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給未來的爸爸們:沉默的父愛,真的更好嗎?

點擊 LoveMatters 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SEX & LOVE」的深度內容

作者 | Andrew Reiner

男孩是什麼時候成為男孩的呢?

他們又是怎樣成為我們心目中隱忍、堅強的父親的呢?

當我們限制了孩子們對於父親的定義時,

也就限制了ta們對男孩和男人的定義。

女人並非生來就是女人。性別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社會構建。但是,這並非只有對女人才是如此。

男孩們什麼時候成為了男孩呢?他們又怎麼成為了我們心目中隱忍、堅強的父親?父愛如山,這種沉默而不加張揚的父愛,不僅在如此,許多其他文化中也是這樣。

在父親節剛過,小愛為大家送上一篇譯作,和大家聊一聊,男孩子是怎麼成為男人的,而這些未來的父親們,還應該像我們普遍期待的那樣,隱藏起自己的情感,以及對孩子的愛嗎?

父親節那天吃早餐的時候,我五歲的兒子和他的同學一起唱了一首關於父親的歌,歌詞寫到,「我爸爸高大又強壯」,「他動動鎚子就可以修好一切」,最關鍵的是,他「非常酷」

這些特質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傳唱這些歌詞的過程中,男性氣質被固化了,我們限制了孩子們對父親的定義,也限制了ta們對男人和男孩的定義 。

孩子們的圖畫書中的父親,往往是一個能讓孩子們大笑的角色,他帶著兒子們去冒險,他是身體力量的榜樣,他沉默隱忍,是獨立的標杆。

在這些兒童書中,很少有父親會大聲說出自己對兒子的愛,即使表達,他們的姿態也往往是象徵性的。

有性別指向的語言會傷害到女人和女孩,這一觀點,在女性主義課程里早已不新鮮,但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這種刻板信息,同樣會傷害到男孩。

2014年,《兒科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相比男寶寶,母親們和女寶寶有更多的言語交流。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一個英國研究團隊發現,西班牙母親們在和四歲女孩溝通時,會比和四歲男孩溝通時用更多帶有情感的詞語,而且她們的話題也更多與情感相關。

有意思的是,這項研究同時也發現,在和父親談及過往的經歷時,女兒們會比兒子們更多地談及自己的感受。

而且,回憶過往時,父親們會在和四歲女兒的談話中使用更多表達情感的辭彙,而對四歲的兒子就不是這樣。

不僅如此,2017年,埃默里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 父親們會更經常對女兒微笑,他們也更經常唱歌給女兒聽,他們對女兒所用的語言會更具有「分析性」,他們的言語中也會表露出他們的悲傷情緒。

而在和兒子們的對話中,父親們的用詞則會更多關注成就——比如「勝利」,還有「驕傲」。

研究人員認為,許多以往的研究都發現,女孩子們要比男孩子們在學校里有更好的表現,而父親用詞上的差異,很可能導致了這種現象。

另外一項研究則關注了在孩子們因為意外去急症室之後,父母所用的語言。這項研究的結果是,父母提醒女兒們以後再做同一件事時要更加小心的次數,是他們告訴兒子的四倍。

研究報告還援引了另一項研究,就是在教孩子們如何從遊樂園的杆子上爬下來的時候,會對兒子們用指導性的語言,但對女兒們,就會使用非常詳細的解釋。

我們總是期待男孩子們沉默寡言,這甚至可能影響男孩們的文學水平。

在《美國的男性氣質》(Manhood in America)一書中,專門從事男性氣質研究的作者邁克爾·基梅爾寫到:「人們認為,傳統的文科課程會讓男孩們變得女性化。」

紀實類問題對男孩子們不是那麼困難,但是小說,特別是詩歌,則會讓男孩們害怕。為什麼呢?因為小說和詩歌需要表達感情,這被看成是女性化的——我們的性別腳本讓男孩子們避免表達感情,如果避免不了,那麼也要壓抑自己的感情。

女人總是說,她們希望男人能夠向她們傾訴感情。但是,對脆弱和羞恥有過深入研究的布雷內·布朗在《接受挑戰》(Daring Greatly)一書中寫到,這一要求會讓男人不舒服,甚至讓他們恐懼。

加拿大的一項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女大學生們認為,如果男性能夠使用更短的句子,並且少言寡語的話,那麼他們會變得更有吸引力。

這項研究和布朗博士的研究不謀而合:如果男人不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反而會顯得更加迷人。

但事實上,男性生來就比女性更加敏感。

愛德華·特羅尼克(Edward Tronick)長期從事母嬰互動方面的研究。他和他在哈佛大學醫學院新生兒醫學系的同事們發現,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母親們在和男性嬰兒的互動中,會更加有警惕性,這是因為,男性嬰兒在控制情感方面,需要更多的幫助。

他們的研究顯示,男孩們的情緒活動「最終會受到限時,或者更加需要得到改變」,而母親通過肢體上的迴避,開始了這一過程。

所以,特羅尼克博士說,「從嬰兒開始,我們就已經在讓男孩們『變得更像男人』了,早在他們學會說話之前。

朱迪·楚(Judy Chu)是一個人類生物學家。她在4至5歲男孩中進行了一項為期兩年的研究。她發現,男孩們和女孩們一樣,能夠敏銳感知他人的情緒,也能夠培養親密的友誼。

在她所寫的《什麼時候男孩變成了男孩》(When Boys Become Boys)一書中,她認為,當男孩們進入國小一年級, 他們就會收起他們的同理心,他們開始學會沉默寡言,並在感情上疏遠自己的朋友。

這種情況有時甚至可能更早發生,有趣的是,他們只在公共場合會這樣,在家或者父母在身邊時,則不會這樣。

我們為什麼要限制男孩們的情感呢?

因為我們告訴自己,我們這是在為男孩們之後的奮鬥做準備,讓他們能夠在這個殘酷和冷漠的世界里,擁有更多的競爭力。他們越早做好準備,那麼他們的適應力就會越強。

但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蘇珊·大衛(Susan David)認為,事實正好相反。「研究發現,壓抑情感的人,不僅抗壓力低,在情緒方面也更加不健康。

我們怎麼改變呢?大衛博士認為,我們可以從讓男孩們體驗自己的情緒開始。男孩應該在一個不會受到評判的環境里體驗各種情緒,並為他們提供情緒的解決之道。

這就意味著,要讓他們知道,情緒無所謂好壞,他們的身份並不是由情緒定義的,情緒也沒什麼可怕的。

告訴男孩們,「我發現你有點不開心哎」,或者,「你是什麼感覺?」再或者,「你怎麼了呀?」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複雜,大衛博士說,「告訴男孩們你是關心他們的,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告訴他們不管他們說什麼,你都會認真傾聽。」

#互動留言#

你覺得從小到大有被限制情感表達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本文來自談性說愛中文網謝絕轉載

找到我們的方式有

公眾號 LovemattersCN

中文網 lovematters.cn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