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扎心了,老鐵!身體和心理都健康才是真的「老鐵,沒毛病」

「扎心了,老鐵」這句話在網路流傳的同時,確實也讓我們可以坐下來想一想,自己的心理是不是真的那麼的脆弱,那麼的不堪一擊一紮就破么?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么?

你的心理真的健康么?

如何培養自己健康的心理狀態,本文將為您做出詳解!

愛心、善意與寬容是心理健康的情感基礎

(1)善待他人,樂於助人。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都必然是在社會中生存,都要與他人相處。那麼如何對待他人、如何與人相處才會有利於自己的心理健康呢?我們需要總是抱有善意,與人為善。對人應心胸開闊,豁達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

當別人需要幫助時,應儘力幫助。樂於幫助他人是一種高尚的美德,幫助他人不僅可以給他人愉快,而且也會使自己經常處在一種良好的心境之中。

(2)以愛心對人,以寬容對人。

每個人都需要愛,在當今社會裡很需要提倡仁愛之心,仁愛之心就是愛人之心。要對他人施以愛心,而不是斗人之心、整人之心、防人之心。互相以愛心相待,方能使社會充滿溫馨,才能使社會和諧。

在對待別人的不足或錯誤時,應該以寬容之心相待,而不應該「以牙還牙」,用錯誤的態度對待。寬容也是一種美德,而且是一種更為高尚的美德。在古代,「以德報怨」的人被稱為「君子」,也就是品德高尚的人。

辯證的思維方法是心理健康的哲學基礎

(1)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

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短處;既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強項所在,也要知道自己的短缺所在和努力方向。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與他人、與周圍關係的認識。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對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評價,既要自信也會揚長避短,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效地調節自己的行為與環境保持平衡。

缺乏正確自我意識的人,常常表現出自我衝突、自我矛盾,或者自視清高、妄自尊大,做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或者自輕自賤、妄自菲薄,甘願放棄可以經過努力而能夠獲得成功的機會。這些人沒有正確的思維方法,唯物辯證法沒有學好,他們往往不能正確分析事物,在行動上表現得經常左右搖擺。

正確的做法是:看他人時應該多看長處,多看好處,善於從別人身上找閃光點,找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在看到別人的不足時能夠從客觀方面去理解別人。

(2)目標合適。

沒有目標的生活當然是不健康的心理表現,但有目標還應該是合適的目標,才有利於自己的心理健康。確定的目標一定要適合自己的能力和其他客觀條件,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往往會給自己帶來許多壓力,容易遭受挫折, 增添煩惱。

適度的奮鬥目標不僅使自己有明確的努力方向,而且能在爭取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愉悅,獲取實現人生價值的快樂。

(3)降低慾望。

人的慾望是前進的動力,一個人如果沒有慾望就會失去奮鬥的動力,生活也就失去了美好的感覺。

然而,一個人如果慾望太高,甚至無限膨脹,就是件可怕的事情,他的追求往往會給自己增添過多的心理壓力,甚至還很可能影響他人、危害他人的利益,乃至危害社會。

在當今的社會裡,許多人的物質慾望過高,或者是名利思想太重,他們或追求金錢,或追逐名利,提了級還想「更上一層樓」,賺了錢還想賺更多的錢。

在這樣的無止境和過高的慾望驅使下,往往心理負擔過重,會產生心理壓力,甚至導致心理障礙,不利於心理健康。

當今雖不說提倡「清心寡欲」,但也還是要告誡人們不要為名利和情愛所困擾,要看輕「身外之物」,適當降低一些過高的慾望,這樣對己、對人都有好處。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度」,慾望更是如此,只有辯證地去看待事物和決定自己的行為才能掌握好度,才能使自己的心理處於健康狀態。

良好的性格是心理健康的個性基礎

性格是一個人在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

不良性格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對人的大腦、內臟及其他器官產生危害。例如,憂鬱時大腦過度抑制,造成免疫功能失調,使人體虛弱早衰;發怒時, 胃的出口處肌肉驟然收縮,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器質性損傷。

中醫學認為「憂思傷脾」、「怒傷肝」。脾主運化,脾傷而必然導致運化不佳, 影響消化功能。肝喜條達,主怒,如肝鬱氣滯、肝氣上犯,不僅會使消化功能受損, 而且還會使血壓升高。一次強烈的情緒衝動,可能使女性的月經規律改變,甚至發生閉經。

性格的不同也影響著疾病的變化

身患癌症而能超過醫生估計的期限存活下來的人,大都是性格開朗、意志堅強的人;高血壓、冠心病會因患者性格急躁、容易激動而加劇,也能因心境平和、情緒穩定而好轉;胃潰瘍病會由於患者性格憂鬱、焦慮,而使疼痛加劇甚至惡變。而性格樂觀開朗的人,疾病的痊癒也往往較快。

性格脆弱者,會因一次精神打擊而出現精神障礙,甚至得上精神病;而性格堅強、凡事處之泰然者,則不易受到大的影響。健康的性格可使人的生活達到一種超越物質的高生活水準,它能使生活質量變得更好。

適應與心理健康的互動

世界衛生組織把「良好的社會適應」作為「健康」的標準之一。人在社會環境中生存,人與社會環境不可分,社會環境對人心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如何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是每個人都要遇到的挑戰。

因此,每個人都需要學習適應。要經常調整自己的認識和行為。認識社會,認識社會的發展,認識社會的特徵,適應社會的規範。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適應力,從而減少社會快速變化帶來的困惑和壓力,保持心理的平衡。而健康的心理有助於對社會環境的適應,不健康的心理則會大大降低一個人的適應能力。

這裡要強調指出的是:適應性具有思想認識適應和行為適應兩個層面,而不僅僅是指行為的適應。

行為的適應必須建立在認識適應的基礎之上,認識適應是基礎,只有正確的認識適應,才能有正確的行為適應。行為適應並不是簡單的行為趨同,而是對行為的正確控制。學會適應有利於心理健康,而健康的心理有助於適應環境。

善於解脫——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個絕招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應該如何處理呢?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要學會化解,化解包括認識行動兩個方面。

認識方面,就是要客觀對待自己不喜好的事物、事情;從對方的立場、情感、需求去看待自己不喜歡的人;從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去看待自己不能接受的客觀實際等等,這樣往往就可以使自己從中得到解脫,從心理的不平衡轉到較為平衡

行動方面,就是在心理出現不平衡時,要理智地採取某種行動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找朋友聊天、打球、下棋、跳舞等等。如果心裡的疙瘩實在太大,自己無法化解時,應該及時去找心理醫生諮詢,求得他們的指導。

總之,在面對壓力、面對困難、面對打擊、面對失敗、面對痛苦等問題時, 我們都應該想辦法平衡自己的心理,善於去化解思想、情感中的消極因素,使自己從消極因素中解脫出來,保持心理的平衡和情緒的穩定,這是保持健康心理的重要方面。

保持心理健康的建議

保持樂觀的心境,樂觀、豁達、笑口常開是保證身心健康的「妙藥」。多愁善感、遇事想不開是導致身心疾病的重要誘因。

為此我們建議:

(1)自找情趣。

學自己想學的,自我陶冶,自找樂趣, 自我調理,才有益於心理和軀體健康。

(2)心理上保持年輕。

生理上的變化和衰老是客觀的自然現象,但在心理上,應防止人未老「心」先老,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極不利於健康長壽。應當樹立一種比實際年齡小几歲的心理狀態,本著一不怕老、二不怕病的唯物主義態度。因為怕是怕不掉的,只有正確對待,心理才能永葆青春。

(3)敢於美化自己。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應大膽「美化」自己。除了著裝、美容等美觀大方外,心靈美、語言美、行為更應該美,中老年人應爭取盡情地「美化」自己。

(4)廣交朋友。

不忘老朋友,也交新朋友。要平等相待。朋友多了,談心、聊天的人就多,心情就能保持輕鬆愉快, 防止和減少孤獨、壓抑情緒。有不順心的事, 得以吐露、宣洩,保持良好的心境。

(5)要學會風趣幽默。

幽默是一種美的品德,會使別人和自己笑口常開。心理學家們認為,幽默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

(6)科學安排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都應該以自己的生活習慣為前提,有目標地培養發展自己的愛好、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活動,以不緊張、不要求、不機械地勉強為原則。如看電影、看戲、看球賽、看文藝節目,去公園參加健美活動、晨練,都會使人們心情開闊,精神輕鬆愉快。

(7)處理好家庭和社會關係。

家庭是自己離不開的活動環境,社會是與自己分不開的場所。既然家庭、社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就應認識到,好的環境需要自己去努力創造,人的一生離不開家庭和社會,努力創造一個充滿歡悅、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是人一生最大的幸福。

(8)學會排解煩惱的方法。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身心健康的根本保證;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帶來百病纏身、心情沉重或波動,影響心理健康。

要想保持心理健康,就應著眼於自身,自己把握自己,創造條件學會保持心理平衡,學會排解煩惱的方法。

許多研究表明,在所有保健措施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它是健康長壽的寶中之寶,其效果超過任何一種養生方法。安寧愉快的心境,足以抵消大多數不利因素的消極影響。

以上就是我們為大家總結的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希望朋友們可以受用,別再讓自己扎心了,老鐵!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