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地震來了該如何躲避自救?附逃生法則...

原標題:地震來了該如何躲避自救?附逃生法則...

據地震台網中心網站消息,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京時間8月8日21時19分,發生7.0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33.2度、東經103.82度,震源深度20.0公里。

九寨溝縣城:

九寨溝某酒店:

西安網友的照片:

那麼,遇到地震時,我們該如何躲避和自救?

A、假如你在卧室里

千萬別鑽床底下:地震後房屋倒塌有時會在室內形成三角空間,這些地方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它包括床沿下、堅固傢具下、內牆牆根、牆角等開間小的地方。以前人們認為鑽到床底下最安全,但床底下能躲不能逃,並非最佳的躲藏之處。

躲開頭上懸挂物:要選擇上面沒有懸挂物,附近沒有電源插頭的地方,以防上面的懸挂物落下砸傷及電源線著火引發的次生災害。

衣櫃絕不允許進去:唐山地震時,有人鑽進衣櫃躲藏,幾天後救援隊發現時,人是完好的,但最後憋死了。

把門打開:躲藏地點離門近點,門最好打開,可以背靠在門框上,手抱頭,待地震結束時準備隨時轉移,為逃生準備活路。

B、假如你在客廳里

把客廳當成轉移地帶:現代人生活富裕了,寬敞明亮的新式客廳出現后,其功能也在變,成為日常會客、休閑的區域。客廳是四通八達沒有堆積物的地方,地震中,應把客廳當成安全的轉移地帶。

逃生用具應放在客廳明顯處:人傳統習慣是將逃生用具鎖在柜子深處,一旦用時卻發揮不了作用。逃生用具應放在客廳明顯處,方便各個房間的人拿起就跑。

C、假如你在衛生間

此處最安全: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恰好在衛生間,那麼恭喜你,你的生存幾率要大很多。地震時,尺度越小的房間越安全,尺度越大震動越大越容易倒塌。衛生間的牆多是承重牆,房頂墜落物少,相對更安全。

水源很重要:守著水源是衛生間的一大優勢,唐山地震,有人靠水維持了很長時間。

人莫扎堆:都知道衛生間最安全,但地震發生時,切莫全家人都一起躲在衛生間,分散躲藏可以增加生存幾率。因為,地震時哪裡最安全並不確定,只是相對的安全,人員分散躲藏意味著總有人在外面以防萬一,可以在震后即時展開救援。

D、假如你在高樓里

遠離高層樓的窗戶:地震時,高層樓面向馬路的那面牆很不穩定,高層樓的窗戶更要遠離。現在的樓一般都是框架式結構,磚起到的作用是隔風隔雨,但不承重。地震時,常常是框架在,牆沒了,如果人躲在窗戶下,很容易被甩出去。

千萬不能坐電梯: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能使用電梯。一旦斷電,上不來下不去就卡在裡面出不來了。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可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后避難。

往哪兒跑要看情況:地震發生后,一定要往下跑嗎?答案是不一定。尤其是住在高樓層的住戶而言,往哪兒跑的原則應該是就近——離地面近就往地面跑,離樓頂近就往樓頂跑,總之,「見天見地」都能夠和外界接觸,相對更安全。

確認逃生通道還是過火通道:逃生時,一定要走逃生通道。高樓本身就是拔火罐,現在的高樓在設計時,有的設計了專門的過火通道,是用於疏通火情的,千萬要分清楚。

逃生繩使用分人群:有的家庭備有逃生設備,比如速降繩,使用時一定要在一輪地震波結束后的平靜期。提醒您的是,使用速降繩的人一定是經過訓練的,速降過程中需要腳的借力支撐,否則跟跳樓沒什麼區別,只是多了根繩而已。

E、假如你在矮樓里

磚混樓更容易坍塌:在同等條件下進行比較,磚混結構的主要承重材料磚砌體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較差,框架結構稍勝之。地震發生后,住在磚混老樓裡面的人應更主動地尋找機會,迅速撤離。

一定要按順序逃離:2008年在汶川地震現場救援時發現,一些場所樓內的遇難者是在過道、樓梯或者屋門口附近。這表明地震時人們在外逃,但是還來不及到達安全地點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地震時,群體逃生時一定要按順序逃離,前面的人為後面的人逃生留下時間。

低樓層也不能跳樓:住在一、二層樓,也不要選擇跳樓逃生,跳樓不僅會造成骨折,還會被高處墜落的重物砸傷。

F、假如你在平房裡

室內墜物最危險:住平房的居民,如地震發生時在室內,應立即躲到炕沿、牆根下、桌子及床下。要盡量利用身邊物品,如棉被、枕頭等保護住頭部。因為平房內空間狹窄,屋內東西多且放置多於高處,地震時很容易造成墜落傷害。

逃出謹防斷電線:若正處在門邊、窗邊,且窗外無其它危險建築,可立即逃到院子中間空地上。平房區電線零落,地震時火災發生率特別高,尤其要防。

最大的危險是街道:平房衚衕內路面狹窄,四處皆是自建房,倒塌的房屋可能把路面覆蓋住了,逃生之路並不順暢,此時能不能逃出去,就看命大不大了。

最不可取的行為 :千萬不要躲在房梁下,不要躲在窗戶邊。切忌逃出后又返回取財物。

G、假如你在學校里

課桌就是救命草:正在學校上課時,如果發生地震,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有序撤離遠離樓轉角:震后要按照平時的逃生訓練,在老師安排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轉移。撤離過程中,在樓梯轉角處最容易發生踩踏事件,要有序通過。

操場最安全: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H、假如你在汽車裡

千萬別躲在車裡:汽車看起來很結實,但其實只是薄薄的一層,不堪一擊。發生大地震時,如果你在駕車,汽車會像輪胎泄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此時應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然後立即下車抱頭蹲在車邊。

抓牢扶手,降低重心:如果地震時你正坐在行駛的電(汽)車內,那麼只好就地取材,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I、假如你在公共場所

千萬不要慌亂湧向出口:能否逃離,一切取決於有沒有良好的制度保障。震后,公共場所一面漆黑,驚恐的嚎叫聲四處而起。千萬不要慌亂湧向出口,避開人流的擁擠,避免被擠到牆或柵欄處。

躲在近處的大柱子旁邊:與其亂沖亂撞,不如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挂物,保護好頭部。在商場、書店、展覽館、捷運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檯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

這些地方要遠離:遠離玻璃櫥窗、門窗或玻璃櫃檯。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懸挂物。

J、假如你在戶外

就近選擇開闊地:立即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避開高大建築物:要躲開建築物,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高大建築;不要停留在過街天橋、立交橋的上面和下方。

避開危險物、高聳物或懸挂物:要注意躲開廣告牌、街燈、物料堆放處;要避開變壓器、電線杆、路燈等;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

避開其它危險場所:避開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圍牆,女兒牆、高門臉、雨篷下等處,還要注意避開高壓線和下水道。

要保護好頭部: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K、假如你在海邊

越高越好、越遠越好: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聽到海嘯警報的話,要儘快向遠離海岸線的地方轉移,以避免地震可能產生的海嘯的襲擊,往高處跑,越高越好。如果海嘯時你在船上,那麼就隨船往深海走,因為海嘯是越邊上越危險。總之,要麼往高處,要麼往遠處。

最後,小編給大家附上在地震中的逃生十大法則。

附: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則

1.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傢具的下面。

2.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3.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4.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5.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6.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7.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8.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9.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10.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儘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新聞多一點》

關於災難與防護的知識你了解嗎?地震時應該如何保護自己,該不該躲在桌下或床下呢?

常會聽到有人說,地震來時應該迅速躲在桌子或床底下,利用這種方式可以達到安全避險的目的。然而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地震時不應該躲在桌子或床底下。那麼,這兩種說法到底哪種是對的?

地震時,躲在桌子底下可以躲避一些懸挂物、碎石的砸傷。但如果地震太劇烈,連天花板都被震了下來,這個辦法可能就不管用了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在日本的《地震手冊》避震知識十條中,第一條就明確寫著「要躲在堅固的傢具下」。日本人相信,躲避地震最好的辦法是「藏在堅固的桌下」。地震時,躲在桌子下,可以躲避一些懸挂物、碎石的砸傷,自然成為一種可行的辦法。然而,這種做法是以建築物的天花板不會落下為前提的。當建築物的天花板因強烈地震發生倒塌時,這種方法就不可取了,因為掉落的天花板會將桌床等傢具壓毀,人如果躲在其中,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躲在桌子下的做法,並不完全正確。

有研究人員提出,如果地震時以更低的姿勢躲在堅固的傢具旁,效果會更好。因為傢具在遭到破壞的同時可以先頂住倒塌物品,從而讓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間。

簡單地說,倒塌物體在撞擊到這些傢具時,在靠近傢具的旁邊會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被稱作為「生命三角」空間,災難時佔據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傷害的可能性較大。研究人員通過爆破一棟廢棄大樓的機會,模擬了地震時建築物倒塌的實驗。他們分別在桌子、床鋪等傢具底下放置10具模特,同樣,在傢具周邊的「生命三角」空間也放置10具模特。結果發現,在桌床下的10具模特,有8具被壓至全毀,有些模特甚至頭、身、腳被斷成三截;而放置在「生命三角」空間的10具模特,則全部完好無損。

當然,這個實驗並不能替代地震效果,因為地震造成的建築物破壞與爆破造成的破壞並不完全一樣,「生命三角」的作用到底有多大,還需要更多的實驗加以驗證。

「生命三角」

由於地震發生突然,時間短暫,各種危險千變萬化,容不得我們有太多時間來思考如何躲避,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提前仔細觀察身邊廁所、廚房、儲藏室等開間較小的位置,或者易於形成「生命三角」空間的位置,如床沿下、堅固傢具附近、內牆牆根和牆角等處。當然,在沒有「生命三角」空間等可供藏身的場所,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遮擋物保護好頭部,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配備相應的地震應急包,以便被困時進行自救或等待救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