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最美方誌人】古稀志緣 志海行舟 ——記《河北省志》副總纂孫寶存

關注

「方誌河北」

,我們一起來長知識!

「治天下者以史為鑒,治郡國者以志為鑒」,史志的資治輔政功用不言而喻。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志書編纂工作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和智慧。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河北省志》副總纂孫寶存就是一位殫精竭慮為河北省第二輪省志編修工作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老領導、老專家。

古稀志緣 志海行舟

——記《河北省志》副總纂孫寶存

孫院長工作照

儘管受河北省政府聘請為《河北省志》總纂組副總纂是2006年的事情,但是孫院長的方誌情緣卻是由來已久。回憶起第一次接觸志書的情景,他說,那要追溯到半個多世紀以前了,當時他還是人民大學的學生。一次,他到姥姥家,姥姥的鄰居聽說他是大學生,便主動帶他去看家裡的「寶貝」。只見鄰居打開柜子,拿出一個包袱,一層層小心翼翼地打開,最後露出一部古舊的志書,是光緒年間的《豐潤縣誌》。儘管當時沒仔細閱讀,但是志書中對家鄉建置沿革、山川河流的記載,卻在他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4年12月,孫院長到景縣任縣委副書記。上任伊始,對縣情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但是他深知作為一名領導幹部如果對地情不熟悉是不可能開展好工作的。這時他想到了橫陳百科的地方志書,於是從縣文化館借來一部《景縣誌》,一連看了好幾天,對景縣的歷史與概貌有了大致了解。如此一來,再加上有關部門的彙報,他對縣裡的情況就有了比較清楚的掌握,這就為後來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景縣工作期間的用志經歷,讓孫院長對志書的資政功能有了充分的認識。

後來孫院長調到河北省社會科學院,開始了長期的社會科學研究工作,歷任經濟研究所所長和社科院副院長。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時隔三十年後竟然有機會與志書再續前緣。那是2004年,孫院長已經退休一年多,但還擔任著河北省社會科學院高級專家諮詢組組長。為搶救河北省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的歷史資料,總結河北省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孫院長和社科院的一些老同志倡議編寫一部《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志》。院黨組對這一倡議表示支持,並安排他和同事劉仲、杜榮水主持此項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80多萬字的《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志》於2011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最美方誌人

孫院長(左一)與總纂組領導們審閱方誌成果

就在他接手《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志》編纂任務一年多以後,2006年初,省政府醞釀啟動第二輪《河北省志》的編纂工作,準備成立一個總纂組,由省人大原副主任龔煥文任總纂,並希望孫院長擔任副總纂。當省政府原副秘書長郭文書同志將這個意見轉達孫院長后,他欣然接受這一新的使命。當年3月29日,由10位退休老領導組成的總纂組正式成立,時任常務副省長郭庚茂代表省政府為他們頒發聘書。當時,孫院長和其他各位總纂組的老領導們一樣,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至今他的筆記本上還保留著當時郭庚茂同志的講話:「省政府為編好省志,特聘請長期在河北工作、有著豐富經驗、有很高學識水平的老同志擔任總纂、副總纂的工作,藉助老同志的豐富資源為編好省志服務。同時,也是給各位老同志回顧歷史、發揮才華的陣地。希望大家耐心熱情地做好這項工作。」那時孫院長已經68歲,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已近古稀年,又令撐新船」。但是面對政府的這份信任和囑託,他時時不忘警醒自己,「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就這樣一篙接著一篙撐,一撐就是十多年。

回憶起這十多年的工作,孫院長謙虛地說,自己是邊干邊學。在加入總纂組之前,他從事的專業是經濟研究。儘管他很重視對地方志書的使用,也主持編寫《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志》,但那只是一部部門志。而作為《河北省志》的副總纂,要在更高的層次上對志書的編纂進行指導和審查,這就需要更高的站位、更開闊的視野和更紮實的方誌理論功底。面對這一門新學問,孫院長甘做「國小生」,腳踏實地,從頭學起。他不僅通過學習地方志工作法規和文件掌握開展地方志工作的「尚方寶劍」,還通過外出考察學習求取先進省市的修志「真經」。在實際工作當中,孫院長更是不分年齡和級別,主動向省方誌辦的同志們學習。在虛心學習的同時,他也常與同志們展開積極的討論,有時甚至是激烈的爭論。孫院長篤信「真理越辯越明」的道理,在實踐中和討論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地方志工作的理解,為他更好地開展地方志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最美方誌人

第二輪《河北省志》實行總纂負責制,總纂組的職責主要是負責審核把關。但在省志工作中,還涉及到許多推動與協調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孫院長和總纂組各位領導一樣不計較分內分外,不僅帶領方誌辦的同志親自到各單位督促指導,很多時候還要通過個人在行業內的威望和人脈來推動工作。在這期間,自然也免不了會受到敷衍和冷遇,就像熱播劇《人民的名義》中的老檢察長陳岩石一樣,他所堅持的原則,在有些人看來是麻煩。但是只要是對推動工作有益的事,孫院長總是顯示出一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決態度,持之以恆地予以推進。

如果說工作推動需要的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主動精神,那麼志書編纂指導工作需要的則是愚公移山的耐久精神。志書編纂不同於其他工作,每部都是持久戰。從一開始釐定篇目,到討論編纂提綱,再到指導初稿撰寫,還有初審、複審、終審的多次把關,可以說是反反覆復,無休無止。在這個過程中,孫院長表現出很強的耐力和韌勁。他沒有抱怨,也沒有高調的言辭,只是用十多年持之以恆的行動詮釋著自己對方誌工作的理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只有功夫下得深,志書才能少留遺憾。

孫院長不僅負責《郵電志》《財政志》《稅務志》《商貿志》等10多部分志的指導和把關,還負責編纂《著述志》和《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志》。可以說在方誌工作中,他既是指導員又是戰鬥員。一線的編纂經歷,更是讓他深知其中甘苦。此外,孫院長還以專家的身份參與了《人口志》《信訪志》《軍事志》《電力志》《林業志》《國土資源志》等許多部分志的評審工作。除了通常把好志書政治關、體例關、史實關之外,孫院長還積極發揮自己熟悉經濟工作的優勢。審讀志稿時,算盤和計算器是他案頭必不可少的工具,凡是涉及到表格、數字的地方,他都會認真核實,發現並糾正了不少數據方面存在的硬傷,對提高志稿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對數字的這種敏感度,讓我們這些年輕人佩服不已。有一次業餘時間我們向他討教,竟然得知他能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兩千多位,小夥伴們都驚呆了,而孫院長驕傲地說這對他來說僅僅是「小菜一盤」。他曾在單位的一次內部春節晚會上表演過一個單口相聲,名字就叫做《我常吃的四盤小菜》。這四盤小菜可不是什麼誘人美食,而是他的精神食糧:牢記黨的宗旨(背誦《為人民服務》)、永葆革命精神(演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保持廣闊的胸懷(朗誦《浪淘沙·北戴河》)、保持清醒的頭腦(背誦圓周率)。60多歲開始和上國小的外孫女比賽背誦圓周率,可不就是他的「一盤小菜」?

最美方誌人

孫院長生活照

也許正是因為常吃這「四盤小菜」,孫院長雖年近八旬,卻依然保持著旺盛的思想活力。當古老的方誌文化遇上高速發展的時代,地方志工作的創新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孫院長不僅在經濟研究方面「勇向潮頭立」,對地方志工作的創新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經常講,現代社會的變化日新月異,經濟發展的門類也日益繁多,地方志的編纂,特別是部門志、專業志和特色志的編纂,從內容到形式都要適應這種新變化。他主持編纂的300多萬字的《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志》就以重點建設項目的時間分佈、行業分佈、地區分佈三維的角度來構建全書的骨架,進而全面反映河北省60多年的重點建設項目情況。他強調修志為用,認為編纂志書要以適合讀者使用為目的,在堅持志書編纂基本原則的前提下,要敢於突破傳統體例的束縛,使當代志書能更好地彰顯時代特色,服務社會發展。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孫院長還就如何實現「互聯網+地方志」進行深入思考,提出了許多方誌資源信息化的具體設想。在生活中,孫院長也總是充滿好奇心,微信朋友圈裡常能看見他的新鮮動態。他喜歡和年輕人交往,也常常鼓勵我們要打開思路、放開手腳,展現年輕人的活力和創造力。

孫院長在為地方志工作真誠奉獻中,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儘管他身患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壓,並伴有大腦毛細血管堵塞,伏案久坐之後,常會有半身麻木的感覺,但是他卻依然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開心快樂的工作著。春花爛漫的季節,本可以休息的節假日里,他卻每每是在志稿的打磨加工中度過。

啟戶微風吹進家,

望眼爭艷是百花;

滑鼠志稿先佔位,

遍地春色顧無暇。

「志工」使命似追夢,

志稿審讀如稽查;

無邊家事拋腦後,

翻開厚本意氣發。

字斟句酌求精準,

數核據對防誤差;

編章節目巧設置,

圖片表格妥安插。

史實模糊翻資料,

模稜兩可百度查;

手腳麻木跺幾步,

頭昏腦漲補濃茶。

夾板套上難退路,

義無反顧拚命拉;

拉到何時為一站?

痴翁做客閻羅家。

初心八十終無悔,

只緣誓言黨旗下;

誰人在雲「志工」痴?

枯木前頭綻紅花。

一首《雙休日審志稿感言》是孫院長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也是他對方誌事業的忠誠告白。家人朋友常常為他的身體擔心,而一些不知內情的人卻認為他「退而不休」是「賺錢沒夠」。面對別人的不理解,孫院長淡然處之,他說:「古人早就講,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奉獻帶來的「回報」,作為副總纂每月收到的一點報酬他都如數捐獻給了曾就讀的國小母校。他常跟我們講起在艱苦條件下求學和工作的經歷,以及在那樣的年代中所形成的堅定信仰。相比於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他更在意事情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志書編纂明鑒得失、啟導未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他說在總纂組工作期間所獲得的精神上的充實感是什麼東西都買不到的。

最美方誌人

孫院長捐助的國小生為他佩戴紅領巾

古人講「仁者不憂,智者不惑」。但就是這樣一位仁而有智、樂觀豁達、可敬可愛的老人,卻也不得不經受人生的考驗。2014年國慶節前,孫院長的愛人重病住院,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可就在這期間110萬字的志稿又交到了他的手上。一邊是重病的老伴,一邊是待審的志稿。在這樣的情形下,他既沒有放棄照顧老伴的責任,也沒有放下工作,而是一邊照顧老伴,一邊審讀志稿。當時他寫了一首小詩《陪床侍病妻兼審志稿》:

都雲夕陽無限美,

若何蒼天擾我多?

志稿卷卷待我審,

愛妻偏偏病沉痾。

背包裝滿書和葯,

頭腦儘是字病波;

手捧志稿心不穩,

床前侍妻難坐卧。

俯首進入「志」世界,

抬頭又思戰病魔;

志稿頁頁浸藥味,

液管滴滴修志說。

每逢審到疑難處,

都似患者求解脫;

病房床前持久戰,

為盼「雙贏」細揣摩。

很多人讀完這首小詩都深為感動。在那段「志稿頁頁浸藥味」的日子裡,他心中何嘗不是時時充滿苦痛和煎熬?當年11月3日,孫院長的愛人劉鳳菊去世。為寄託思念之情,孫院長和家人整理了老伴生前的詩詞和攝影作品,並輯印成冊,名為《菊韻》。這本小冊子中既有他們結婚四十年酬唱中的真摯感言,也有「頑童戲水柳鞭,翁媼嬉聊亭間」的夕陽美景,只是斯人已逝,只給人留下無盡的思念。但是在痛失親人的打擊面前,孫院長非但沒有消沉,反而更加時不我待地積極工作......三年來,孫院長審讀志稿以千萬字記。時光流轉,初心不悔,時至今日,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依然在孜孜不倦的為方誌事業添磚加瓦......

「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保爾柯察金的名言曾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也鍛造了一批又一批鋼鐵志士,孫院長便是這樣有信念、能堅守、擔當的鋼鐵戰士。而這一切似乎都與他對過去念念不忘有關……一個眼中有歷史溫情的人就不會因浮躁攀比而失卻平和樂觀的心態,一個經歷過生活磨鍊的人就不會隨意棄置理想和信念,一個不忘初心的人就不會輕易拋卻使命和擔當!而我們,在向前輩致敬的同時,也應當常自勉勵:「路漫漫其修遠」,要有理想信念相伴!

最美方誌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