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情聚八方,心牽九寨|記九寨溝地震氣象應急保障服務

8月8日21時18分,導遊余文超正帶領團里的遊客在四川九寨溝漳扎鎮觀看《九寨千古情》晚會。當時,演出進入「大愛無疆」章節的高潮部分。在聲光電等技術配合中,舞台重現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的場面。眼前的山崩地裂場景讓觀眾驚呆了。

災害現場。四川氣象部門工作人員供圖

同一時間,40多公裡外的九寨溝縣城,參加工作僅一年的張愛梅在氣象台值班室專註地修改著自己的轉正報告。等這份報告被批准,她就是一名正式的氣象預報員了。

還是這一時刻,600公裡外的成都,四川省氣象台預報員周長春在家中看著搖籃里熟睡的雙胞胎。這一天是忙碌的,當天凌晨,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發生泥石流災害。救援工作還在進行,預報員的心始終揪著。

而一分鐘后,他們再次體會了分別發生在9年前、4年前的汶川地震、蘆山地震襲來的那種感覺……也是從這一刻起,從四川到全國各地,人們行動起來,愛心再次聚集。這當中,有那麼一份關切,來自氣象部門。

1

行動:八方支援 保障震后救援

8月8日那天,九寨溝全縣接納遊客接近6萬人,進入景區的人數接近景區接待能力上限。由於夜間山路難行,景區通常在18時左右清場,不少遊客會返回40多公裡外的縣城住宿,還有一部分人會住在景區入口附近的漳扎鎮。余文超事後回想,如果地震發生在白天,遊客集中於溝內,後果將不堪設想。

那晚,3000多名遊客在漳扎鎮觀看了《九寨千古情》。演員小劉當天飾演一位汶川地震中的救援人員。「舞台突然劇烈震動,我覺得不對,便大喊『地震了』。可觀眾起初都以為是舞台特效,誰也沒動。」

很快,舞台上方有磚石掉落,人們才相信真的地震了。據地震台網測定,8月8日21時19分,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地震發生時,九寨溝縣城的震感也很劇烈。張愛梅感到腳下的樓板像鼓面一樣跳了幾下,隨即,值班室的燈全滅了。她的第一反應是山體滑坡砸壞了供電站,但隨後襲來的眩暈感讓她明白,又地震了!

九寨溝地震的消息很快傳到數千公里之外,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地震發生半小時后,正在吉林檢查汛期氣象工作的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第一時間致電四川省氣象局負責人,了解地震影響和天氣情況,慰問震區氣象幹部職工,要求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全力以赴做好救援氣象保障服務;正在湖南調研的副局長宇如聰改變行程趕赴四川,抵達成都后便帶領專家工作組進入震區;副局長矯梅燕深夜組織中央氣象台與震區氣象部門會商,震后1小時內,首份氣象專報就製作完成併發布。

那一晚,四川省氣象局局長彭廣是在車上度過的。當天,他正在廣元市調研。地震發生后,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省長尹力決定9日5時從成都乘專機進入震區。廣元距離成都有280多公里。星夜賓士,彭廣最終成功搭上了專機,又隨省領導在九寨溝黃龍機場轉乘直升機,第一時間進入震中。

四川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在弓杠嶺搶建自動氣象站。阿壩州氣象工作人員供圖

地震剛一發生,有過蘆山地震現場氣象服務保障經驗的周長春就在QQ群里對同事們說,自己可能又要動身了。9日0時,四川省氣象局啟動最高級別的地震災害氣象服務一級應急響應。天剛蒙蒙亮,周長春與另外三名同事組成的救援應急服務小分隊便奔赴震區。

此時,九寨溝縣氣象局局長蔣建強帶著一台移動應急氣象站,沿著不斷有山石滾落的「生命之路」,一路「逆行」至九寨溝溝口;同樣連夜出發的阿壩州氣象局局長陶建則被堵在了距離震中100多公里的路上。「走也要走進去!」他說。

在北京,國家氣象中心增設領班和首席崗,首席預報員孫軍和副首席預報員孔期緊急奔赴四川支援;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啟動「風雲二號」F星區域加密觀測;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第一時間製作發布震區周邊公路天氣實況和氣象預報圖。

正應了那句老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救援隊官兵準備進入震中。段昊書攝影

氣象報特派採訪組準備進入震區。九寨溝縣氣象局供圖

2

底氣:能力提升 確保臨危不亂

震后第二天,余文超和他帶的遊客均已安全撤出震區。此時,卻有壞消息傳來,還有十多人被困在溝里。「聽說他們大多是當地做小生意的村民,夏天有時會在溝里留宿。地震後山路都斷了,夜間氣溫只有五六攝氏度。即便沒有受傷,物資短缺也會讓他們的處境非常危險。」余文超說。

9日下午,救援直升機在九寨溝熊貓海附近發現了這批被困群眾。然而,當天溝里的風非常大,直升機幾經盤旋都無法降落,只能空投了一些食物。

「天氣條件究竟怎麼樣?風多大,有沒有雷電活動?就要震區的、就要熊貓海周邊的(信息)!」前線指揮部的需求很快傳到了氣象部門。四川省氣象台台長馮漢中立即組織專家進行專題研判。這次,他感到「手頭有糧,心裡不慌」。

四川省氣象台研判震區天氣。王焱攝影

在汶川地震發生后,馮漢中和同事們就意識到,想要做好重大災害救援氣象保障服務,就必須把預報精細到災害點上。從那時起,四川氣象部門就在精細化格點預報上下功夫。2016年5月,四川省精細化格點預報平台試運行;2017年6月,該平台正式運行。與9年前震區天氣預報只能精細到大、中、小雨相比,這次,每3小時更新的降雨預報精細到了毫米量級。

隨著研發的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報業務系統、新一代現代化人機交互氣象信息處理和預報製作系統等在四川實現本地化應用,四川氣象部門獲取各類資料更為便捷,平均耗時比2008年縮短了一半以上;區域雷電災害潛勢、強對流等資料得到更廣泛應用,可獲取的氣象衛星資料更新頻次明顯增加;智能網格預報技術的應用,也在小尺度降雨的捕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運用預報新技術研判震區天氣。程衛疆攝影

根據氣象預報的結論,救援直升機在10日上午再次出發,展開生命大營救。「那時天氣比較好,風力風向都有利於救援。」參與救援的西林鳳騰通用航空公司機長曾宏回憶說。

但意外情況又出現了,熊貓海的那批群眾「失蹤」了!經過空中和地面救援隊的共同搜索,終於在箭竹海附近找到了他們。與此同時,氣象保障工作也在爭分奪秒地進行。在前線的周長春等預報員判斷,15時至17時,震中將出現一次降雨,這一關鍵信息迅速傳遞至前線指揮部。

適宜空中營救的「窗口時間」越來越短,儘管沒有找到完全合適的起降點,也必須冒險一試了!曾宏駕駛飛機穩穩降落。在10日15時之前,這批被困近40個小時的群眾全部被安全轉移。得到消息后,在縣氣象局的周長春與張愛梅對視了一眼,兩人疲憊的臉上掛滿了欣慰。

事實上,這支能打硬仗的「氣象川軍」正是在包括汶川地震、蘆山地震在內的多次災害應急保障服務中千錘百鍊而來的。

省局業務人員肖路在調試設備。王焱攝影

彭廣介紹,在2009年底,四川氣象部門與地震部門就建立了緊急聯動機制,約定一旦出現5級以上地震,機制自動啟動,不用地震部門通知,氣象部門就開始製作震區天氣預報信息。這正是從汶川地震中總結出的經驗。當年,地震發生后,電話根本打不出來,雙方無法對接。如今,氣象服務可趕在需求提出之前。

今年入汛前,四川氣象部門進行了一級應急響應的演練。這次演練不設台本、不走過場,完全「真刀實戰」。此次地震發生后,九寨溝全縣通信一度中斷,縣氣象局立即啟用北斗傳輸應急系統,確保一次預報沒有漏發、一份資料沒有漏傳;停電期間,為保障發電機運轉,蔣建強派人到加油站,硬是「求」回了兩桶柴油。在阿壩州,移動雷達車第一時間出發,開上海拔3600多米的弓杠嶺,加強震區監測。一切都井然有序。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心中有底氣,方能臨危不亂。

3

傳承:堅守一線 展示川軍本色

蜀道難,怎擋衝鋒在前的責任信念;蜀道險,難撼吃苦在前的無私奉獻。

進入震區后的48小時,彭廣幾乎沒有離開溝口前線指揮部。這裡距離震中只有十多公里,餘震不斷,山上不時冒起巨石崩落的灰煙。最危險的一次,一塊巨石從山上滾下,就落在氣象局車輛前方几十米處。

實在太累了,彭廣就從皮卡車裡抽出坐墊,鋪在草地上,躺著眯上幾十分鐘。

震中被山石砸壞的車輛。程衛疆攝影

同樣沒怎麼合過眼的還有陶建和蔣建強。特別是蔣建強,此次進入震中的「資格」,是他向縣裡領導「爭」來的。地震發生后,九寨溝縣委、縣政府最初部署一線救援保障工作時,沒有將氣象工作納入其中,蔣建強這可急了眼:「過去就有血的教訓,地震本身造成的傷亡並不大,但降雨等天氣誘發的次生災害會帶來更大損失。這種時候,我必須站出來。」

曾參與過舟曲泥石流、巴其斯坦洪災等國內外多次災害救援工作的救援隊隊員馮海峰說,像九寨溝這種環境,局地小氣候非常特殊,翻一座山、越一道溝,可能就是「一面晴天一面雨」;山裡天氣變化也快,需要短臨預報信息。

省局業務人員周長春協助工作。程衛疆攝影

陶建說,把移動氣象觀測站、應急雷達站架設在震中,就是要盡最大可能彌補常規監測預報網路的不足,儘可能滿足救援工作的需求。

在海拔3600多米的弓杠嶺上,阿壩州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副主任龔利明和同事們一直堅守到最後。9日上午,他們把雷達車開上山頂,隨後又架設起一台移動氣象觀測站。自此,預報員有了一雙從高處俯瞰震中風雲的「眼睛」。

記者段昊書在震區採訪。黃彬攝影

然而,在山頂,他們只能在帳篷里露營。且不說夜間寒冷,單是高原反應就讓人整夜頭痛難眠。龔利明說,雖然已參加過汶川、蘆山兩次地震救援服務保障,但這次,是他站得「最高」的一次。

要奉獻就會有犧牲。此前在蘆山,周長春在應急車裡住了十天,每晚都要忍受發電機的轟鳴聲。這次工作條件雖好一些,但他的「身份」卻有了變化。家中那對孩子還不足8個月大,這一走,一切都得由妻子承擔。好在妻子也從事氣象工作,理解他的不易,給了足夠支持。

相似的一幕也發生在九寨溝縣氣象局。還有不到半年就要退休的老預報員趙國芳原本在家休假。半個月前小孫子誕生,她剛剛當上奶奶。地震發生后,趙國芳毅然放棄假期,回來幫助局裡的年輕人,站好自己的最後一班崗。

記者黃彬在安置點採訪。段昊書攝影

馮漢中說,與汶川地震時相比,四川氣象部門的隊伍在壯大、力量在充實。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團隊能否繼承汶川、蘆山服務保障中淬鍊的氣象精神,恰恰需要老一輩氣象工作者言傳身教。

當人在外地的父母焦急地打來電話,張愛梅說:「媽,沒事兒,我不怕。我們局長都在第一線呢!」

正是由於這些付出,此次地震救援氣象保障服務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及參與救援各單位的充分肯定。「氣象服務非常及時、到位,短臨天氣預報非常精準,對我們成功進行人員搜救來說太重要了。」馮海峰說。

8月9日,通過與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溝通,結合震區最新路況信息,氣象局及時製作了「四川九寨溝震區及周邊區域公路交通氣象預報」產品以及相關專報。圖片來源: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望著依舊巍峨雄奇的岷山山脈,余文超感慨,地震或許改變了一方景色,但本就是地質活動所形成的九寨溝,卻是帶不走的。正如近年來一次次自然災害,永遠嚇不倒巴蜀大地上生活與勞動著的人民。

在震區,藏族阿媽給老爺爺理髮。段昊書攝影

有一種堅強叫做四川,有一份關切來自氣象。

解鎖更多精彩內容

想快速查詢天氣預報及資訊,

請打開「氣象報」公眾號,

居家生活出行必備哦!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