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汽車專業英語辭彙大全,漲姿勢 | 乾貨

與其相忘江湖,不如點擊「

藍字

」關注

一、汽車內外飾

Trim:車身內飾

Marriage:車身和底盤合裝

Chassis:車身底盤

EOL:End of line終檢線

Head Light

頭燈。根本就是直譯,就是把「頭」和「燈」二個名詞湊在一起,前面的名詞當作形容詞,簡單明了,學過一次就不會忘記!

Grille

水箱護罩。這個字也很好記,不過拼法千萬要正確,最後的那個「e」千萬別忘了,否則就變成了「燒烤」的意思了!如果要講「鍍鉻水箱護罩」,那就是Chrome Grille。

Fog Light

霧燈。和頭燈一樣,就是把霧﹙Fog﹚和燈﹙Light﹚湊在一起就行了,英文里這類的用法非常多,像是紅綠燈就是Traffic Light,車流就是Traffic Flow。

Bumper

保險杠,這個詞是從Bump-凸起加上「er」字尾所演化而來的,因為保險桿就是車頭、車尾的凸出物,裝設保險桿的目的就是用來抵擋輕微的碰撞、以保護車身的。如果把Bump加「y」變成Bumpy,那意思就變成了「顛簸」,It is indeed a bumpy road-這條路真是夠顛簸的!

Air Intake

進氣口。

現代化的汽車講究低風阻、低油耗,車身要楔型、要流線,如此一來車頭迎風面積就變得很小,難以設計直立式的水箱護罩,再加上講求車室空間利用率,因此前輪驅動車大行其道,前驅車為了有效利用空間,引擎經常橫置,因此曲軸變成面對左右翼子板,也無法帶動風扇直接從車頭吸氣和散熱。因此,現代化的車子多半將進氣口設置於保險桿上,至於引擎散熱的問題就交給轉速極高的電動風扇。

Indicator

方向燈。Indicate是動詞,意思是「指示」,把字尾改成「or」,意思就是「顯示器」,指示車子是要左轉、右轉的「顯示器」就是中文裡的「方向燈」。

Windshield

擋風玻璃。這也是二個字所組合成的,但它已經進化成一個獨立的字了,Wind是「風」、Shield是「遮蔽」、「阻擋」的意思,Windshield就是擋風玻璃,和方向燈一樣,英文里也沒有玻璃的字眼出現。

Wiper

雨刷。Wipe是動詞,意思就是「擦」、「拭」、「抹」,英文里,「er」字尾的,通常就是由動詞變成的名詞,因此Wiper也就成了「抹去雨水」的「雨刷」!

Engine Hood

發動機蓋。這是美式英語的說法,如果您買的是歐洲車,那您在車主手冊里所找到的「引擎蓋」就會是Bonnet。

Engine Bay

引擎室。Bay原本的意思是「海灣」、或是「三面環抱的地形」,用來放置引擎的地方,大概也是因為被左右二片葉子板和後方的防火牆所三面環抱,所以叫做Engine Bay吧!

Roof

車頂。和形容房子的屋頂一模一樣,Sun Roof、Moon Roof:天窗。一般均以Sun Roof來稱呼較多。Moon Roof則是專指「玻璃天窗」。

乘客室

要說「Cabin-客艙」也行、要說「Passenger Room-乘客室」亦無不可。

Air Dam

前擾流板,將前保險桿往下方擴大,形成一個阻擋氣流的裝置,如此可以盡量讓進入車底減少,避免車底氣流過多、造成上揚力、造成後輪抓地力減弱。

Spoiler

后擾流板。Spoil是動詞,它的原意是「破壞」、「寵壞」。A Spoiled Child意思就是「被寵壞的孩子」,講到這裡,順便提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人說「保時捷-PORSCHE」是什麼意思呢?PORSCHE就是「Proof Of RichSpoiled Child Have Everything-有錢又被寵壞的孩子什麼都有之最佳明證」!Spoil加「er」又變成名詞,就變成了「破壞者」,破壞什麼呢?破壞原本氣流流動的方向,車尾的擾流板可以把原本要往下流的氣流阻擋住,讓它對車尾形成下壓力,如此一來,高速行駛的時候,後輪的抓地力就會增大許多,過彎的車體控制就會更順暢。

行李廂

美國人說Trunk、歐洲人說Boot。有趣的是Trunk的另一個意思是旅行時所用的「行李箱」,而Boot的另一個意思則是「靴子」。

Tail Light

尾燈。又是一個把二個名詞湊在一起的例子。

PDC

倒車雷達 。Parking Distance Control的縮寫,其實汽車有愈來愈多的電子配備功能相同,但各家賦予的名字或縮寫卻不盡相同。通常,最後能通行的說法,如果不是最早推出的、就是最成功、最能讓消費者感到印象深刻的。

Instrument

儀錶。凡是速度表、引擎轉速表、機油壓力表、冷卻水溫表等等的,都叫做儀錶,在英文里英文都統稱為Instrument。

Instrument Panel

儀錶板。把多種儀錶放置在一起、方便資訊的取讀,這個許多儀錶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儀錶板-InstrumentPanel。

Tachometer

引擎轉速表。對真正開車的行家來說,引擎轉速表﹙Tachometer﹚才是更重要的儀錶。因為速度表所顯示的,只是車子對地面相對運動的速度,車況如何並無法顯示。可是引擎轉速表就不同了,了解引擎的扭力曲線、明白引擎在多少轉數時有多少動力輸出,才能藉由掌握適時的換檔時機、來獲得所需要的動力銜接。

Speedometer

速度表。對一般的駕駛人而言,速度表是車上最重要的儀錶,沒了它,行車超速了也不知道,收到罰單會捶胸頓足!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Gauge

冷卻水溫表。一般都省略Cooling一字而直接稱Water Temperature Gauge。Gauge也是「表」的意思,和Meter一樣。

Oil Pressure Gauge

機油壓力表。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儀錶,引擎能否正常運轉,機油是第一道防線,因為機油除了負責引擎各零組件的潤滑外,直接第一時間地將引擎因燃燒、摩擦而產生的熱量帶走。機油的量不夠,那就會導致潤滑與散熱不良,引擎早晚要出問題,因此,有機油壓力表,可以更進一步地幫助車主了解車況。

Oil Temperature Gauge

機油溫度表。更講究的車子,還會裝上機油溫度表,像是冷卻工作非常仰賴機油的性能跑車:保時捷911,就備有機油溫度表,這對於判斷車況也有幫助。

Turbo Boost Pressure Gauge

渦輪增壓壓力計。理論上,渦輪增壓當然壓力愈大、愈能增加引擎的馬力/扭力輸出,但受限於引擎材質和設計、以及增壓所產生的額外熱量散熱問題,每一輛渦輪增壓車都有其增壓限制,這時候,如果車上有個壓力計,也可以幫助駕駛人了解渦輪增壓器作用的狀況。

Fuel Gauge

油量計。這就是大家通稱的「油表」,用來顯示燃油的存量,從儀錶的分類上來說,油量計屬於「液位顯示器」,因為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在油箱里裝置一個浮筒,隨著燃油的減少、浮在燃油液面上的浮筒也會跟著下降、帶動油量計的指針顯示燃油存量。

Indicator

指示燈。一般燈泡故障、車門沒關、電瓶異常、氣囊作動異常、噴油嘴骯髒等等的車況警示,都會以警示燈號的方式在儀錶板上顯示,這些警示燈號統統都叫做Indicator,不過,Indicator在英文里的另一個通常用法就是「方向燈」,因此,為了區別起見,上述的各種警示燈號,也常用另一種說法:Warning Light來取代。

Console

中控台。打開車門、一眼望去,車室內部通常最容易吸引目光注意的,就是所謂的中控台Console。這裡是絕大部分車室環境的"控制中樞",像是冷暖空調、AV音響、GPS衛星導航、甚至撥打行動電話等功能,都在這裡控制,可以說除了行車動作之外,幾乎車室之內其他功能的發揮,都可以由此處發號施令。

Vent

出風口。一般來說,中控台最頂端、與儀錶台相接的地方,就是冷暖空調的出風口

Climate Control

恆溫空調。Clinamte的原意是「氣候」,可以控制車內的氣候,那不就是"恆溫空調"嗎?

冷氣

Air Conditioner或Air Conditioning,二種說法都可以。控制空氣(Air)的狀況(Condition),就是冷氣。

Heater:暖氣。在東北或者歐美等溫帶國家,特別是天會下雪的地區,暖氣就十分要緊了,因為夏天沒冷氣還不見得會熱死人,要是下雪天沒暖氣,那就很難說了!Heater加溫的熱源通常是利用引擎的"廢熱",將冷卻水箱吸收引擎廢熱的功能移一部分到送風箱(Blower)之前,就可以得到暖氣了,因此暖氣必須等引擎暖了之後才會有,不像冷氣一般、壓縮機(Compressor)一作動、溫度就開始下降了!

Heated Seat

加熱/散熱座椅、熱座椅。這是因為車內暖氣作用慢,因此有許多溫帶、寒帶的車子會配備電動加熱座椅,它的加熱作用是利用電來加熱,因此效果快。

Ventilated Seat

散熱座椅。近年來豪華車市場競爭激烈,德國賓士汽車為了攏絡多金消費者的心,特別在座椅內加裝散熱風扇,將腿部、臀部鬱積的熱量排掉。Ventilate這個字的意思就是通風,因此像高效率的通風煞車碟,也就叫VentilatedDisc。

Gear Lever:手排檔、排檔桿。傳統上,接續在中控台後方的,就是負責傳輸引擎動力的排檔桿。控制排檔的是齒輪﹙Gear﹚,因此Gear的擴大解釋就是排檔,或是當作檔位,與之有關的,有Gear Box﹙變速箱﹚、Gear Lever﹙排檔桿﹚、Gear Shifting﹙換檔﹚等等。

Manual Transmission

手動變速箱。在美國,大家口語里都稱手動變速箱為StickShif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自動變速箱。自動排檔的動力傳輸乃是靠著扭力轉換器﹙Torque Converter﹚傳輸自動變速箱油﹙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簡稱ATF﹚,利用液壓傳力的原理來完成換檔動作。

Shift Release Button

檔位釋放鈕。傳統上,自動排檔在排檔座上的檔位排列都是P-R-N-D-3-2等這樣幾個檔位、一線式地排下來,而排檔桿在各個檔位之間的移動也只有前後的直線移動,為了防止排檔桿被誤觸入檔,因此在從P﹙Parking、停車檔﹚移入R﹙Reverse、倒檔﹚,以及從N﹙Neutral、空檔﹚到R檔之間、或是R檔到P檔之間,駕駛人都必須按下排檔桿上的檔位釋放鈕,排檔桿才能移動。

Steering Wheel

方向盤。位於排檔桿左邊、駕駛人正前方的,就是方向盤。

方向盤的操作若是有動力輔助,那就叫Power Steering。

Steering Wheel Column

方向機柱。承接方向盤的那個大柱子,就是方向機柱。現在新設計的方向盤都很注重人體工學,因此方向機柱很多都是可以伸縮、又可以上下調整角度的,這種可以上下伸縮的功能,英文叫做Reach & Rake。

二、發動機系統(Automotive Engine System)

燃燒室(Combustion Chamber)

活塞到達上死點后其頂部與汽缸蓋之間的空間,燃料即在此室燃燒。

壓縮比(Compression Ratio)

活塞在下死點的汽缸之總容積除以活塞在上死點的總容積(燃燒室容積),所得的值就稱為壓縮比。

連桿(Connecting Rod)

引擎中連接曲軸與活塞的連接桿。

冷卻系統(Cooling System)

曲軸箱(Crankcase)

引擎下部,為曲軸運轉的地方,包括汽缸體的下部和油底殼。

曲軸(Crankshaft)

引擎的主要旋轉機件,裝上連桿后,可承接連桿的上下(往複)運動變成循環(旋轉)運動。

曲軸齒輪(Crankshaft Gear)

裝在曲軸前端的齒輪或鍵齒輪,通常用來代動凸輪軸齒輪,鏈條或齒狀皮帶。

汽缸體(Cylinder Block)

發動機的基本結構,發動機所有的零附件都裝在該機件上,包括汽缸及曲軸箱的上半部。

汽缸蓋(Cylinder Head)

發動機的蓋子及封閉汽缺的機件,包括水套和汽門及冷卻片。

爆震(Detonation)

為火焰的撞擊或爆聲,在火花點火引擎的燃燒室內,因為壓過的空氣燃料混合氣會自燃,於是使部份未燃的混合氣產生二次點火(在火星塞點火之後),因而發出了爆聲。

排氣量(Displacemint)

在發動機的某一循環運作中,能將全部空氣及混合氣送入所有汽缸的能力,也是指一個活塞從一個行程運作至另一行程所能排的體積。

發動機(Engine)

一種能將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的機械:一種可將燃料燃燒產生機械動力的裝置;有時可視為一種發動機。

風扇皮帶(Fan Belt)

浮筒油麵高度(Float Level)

化油器浮筒室內,浮筒浮起而頂住針閥,堵住進油口,使油不再流入浮筒室時,油麵的高度。

四行程引擎(Four-Stroke Cycle)

進氣、壓縮、動力、排氣四個行程。四個行程調一完整的循環。

墊片(Gasket)

用紙、橡皮片或銅片製成,放在兩平面之間以加強密封的材料。

齒輪潤滑油(Gear Lubricant)

一種可潤滑齒輪的機油,通常為SAE90號機油。

熱控制閥(Heat-Control Valve)

在引擎排氣歧管中一種節溫操作閥門,可在引擎未達正常工作溫度之前,將廢氣的熱導入進氣歧管。

敲擊(Knock)

隨引擎速度出現的金屬撞擊聲,通常是因軸承鬆脫或磨損所產生。

主軸承(Main Bearing)

引擎內支撐曲軸的軸承。

歧管壓力(Manifold Pressure)

渦輪增壓器運作時位於進氣歧管內的壓力。

歧管真空(Manifold Vacuum)

指進氣歧管內的真空,即汽缸在進氣行程中所產生的真空。

油底殼(Oil Pan)

位於引擎下部:可拆裝,並將由軸箱密封做為貯油槽的外殼。

機油濾清器(Oil filter)

機油泵(Oil Pump)

爆聲(Ping)

引擎在加速時所產生的爆震現象,此因點火正時提前太多或燃料的辛烷值過低所致。

活塞(Piston)

活塞梢(Piston Pin)

活塞環(Piston Ring)

壓力水箱蓋(Pressure Cap)

一種附有閥門的水箱蓋,可使冷卻系統在壓力下,保持較高或更有效率的溫度。

散熱器(Radiator)

火花塞(Spark plug)為兩電極及一絕緣體組合而成,可提供引擎汽函火花點火的一種零件。

火花測試(Spark Test)

一種點火系統的快速檢查方法。先將高壓線的金屬端接近汽函蓋6mm處,而後起動引擎,檢查火花發生的情形。

增壓器(SuperCharger)

引擎進氣系統內,將進入的空氣或空氣燃油混合比加以壓力的泵。如此增加可燃的燃油量,而增進引擎動力。

節溫器(Thermostat)

為一自動調溫裝置,通常含有感溫組件,借著膨脹或冷縮來開啟、關掉空氣、氣體或液體的流動。

渦輪增壓器(Turbocharger)

藉引擎排氣所驅動的一種增壓器,馬力通常可增25~30%。

二行程循(Two-Stroke Cycle)

二行程循環引擎,其燃油進入、壓縮、燃燒與排氣陸續發生在兩活塞行程之間。

汽門間隙(Valve Clearance)

OHC引擎中,搖臂與汽門桿頂的間隙。汽門機構中,關閉的汽門之間隙。

汽門正時(Valve Tming)

配合活塞位置使汽門開或關的正時。

汽門機構(Valve Train)

引擎的汽門操值機構,從凸輪軸至汽門的機件包括在內。

減震器(Vibration Damper)

與引震曲軸相接的裝置,用來抗衡曲軸的扭轉振動(即曲軸受汽缸點火的衝擊力而扭動的現象)。

廢汽門(Wastegate)

渦輪增壓器中的控制裝置,可限制壓力升高,以避免引擎和滑輪增壓器的損壞。

三、傳動系統(DriveLine System)

F.F.式車輛(Front Engine Front Drive)

表示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車輛,目前小轎車多採用此種裝置,它的優點是加速傳動較輕快,高速行駛直線性較佳,車內空間可加大,缺點是車輛前半部較重,增加前輪的負擔,且左右兩根傳動軸較易損壞,增加保養費。

F.R.式車輛(Front Engine Rear Drive)

表示前置引擎後輪驅動的車輛,它的優點是傳動系統較堅固耐用,爬坡性較佳保養費較低,缺點為車內空間較小,加速較不輕快。

離合器(Clutch System)

飛輪(Flywheel)

離合器片(Clutch Disc, Clutch)

液壓式離合器系統(Cable-Operated Control System)

利用特殊鋼繩,連接踏板與釋放桿間,作為切斷或接通的連桿機構。

手動檔變速箱(Manual Transmission)

需要離合器配合操縱的變速機構,可依車輛行走阻力的變化,變換引擎的扭矩,使車輛正常行駛。

自動排檔變速箱(Automatic Transmission)

沒有裝置操作變速機的離合器機構,操縱機構是沒有選擇桿(Selecter),附有P(停車)、R(倒車)、N(空檔)、D(高速)、L(低速)等記號。

速率表(Speedometer Drive)

表示輪軸迴轉數的儀錶,每輛汽車都必須配備,可供駕駛人員隨時注意車速,通常裝於駕駛室,以顯示狀況,另一端連接到變速箱的輸出軸。

差速器(Differential)

傳遞推進軸的迴轉動力至后左右輪所需之差異的旋轉速度,使汽車能夠自由轉彎行駛的一種齒輪裝置。

萬向接頭(Universal Joint)

可讓動力傳送到成一角度的二個軸,其中包括二支Y型軛及一個叫做十字軸架的十字型構件。

傳動軸(Drive Shaft)

連接或裝配各項配件而可移動或轉動的圓形物體配件,一般均使用輕而抗扭性佳的合金鋼管製成。

四輪驅動(Four-wheel Drive)

車(主動)軸(Axle Shaft)

多使用在前輪驅動汽車上,除了可傳輪由變速箱來的動力到左右兩前輪外,還需配合轉向角度的改變。

四、剎車系統(BrakeSystem)

主剎車系統(Service Brake System)

汽車行駛時常用之剎車都是腳操作,故又稱腳剎車(Foot Brake)。駕駛人踩下剎車踏板后即由機械或液壓將剎車力傳到車輪之制動裝置使產生磨擦作用。

駐車剎車系統(Parking Brake System)

駐車剎車又稱手剎車,為汽車停駐時,防止車輛滑行之制動裝置。一般有裝在傳動軸之中間制動式,及直接控制後輪制動式兩種。

剎車總泵(Master Cylinder)及剎車分泵(Wheel Cylinder)

油壓剎車的主要配合部份,其上面有儲蓄剎車油的槽池,下方是汽缸內配有活塞。活塞是在缸內受剎車踏板再經推桿起作用,將缸內的剎車油壓傳至各輪分缸,亦是油壓剎車裝置,配置在各車輪內的制動缸。

助力剎車器(Power-Brake)

以引擎真空及油壓操縱Booster等作用補助剎車力量的剎車。

剎車來令(Brake Lining)

剎車蹄片上的制動表面所張貼的摩擦材料,一般大型汽車是以鉚釘固定,而小型車則用粘劑加壓張貼之。

剎車蹄片(Brake Shoes)

受剎車凸輪或推桿的作用量被推向外展開壓制剎車鼓,而起制動作用的配件,其形狀似如半月形。

鼓式剎車(Drum brakes)

由剎車底板、剎車分泵、剎車蹄片等有關連桿、彈簧、梢釘、剎車鼓所組成。目前僅普通採用於後輪。

剎車油(Brake Fluid)

液壓剎車系統所使用的液體稱為剎車油,它必須不起化學作用,不受高溫的影響,對金屬及橡膠不會產生腐蝕、軟化、膨脹之影響,目前所採用的有DOT3、DOT4、DOT5。

五、車輪、輪胎(Wheel、Tire)

輪胎面(Tire Tread)

指輪胎面接觸在地面的部份,為防止打滑及散熱起見,在輪胎面設置有許多花紋。

無內胎輪胎(Tubeless Tires)

輪胎內未配裝內胎而此輪胎本身就有內胎構造,空氣即充填在胎中,目前已普遍採用,取代有內胎的車輪。

內胎(Tire Tube)

輪胎尺寸(Tire Size)


輪胎平衡(Wheel Balance)

是前輪定位中,對輪胎的檢查項目之一,輪胎若不平衡,會造成車輛行駛時,左右偏擺震蕩上下跳動,方向盤擺震的現象,駕駛乘座極不舒適,必須配掛重鉛塊於鋼圈的兩側,使之平衡。

車輪定位(Wheel Alignment)

汽車的前輪,為顧及操作容易及行駛上的安全,減少輪胎的磨損,於設計時則訂定各項角度,即前束、內傾角、外傾角、后傾角,轉向前展等五個項目,近年來車輛多採用四輪獨立懸吊,而後輪亦做有前束及外傾角,以增加行駛的穩定及舒適性,故有後輪定位。

偏滑測試(Side Slip Tester)

以車子行駛1公里,車子偏向橫側之公尺數表非,即m/km,一般不得超過3-5m/km。車輛產生側滑之原因為前束、外傾角,后傾角等調整不良之結果,所以監理站做車輛安全檢查時,只需量偏滑值即可。

六、汽車電氣(AutomotiveElectric System)

起動馬達(Starting Motor)

利用齒輪傳動來搖動引擎或起動引擎的電動馬達。

電磁開關(Solenoid Switch)

借著電磁線圈蕊的移動而使開關合的一種小開關裝置。其蕊也會導致機械作用,如將傳動小齒輪與飛輪的齒輪嚙合,以激活引擎。

鹵素頭燈(Halogen Headlamp)

一種燈泡內充滿鹵素的聚光大燈,其光度較一般頭燈為亮。

汽油表(Fuel Level Indicator)

機油壓力表(Oil Pressure Gauge)

通稱為機油表,指示引擎內部機油壓力的大小。至於油底殼中的機油量,需要引擎旁的機油尺測量。現今多數汽車以警告燈代替機油壓力表。

壓縮機(Compressor)

空調系統的機件,可探冷卻劑蒸氣壓縮以增加其壓力及溫度。

冷凝器(Condenser)

空調系統的機件,能將管子中的熱量,以很快的方式,傳到管子附近的空氣,大部分的汽車置於水箱前方。

儲液器和乾燥器(Dehydrator)

安裝在冷凝器和揮發器之間,*近冷凝器,用來儲存液體冷媒,並且將冷媒里的水份吸掉。

冷媒(Refrigerant)

在空調系統中,透過蒸發與凝結,使熱轉移的一種物質。俗稱氟里翁(Freon)。

冷凍油(Refrigerant Oil)

潤滑空調系統里的活動機件,實施空調工作時,必須重新充填。

交流發電機(Alternator)

在汽車電系中,一種可將機械能改變成為電能的裝置。由此可充電至電瓶,並可供應各電器的電力。

調整器(Regulator)

在充電系統中,能控制交流發電機電壓的輪出,以防電壓過高的裝置。

電瓶液(Battery Acid)

電瓶內所用的電解液:是硫酸和水的混合物。

電瓶電壓(Battery Voltage)

由電瓶極板數量決定,每一片極板為2.1伏特,一般12伏特電瓶則有六片極板。

點火線圈(Coil)

在汽車點火系統中,它可將電瓶的電壓(12v)轉變成為火星塞點火燃燒時所需的高電壓。

點火開關(Ignition Switch)

點火系統的開關(通常要使用鑰匙),可自由開啟或關閉點火線圈的主要電路,也適用於其它電系電路。

火花塞(Spark Plug)

為兩電極及一絕緣體組合而成,可提供引擎汽缸火花點火間隙的一種零件。

七、轉向系統(SteeringSystem)

轉向拉杆(Steering Linkages)

此裝置是被用來連接前輪轉向節和轉向齒輪,使方向盤轉動時,可使前輪由一邊擺向另一邊。

輪向齒輪(Steering Gear)

固定在轉向機軸下端的齒輪和裝配在轉向臂的齒輪總稱。可將方向盤的旋轉動作,轉換成拉杆的直線運動。有二種基本的轉向齒輪:迴旋滾珠式和齒棒小齒輪式。

迴旋滾珠式齒輪(Recirclulating-Ball Steering Gear)

此種轉向齒輪,利用內部的循環珠,使螺母和螺桿之間的接觸摩擦大大減少,讓駕駛者操作方向盤輕巧方便。

動力轉向(Power Steering)

汽車所使用的動力轉向系統,基本上是經修改的手動轉向系統,主要的是增加一個助力器(PowerBooster),以幫助駕駛者。

八、懸架系統(Suspension System)

前橋(Front Axel)

後橋(Rear Axel)

鋼板彈簧(Leaf Spring)

扁平長方形的鋼板呈彎曲形,以數片疊成的底盤用彈簧,一端以梢子安裝在吊架上,另一端使用吊耳連接到大樑上,使彈簧能伸縮。目前適用於中大型的貨卡車上。

圈狀彈簧(Coil Spring)

圈狀彈簧為獨立式懸吊裝置使用最多之彈簧,以彈簧鋼捲成螺旋狀。

扭桿彈簧(Torsion-Bar Spring)

扭桿一端固定在車架上,另一端使用臂與車輪連接,車輪上下跳動時使扭桿扭轉,以扭轉彈力來吸收震動,構造簡單佔位置小,適合小型車使用,但材質要佳。

平衡桿(Stabilizer Bar)

平衡桿屬橫向裝置於車架與控制臂之間,其功用可減少懸吊系統的移動及車身搖擺,尤其汽車轉彎時,因離心力作用,會使車身發生傾斜,此桿抗衡扭力的作用足以減輕汽車偏外的程度。

減震器(Shock Absorber)

減震器的需求是由於彈簧不能馬上穩定下來,也就是說彈簧被壓縮再放開以後,它會持續一段時間又伸又縮,所以減震器可以吸收車輪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動,使乘坐舒適。

前懸架(Front Suspension)

前懸架系統使前輪可以上下移動並吸收路面震動,但是也須使車輪能左右擺動,以便汽車轉向。除大貨卡車外,大多的車輛已普遍採用獨立懸架,左右輪互相無關係,為獨立動作。

后懸架(Rear Suspension)

一般車輛后懸架系統會採用鋼板彈簧,或螺旋彈簧,但現今的轎車為使乘坐舒適,亦採用獨立懸吊系,與前懸吊系相同,可以使四個輪子各自獨立,為減少輪胎磨損及行駛穩定,需作後輪定位。

自動水平控制裝置(Automatic Level Control)

自動水平控制系統為專門應付汽車後部荷重的改變,沒有自動水平控制的汽車若在後部加重,汽車後部就會下沉,則會改變汽車的操縱特性,使頭燈上揚。

九、車身(Body)

車長(OverallLength)

自前保險桿至車尾最末端之長度。

車寬(Overall Width)

車身左右最大之寬度。

車高(Overall Height)

自地面至車身最高點之高度。

輪距(Track)

前輪胎左右中心線之距離。

軸距(Wheel Base)

前軸中心點與后軸中心點間之距離。

感應烘烤(Induction Baking)

利用靜電和電磁感應所發熱量來烘烤塗裝面的意思

十、其它(Other)

三元觸媒轉換器(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

使用銠和其它催化轉換器,用來限制廢氣中 HC、Co和NOx等污染物的含量。

排氣系統(Exhaust System)

指收集並且排放廢氣的系統,包括排氣歧管、排氣管、滅音管、尾管以及共振器。

共振器(Resonator)

消音器,可減少排氣噪音的裝置。

蒸氣液體分離器(Vapor-Liquid Separator)

蒸發氣排散控制系統內的裝置,可防止液體燃油經由活性碳濾罐蒸氣管流入引擎。

電子燃料噴射(Electronic Fuel-Injection System)

能將燃料噴入引擎,並能定時、測油的一種系統。

氧氣感知器(Oxygen Sensor)

排氣管的裝置之一,可測量廢氣中的含氧量,並將此訊號透過電壓訊號送至ECU,作為調整混合比之參考。

感測器(Sensor)

任何可接收及反應訊號的裝置,如電壓的改變、溫度及壓力的變化,電子燃料噴射系統中,各廠牌均使用了6至10個以上的感知器。

文│網路

汽車之地開通新能源微信公眾號「新能源汽車要聞」啦,關注公眾號可獲取一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PDF文件。

↑↑↑后,回復關鍵詞「路線圖」獲取PDF文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