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menu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香港茶餐廳文化 那些必須知道的「術語」

香港 Hong Kong

香港茶餐廳一套獨有的術語,內地茶餐廳尚未學會,所以香港的茶餐廳夥計(廣東話,服務員)一聽客人點餐,不論對方廣東話多捧,馬上就能分辨他是不是地道香港人......

茶餐廳

可謂是代表香港的文化標誌。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看到,茶餐廳開的遍地都是,每隔三五間店鋪就會有一間是茶餐廳。香港的茶餐廳文化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後來茶餐廳文化由香港傳入內地,內地各大城市幾乎都有香港茶餐廳的連鎖店,喝港式絲襪奶茶、鴛鴦(半茶半啡)成為潮流,茶餐廳食品如鳳梨油、西多士亦征服不少舌尖。

是屬於本地最平民化的飲食場所。事實上,茶餐廳的特色也正正體現了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價值觀—速度要快、配搭要多變化、價錢要實惠、行事方式中西合壁。其實就是中西結合的快餐店。

要品嘗地道的香港茶餐廳美食還是要到香港嘗嘗,那麼如何不懂聲色的顯示自己是個」行家「呢?

入門第一式-奶茶和咖啡

「飛沙走奶」=黑咖啡

在茶餐廳聽到夥計向吧台喊「飛沙走奶」,別以為他們在談論金庸的武俠小說,跟港片《飛沙風中轉》也絕對無關,他是在下單要咖啡。「沙」取同音即是指砂糖,「奶」則是指牛奶或煉奶(甜奶),咖啡「飛沙走奶」就是即黑咖啡。

茶走=奶茶不放糖

泡製港式奶茶不用鮮奶,而是用煉奶或花奶調沖,落單時叫「茶走」,不是外賣奶茶。因上世紀的奶茶都由沖茶師傅代加砂糖,近十年才改由客人自己加糖,那「走」就是走砂糖,改用煉奶沖調的奶茶,現在叫「茶走」即用煉奶不是花奶沖茶。

「冬啡」=凍咖啡

「冬央」=凍的鴛鴦

有些飲品的叫法很易明白,例如「冬啡」是凍咖啡,「冬央」是凍的鴛鴦,凍阿華田是「冬田」,凍好立克是「冬力」。

小提示:

1)要注意,如果你叫「熱茶」而不是「熱奶茶」,夥計會誤會你是要一杯用來奉客的普通中式茶。

2)如果你沒叫其他飲料和食品,只喝一杯茶,便要「凈飲雙計」,即因沒叫任何飲料和食品而要當作兩杯奶茶計,約30多港元,就像最低消費,所以要搞清楚。

入門第二式-主食

鳳梨油是下午茶佳品,剛出爐的鳳梨包夾一塊厚1cm冰硬了的鮮牛油,閉上眼,幻想那口感層次,鳳梨包皮鬆脆、包身又軟又熱,又有冰凍香濃的鮮牛油,疲累一掃而空又可以繼續搏殺。

為方便顧客,茶餐廳早餐設計了A、B、C、D餐,當中一定有「餐蛋丁」、「沙嗲牛米」「餐蛋丁」,「丁」指「出前一丁」,通常面或通心粉改用「丁」要加三至四港元。「沙嗲牛米」看字面都猜到是沙嗲牛肉米粉。

香港茶餐廳文化源遠流長,亦刻劃著地道文化和廣東話的靈活運用,這裡提及的只是部份最普遍常用的術語。其實香港的茶餐廳都是不太大的,無論是廚房還是外面的用餐環境。明亮乾淨是第一感,當然,也說不上什麼環境優雅,這裡本來就是平民快餐廳。據說有人研究一套茶餐廳文化,實在是奇怪那麼小小的餐廳,卻可以包容幾百種食物。正如麥兜的對白,就魚蛋,可以搭配粗面、粿條、油麵、瀨粉等等,同理搭配的牛肉、牛腩等,因此茶餐廳選擇還真不少,真正可以讓你眼花繚亂。

香港之所以被譽為「東方之珠」,她不僅是享譽世界的旅遊城市,而且她的飲食行業已經成為中西文化的交匯域,因而也被人們譽為「美食天堂」!

要了解香港,就不得不提到香港著名的「茶餐廳文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