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李蓮英不過3年殞命 死後身首異處死因成謎

1966年的時候,人們曾經打開過李蓮英的墳墓,令人吃驚的是,他的棺材里除一顆頭顱和一條長辮子外,沒有屍身……

李蓮英原名李英泰,字靈傑。祖籍浙江紹興,明末清初其先人流落山東,後來移居直隸河間府大城縣。道光二十八年(1846年)李英泰出生。

父名李玉,是個修鞋匠,家境極為貧困,在家鄉無以為生,全家輾轉進京,仍以修鞋為業。李蓮英小時候常幫助父親削切皮頭,所以人們都叫他「皮削李」。根據李蓮英的墓志銘記載,他「年九歲入內廷充役使」。

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李蓮英

清宮檔案的記載也證明,李蓮英是於咸豐七年十月十一日由鄭親王端華府送進皇宮當太監的,但年齡是13歲。也許李蓮英在凈了身之後,沒有直接到皇宮當差,而是在王府當了幾年的差,才被鄭親王送進皇宮的。

李蓮英入宮后的名字叫李進喜,他進宮14年的時候才由慈禧太后起名蓮英。李蓮英入宮之時,正值太監安德海慈禧太后寵愛,紅得發紫。

後來,安德海因少年得志,過分張狂,終於以「違背祖制,擅離京師」的罪名,在同治八年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拿獲,砍了腦袋。這件事使李蓮英得到了深刻的教訓。他是一個十分聰明乖巧的人,很快就明白了應該如何擺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關係。

網路配圖

李蓮英不僅學會了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能夠千方百計地討主子的歡喜,同時還能時時處處謹慎小心。正像墓志銘中說的那樣:「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李蓮英的心計使得他在年僅26歲的時候開始任儲秀宮的掌案首領大太監。這個職務一般需要進宮服役30年才有資格擔任,可是李蓮英這時候進宮剛滿13年。

光緒五年,李蓮英出任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隨著他的主子慈禧太後日益大權獨攬,他的聲望地位也一天天變得顯赫起來。李蓮英31歲時,已經可以和敬事房的大總管也就是清宮太監的總頭目平起平坐了。

而到了光緒二十年,46歲的李蓮英被賞戴二品頂戴花翎。清朝的二品文官,級別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副部長。對太監來說,二品頂戴只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雖然如此,李蓮英還是在太監中創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先例。因為早在雍正時期,雍正皇帝規定太監的品級以四品為限,不能再高出這個等級。李蓮英就這樣成為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紅人。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見梁惠王。王曰:「支!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釋義: 「不遠千里」又稱:「不遠千里而來」,表示不以千里為遠來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遙遠。

網路配圖

故事: 梁惠王見了孟子,熱情地說:「先生,您不以千里為遠來到我們魏國,一定是給我的國家帶來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您何必一開口就講利?有仁義就行了。如果君王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國家,大夫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說怎樣有利於自身,這樣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麼就危險了。」接著孟子說道:「在能出動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謀殺他們國君的必定是能出動一千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動一千輛兵車的二等國家,謀殺他們國君的,必定是能出動一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大國的大夫能從萬輛兵車的國家中獲得兵車千輛,二等國家的大夫能從千輛兵車的國家中獲得兵車百輛。這些大夫的產業不能說不多了,但是,他仍永遠不會滿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揚私利了。」

梁惠王聽了很受觸動,焦急地問:「那先生以為該怎麼辦呢?」孟 子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他的雙親,也沒有講義的人會不尊 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講仁義就夠了,何必再講利呢?」

出處:《左傳·隱公十一年》

不度德、不量力,不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犯王不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宣乎!

釋義: 「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來表示不能正確地估計自己的力量,或過高地估計自己。

網路配圖

故事: 春秋時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內有兩 個諸侯國,一個是鄭國,一個是息國。公元前712年,息國向鄭國發動了戰爭。

這兩個諸侯國雖然都很小;但息國的人力與物力比鄭國要少得多,軍力也要弱得多。戰爭自然以息國的失敗而告終。

事後,一些有見識的人分析出,息國快要滅亡了。他們分析的根據是,息國一不考慮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勝,三不同親近的國家籠絡好關係,四不把自己向鄭國進攻的道理講清楚,五不明辨失敗的罪過和責任是誰。犯發這五條錯誤,還要出師征伐別國,結果遭到失敗,這不是非常自然的嗎?

果然,不久息國被楚國攻滅。

「黃門待詔夏賀良等建議改變年號和帝號,說增加漏的刻度可 以使國家永遠安寧,我誤聽了他們的話,希望給天下帶來安寧,但是 並沒有應驗。夏賀良等所說的所做的,都是違經背古,不合時宜。六月甲子日的詔書,除了大赦一項之外,全部廢除。」

這次改號不到兩個月就結束了。夏賀良等人因妖言惑眾,被處以死刑。

解釋:

比喻極有才華。

出處: 南朝·宋·無名氏《釋常談·斗之才》文章多,謂之八斗之才謝靈運嘗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斗,我得一斗,天下兵分一斗。」

釋義: 比喻極有才華。

網路配圖

故事: 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的詩,大都描寫會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於刻劃自然景物,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

他寫的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他的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將他召回京都任職,並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謝靈運受到這種禮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自誇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多爾袞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1626年封貝勒;1628年,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入主中原。

多爾袞的尊號從「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五年再尊為「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大權獨攬,成為名義上的「太上皇」,而小皇帝只有仰人鼻息。順治帝自此埋下對多爾袞的怨恨。

網路配圖

1644年,豪格的一個親信部下,出面檢舉豪格「悖亂」,豪格的部下被殺死,豪格也被廢為庶人。1646年,多爾袞起用豪格,命他率軍前去對付張獻忠。豪格把張獻忠殺死後,凱旋迴京,之後卻被幽禁,時年四十歲的豪格在幽禁中無疾而終。一說豪格帶了大軍凱旋的時候,到了盧溝橋,在宴會當中,被用弓弦給勒死的。還有一種傳說是在凱旋的時候多爾袞設伏兵把豪格給殺了。多爾袞殺掉豪格后,還霸佔了豪格的妃子作為自己的福晉。多爾袞如此種種行徑都加深了順治對他的憤怒。

1650年,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行獵時墜馬跌傷,醫治無效,十二月初九日死於喀喇城,只有39歲。多爾袞的靈柩運回北京,順治帝追尊他為義皇帝,廟號成宗。多爾袞的葬禮依照皇帝的規格舉行,埋葬在北京東直門外。

網路配圖

多爾袞死後不久,他的政敵紛紛出來翻案,揭發他的大逆之罪。順治皇帝召集王爺大臣開會,列出多爾袞的謀逆罪,籍其家產,罷其封爵,撤其廟享,誅其黨羽,毀墓掘屍。1655年,有官員上疏稱頌多爾袞的功勛,但被濟爾哈朗罵了個狗血噴頭,流放寧古塔充軍。

當時在北京的義大利傳教士衛匡國在《韃靼戰紀》中記載說:「順治帝福臨命令毀掉阿瑪王(多爾袞)華麗的陵墓,他們把屍體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他的雄偉壯麗的陵墓化為塵土。」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發布詔令,正式為多爾袞翻案,下令為他修復墳塋,復其封號,「追謚曰忠,補入玉牒」。

網路配圖

遲至一百年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發布詔令,正式為多爾袞翻案,下令為他修復墳塋,復其封號,「追謚曰忠,補入玉牒」。如此鐵案又再度被翻了過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