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考證「百人斬」軍刀:尋找南京大屠殺漏網疑兇

8月18日上午,一名男子闖入台灣「總統府」後門,持刀砍傷一名守衛「憲兵」。而他行兇的兇器竟是一把從台灣「軍史館」里偷來的日本軍刀,這把軍刀上刻有「南京之役殺107人」字樣,在「軍史館」陳列時標註為「南京大屠殺軍刀」。那麼,這把軍刀的主人究竟是誰,他真的在南京大屠殺時殺過107人嗎?

南京大屠殺的血證

此次砍傷憲兵,並不是這把軍刀在台灣首次「惹事」。1999年6月19日,一名就讀景美女中的張姓女學生,被看管「軍史館」的台陸軍二等兵郭慶和性侵併用此刀殺害。當年他被警方逮捕時,表示會犯下此案,是被武士刀的冤魂所指使。台灣坊間傳言「軍史館」共有兩把武士刀,到了晚上,其中一把會發出青光,另一把則會傳出哀嚎聲與腳步聲,當年有說法稱郭姓嫌疑人就是因被刀上的冤魂附身,才會闖下大禍,但台灣警方並未採納。這次這把刀第二次傷人,又為其蒙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台灣「軍史館」藏的這把日軍軍刀。

要了解這把刀的來歷,首先要從這把刀是怎麼來到台灣「軍史館」說起。這把日本軍刀是日軍的九四式軍刀,這種軍刀於昭和9年(1934年)定型列裝日本陸軍,全刀長67厘米,為日軍軍官標準佩刀。但是在「軍史館」展覽的這把軍刀並沒有軍官飾緒,所以僅憑外觀不能判斷這把刀的主人的軍銜。這把刀的捐贈人是魏炳文將軍的後人,魏炳文將軍,畢業於黃埔一期,抗戰時歷任第28師參謀長、師長、46軍參謀長、秦嶺守備區司令,抗戰勝利時任16軍副軍長。當時16軍駐紮在河北定縣,負責駐河北的日軍獨立混成第1旅團受降,在接收獨立混成第1旅團的軍馬時,日軍上交了10把軍刀。其中就有這把刻有「南京之役殺107人」字樣的軍刀。魏炳文收藏了這把軍刀並輾轉帶到台灣。

然而,日本右翼分子還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對台灣「軍史館」保存的這把「殺107人」的軍刀,試圖「否認」。他們聲稱,從佩環來看,「軍史館」保存的是一把九八式軍刀,在1938年(皇紀2598年)才定型,而不可能參加1937年發生的南京大屠殺。但實際上,1938年5月,昭和天皇裕仁頒布了《昭和十三年皇室令第六號?勅令第三百九十二號》,宣布日軍停止使用明治維新以來裝備的西式禮裝,同時廢除軍刀的第二佩環(軍刀稱「佩鐶」,而天皇佩刀稱「佩環」以示尊貴)。這個「第二佩環」本身就是在穿著禮裝的時候才安裝的。平時日軍軍官佩戴的軍刀,也都是只裝一個佩環的。除了取消了這個本身就可拆卸的「第二佩環」,九八式軍刀與九四式軍刀沒有任何區別。將這個「第二佩環」摘掉,九四式軍刀也就成了九八式軍刀。

《昭和十三年皇室令第六號·勅令第三百九十二號》中關於軍刀的穿著要求。

摘掉第二佩環的九八式軍刀,和九四式軍刀沒有任何區別。

台灣「軍史館」藏的百人斬軍刀上的銘文。

日軍確實有在自己武器上記錄戰績的傳統。所以在這把軍刀的刀鎺上——鎺就是刀柄末端和護手盤連接處的金屬部件,也稱夾刃——刻上「南京の役殺107人」字樣,顯然就是軍刀主人為了記錄自己戰績而刻上去的。

根據「軍史館」的介紹,這把軍刀的主人屬於日軍獨立混成第1旅團。根據筆者所掌握的《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史》記載,獨立混成第1旅團於1939年組建,由當時複員回國的第109師團剩餘部隊以及獨立機關槍第4大隊編組而成。組建完成後由金澤的第九師管區負責補充兵員。其基層兵員均由日本富山、金澤、敦賀等縣的士兵組成,但是高級軍官則來自日本各地。

《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史》書影

《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史》中關於該部組建時的記錄。

有研究者根據該旅團和第9師團的補充兵員均來自金澤,推測這把刀的主人是來自第9師團的退伍老兵。然而,九四式軍刀只配發給少尉以上的軍官,也就是說這把刀的主人在1937年至少是一名日軍少尉,不可能只是一名士兵。而獨立混成第1旅團的軍官又來自日本各地,這也為考證這把刀的主人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逃脫審判的百人斬疑兇

筆者查閱《終戰時帝國陸軍全現役將校職務名鑒》,得到了獨立混成第1旅團在向第16軍投降時的所有日軍軍官名單,又通過查閱《南京戰史資料集》中所有參加南京戰役的日軍軍官名冊,終於鎖定了唯一一位參加過南京大屠殺,且日本投降時在獨立混成第1旅團任職的日軍軍官——馬見塚八藏。

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步兵第23聯隊軍官名冊,馬見塚八藏為第11中隊長。

獨立混成第1旅團獨立步兵第72大隊歷任主官名冊。

根據筆者考證,馬見塚八藏為日本鹿兒島縣人,生卒年月不詳。1937年南京大屠殺時為日軍大尉,擔任第6師團步兵第23聯隊第11中隊長。1938年初調走,後任職務不詳。1944年1月15日就任獨立混成第1旅團獨立步兵第72大隊大隊長,時任日軍少佐。1945年9月於河北定縣投降,隨後就地警備等待國民黨軍隊接收。1946年1月向第16軍繳械,前往天津收容所,1946年5月回到日本鹿兒島。

目前因為參與南京大屠殺被追究責任的日軍百人斬劊子手有三個,分別是第16師團的向井敏明、野田毅和第6師團的田中軍吉,其中向井敏明殺了106人,野田毅殺了105人,田中軍吉更是殺了300人之多。然而這位馬見塚八藏殺了107人,並將殺人記錄刻在自己的軍刀之上,卻逃脫了審判,戰後一直逍遙法外,在鹿兒島得以終老。

軍國主義青年的馬見塚八藏

雖然筆者尚未考證出馬見塚八藏的生卒年月和完整履歷,而且筆者目前的考證只是根據參加過南京大屠殺且日本投降時在獨立混成第1旅團的日軍軍官,並不能百分百確定馬見塚八藏即為這把軍刀的主人。這把百人斬軍刀砍殺過上百人,已經八十餘年過去還能傷人,說明極有可能是一把日本家傳的武士刀,刀條外裝九四式刀拵。而日本的武士刀在刀條靠近刀柄內均有刀款識和銘文,記載鑄刀匠人和鑄刀年月,筆者在此希望台灣方面有學者能打開這把刀的刀柄,公布刀款識,則可真正鎖定軍刀主人,追緝這位漏網的百人斬兇手。

雖然不能確認馬見塚八藏是百人斬真兇,但是筆者通過查閱《二二六事件研究資料》等文獻可以勾勒出這位疑兇的人生軌跡。1935年,馬見塚八藏即為步兵第23聯隊小隊長,深受北一輝等人的軍國主義思想熏陶。同年4月,他在第23聯隊的青年軍官雜誌《青雲》上發表了題為《實施昭和維新與青年軍官之奮起》的文章,文中大肆鼓吹軍國主義,提出「現階段日本青年軍官的首要任務就是實施昭和維新,徹底把日本改造成為一個軍國主義國家,日軍所有青年軍官理應迅速奮起,加入昭和維新的大軍之中」。

雖然沒能參加二二六兵變,但是馬見塚八藏一貫是「昭和維新」的鼓吹者。

1936年2月26日,以一群青年軍官為首的日軍部隊突然發動叛亂,刺殺了時任日本財政大臣高橋是清等日本政府要員。這些青年軍官高喊「昭和維新」,意圖徹底肅清政府內的元老,讓軍隊全面接管日本政府。這次叛亂事件被稱為「二二六事件」,事件爆發后雖然裕仁天皇下令鎮壓了這次叛亂,並下令嚴懲叛亂者,但是日本軍部此後還是逐步把持了日本政府。很顯然,這位「昭和青年」馬見塚八藏參加了「二二六事件」的密謀,但是由於步兵第23聯隊駐日本北九州,他在1936年2月26日並沒能參加在東京的一系列叛亂事件。他事後肯定受到了一系列牽連,馬見塚八藏1937年晉陞大尉軍銜,但是到了1945年還只是升了一級到少佐,和他同期的日軍軍官大多已經官至大佐。這也是當年參加「二二六事件」的日軍青年軍官在軍中地位一直不高的體現。

可以想象,這位一貫以「昭和維新男兒」自居,卻因為皇道派失勢,而在軍中屢遭打壓的日軍中隊長,在1937年8月隨第6師團侵略時,內心對於是一種怎樣的仇恨。然而就在他剛剛投入侵略戰場不久,就遭到了民黨軍隊隊的激烈抵抗。

1937年8月底,衛立煌率部馳援南口戰場,指揮第14軍在北平西郊突破日軍陣地,一度威脅日軍在北平的指揮部。步兵第23聯隊剛剛踏上的土地,就被派往門頭溝、千軍台附近同第14軍展開激戰。此次戰鬥日軍第23聯隊損失慘重,付出了戰死177人,戰傷371人的代價,而馬見塚八藏也在此次戰鬥中負傷,被送到第六師團野戰醫院休養。

11月初,第6師團從華北轉戰華東,在杭州灣登陸。不久后馬見塚八藏傷愈歸隊,率部參加了南京戰役,在12月12日的南京攻城戰中,在雨花台、中華門附近同守軍激烈戰鬥,突入南京城后又擔任南京城西南城區的掃蕩。

可以想見,這位出征前就是滿腦子軍國主義思想的青年,剛剛踏上土地就被民黨軍隊隊擊傷,在病院里躺了兩個多月才恢復的軍官。在攻入南京城後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作出肆意屠殺人民,並在刀上刻下「南京の役殺107人」的暴行也並非不可想象。

南京淪陷后,日軍第6師團在南京城內舉行慰靈祭。

1938年馬見塚八藏調離第6師團,隨後幾年的任職情況和經歷不詳。然而日本投降之時,日軍高級軍官必須上繳軍刀,已經成為大隊長的馬見塚八藏也肯定上繳了自己的軍刀,然而抗戰勝利后的一片混亂,並沒有來追究這把百人斬軍刀是否屬於他,就這樣,一位百人斬的惡魔平安回到日本。

今年正值南京大屠殺八十周年祭。這位在南京殺了107名人的惡魔雖然逃脫了戰後軍事法庭的審判,而且長期不為人知,說明目前我們已知的南京大屠殺百人斬兇手只不過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逃脫審判。然而天日昭昭,筆者此文已經劃定了疑兇,若有人能尋找到這位馬見塚八藏的下落或通過這把軍刀的刀款識來鎖定兇手,亦可告慰八十年前南京的三十萬冤魂。

參考文獻

[1] 富山聯隊史刊行會編:《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史》富山:非賣品,1986年。

[2] 松原慶治編:《終戰時帝國陸軍全現役將校職務名鑒》東京:戰志刊行會,1985年。

[3] 都城歩兵第二十三聯隊戰記編纂委員會:《都城步兵第二十三聯隊戰記》都城:非賣品,1978年。

[4] 第六師團戰史編纂班:《第六師團轉戰實話》第六師團戰史編纂班,1940年。

[5] 下野一霍著:《南京作戰之真相:熊本第六師團戰記》東京:東京情報社,1965年。

[6] 偕行社編:《南京戰史資料集》東京:偕行社,1989年。

[7] 松本清張, 藤井康榮編:《二二六事件研究資料》東京:文藝春秋,1993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