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個人徵信牌照需要「國家隊」

當雲集BAT等重量級互聯網企業的個人徵信試點機構,經過2年的測試被認為與監管要求相差甚遠后,由更多互聯網抱團擬籌建的「信聯」是否能成功化解徵信牌照難落地的尷尬局面呢?

對於大數據徵信而言,分類信息的聚合與集中是提升徵信可靠度的必要路徑。央行徵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近期也明確提到,由第三方機構牽頭,很多有共同意向的機構聯合起來,共同申辦個人徵信公司是可行的

信聯的籌建顯然是對管理層釋放信號的積極響應,信聯與銀聯只有一字之差,但目標軌跡一致。信聯要具備可操作性,同樣需要構建類似第三方支付的「共建、共有、共享」模式,只是全部由「運動員」組成的信聯,還缺乏教練、領隊、隊長等關鍵角色。要達到類似銀聯這樣的普適度,路漫漫,其修遠兮。

徵信中的「銀聯」 骨感的期待

未來持牌運營的個人徵信機構將是一個兼具公共服務和商業屬性的第三方機構,有獨立的系統承載能力和運營準則,受到行業政策的針對性監管,擁有清晰的合作夥伴數據接入規範,獨立完成各類接入數據的清洗、整合與分級評估能力。面對B端和C端提供獨立的綜合性的徵信服務。

現在由包括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考拉徵信、鵬元徵信等在內的試點機構,以及百度網易360、小米、滴滴、宜信等行業相關機構,擬籌備的信聯要達這一標準還存在著諸多需要克服的障礙。

全部由「運動員」倡議自發組建的信聯,如果進入實際運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決策問題。從大數據價值來看,BAT所擁有的數據量和數據維度要遠超其它中小互聯網企業,三家巨頭的大數據處理能力又各成體系,各有特點。由誰來牽頭,採用傾向於誰的架構與技術框架來搭建信聯的數據中心和運營機制就夠各位核心企業「商議」好一陣子。

與此同時,BAT的數據規模和有效性要遠超其它行業總和,與其他參與者相比,BAT客觀上是數據紅利的輸出者,其他參與方則是數據紅利的享受者。大數據本身也是各個企業著眼未來場景智能化競爭力的核心資產。由利益相關方構成的信聯如何去平衡這種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如何保持中立的第三方立場去構建服務於整個商業社會的徵信平台,其內部尚缺乏一個平衡各方利益的角色。

如果按照純商業化的方式運作,整個信聯肯定不會是「吃大鍋飯」的模式,按照出資比例,數據接入規模,平台技術參與度來區分,明顯具備主導優勢的BAT也一定會爭相主導信聯的發展,從利益回報上也必然有所側重,信聯本身的第三方公立立場和公共服務屬性也難以完整實現。

要保證未來持牌機構的公共服務屬性和第三方公立立場,必然要打破由個彆強勢企業或者部分聯盟企業主導側重於己方業務發展的局面。所以個人徵信牌照機構除了要招募充足的明星大牌球員、特質運動員組建相對完整的個人數據鏈之外,教練、領隊的角色也不可或缺。至於誰來扮演這些關鍵角色,具備公共服務屬性的國資央企和金融企業也許是一個可能的選擇。

「混合所有制」為個人徵信牌照公共角色壓艙

如果徵信牌照未來只準備頒發2-3張,遵循少而精的原則,不妨改變由目前純粹民營企業組團的單一結構,考慮增加同樣具備骨幹大數據能力的國資央企和商業銀行加入,增加持牌機構的混合所有製成分,機構內部形成多元色彩的決策委員會和具備足夠制衡的力量,將國資企業和商業銀行在更為嚴格監管下運作的機制導入到持牌機構內也許是確保其公共服務功能的有效方法。

從行業人士的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包括工商、身份信息、車輛、房產、電商交易、銀行、運營商、稅務等這幾類數據最為吃香,其中包含了就運營商數據和銀行數據。

以通信運營商為例,其既是全民通信和固網服務的提供商,也是整個移動互聯網的承載平台,三大運營商本身也是極具價值的骨幹大數據中心,運營商的實名認證和金融業務的實名認證賬號體系可以作為清洗整個分散的各類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的賬號中心。運營商數據對於個人大數據的完整性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三大運營商作為國資背景的央企在通道服務、持牌運營、信息安全方面已積累了數十年的成熟經驗,都可以有效的運用到個人徵信機構持牌運營當中。

商業銀行的加入同樣在豐富個人徵信持牌機構可靠數據源的同時,將銀行業嚴格的監管運營體系導入到持牌機構,對於民營企業追求商業化極致和不斷創新塑造差異化競爭力所可能產生的系統性風險形成有效的決策制衡,制度制衡,樹立邊界,用公有制和一個確保民主的決策委員會來保障個人徵信持牌機構的公共服務屬性和第三方公立性。

個人徵信牌照發放將終結徵信亂象

徵信行業是一個相對敏感的行業,和個人信息、隱私密切相關,稍有不慎會造成批量的信息泄漏風險,製造群體性問題。

目前,徵信行業主要存在幾大亂象,首先是參與徵信的企業眾多,魚龍混雜。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供的最新材料顯示,目前全國註冊登記的企業中,企業名稱或業務範圍中含「徵信」字樣的公司,有50多萬家。其中有大約20萬家想從事個人徵信。

由於民間徵信行業起步較晚,行業內可謂魚龍混雜,以徵信為名從事個人信息倒賣等業務的機構比比皆是,目前造成危害最大的,主要是銀行、教育、工商、電信、快遞、證券、電商等行業的內部人員泄露數據。

與此同時,許多互聯網企業的所謂大數據來源渠道複雜,數據獲取環節層層受到污染,可信度與合法性並不充分。客觀上削弱了大數據徵信的產業價值。由於盈利模式仍不清晰,這也促使了部分徵信公司參與徵信數據黑產鏈條求得生存。

鑒於近幾年因個人信息泄露導致的社會案件頻發,政府已經開始全面加強了對徵信行業的監管。去年10月,央行頒布《信用評級業管理暫行辦法》,接著又下發了《關於加強徵信合規管理工作的通知》。上個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次就打擊侵犯個人信息犯罪出台《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購買和收受公民個人信息的定罪量刑標準以及相關法律適用問題進行了系統規定。

然而,要真正規範整個徵信行業的發展,有效保護公民的個人隱私權利,明確個人徵信行業的准入標準,實施持牌運營是徹底根除徵信行業亂象的關鍵。一方面徹底明確了行業的邊界和底線,不留灰色地帶,讓相關法律法規執行起來更清晰明確。另一方面,讓真正有實力的企業參與進來,完成行業規模化,規範化的發展,通過市場手段完成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