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醋泡姜,助長壽?

孔子活了73歲,一部論語,孔子留下的最明確的養生方法就是每天早上吃薑。與此不謀而合的是。

事實上,生薑祛病養生的方法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離姜的習慣,在《論語•鄉黨》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說。民間素有「朝含三片姜,不用開藥方」,「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家備小姜,小病不慌」的說法。根據醫書的記載,生薑具有很多令人稱奇的功效。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生薑化學組成複雜,如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姜酮、檸檬醛、芳香油、辣椒素、二苯基庚烷等多種物質,使其生物活性功能多樣。生薑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其中還含有較多的揮髮油,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臟和血清膽固醇的蓄積。另外生薑具有防氧化和抗衰老功能。它還是《康熙來了》隆重推介的女明星暖身必備佳品,被安吉麗娜•朱莉稱為產後迅速恢復魔鬼身材的秘密武器。

作為有諸多功效的醋泡姜,其具體做法怎樣呢?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

醋泡生薑的製作方法

1.先把生薑切成薄片。最好使用鮮姜,鮮姜有非常好的藥用功效,還可以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消化。薑片不用切得太厚,但一定要切得均勻。

2.把切好的姜放到瓶子里,隨後把米醋倒入瓶里,注意,這個瓶子一定要洗乾淨,瓶子裡面不能有油,以免生薑變質;米醋一定要沒過薑片,不能讓薑片露出來,隨後把這瓶用米醋泡的薑片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儲存。一周以後就可以每天吃2~4片鮮姜,有非常好的降血脂、輔助治療關節炎的作用。

其實生薑自古以來就是非常有名的,有很多故事。

【傳說故事】

王禎《農桑通訣》記載:「秋社前,新芽頓長,分采著,即紫薑,芽色微紫,故名。最宜糟食,亦可代蔬。劉屏山云:恰似勻妝指,柔尖帶淺紅,似之矣。白露后,則帶絲,漸老,為老薑。味極辛,可以和烹飪,蓋愈老則愈辣也。曝干則為乾薑,醫師資之,今北方用之頗廣。九月中掘出,置於屋中。宜作窖,谷桿合埋之。今南方地暖不用窖。至小雪前,以不經霜為止。扒出日,就土曬過,用箬篰盛貯,架起,下用火熏,三日夜,令濕氣除盡。卻掩筇口,仍高架起,下用火熏,令常暖,勿令凍損。至春,擇其芽之深者,如前法種之,為速效而利益信。」

《農桑通訣》又載:「種姜,一畝沙地可收三千斤,若全部不長,扒開土根薑母賣掉也夠本錢。」

李時珍云:鮮生薑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痛神效。早行山間時口含一片姜,不犯霧露清濕之氣及山嵐不正之邪。

《東坡雜記》記載:予昔監郡錢塘,游凈慈寺。眾中有僧號「聰藥王」,年八十餘,顏如仙丹,目光炯然。問其養生之道,答曰:「服姜四十多年,故不老也。」

宋代朱子:

姜雲能損心,此謗誰與雪。

請論去穢功,神明看朝徹。

蘇軾與好友姜至之等人飲酒。姜提行酒令,每人必說在座客人是一藥名。姜即指蘇說:「你是一味藥名,紫蘇子(子蘇子)。」蘇軾也說:「你的名字也是藥名,不是半夏就是厚朴。」姜問其故,蘇日:「若不是半夏、厚朴,何以說用姜制之(姜至之)?」「制」為「至」字諧音。二味藥用薑汁炮製,生薑制半夏、厚朴之毒。

蘇軾很多詩中用到生薑,如「先社姜芽肥勝肉」,「故人兼致白芽姜」。蘇著有《蘇學士方》、《蘇沈良方》等,均有生薑養生的介紹。

宋代洪邁《夷堅志》記載:廣西通判楊立之返回楚州,咽喉紅腫生瘡,潰破化膿。正遇到名中醫楊吉老。楊吉老知道楊立之喜食鷓鴣,當即令食生薑一斤,然後用藥。楊立之不解,認為是火上加火,但又不能反對,就食之,病情由輕而痊癒。問其故,楊吉老曰:「鷓鴣喜食半夏,通判喜食鷓鴣,半夏之毒轉入喉,生薑解半夏之毒也。你毒已去,不再用藥了。」

附件:

【名稱】:生薑

【別名】:姜根、百辣雲、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鮮生薑、蜜炙姜、生薑汁、姜

【性味】:味辛;性溫。

①《別錄》:味辛,微溫。

②《千金·食治》:無毒。

③《醫學啟源》:性溫,味甘辛。

④《醫林纂要》:煨姜,辛苦,大熱。

⑤《本草再新》:煨姜,味辛,性溫平,無毒。

【歸經】:入肺、胃、脾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心、脾、胃四經。

②《本草匯言》:入脾、肺、腸、胃諸經。

③《本草經解》:入膽、肝、肺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搗汁沖。外用:適量,搗敷;或炒熱熨;或絞汁調搽

【注意事項】:

陰虛內熱者忌服。

①《綱目》:食姜久,積熱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發甚速。癰瘡人多食則生惡肉。

②《本草經疏》:久服損陰傷目,陰虛內熱,陰虛咳嗽吐血,表虛有熱汗出,自汗盜汗,臟毒下血,因熱嘔惡,火熱腹痛,法韭忌之。

③《隨息居飲食譜》:內熱陰虛,目赤喉患,血證瘡痛,嘔瀉有火,暑熱時症,熱哮大喘,胎產痧脹及時病後、痧痘后均忌之。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

散寒解表;降逆止嘔;化痰止咳。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用於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

①《本經》:去臭氣,通神明。

②《別錄》: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

③陶弘景:歸五臟,去痰下氣,止嘔吐,除風濕寒熱。

④《藥性論》:主痰水氣滿,下氣;生與干並治嗽,療時疾,止嘔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熱不能食,搗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結氣實,心胸擁隔,冷熱氣。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氣。

⑥《食療本草》:除壯熱,治轉筋、心滿。止逆,散煩悶,開胃氣。

⑦《本草拾遺》:汁解毒藥,破血調中,去冷除痰,開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風寒。

⑨《醫學啟源》:溫中去濕。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傷寒、傷風、頭痛、九竅不利。入肺開胃,去腹中寒氣,解臭穢。解菌蕈諸物毒。

⑪《綱目》:生用發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點赤眼;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痛。

⑫《本草從新》:薑汁,開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療狐臭,搽凍耳。煨姜,和中止嘔。

⑬《會約醫鏡》:煨姜,治胃寒,泄瀉,吞酸。

⑭《現代實用中藥》:治腸疝痛有效。

【附方】:

①治感冒風寒:生薑五片,紫蘇葉一兩。水煎服。(《本草匯言》)

②治嘔吐,百葯不差:生薑一兩,切如綠豆大,以醋漿七合,於銀器煎取四合,空腹和滓旋呷之。(《食醫心鏡》)

③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憤憤然無奈者:半夏半升,生薑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金匱要賂》生薑半夏湯)

④治冷痰嗽:生薑二兩,餳糖一兩。水三碗,煎至半碗,溫和徐徐飲。(《本草匯言》)

⑤治三十年咳嗽:白蜜一斤,生薑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銅銚知斤兩訖,內蜜復秤知數,次內薑汁以微火煎,令薑汁盡,惟有蜜斤兩在,止。旦服如棗犬,含一丸,日三服。禁一切雜食。(《千金方》)

⑥治勞嗽:蜂蜜、薑汁各四兩,白蘿蔔汁、梨汁、人乳各一碗。共熬成膏,早晚滾湯服數匙。(《經驗廣集》五汁膏)

⑦治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梗,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切)四兩,甘草(炙)三兩,人蔘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洗)半升,黃連一兩,大棗(擘)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生薑瀉心湯)

⑧治心胸脅下有邪氣結實,硬痛脹滿者:生薑一斤,搗渣,留汁,慢炒待潤;以絹包,於患處款款熨之,冷,再以汁炒,再熨良久,豁然寬快也。(《傷寒六書》)

⑨治霍亂心腹脹痛,煩滿短氣,未得吐下:生薑一斤。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作三服。(《肘後方》)

⑩風濕痹痛:生薑汁和黃明膠熬貼。(《本草從新》)

⑪治中氣昏厥,亦有痰閉者:生薑五錢,半夏、陳皮、木香各一錢五分,甘草八分。水煎,臨服時加童便一盞。(《本草匯言》)

⑫治時行寒瘧:生薑四兩,白朮二兩,草果仁一兩。水五大碗,煎至二碗,未發時早飲。(《本草匯言》)

⑬治胃氣虛,風熱,不能食:薑汁半雞子殼,生地黃汁少許,蜜一匙頭。和水三合,頓服。(《食療本草》)

⑭治腹滿不能服藥:煨生薑,綿裹納下部中,冷即易之。(《梅師集驗方》)

⑮治手脫皮:鮮姜一兩。切片,用酒二兩單,浸二十四小時后,塗搽局部,一日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⑯治禿頭:生薑搗爛,加溫,敷頭上,約二、三次。(《貴州中醫驗方》)

⑰治諸瘡痔漏,久不結痂:生薑連皮切大片,塗白礬末,炙焦研細,貼之勿動。(《普濟方》)

⑱治發背初起:生薑一塊,炭火炙一層刮一層,為末,以豬膽汁調塗。(《海上方》)

⑲治赤白癜風:生薑頻擦之良。(《易簡方》)

⑳治猘犬咬人,重發:搗姜根汁飲之。(《補缺肘後方》)

(21)治蝮蛇毒:末姜薄之,干復易。(《千金方》)

(22)治跌扑傷損:薑汁和酒調生面貼之。(《易簡方》)

(23)牙齒疼痛,日夜呻吟:老生薑切片,安瓦上,用炭火,卻將白礬摻姜上,候焦為末,擦疼處。(《海上方》赴筵散,又名晉礬散)

(24)治百蟲入耳:薑汁少許滴之。(《易簡方》)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