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85后、90后們,怎樣看待自己的祖國?

剛登上時代舞台的85后、90后們,怎樣看待自己的祖國?

答案想必豐富多彩。而近日西方媒體的一篇報道提供了一個有意思的視角。報道說,如今,年輕人普遍認為,已然是個偉大的國家。調查顯示,的年輕一代,外語講得更溜了,出國機會更多了,但在「周遊列國」之後,眼裡盛滿的已不再是艷羨,而是自豪他們是最國際化的一代,也是最自豪、最自信、最不崇洋的一代。

似乎是在不經意間,「崇洋」這個曾經熟悉的詞正漸漸淡出。那些言必稱「西方」、例必舉「美國」的聲音慢慢低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怎麼樣」「需要什麼」。書店的暢銷書,早不是清一色的西方經驗;各行各業的標準,也不再唯西方是從。的企業家,敢於大聲喊出,「請重新發現,將視作一個機遇」;在國外的華人,常常在社交媒體上駁斥那些針對的「傲慢與偏見」。

面對世界,我們依然積極學習、取人之長,但這種學習已不是低人一等的仰視,而是地位同等的平視。毫無疑問,今天的人更加自信了,而這種心態的直接來源就是,世界的東方,正傲然挺立起一個強大的。

為什麼能迅速強大起來?許多人都在追問,也都在嘗試破解這其中的密碼。紮根本土的制度設計、彎道超車的后發優勢、改革釋放的巨大紅利、開放注入的市場活力……而所有這些,都源於一個不容忽視的精神內核——無論何時,無論國家處於何種境遇,我們從不放棄希望,從不放棄強國夢想,從不放棄對美好未來的追求。

當列強的堅船利炮驚破「天朝上國」的迷夢,魏源作《海國圖志》圖「師夷長技以自強」;當護法戰爭失敗、革命前景暗淡,孫中山在《建國方略》憧憬「工廠遍地、機器轟鳴、高樓大廈矗立、火車輪船繁忙往返」的現代化景象;當長征剛結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住著窯洞、穿著補丁衣服、吃著小米飯南瓜湯,這群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戰士仍在謀划和架構的未來;當新成立之初一窮二白、百廢待興,連洋火洋釘洋皂尚需進口,共和國的建設者們就已在為完整獨立的工業體系傾力奮鬥……

奮發圖強的基因始終一以貫之,這才是強大之根本所在。

抱有創造未來之志,還需尋到通往未來之路。毋庸諱言,「睜眼看世界」的探路之初,我們也有過迷茫時刻,巨大的國家創傷引發精神上的妄自菲薄:由「懼洋」而「崇洋」,從器不如人、技不如人到制不如人、智不如人,盲目套用西方經驗,又一次次被失敗打回現實……而隨著實踐教益與經驗的積累,一條光明之路終於被走了出來:無論器物還是制度,只有以我為主,取他山之石為我所用而非削足適履,才能找到「合腳的鞋子」。

「只有人最了解自己」,「只有他們自己慢慢摸索出的解決辦法才是長久之計。」一路走來,遵循著這樣的思路,以強大的精神為支撐,我們篳路藍縷開啟征程,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在發展中不斷變革,才開創出這盛世榮景。

我們因道路正確而愈加自信,因自信而愈發堅定,與「崇洋」心態漸行漸遠,對這片土地愛得更加深沉。

有人說,已經成為這個充滿不確定世界的「力量與穩定的燈塔」。的確,環顧當今世界,一隻只「黑天鵝」不期而遇,一幕幕黑色幽默劇不時上演。置身此時,的穩定發展被看作世界的「定海神針」,而我們更需要保持清醒常懷緊迫感。夢想之旅,從來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風順。如今,我們正面臨著復興之路上最緊要的幾步,深化改革、脫貧攻堅、環境治理等樁樁件件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而這些都要靠年輕一代去拼搏、去實現。

青春如朝日,「制出將來之少年者,則少年之責任也」,當下的年輕一代,不僅是自豪的一代,也是愛國、奮鬥、圓夢的一代。當更多人將奮鬥的青春融入國家民族發展歷程,國家便會積累下更多破浪前行的資本。

前段時間,在一個「何為發展」的熱帖之下,收穫點贊數最多的答案是一組對比照:一張照片是三十年前的「爛泥渡」棚戶區,而另一張正是如今高樓林立的浦東陸家嘴。這樣天翻地覆的變化正是現代化建設的縮影,引人無限感慨。

上世紀90年代,幾乎不作詩的小平同志,在冒雨視察上海楊浦大橋時不禁吟出:「喜看今日路,勝讀百年書。」未來已來,當代人傳承精神、砥礪前行,方能慰藉先輩、不負當代,方能讓我們的後人在面對同樣的發展之問時,給出更加自豪、更加精彩的回答。

※圖片來源於網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