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如何才能與印度爭奪未來十年全球經濟增長引擎?

如何才能與印度爭奪未來十年全球經濟增長引擎?邵旭峰

人才就像候鳥,隨著政治氣候和競爭環境遷徙。說白了,就是民主與法治,公平競爭、法治保障···

11日,幾乎所有大媒體都轉載了來自財新網刊載的一份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該報告認為,未來十年,世界經濟增長引擎將從轉移到印度。

下面先全文轉載該文,然後筆者說幾句:

該報告的預測,主要是基於對全球各國經濟複雜性的全面評估。報告認為,印度未來發展的潛力,主要來源於其多樣化生產和出口的潛力。

原圖哈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近期發表的一份發展預測報告稱,從目前到2025年,印度將會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GDP年均增速將達到7.7%。而的GDP年均增速則將下滑至4.4%。視覺

【財新網】(記者 卿瀅)哈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近期發表的一份發展預測報告稱,從目前到2025年,印度將會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GDP年均增速將達到7.7%。而的GDP年均增速則將下滑至4.4%。

報告中稱,全球經濟增長的極點,在過去幾年內從轉移到印度,而這一趨勢將會在未來十年持續。另外,在報告中還指出,發展家的經濟增速預計將繼續超過發達經濟體。

該報告的預測,主要是基於對全球各國經濟複雜性的全面評估,主要涉及經濟發展多樣性、與出口掛鉤的生產力,和擴張生產力的渠道多樣化程度。

而印度未來發展的潛力,主要來源於其多樣化生產和出口的潛力。報告稱,印度目前已經開始發展包括化學、汽車以及電子產品等多項新的出口來源。除了印度之外,報告認為未來十年內,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還有烏干達,預測該國到2025年的GDP年均增速也將達到7.7%。主要因素則是人口的迅速增長帶來的經濟總量的擴張。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國際發展中心主任Ricardo Hausmann表示,從2015年開始,全球主要產油國的經濟都因為經濟發展渠道單一而遭遇困難。而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已經開始積累實力,在經濟發展渠道上更具多樣性。所以他們在未來十年內的發展速度超過許多其他國家。

報告還稱,未來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包括印度、印尼、烏干達和保加利亞,這些國家在政治、體制層面,和地理及人口的多樣性都很突出。哈佛國際發展中心研究學者Timothy Cheston表示,這些國家共同的特點是集中提升勞動力能力,並能在新產品生產,和擴大生產的複雜性上,處於更優勢的地位。

而在方面,報告稱的出口一直處於下滑狀態;的經濟發展複雜性排名,也出現了自金融危機之後的首次下滑。報告中稱,過去十年經濟的迅速發展,已經讓國民收入和經濟發展複雜性的關聯進一步增強,研究者認為這是經濟發展放緩的前兆。

所謂「經濟發展複雜性」這一概念的提出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Cesar Hidalgo在2017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具體論述了國民收入和經濟發展複雜性之間的關係。具體而言,經濟發展的複雜性與經濟平等密切相關;一個國家的出口門類越具多樣性,其內部的經濟平等性越強。

以委內瑞拉為例,該國降低國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的難度非常大,因為幾乎所有的收入都源自石油產業,而德國和瑞士的情況則相反。

另外,這一概念的研究者還提出,經濟發展複雜性與國民收入之間相關性大小,將會影響一個經濟體經濟發展的速度。

一個經濟體的發展方向,是要達到匹配其生產知識水平的收入水平。

而生產知識水平,又與經濟發展複雜性密切相關。研究者認為,如果一個經濟體的整體收入水平不能符合生產知識水平,經濟體就會調整經濟發展速度,來進行修正。所以收入水平和經濟複雜性之間的關係大小,是預測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

在最新的全球經濟發展複雜多樣性排名中,前三位是日本、瑞士和德國,韓國名列第四位,美國和英國名列第九位和第十位。為第23位,約與馬來西亞(第24名)、墨西哥(第22名)。

報告還將全球各國分為三個門類:首先是生產力能力太過薄弱,經濟發展難以多樣化的國家,代表國家包括孟加拉國、厄瓜多和幾內亞。第二類是印度、印尼和土耳其等擁有足夠能力進行多樣化,經濟發展會進一步增長的國家。

第三類是日本、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它們已經能夠生產幾乎所有產品,這一類國家的進步要求通過創新,推動全球科技前沿進步。而這一過程則會導致經濟發展速度變慢。所以報告認為,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速度將持續超越發達市場國家。

印度零售增長

筆者認為,哈佛的研究報告是可信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逆轉。

印度和這些年一直在較勁,與印度人口差不多,歷史的淵源差不多久遠,都是亞洲大國,都在進行現代化轉變·····

關於印度的歷史淵源,我們不在此展開敘述,我只說,印度作為和一樣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大國,其自己的精神——源遠流長的印度教一直傳承至今,其信徒超過十億。而傳統觀念體系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一段時間尤其是文革中被完全掃蕩,這能讓社會轉變輕裝簡從上路,但沒有在很好的繼往和吸納借鑒外來優秀思想的基礎上重構新思想觀念體系,則就不會很好地開來,事實上這點這些年越來越明晰,頭腦空空,只想辦法撈錢,最終就是空虛浮躁躁動迷茫拜金。印度以一種自然的態度面對傳統,剛開始確實是拖累,往後則是財富,能讓一個大民族有充實高遠的靈魂。

政治方面,1757年印度和英國的普拉西大戰,印度戰敗,逐步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英侵佔印全境。之後印度反抗英國的戰爭斷斷續續,近100年後的19476,英公布了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其斯坦兩個自治領的「蒙巴頓方案」,同年815日,印巴分治,印度實現獨立。

19501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1952年,印度進行了首次大選,投票率超過62%,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發展家的民主國家(民主非常倉促和粗糙)。國家名義最高領導人總統,實際最高領導人總理。

印度總統有點像其原先的宗主國英國的女王,總理如同其首相。但是與英國不同的是,印度總統在實際上是英國原先派駐在印度的總督的變延。我們從「總統」與印度的政權機構設置,就可以看出西方、尤其是英國對於印度的影響之大。

正是由於外來政權模式套在古老的印度(其經濟基礎與思想文化完全滯后)頭上,所以印度的發展一直緩慢——因為經濟、政治、思想這社會的三要素極不協調

民主的基礎是市場經濟,封閉和落後經濟基礎上沒有民主可言,因為首先經濟生活沒有也不可能參與到社會中去,政治生活更是如此,即使參與,也由於極低的政治素養,準確地說是站在各自主觀且膚淺自私的立場各行其是,只能造成一片混亂。在改革開放之前有一段時間就是這樣。

如果發展市場經濟,就必須也必然逐漸民主化,因為大家的經濟生活融入社會整體中去,就必然要求相應的政治權力,大家都要求,則被統一執行,就是民主。發展市場經濟的古希臘古羅馬同步生成早期民主,就是這個原因。發展市場經濟的——雖然還不健全,民眾越來越要求實打實的民主,也是這個原因。

民主一方面是市場經濟的必然,反過來也是市場經濟的保證,市場經濟的基本基礎是個人之間、經濟單元之間都能公平競爭,商品能自由流通,價值被公平權衡。這些都需要民主來保證,還需要法治(獨立於權力之外)。

印度在1952年極其封閉落後的經濟和觀念(核心就是印度教)基礎上,還有族群之間的隔絕等因素,開始民主,只能是極其落後封閉的各行其是的「民主」,嚴重拖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同時導致極其嚴重的社會問題,比如腐敗。

相反,改革開放之後的,權力比較集中,傳統觀念在之前就幾乎被完全摧毀,想對於印度,完全是輕車上路,所以經濟發展速度極快。

但是這些年,印度的經濟慢慢發展起來,思想觀念也開始加入新鮮的世界性血液,說白了,就是經濟基礎和思想觀念逐漸趕上民主政治的腳步。

原本失衡的支撐社會前進的三套馬車逐漸趨向配套。印度必然其實已經迸發出蠻荒之力,這幾年印度的GDP增速越來越快,各種社會問題越來越被解決,就是明證。

相反,改革開放之後,政治體制改革嚴重滯后,個人和經濟單元公平競爭的問題不僅沒有很好地解決,反而越來越不公平,即使國家權威機構都開始討論階層固化的問題,既得利益集團越來越佔據上升通道佔有各方面資源,其他大多數人越來越難以上升更難於其競爭。法制建設也是如此。

另外的一大問題是,人才培養越來越流於形式,文憑遠大於實質,僅有的人才也由於不公平的競爭環境與與不公正的待遇開始大規模外流發達國家。而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人才在被怎麼對待,當官的最清楚。

人才就像候鳥,隨著政治氣候和競爭環境遷徙,有一種天然的趨舒適性,哪兒公平、哪兒按能力聘用按貢獻獲取報酬就往哪兒跑。

在沒有改革開放之前,人才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只能屈就,現在世界一體化,隨時遷徙。

說白了,就是民主與法治,公平競爭、法治保障···

氣候和環境不行,候鳥不會來。沒有民主與法治,人才也不會來,有的也會走,隨著世界的繼續融通,越來會越如此。

就經濟而言,這些年最主要的動力來自於基建(核心就是房產)還有低端加工商品的出口,佔據國家經濟80%以上。現在低端商品製造和出口由於工資成本高、國際制約等等因素逐年下滑,房產建設也早都達到極限,但不能停滯,我稱之為強陽不倒,原因是這裡面集中了大多數人的大多數財富,政府GDP的1/3和稅收的一般來自房產,如果暴跌,以房產為主要財富的人立馬成為窮人,政府也成喝西北風的了。

經濟如此,其他行業由於體制改革的滯后而發展極其乏力,沒有幾個私營企業能和國企公平競爭——而國企的主要特點就是耗費大產出少效率低需要政府連年補貼,沒有幾個人才能和權錢關係戶公平競爭。人才培養也問題極大,最大能力是考試沒有實際操作能力沒有創造性。社會發展的動力堪憂。

印度越來越多業並舉,而除過國家企業之外都很單薄脆弱。

最後需要補充的是,印度一直保留的印度教在之前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堪稱其發展的巨大負擔之一,但在汲取新鮮血液、繼往開來之後,將成為印度與民主一樣寶貴的財富,能凈化和充實、提升人的心靈。

而在改革開放之前將包括人道、敬畏底線原則在內的傳統觀念掃蕩過於徹底,加上集權政治,使得改革開放之後的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底線原則敬畏,只為權錢活著,為之無所不用其極,終而至於現在空虛浮躁、迷茫躁動、拜金的思想狀態,沒幾個人願意沉心靜氣強化自己,企業也是如此,眼睛之盯著錢,浮躁會毀掉一個人也會毀掉一個國。

綜上,印度在未來十年取代成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這不是說將會就此沉淪。

如果能銳意改革體制,塑造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並健全裁判極致——法制;能痛定思痛,在繼往開來的基礎上重構新時代思想觀念體系,能充實和提升人的靈魂;能切實培養可用的人才,也真心對待和留住人才。

如果能這樣,那將有和印度爭奪未來經濟引擎的基本資本,我堅信,印度還是爭奪不過。但如果不能,那印度必然很快追上,並絕塵而去,中華民族也從此淪落,崛起遙無可待·····

作者公眾號:shxf95

完全原創,侵權必究。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