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民日報政文部——彰顯專業的力量

香港回歸20周年報道,是年度重大戰役之一,牽扯麵廣、涉及條塊多。要確保報道總體協調,必須有「總牽引」。作為人民日報涉港報道的主力軍,政治文化部在承擔重點任務的同時,統籌前方後方、社內社外,充分展現了專業部在重大戰役報道中的優勢。

人民日報政文部

發揮專業優勢,策劃高出一籌、報道體現深度、統籌順暢高效

所謂專業優勢,集中體現在采編隊伍經驗豐富、業務嫻熟、作風過硬、人脈暢通。多年從事香港領域的報道,政文部從領導到採訪室編輯記者,對香港問題都非常熟悉。其專業優勢在準確把握中央政策精神、熟悉香港各方面情況、與相關部門順暢聯絡上得到了突出體現。

——站位高、立意深、把脈准,在選題策劃上高出一籌。凡事預則立,選題策劃,是進行重大戰役報道至關重要的準備環節,影響整個報道的基調、質量和效果。

吃透中央的政策精神。此次報道將「一國兩制」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部分進行分析評價,正是基於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處理香港問題新思路的正確認識。在特稿首篇《東風浩蕩 春滿香江——寫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和人物專訪《「一國兩制」:成功的政治實踐和管治模式——訪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中,不僅呈現「兩制」優勢,更突出展示「一國」成就。7月1日刊出的社論《沿著「一國兩制」正確方向行穩致遠》與總書記抵港發表講話提到的「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相合,正是因為我們對中央治港精神有準確全面的把握。

在關鍵議題上一錘定音。在掌握大量具體事實的基礎上主動謀划、敢碰硬骨頭。為了凝聚士氣、振奮人心,打破近年由於香港種種風波而出現的一些悲觀情緒,政文部經過充分討論,大膽直面「文化認同」「人心回歸」問題,推出特稿《讓血脈緊相連——香港同胞增強國家民族認同紀實》,生動展現香港社會人心回歸的成果,回應社會關切。從該文在社會各界引起的巨大反響來看,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這篇力作在輿論場上經受住了拷問,得到廣泛肯定。

今年5月,政治文化部主任溫紅彥(左三)帶隊赴香港採訪。圖為採訪小組專訪香港特區政府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左四)后合影留念。

——深入了解事實、充分挖掘素材,報道兼具深度和可讀性。圍繞香港回歸20年來的「變」與「不變」、發展成就,採訪了政府官員、企業家、學者等大量社會精英。這其中,某個議題應該採訪誰、如何約訪、如何提問,都建立在對香港各方面情況充分掌握、採訪渠道非常豐富的基礎上。甚至採訪普通市民,也必須熟悉香港市民的生活習慣和表達方式,才能獲得他們的真實感受。政文部主任、副主任親自帶隊,經過3輪赴港採訪,採集了香港各界關於回歸20年來的真實看法和感受,奠定了報道寫作的總體基礎。特別是對香港各個行業普通人的採訪,讓記者獲得了大量鮮活素材。最終呈現的特稿與特刊文章中,有不少香港「小人物」的聲音和故事,如70多歲的專業司機、凍肉食品店老闆等。這些「小人物」的現身說法,使文章更加有血有肉、平易近人。

——統籌採訪力量,大局觀和主動參與同樣重要。專業部門平時與相關單位有緊密的業務聯繫,遇到重大問題時,自然被賦予大量溝通協調事務。在本次報道中,政文部自覺承擔了很多聯繫統籌的工作,與中宣部、港澳辦、中聯辦等單位保持順暢溝通,讓各方配合默契、步調協調,確保零事故、零差錯地完成宣傳報道任務。

適應融合大勢,專業部門既要干好主業,又要搞活「副業」

本次報道中,人民日報首次嘗試將訪談直播、製作微紀錄片納入重大戰役報道的策劃中,並由簡單合作製作某個多媒體產品,轉為從內容生產、工作機制、傳播分發上創造平台,融多部門力量為一體,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尤其是政文部的專業優勢。

事實證明,嘗試是成功的。截至7月2日8時,兩場訪談直播播放量1022萬,6集微紀錄片《20年,香港正青春》在人民日報「兩微一端」播放量達2111.1萬,騰訊視頻等視頻網站播放量達214萬,成為慶祝香港回歸20年這一重大主題報道中,唯一獲得網信辦全網推送的新媒體產品。

回顧報道全過程,我們深深體會到,在媒體融合中,要從機制上為專業部門發揮專業優勢創造平台。

此次報道,策劃伊始,專業部門就與新媒體等部門充分合作,嘗試從操作流程、運行機制上跨部門深度融合。

今年3月下旬開始,由政文部主導,聯合新媒體中心、香港分社及總編室部分同志,組成了10餘人的核心團隊,確定既適合在「兩微一端」傳播、又適合在報紙落地的產品方向;商定以微型新聞紀錄片的形式,從內地、香港青年視角分享普通人故事;商定分音樂、家庭、影視、旅遊、金融、教育等6個主題……此後,確定專訪、聯繫嘉賓、設計腳本、撰寫台詞、組織拍攝、審看樣片,多部門合作涵蓋流程的每個細節。

製作過程中,政文部發揮長期從事香港報道的專業優勢,在部主任率領下,一位具有豐富新媒體製作經驗的編輯負責策劃、統籌項目,具有豐富香港報道經驗的資深記者參與腳本設計、嘉賓訪談、畫面剪輯等程序,內容上出謀劃策,字句上通篇把關,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既避免出現任何政治性和技術性的差錯,又確保紀錄片立意深刻、細節生動。同時,新媒體中心發揮新媒體產品製作與分發的經驗,牽頭傳播策劃、播出渠道等;香港分社發揮在前方的地緣和人脈優勢,積極聯絡採訪對象。各負其責,保證了產品製作的高水準和零差錯。

更值得一提的是,報紙采寫流程與紀錄片製作流程是有機統一的,政文部主導製作的微紀錄片,「倒灌」至政文部負責編輯的人民日報香港回歸20周年特刊,內容協調、對接順暢,輕鬆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無縫銜接。

培養專業隊伍,支持和鼓勵采編人員走專業化道路

當然,專業優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此次人民日報圓滿完成香港回歸20周年報道,效果引人注目,「亮劍」背後是多年「磨劍」之功。

記者要成為專家還是雜家,人們看法不盡相同,但新聞媒體需要一支具有專業素養的采編隊伍卻是共識。因為無論是快速報道突發新聞,還是長期跟蹤調查報道,記者的專業素養都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專業素養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培養。就媒體人自身來說,具備新聞傳播理念、知識和技能外,還要了解或熟知某些領域的專業知識。說易行難,新聞事件此起彼伏,媒體人要隨熱點而動,容易淺嘗輒止。一種看法認為,一名記者從「新手」成長為「老手」大約需要1~5年,從「老手」成長為專家型記者,需要15年~20年。堅守在某領域尤其是冷領域長期觀察、報道、研究,對媒體人個人是巨大考驗。

相對於新興媒體,傳統媒體經多年發展,已經養成一套采編人員培養體系,擁有一支具有各方面專業知識的記者隊伍,這是傳統媒體的核心競爭力。英國《金融時報》為應對競爭將前四版都定位為評論及深度報道,認為報紙新聞比網站至少晚12個小時,「必須以意見見長」,製作具有更高價值的「意義新聞」。 但「意義新聞」需要有一支具有專業素養的采編隊伍作後盾、作基礎。珍惜並善用手中的專業記者隊伍,讓核心競爭力發揮更大作用,是傳統媒體突破各種新傳播方式衝擊的關鍵。

傳統媒體要在培養和激勵機制中支持和鼓勵采編人員走專業化道路。年輕記者有朝氣、有活力,老記者有經驗、有厚度,媒體在人才培養上要兼顧兩種長處。如果僅看重衝殺一線時的速度,看不到豐富閱歷背後的敏銳,資深記者轉軌、轉型就會成為普遍現象,培養專家型記者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新聞媒體要珍惜記者長期報道某領域累積的知識和經驗,尤其要為肯坐冷凳、堅守非熱點領域的記者提供保障和激勵。

責任編輯:冷 梅

轉載請註明

掃描二維碼 一鍵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