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什麼殺猶太人?猶太人是哪個國家的?猶太人又稱猶太民族,屬閃米特人,人種為歐羅巴人種閃米特-含米特亞種,是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國的一個民族。猶太人發源於西亞的以色列地或希伯來地。狹義上來講則要追溯到在「種族"範疇上的歷史。猶太人在世界各地經過接近二千年的流浪,和當地人的通婚,使得猶太人的膚色變得多種多樣,有白種猶太人,黃種猶太人,和黑種猶太人,及印度和拉美的亞膚色的猶太人。
二戰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記憶,而這場洗劫的始作俑者便是惡魔—希特勒,戰爭中他實施了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在這場浩劫中有600萬的猶太人慘遭屠殺,這個數宇佔到了全世界猶太人的1 /3,這不僅給猶太人帶來了難以癒合的創傷,而且也深深震撼著全世界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心靈。災難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但希特勒為何如此憎恨猶太人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對猶太人的憎恨貫穿於希特勒的一生,即使在其生命最後一天他仍咬牙切齒地號召全體德國人共同反對猶太人。可見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憎恨是入骨的,希特勒這種對猶太人無比仇恨思想的形成是一個進漸,受綜合因素影響的過程。希特勒憎恨猶太人主要根植於其年輕時期形成的畸形反猶世界觀。這種世界觀的形成,主要受到當時整個歐洲特別是德國思想、政治大環境兩方面的影響。
1907年,希特勒時年47歲的媽媽患上了乳腺癌,而為她醫治乳腺癌的是一名猶太裔醫師。醫師用其時醫治乳腺癌的常用藥三碘甲烷對他的媽媽進行醫治,成果他的媽媽死於了三碘甲烷引起的血液中毒,痛苦地離開了人世。媽媽的逝世讓其時只要18歲的希特勒沉痛萬分,性情偏執的他深信媽媽是被醫師用藥不妥給「毒死」的,或許恰是這種「喪母之痛」在希特勒心中埋下了怨恨猶太人的種子。
希特勒小時候的願望即是長大后做個畫家或是修建設計師,他在中學期間,文化課的成果都不太好,只要繪畫一門是「優」。19歲時,他滿情期望地赴維也納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成果由於考試成果差而未被選取。聽說,其時的考官是猶太人,這又讓有著極強性情自負的希特勒以為,這全部都是猶太人對他輕視的成果。
希特勒深受歷史思想的影響,希特勒相信,猶太人就是出賣耶穌的那個猶太人的後裔,因而猶太民族沒有資格繼承基督的人格,是一個罪惡的、卑鄙的民族。這種卑鄙體現在猶太人的生理、精神上和文化上,他一再把猶太人描寫成污穢並患有疾病,甚至把一次大戰後德國流行的梅毒也歸罪於猶太人。
在文化上猶太人也逃脫不了希特勒的責難。他說:「難道這種污穢、荒淫尤其是在文化生活方而的腐朽,猶太人就沒有責任嗎,」他認為不能單純地把猶太人看作是財政和經濟上的吸附者,如果那樣「僅僅是一小步」,「應當看到這隻大蜘蛛通過戰爭這筆交易,正在吮吸著我們所有毛孔里的血。」
在這種偏執思想的指導下,希特勒效仿前代政治家們,在戰前的德國平擴軍備戰需要大量錢財的時候,把魔爪伸向了富裕的猶太人,希特勒政府慫恿德國人侵吞猶太人的銀行、企業和股份,強令查封猶太人辦的報刊和學校。反猶既可以為現實政治服務即備戰資金問題、轉移國內注意力,緩解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另一方而又發泄了自身對猶太人的憎恨,可謂一箭雙鵰之計。
紐倫堡審判是一個對戰爭審判比較徹底的大會,它使二戰時候德國的劊子手沒有逃脫的可能,二戰主要戰犯都被繩之於法,儘可能的揭漏戰爭的罪惡,想想在3個月召開的遠東國際法庭,歷時時間很長,但卻是日本戰犯網開一面的樂園,找幾個替罪羊了事,天皇卻逍遙法外。
猶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間具有很強的關聯性,猶太教是維繫全體猶太人之間認同感的傳統宗教。猶太教不歡迎外族信猶太教,要信猶太教的外族人必須通過考驗才可以,雖然如此歷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膚色的人群通過信猶太宗教而成為猶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猶太人也由此從阿拉伯半島的一個游牧民族,發展成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