保障功能之上,偏離了保險的本質,也因此連續暴露出一些新問題,集中舉牌、跨領域或跨境併購、激進投資等亂象層出不窮,少數保險公司甚至通過虛假出資和虛假增資,追求快速擴張。

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弱化了保險機構原有的信用中心功能,使得保險回歸用戶契約互助的本質。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下,保險機構充當中介者,建立保費資金池,資金池對保險機構來說增加了資產管理的壓力。但在這個以區塊鏈為支撐的新商業模式中,無需保險公司充當信用中心,區塊鏈將保單交易進行登記,智能合約技術將在滿足賠付條件時,自動從承保人賬戶劃撥賠款給受益人,這一過程中無需銀行參與。荷蘭金融諮詢機構AXVECO的區塊鏈專家Olivier Rikken的一篇文章中,對這個模式有著較為詳盡的描述:保險公司會提供一個類似市場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消費者向保險公司提出保險需求,可以是標準化的產品或是某一特殊需求。保險公司利用自己的數據信息及專業知識為該消費者的保險需求計算出一個參考保費和響應的承保方的預期收益率。隨後,想要提供承保服務的用戶就可以競標這份保單,既可以是一對一,也可以是一對多(可採取保險眾籌的形式)。如此一來,保險公司關注的焦點將由資產管理轉變到利用自身的人才和專業優勢,為用戶提供保險標的供需匹配、風險評估、保費測算等。在這種模式下,由於資金來源於投資者用戶,保險公司沒有資產管理壓力,作為市場和專業諮詢的供應商,可以獲得許多好處。與P2P借貸公司有相似模式的公司,沒有資金池,不需要監管許可證,甚至都不需要任何證書,只需要得到監管者的許可。平台開發可以按次計費外包給第三方,讓公司更加智能。借用區塊鏈技術助力保險公司實現真正的互助契約,重回保險的保障本質。

這種回歸也是對低收入者和弱勢群體的一種福音。一直以來,在普惠金融領域,的金融機構都面臨著高成本低效率的尷尬局面。以保險公司為例,一方面,做普惠保險一定是要採取相對的低利率和低費率。另一方面,普惠保險的成本高,保險資金的獲取成本相對較低,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的信用評估、賠付率很高,金融基礎設施也很不發達,需要更多的固定成本投入,服務效率低下,保險公司的盈利空間狹窄,甚至入不敷出。區塊鏈帶來的互助保險的回歸,可以避免保險機構追求利潤最大化,輕資產的運營模式也可以節約成本,保證一個更高的賠付率。此外,將普惠保險覆蓋區內的群眾相關信息利用區塊鏈技術開發的平台進行登記,建立普惠保險資料庫,這也將大大提升服務的效率。區塊鏈的出現使得普惠保險成為真正的可能。

2、智能合約保險

從產品的供需角度看,過去保險機構往往是被動接受客戶需求,提供相應服務。當下科技對社會大眾生活方方面面的滲透,湧現了很多新的場景針對當下客戶智能化的衣食住行的個性化需求,藉助區塊鏈技術完成場景化的產品設計,保險機構則有望改變自身被動地位,創造保險需求,提升用戶體驗。例如現在大熱的共享經濟就引申出一系列保險新需求。無論是airbnb的房主,滴滴出行的司機和用戶、共享腳踏車公司都需對自身屋內財物和公司產品進行保險。另外,在旅遊出行等app平台,例如去哪兒網、攜程、途牛,也都有針對出行旅遊相應的保險需求。

結合物聯網,在需要投保的物品上注入保單信息,利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技術進行管理,能夠自動檢測損壞、啟動維修流程和在達到賠付條件時自動執行理賠付款。這將大大提升客戶的用戶體驗,提升服務效率,降低保險公司運營成本。以陽光保險和區塊鏈創業公司布比達合作推出的「區塊鏈+航空意外險」卡單為例,航空意外險由於理賠時機的特殊性,即只有出現意外進行理賠時客戶才有相關意識,為保單造假創造了機會,也為中間商抬高價格提供了空間。利用區塊鏈技術,可從卡單源頭追溯到客戶流轉的全過程,確保卡單的真實性,同時繞開了中間商,卡單的價格也更加經濟實惠。其次智能合約技術,可在達到理賠條件時立即賠付,也大大提升了保險公司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三、結論與建議

首先,從微觀角度而言,保險機構通過與技術的結合,提升服務質量、風控能力和企業內部運營效率,革新自身的商業模式,形成自身獨有的競爭優勢,緊跟時代趨勢。以區塊鏈為代表的互聯網時代的新技術,代表著新進科技的前進方向,毋庸置疑擁有重塑未來社會的潛力。保險業要積極擁抱新技術,在思想上充分重視,積極研究並把握好區塊鏈的內在邏輯,並在應用中踐行。保險業還應將區塊鏈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相結合,充分藉助科技成果,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保持自身優勢。

其次,區塊鏈技術並非萬能,不應過分神話區塊鏈的功能,現階段區塊鏈技術尚不成熟,對區塊鏈的研究大多還停留在理論探討的階段,距離大範圍的社會實踐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保險業一方面要針對區塊鏈做好頂層設計,為區塊鏈技術的運用打好基礎,另一方面,要結合保險業自身的痛點和難點,利用區塊鏈技術創新地解決問題,革新原有的商業模式,為保險業創造實際價值。

最後,每一個新事物的出現總是充滿了爭議和質疑,但這並不能否定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潛質。無數次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主動擁抱新事物,擁抱歷史趨勢,才能在每一次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向松祚:虛擬資本投資的六大特點

王永利:對網路虛擬幣必須準確定位與監管

智能投顧正在進入2.0 時代

區塊鏈技術能否觸發普惠金融革命?

曹彤:重構金融與實體經濟的新鏈接(上)

歡迎加入群聊

為了增進與冬粉們的互動,IMI財經觀察將建立微信交流群,歡迎大家參與。

歡迎讀者朋友多多留言與我們交流互動,推薦好文章可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電話010-62516755

關於我們

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成立於2009年12月20日,是專註於貨幣金融理論、政策與戰略研究的非營利性學術研究機構和新型專業智庫。研究所聘請了來自國內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門或金融機構的80餘位著名專家學者擔任顧問委員、學術委員和國際委員,70餘位中青年專家擔任研究員。

研究所長期聚焦國際金融、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金融科技、財富管理、金融監管、地方金融等領域,定期舉辦高層次系列論壇或講座,形成了《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金融機構國際化報告》、《財富管理報告》、《金融科技二十講》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學術和政策影響力的產品。

2016年,研究所入圍《智庫大數據報告》影響力榜單列高校智庫第4位,並在「經濟類研究機構市場價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國際貨幣網:www.imi.org.cn

只分享最有價值的財經視點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