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放棄高考,讓女兒入讀美國高中;奇葩的美式教育,讓女兒重新起飛

中、聯考結束后,很多家長和我聊起,孩子該不該馬上出去留學?看完下面這位家長的文章,我想該去該留,應該會有更清晰的認識了。

我是一個「痛恨」現行教育的父親,有一個正在這種教育中備受折磨的女兒。

往日我從女兒嘴裡聽到的最多的口頭禪是「吐了,我要吐了」。問怎麼啦?「背到什麼時候才算完哪!」

有時候,女兒也讓我拿著那些語文或歷史課的「標準答案」幫她背。這是一些什麼「標準答案」哪,通常女兒還沒背完,我已經受不了了,也想吐,還伴著萬丈怒火———那真是一種生理上的厭惡。

想到千千萬萬中學生腦子裡,塞滿這些不經思考只為通過考試然後便棄之如敝屣的「標準答案」,內心便生出莫名的恐懼———靠「背功」,能培養出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一代新人嗎?!

走!去美國念書

在女兒剛開始上高三的時候,有了一個去美國的機會。我當然知道,在聯考之年脫離教育是一個極大的冒險———以女兒的成績,考上國內一個不錯的大學還是可以的;可去美國,驟然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英語教育體系,命運難以逆料。反覆權衡之後,我說明種種利弊,讓女兒自己選擇。她毫不猶豫地選擇「走」。

決心「走」,我和女兒其實各懷鬼胎,女兒是為了「減負」,說美國學生多輕鬆呀;而我是為了讓女兒能得到所謂「創造性教育」的訓練儘管我以往讀過不少關於美國教育的書籍和文章,心嚮往之,但那「創造性」到底是什麼模樣,怎麼出來的,如果不浸潤其中,仍是隔靴搔癢,實際上不可能有真切的體會。

我萬萬沒有想到,美國教育的「創造性」,竟會使我這個遠在萬里之外的老爸一度寢食難安。

女兒到美國第四天,便進入波士頓一所最好的公立中學。首先讓我詫異的,是女兒說不清她上了幾年級。原來,這所學校的每一個學生,除了課任老師之外,還有一個「指導老師」,負責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提出每門課進入哪一個年級學習的建議。

結果,女兒的英文、化學在12年級,數學和美國歷史在11年級,法語在9年級———每一門課,女兒都在不同的同學們之間「遊盪」,她確實搞不清自己是幾年級的。

讓我傻眼的美國作業

我原來認為,女兒在美國首先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語言,只要語言過關,理科課程有國內的底子,可以「後來者居上」。沒學過的課中,最容易的應該是美國歷史,「區區200年歷史有多少東西呢?」我在給女兒的電子郵件中,甚至只用了短短几千字就把美國歷史的脈絡講了一遍。「就這麼點東西,橫趟!」

結果,讓我大跌眼鏡的,恰恰是這門「最容易」的美國歷史。

僅僅十幾天過去,女兒就發來「緊急求援」郵件,一連十幾個驚嘆號。女兒從未學過美國歷史,一下進入11年級,兩眼一摸黑是可以想見的,把一本英文的美國歷史讀一遍至少也要個把月呀。我這個老爸,先當兩個月的「拐棍兒」自是義不容辭。可是一看美國老師留的作業,我就傻了———這是中學生的作業嗎?

「公民權利」研究論文

要求:在3到5頁紙之間,列印出來,要雙空行,至少用3種資料來源(如網上,書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

對比以下四人關於黑色美國(Black-America)的觀點:Booker T.Washington(布克·華盛頓),W.E.B.Dubois(杜伯依斯),Martin Luther King,Jr(馬丁·路德·金),Malcolm X(馬可姆·X)。

在你的論文里,應該控制關於他們生命的故事,我不想讀傳記。但是,需要把每個人介紹一點,還必須納入貼切的材料在你的論文中。然後,討論他們關於黑色美國的觀點,要把你的想法寫進去。還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來源列出來,比如某某網頁,某某書。

女兒在郵件中說:「那幾個人都是黑人,但除了金之外,我都不知道怎麼翻譯……」

面對這個作業,我深感慚愧。說起來,我對美國歷史算得上熟悉,至少讀過幾十本名家專著,多位美國重頭總統的大部頭傳記,全部總統的列傳,還有難以計數的文章。可是,這個中學生的尋常作業卻讓我「暈菜」了。什麼叫「黑色美國」呀?

這時我才體會到,研究必須閱讀,而閱讀並不等於研究,研究必須寫作。以往在閱讀時,哪裡會想這些問題呢———其中兩個人我甚至毫無印象!

為了幫女兒適應這種學習,老爸必須應付這個挑戰。在兩三天的時間裡,我生平第一次開始「研究」美國歷史。幸虧關於美國的藏書甚豐,於是瘋狂閱讀,書房裡擺滿了一本本夾著許多紙條的美國歷史著作、不列顛百科全書和《美國讀本》這類的原始文獻,外加網路搜索。

等這4個黑人領袖的資料搜集得差不多時,我開始仔細對比他們的觀點和實踐,行文時材料取捨頗費躊躇,反覆推敲觀點,從早上一直寫到深夜。此時,女兒在大洋彼岸竟一次借了10本書,也在瘋狂閱讀。

後來,女兒說「部分」採用了我的觀點,但結構對她很有啟發:「原來論文是這麼寫啊!」我們都忐忑不安地等待著美國老師的「判決」。這對我們父女倆都是第一次!

老師的評語下來了:「哇!極好的努力的結果和論文。你的關於這幾個人的聯繫展開得非常好,準確而且讀起來非常有意思。好樣的!評分:A」

這個評語讓我孩子般大叫起來!

我以為這種難度的作業不會太多,可「求援」郵件一個接著一個,每一次都讓我先暈半小時。在這些「研究寫作」中,我感覺補上了許多知識漏洞,並且這些獲得的知識,都在寫作中與自己的觀點形成了「孿生」關係,難忘。

現在我列舉一個作業題目,各位一看便知道這些作業的分量了!

關於南北戰爭

你是否同意林肯總統關於美國不能存活除非它全部解放或全部奴役的聲明?解釋。

解釋為什麼北方白人反對奴隸制,南方白人擁護奴隸制,但他們都感覺他們在為自由而戰?

自由對於黑人意味著什麼?

林肯總統和格蘭特將軍表示在內戰后,南方不應被粗魯地對待。為什麼這是一個聰明的政策?解釋。

在內戰期間,女人開始擔任很多以前男人的工作。你能對由於內戰造成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衝突的問題做出怎樣的概括?

構造一個爭論,運用歷史證據來支持或反對下面的觀點:美國內戰是地區差別不可避免的結果。

總之,她就在這樣類型的作業中度過了高三,接下來就是申請大學了。

讓我感動的老師推薦信

女兒真的開始申請大學了。她告訴我其中一個必要程序是中學老師的推薦信。

與的「一考定終身」完全不同,美國對申請入大學的學生採用複合評價,不僅要看你「大學入學資格考試」(SAT)的成績如何,你平時的成績也佔一定的比例,還要看你有什麼特長,甚至做過多少時間的社會公益工作,中學老師的評價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我大大地擔心起來,以往國內老師對女兒的評價言猶在耳,剛剛在美國學校里呆了幾個月,美國老師怎麼可能了解一個孩子呢?

女兒似乎忘了這件事。其後一段時間的郵件里,她絕口不提老師的評價是什麼。我想糟了,美國是個信用社會,老師向大學推薦學生關係到自己的聲譽,絕不會像人通常認為的是個「人情」,揀好話說就是了。也許,美國老師是否願意推薦女兒都是個問題———女兒不提,我也不好問。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接到厚厚的一封信,是女兒從美國寄來的。打開一看,是4件美國老師給大學的推薦信!我迫不及待地開始讀,一種從未有過的震撼油然而生———

法語老師的推薦信

在過去的5個月中,我很高興認識斯蒂芬。她去年10月到學校讀書時,我教她法語。法語對她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她的第二外語),同時她不得不掌握英語(她的第一外語),還要適應新的文化氛圍,但所有這些都沒有難倒她。

斯蒂芬是個非常聰明的學生。她在學校的第一周,就問是否可以放學后留下,讓我教她以前沒有學的功課。令我驚奇的是,斯蒂芬在一個小時內就都學會了。她不時地展示她的語言天賦,在班裡成績最好(從開學第一天起,她的分數沒有低於A的)。

她對細節和微妙的語法差別有敏銳的目光,能成功地記住新辭彙並在文章中創造性地運用。出語輕柔的斯蒂芬能輕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對她適應困難的法語發音的能力印象非常深刻。斯蒂芬學習勤奮、自覺,總是認真完成作業,以自己的努力和精確超出我的預期。

斯蒂芬是成熟、友好的女孩。她的同學大部分像大一新生,只有她像大四學生。她在小組中做得也不錯,我經常看見她給同學講解難題。另外,我們課下經常交談,她既和我分享她的經歷,又喜歡問我有趣的問題。

我相信,斯蒂芬在大學里會繼續在個人學術方面取得進步,獲取成功。對你的畢業班來說,她是寶貴的財富。我毫無保留地推薦她。

——凱瑟琳·M·特納

親切、自然和對學生細緻的觀察,竟使我這個看慣了「套話」的人一時間感到既新鮮又溫暖,評價可以這樣寫的呀!

數學老師的評語

我很高興寫這封信,並以我的名譽擔保,斯蒂芬今年參加了我的初級微積分課程的學習。學習期間,我發現斯蒂芬不僅勤學好問,而且富有同情心。她總是努力、認真地完成作業。她在數學和解決難題方面有顯著特長。

斯蒂芬經常以自己優雅而且具有創造性的方式解決難題、完成數學證明。斯蒂芬也常常幫助身邊的同學做難題。在校期間,斯蒂芬為了得到問題答案,通常比別人回家晚,有時候她也在學校里幫助別的同學。

學生們尊重她的文靜和才智以及她解釋問題時的耐心。顯然,她在享受著幫助同學的樂趣。有斯蒂芬做學生我很高興,她在任何校園都會受到珍視。為上述及更多原因,我向貴校推薦斯蒂芬。

——特雷西·史密斯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女兒竟有數學「特長」?還能「優雅」而「創造性」地解決難題?她不是「沒有數學腦子」嗎?

英文老師的評語

斯蒂芬從不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進行學術辯論。她的準備總是全面而準確。她不喜歡大驚小怪,對每個可能的事件都有預測。有的學生考試時愛靠運氣「贏取勝利」,獲得最佳,但斯蒂芬不這樣,她付出的代價是時間和努力,這在她優秀的作業中有所反映。

斯蒂芬不僅僅是學術機器。她對學習感到興奮。有的學生僅僅是搜集信息,而斯蒂芬在探索智慧。她與困難的概念搏鬥;對有挑戰性的問題,她不接受簡單的答案。

她所做的是把不同的想法結合起來,把眾多概念放在一起。她不怕在解決難題時碰壁。我很喜歡像她這樣有毅力的學生。她能適應高水平的大學學業嗎?我以性命擔保她行。對此,一秒鐘都不應該懷疑!

人格的力量,這就是全部。這就是麥粒和穀殼的區別,這就是斯蒂芬的內在。不自負,不自私,不虛偽,她是積極向上的女孩,能夠明辨是非。

斯蒂芬勇於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當事情不順利時不找借口。她知道如何自我解嘲,也知道如何關心別人。她不貶低別人,也不利用別人。她尊重人,對人公平、體貼。她具有人格的力量。我就以此來結束我的評價。

——約翰·C·科林斯

英文老師對女兒的評價讓我目瞪口呆,有哪位老師會對一個學生的品質「以性命來擔保」?

無論對學業上的特點描述,還是對內在人格的觀察,甚至對女兒未來的預 期,這位有博士學位的老師都遠遠超過了我這個父親———我感到慚愧,以這樣寬闊的視野對一個孩子作出評價,對我,對的教育文化來說都是陌生的。

指導老師的評語

去年10月的一天,斯蒂芬從來到美國學校,坐在我的辦公室里登記註冊,成了我們這裡的新學生。哇!我無法理解她腦子裡會想些什麼。第一印象容易給人錯誤導向,但我很快被這個女孩的沉著、聰慧所震驚,開始關注在她身上會發生什麼。

幸運的是,斯蒂芬11歲時曾經在澳大利亞住過一年半,英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錯。我們開始制訂幫助斯蒂芬的學習計劃。當天,斯蒂芬表示她的目標是爭取和其他高年級學生一樣從學校畢業,然後申請在美國讀大學。

作為一個在學校做過37年顧問,接觸過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的人,我不得不指出斯蒂芬的目標太高了。但是,她以輕柔卻堅定的語氣笑著回答:「我是高年級學生,想這個學年就畢業。」

斯蒂芬表現得很完美。在我做顧問的經歷中,還沒有聽說過有外國學生比她更快地完成了學術轉型。謙虛的斯蒂芬甚至不願意接受她應得的高分數。數學和其他理科方面的科目對她來說很輕鬆,遙遙領先於她的同班同學。

她喜歡語言,學起法語來是個明星。然而在英語和美國歷史方面,她的閱讀和寫作水平還需要努力。她的所有老師都有共同的想法,「她太不可思議了,請再給我們20個像斯蒂芬這樣的學生!」

他們一致讚揚她的勤奮、學術好奇心、專心學習和願意幫助小組中其他同學的行為。平時斯蒂芬在課堂上很安靜,但一被叫到回答問題時總是清楚無誤,顯示出極強的理解力。

她的歷史老師這樣評價:「考慮到斯蒂芬有限的學習英語的經歷,她在字謎、小測驗和寫作方面的成就是驚人的。我知道她花幾個小時做每日的字謎測驗準備,勝過她的同學。她來我的班3個月寫作就大幅度提高。她總是來尋求幫助,問很棒的問題。」

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她在美國有競爭力的大學里會非常成功。她的法語老師補充說:「儘管這只是初級法語班,但斯蒂芬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她對語言敏感,在一個小時內就能掌握別的同學一個月才能記住的單詞。她人也很好,總是耐心地幫助同一小組中落後的、新來的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因而他們特別願意和她在同一小組。毫無疑問,斯蒂芬聰明、專心、勤奮,而且特別有組織紀律性。」

最後,教她初等微積分和三角學的老師這樣評價斯蒂芬,「一個優秀的學習數學的學生,擁有極高的數學技能。她的作業總是無可挑剔,很明顯,她依靠直覺,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她謙虛、不擺架子、文靜,但是她積極主動地伸手幫助同學。她經常放學後來找我,而我在忙著和別的學生交談時,她就在教室里幫助其他同學。」

斯蒂芬在學業上越來越自信,同時她也開始交朋友,在社交方面開始輕鬆自如。她愛好運動,希望能參加我們學校的春季田徑比賽。她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學校的同齡人有許多共同之處。

最近,她的父親問她美國教育和教育有什麼區別時,她說:「老師不一樣。美國老師非常親切、友好。考完試他們進行評論;而在,我們只是拿到分數。在我們需要死記硬背,而在美國你不得不學習思考,學會表達思想。」

斯蒂芬是個不同尋常的女孩。她獨立、靈活,非常善於適應生活中的變化。她以樂觀的態度看待將來在大學的學習。儘管她想念父親、其他親人和在的朋友,但她肯定對大學的挑戰有準備。在學校的極短時間裡,她就證明了自己是優秀的學生,是積極進取、善於接受挑戰的女孩。

我滿懷熱情地贊同最具競爭力的大學接納她。

——喬·貝克漢姆

這像是一份學生評價嗎?說實話,貝克漢姆先生的推薦信,我讀起來就像是一個老朋友在與我娓娓而談,親切、從容,充滿熱忱。

貝克漢姆先生也發現了這一點,但他使用的詞是中性的——「安靜」。他在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什麼呢?呵護著學生的自尊!

讀完這些老師極具個性的評價,那個「沒有數學腦子」的、只能上文科班的、垂頭喪氣感到「厭學」的女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看起來正全面獲得進展、甚至有點出類拔萃的女兒!僅僅三四個月過去,女兒的學習狀態和自信簡直就像換了一個人,是什麼起了如此奇妙的催化作用?

我想說,是不同的評價標準使然!一個孩子如果總是受到負面評價,就會產生自我的「負驅動」,自暴自棄。

處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生就像一杯沒倒滿的水。在老師這裡,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而在美國老師那裡,卻總是看到「一半是滿的」——前者否定,後者肯定,哪一種會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呢?

當然是後者,這早已被心理學上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所證明——僅僅是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期待不同,一部分學生就會比另外的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這難道不是我們的教育應當反省、深思的嗎?

儘管相隔萬里,我還是想大聲對這些了不起的美國老師說聲「謝謝」,他們做到了我這個父親力不從心的事,讓女兒重新「起飛」。我已不在乎這些評價對大學錄取女兒產生什麼影響,但我問女兒,是不是永遠不會忘記,曾經有一個叫科林斯的老師在評價自己時說———「我以性命擔保她行,對此一秒鐘都不應該懷疑!」

女兒熱烈地回應:「Yeah!」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美國讀高中,或者你的孩子也在準備出國留學,或者你和孩子正為升學而犯愁,看完這篇文章,你會有何想法?關注老楊話美高。老楊非常願意和大家一起聊孩子,話美高,說育人,談未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