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西方文化語境中「審美文化」概念的演變

The Evolvement of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Context of Western Culture WU Guo-jiu (Chinese Department,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009,China)

內容提要:為澄清「審美文化」概念產生、發展的歷史,本文限定在西方文化歷史語境中,對這一概念所歷流程進行了追索。它萌芽於席勒,由斯賓塞明確提出,此後使用者漸多。

For the purpose of clarifying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culture,we traced back to its origin in the western cultureand history.The concept was first advanced by Schiller andthen was stated clearly by Spenser.It has been used by moreand more people ever since.

關鍵詞:西方/文化語境/審美文化/the West/the context of cultur/aesthetic culture

追蹤「審美文化」概念的歷史,恐怕很難繞開席勒。他在《審美教育書簡》中四次提及asthetische,Kultur。[1](P52、53、100、113)asthetische,Kultur兩詞是德文,與之相對應的英文是aesthetic、culture。眾所周知,aesthetic一詞在英文中意為「審美的」,Culture有「文化」義。於是有研究者據該書英文版稱是席勒首次提出了「審美文化」概念。[2]筆者以為,問題並非如此簡單。要知道,無論是德文中的Kultur還是英文中的culture都絕非僅有「文化」這個唯一的涵義,它們都還有著文明、陶冶、培養、培育、栽培、耕作等意義。因此,固然可以將asthetische Kultur或aesthetic culture理解為「審美文化」,而理解為審美陶冶、審美修養、審美培養、審美教育亦未嘗不可。而事實上席勒本人當年是在「審美文化」這個意義層面還是在審美修養、審美教育等意義層面上使用asthetische Kultur的呢?如想澄清這一問題,必須首先追述一下該著所產生的歷史文化語境,並將asthetische Kultur還原至具體的文本語境系統中去辨析探究。18世紀80年代初,德國文化界的狂飆突進運動聲勢日益沉寂,席勒本人也進入了哲學思辨時期。他贊同康德的思想,認為人類發展道路是由被感性支配的自然狀態走向精神控制物質的理性狀態,從而,人由自然人變為理性人,而他所處的時代正處於人類結束自然歷史走向精神歷史的轉折點上。但是,隨後雅格賓派專政時期的恐怖行動卻使他極為失望。這個時代,上層社會腐朽專橫,下層社會粗野暴戾,與古希臘時代人是完整的人相反,當代人是分裂的人。分裂的人具有感性衝動即物質衝動和理性衝動即形式衝動。這兩種衝動都具有強迫性,難以直接結合。若想使人達至理想的統一體,使人由自然人走向理性人,還需要一座橋樑,那就是源於另一種衝動即遊戲衝動的審美和藝術。因為「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遊戲;只有當人遊戲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3](P450)因此,必須通過審美教育,加強人的審美修養,培養人美的心靈和健全的個性,從而彌合當代人人性的分裂與殘缺。這正是本書主旨所在。也因此,他將該書命名為Uber die Asthetis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 in einer Reihe von Briefen(德文,大意為「關於人的審美教育的系列書簡」)。所以說,席勒在審美修養或是審美培育等意義層面使用asthetische Kultur的可能性最大,而非現象地提及「審美文化」概念。

再將asthetische Kultur還原至具體文本語境中去作深層辨析。第十封信第六段中作者第二次使用asthetische Kultur。原文如下:"Und doch ist gerade diese Energie des Charakters,mit welcher die asthetische Kultur gewohnlich erauftwird,die wirksamste Feder alles Groβen und Trefflichen im Menschen,deren Mangel kein anderer,wenn auch noch so groβer Vorzug eresetzen kann.Halt man sich also einzig nur an dae,was die bisherigen Erfahrungen uber den Einflu der Schonheit lehren,so kann man in der Tat nicht sehr aufgemuntert sein,Gefuhle auszubilden,die der wahren Kultur des Men so gefahlich sind."[1]馮至先生譯為:「審美修養是以犧牲性格的潛力為代價而換來的,而這種性格的潛力是人類一切偉大和卓越的最有力的原動力,倘若缺了它,一切別的,即使是同樣偉大的優點也不能頂替。因此,如果僅僅堅持迄今經驗所給予的關於美的影響的教訓,那人們的確不會十分高興地去培養對人的真正文明如此危險的情感。」[4]繆靈珠先生將該詞譯為「美感教育。」[5](P158-159)馮繆二先生於德文都有極深造詣,譯文皆貼切曉暢。只是,繆文更接近於直譯。我們注意到,這兩句提及了性格、情感,再由上下文語境,可知它主要指涉人類個體審美能力或美感的培育養成,而非泛泛談及所謂審美的文化,將asthetische Kultur譯為審美修養或美感教育都是可以的,這也與全書主旨相吻合。如譯為審美文化就會有這樣的句子:「這種為了換取審美文化而犧牲的性格力量,恰好是人類一切偉大卓越之事的最強的原動力」,這是很難理解的。通觀全書,其他三處如譯為「審美文化」也難以講通。

綜上所述,席勒是在審美修養或美感養成等意義上使用asthetische Kultur,認為是席勒首先提出了「審美文化」概念的說法難免有牽強之嫌。但是,Kultur畢竟有文化之意義,asthetische Kultur在後世被人理解為「審美文化」而襲用也是必然的。因此,可以將《審美教育書簡》中asthetische Kultur視作「審美文化」概念的萌芽。

據現有材料看,在西方,第一個在明確意義上使用「審美文化」概念的,應該是英國著名學者斯賓塞。他在《論教育》中較為詳細地探討了審美文化對社會人生的意義問題。在此之前,19世紀初,另一個英國人阿納爾德針對當時英國社會日益濃厚的商業化傾向及引發的道德及精神危機大聲疾呼,他在《文化與無政府》中,要人們注重文化的建設,還對文化一詞作出了獨特的定義,成為文化的經典性定義之一。他認為;「文化就是通過學習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說出的最好的東西而達到人類自身之完美的活動。通過這種學習,人們就可以用新鮮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沖洗掉自己陳舊的觀念和習慣。」[6]聯繫上下文語境,我們發現,阿納爾德心目中的文化是人類追求自身完美的活動流程,而非其結果;所謂最好的東西,不是使當時社會發生著巨變的科學技術,而是具有審美色彩的文學藝術。阿納爾德這一極具理想主義色彩的定義,對後來者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斯賓塞就是承續者之一。他在《論教育》中明確地將阿納爾德定義的文化命名為「審美文化」。他說,人生具有多方面需求,它需要「閑暇」、「輕鬆和娛樂的活動」,特別是「對大自然和文學藝術的欣賞」,「在很大程度上審美文化是產生人類幸福的因素」,甚至可以認為,「從根本上說,審美文化是人類幸福的必需品」,構成審美文化的各種文學藝術「具有來自但卻高於文明生活的超越價值」,主要目的在於「創造一種健康的文明生活」,因此,審美文化在日常生活閑暇時間中「應當佔有至高的地位」。[7]正是在這段論述里,斯賓塞在明確意義上使用了「審美文化」這個詞。只是,由於此書的重點在教育,因此並未在內涵外延上對「審美文化」予以明確界定,而是在相當寬泛的意義上指涉了該詞。應該承認,在西方,「審美文化」這一範疇自席勒那裡萌芽到後來被較多涉及,斯賓塞是關鍵的一環。

斯賓塞之後60年,德國著名美學家瑪克斯·德索也提及「審美文化」概念,《美學與藝術理論》是其代表作。書中他竭力主張,在美學之外,還應該有另類不同的科學——藝術科學;並廣泛深入地探討了現代美學潮流、審美對象、審美經驗、審美形式、藝術家的創作活動等等美學藝術問題。在該書第一章論及美學研究的「內容與方法」時,他談到了「審美文化」。他說:「……在普通美學史里,重點應在體系方面。然而當人們轉向通常包含在『審美文化』一詞含意中的問題時,另一條線索則顯示出了新的價值。這裡所指的是生活的美化。我們對快感的自然追求是能夠受到提煉的,對愉悅的慾望是可以凈化的,美學領域就是達此目的的合適場所。就連康德都在美學里為倫理學所禁止的愉悅庇護。誠然,這種對於微妙歡欣的敏感性惟有通過審美力的安排,與那使生活更有意義的慾望結合起來才有效益。但現在,兩者合在一起,使演說與寫作、體態與服裝、房屋與花園中都產生出美來。」[8](P2)在他看來,審美文化主要是指「生活的美化」,指「演說與寫作、體態與服裝、房屋與花園」之美。與傳統認識相比,它已更側重於指涉日常生活現象的層面,顯示了新的意向。

可以肯定,審美文化作為學術研究,在歐洲諸國從未像在目前這樣受到美學家及文化學家們那麼多的關注。但細心考察,總是可以或多或少或清晰或蕭淡地發現它的種種印痕。當代文化界聲名赫赫的德國思想家阿多爾諾在《美學理論》這部巨著里,對傳統美學理論作了深刻回視,對其利弊進行了深入的梳理剖析,並儘力揭示現代藝術所具有的特殊品格以及當代美學與藝術的未來前景。特別是,他以他特有的文化批判主義的銳利目光對反藝術、技術效應、文化工業等等許多文化藝術現象都作了深刻的分析評判。就是在本書的第二章第九節討論「作為各種世俗化流派的各種主意('Isms' as secularized schools)」時,阿多爾諾提及了「審美文化」概念。相關的一段原文如下:"This is the basic frame of mind of the asthetic reactionary.Reflection,which is today an intergral part of individual asthetic culture,has to dissolve this air of unpretentiousness."[9](P38)譯文為:「這就是審美反對派的基本心境。今天,作為個體審美文化之組成部分的反思,必須消除這種謙遜的模樣。」他是在為現代藝術的各種主義辯護,並對反對者們的真假現代主義的先驗區別進行批評時說這番話的。從全書的語境看,審美文化涉及了人類個體文化素質、文學藝術以及自然文化景觀等。

義大利人,著名新實證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沃爾佩在《趣味批判》一書附錄三中,論及「當代建築學的核心問題」時也曾觸及「審美文化」這個概念:「……給(一般)藝術理論家們和建築師們發出真正現實的忠告似乎就理所當然了——告誡不要放棄同我們時代的經濟、社會、文化現實的接觸,從而避免在反映業已耗盡、衰落的過去文化現實中棲身,此種現實在目前情況下,就是資產階級的美學文化(lacultura estetica borghese)及其形而上學的、浪漫主義的或現象學的『解決』。否則,我們在美學領域還將淪為唯美主義或尊崇脫離概念(功利及人類的作用)的形象(建築中的矯揉造作)的俘虜,這種唯美主義極易被建築革命運動所推翻。」[10](P252)我們注意到,文中有「資產階級的美學文化」一語,其實,estetica在義大利文中就是「審美的」之義,特別是,borghese等同於英文里的bourgeois,它固然有「資產階級」的意義,但在更多情形下,意義為「庸俗的」、「市儈氣的」、「守舊的」等等,而且他下文還說「清除任何浪漫主義和頹廢主義美學的殘渣」,顯然,將lacultura estetica borghese譯為「庸俗的審美文化」更為確切。對此,王柯平先生在《西方審美文化的綿延》里亦作過精當的辨析。聯繫上下文語境可以看出,沃爾佩旨在批評當代建築藝術某些華而不實、矯揉造作、帶有「衰落的過去文化現實」的陳腐守舊氣息,所謂「庸俗的審美文化的『解決』」就是「庸俗的唯美主義風格」,在他心靈底處,自然還有「理想的高雅的審美文化解決方式」。

原文參考文獻:

[1]Friedrich Schiller,Uber die Asthetische Erzihung des Menschen in einer Reihe von Briefen,Berlin:Aufbau-rerlag GambH,1946.

[2]肖鷹.審美文化:現實與歷史[J].浙江學刊,1997(5).

[3]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4]席勒.審美教育書簡[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5]繆靈珠.美學譯文集[C].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6]滕守堯.大眾文化不等於審美文化[J].北京社會科學,1997(2).

[7]王柯平.西方審美文化的綿延[J].浙江學刊,1998(2).

[8]瑪克斯·德索.美學與藝術理論[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9]Cf.T.W.Adorno,AESTHETIC THEORY.Tr.C.Lenhardt.RoutLedge & Kegan paul,1984.

[10]沃爾佩.趣味批判[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