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在遲暮之年,我將文學批評的功能多半看作鑒賞 | 視野

時間腐蝕我們,摧毀我們,而時間更殘酷地抹滅庸劣的小說、詩歌、戲劇、故事,不論這些作品道德上如何高潔。(哈羅德·布魯姆

布魯姆強調,他認可的批評標準只有「審美光芒、認知力量、智慧」三條,無關道德批評,也無所謂「相關性」;「在遲暮之年,我將文學批評的功能多半看作鑒賞」。

美國學者、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為切爾西出版社編輯文學批評文集,從1985年開始,已經出版了無數單行本。在這部叢書出版20周年之際,布魯姆將自己發表過的導言重新整理,分6冊出版,其中一冊名為《史詩》。不過,翻看目錄,會發現其所評論的作品,始於舊約《聖經》,終於哈特·克萊恩的詩歌,中間不僅包括了傳統意義上被歸為「史詩」的荷馬、維吉爾和彌爾頓,還包括了日本的《源氏物語》、華茲華斯的《序曲》以及惠特曼《我自己的歌》。翻過目錄,讀者心中不免浮起一個疑問:布魯姆所說的史詩,到底指什麼?

毫無疑問,布魯姆的定義與古希臘口傳英雄敘事詩(以《荷馬史詩》為代表)不同,也不限於其後在此傳統之下文人和學者的個人創作(以維吉爾和彌爾頓的史詩為代表);布魯姆在《史詩》中討論的作品,甚至可能根本沒有詩的形式。或者說,該文集選擇評論的對象,標準不在於通行的文學體裁,而在於作品內在的精神氣質。布魯姆說,貫穿但丁、《失樂園》中的彌爾頓、亞哈和惠特曼的英雄精神,可以歸結為「不懈」,「或可稱之為不懈的視野,在這樣的視野里,所見的一切都因為一種精神氣質而變得更加強烈」。

如何理解這種不懈呢?這種不懈所要面對的,是時間的永恆流逝。布魯姆整部文集中都關注了時間與不朽的問題,他在這個系列的前言中就談到:「時間腐蝕我們,摧毀我們,而時間更殘酷地抹滅庸劣的小說、詩歌、戲劇、故事,不論這些作品道德上如何高潔」。在作品的世界里,主人公要面對無可避免的死亡,面對時間的摧殘,他們的反應和行動決定了一部作品的精神氣質;在批評家的世界里,時間會帶來遺忘,會顛覆當下人們所尊崇的道德等諸多標準,故此批評家對作品的判斷和揀選,不應以一時的風氣為準,而應當考慮更能經歷時間考驗的標準。

釐清了時間對於作品和批評家的意義,也許就能更好地理解該書的主題和作者評價作品的標準。布魯姆認為,史詩的主人公是「反自然的」,他們的追求是「對抗性」的。所謂「自然」,最大的力量之一,莫過於時間的恆常消逝;而與時間流逝的對抗,對永恆的不懈渴求,就成了偉大史詩的標準。於是,彙集在這部文集中的作品,雖然內容和體裁各異,涉及不同的宗教和信仰,文化背景也很多樣,卻都有一以貫之的內在氣質。這種氣質統一了這部名為「史詩」的作品。而對於批評家來說,面對時光大浪淘沙般的揀選,更應該將評判的標準放在作品本身。布魯姆強調,他認可的批評標準只有「審美光芒、認知力量、智慧」三條,無關道德批評,也無所謂「相關性」;「在遲暮之年,我將文學批評的功能多半看作鑒賞」。故此,他惋惜勞倫斯因女性主義者的指控而「被徹底驅逐出英語國家的高等教育」,學生因此與一位偉大而獨特的作家失之交臂。他反對把宗教或世俗之間的區別看作詩歌的區別,因為這有違純粹的審美標準:「判斷一部本真的詩歌比另一部更宗教或更世俗,在我看來,這種看法是社會或政治的問題,而不是審美的判斷」。布魯姆對上世紀60年代之後美國的文學系逐漸被各種「主義」所影響甚至主導的現狀非常不滿,在不同作品和場合中表達過自己的態度,反對套用各種「主義」來解讀文學作品。他在《西方正典》一書中寫道,西方最偉大的作者們顛覆所有的價值觀,不管是我們的,還是他們自己的;我們不應該希望通過閱讀西方經典作品來形成有關我們社會、政治和道德的價值觀;「在我看來,服務於某種意識形態而進行的閱讀,根本算不上閱讀」。在他看來,這種態度只會毀掉好的作品。這種態度,曾得到很多認同,也招來很多批評和不滿。

除了批評的標準和原則,布魯姆撰寫文學批評的方法也值得注意。布魯姆的文章並不是寫給專業研究者的,故此並沒有採用學術論文的體例和寫作方式;這些文章文風平實,語言流暢,風格介於雜文和隨感之間,有時甚至有些天馬行空,想到什麼地方就漫開一筆,說些相關又無關的話——至於相關和無關的標準,則要靠每個讀者來體會。僅舉一例:布魯姆談及但丁及其傳記時,想起自己鍾愛的莎士比亞,於是便提起自己反覆推薦給學生的莎士比亞傳記。文集中並沒有討論莎士比亞的文章,可以說布魯姆在跑題;但對愛書之人來說,讀一本好書而又發掘出更多好書,樂莫大焉。有些漫筆似乎漫不經心,卻也透露出作者的態度,比如提到學問淹博的彌爾頓,如今已不易被人理解,布魯姆順便抱怨了這個時代教育的貧乏:「我在耶魯大學已有半個世紀,至今不曾聽見某位同事評價某人十分『有學問』。飽學之士已不時興。」這樣的議論並不刻意標榜客觀,又常常出現在不經意處,令文章格外好看。布魯姆對作品及其相關評論的批評,則往往極為敏銳通透,常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例如,布魯姆敏銳地指出,西蒙娜·韋伊將《伊利亞特》讀作「力量之詩」是一種誤讀,因為「她的靈自然是希伯來人的,而根本不是希臘人的,從而與《伊利亞特》文本格格不入」。在談到維吉爾史詩時,布魯姆說:「我們閱讀《埃涅阿斯紀》之時,心下便會蓄疑,該相信這支歌本身,還是相信那歌唱之人。那歌唱之人雖與奧古斯都都有瓜葛,卻依然在歌外蘊含了一種渾厚、絕望的意味,迥異於這部史詩昭然若揭的官方意圖。」當然,讀者可能也會在某些地方與布魯姆有不同意見。比如,布魯姆對於荷馬史詩的若干評價似有失公允。布魯姆認為《伊利亞特》的主人公阿喀琉斯稚氣如孩童,認為「荷馬式理想是角逐首席」;而且抱持這種理想的民族只關注一時勝利,並沒有「在時間王國里角逐」。阿喀琉斯近乎孩童的率性、直接和執拗,正因為他是惟一確知自己死亡的英雄,死亡的確定和臨近,令他比旁人更有緊迫感,從而更加直接和執著地追求他最想要的東西。角逐首席並不是荷馬史詩的真正意義,也不是荷馬英雄的最高追求;角逐首席更遠的目標正是與時間對抗,因勝利而贏得不朽的聲名,從而衝破個人生命和有限人生的局限。

雖是面向大眾的評論,但要真正領會每篇文章、每句議論的妙處,並非容易的事情。如前所述,文集中所涉及的作品,跨度相當大,而以布魯姆學問之淹博、視野之開闊,評論時往往縱橫捭闔,對相關傳統、類似的作品和人物、出色的學術批評作品,信手拈來,駕輕就熟。讀者如果沒有相當的閱讀量「打底」,恐怕難以充分領會布魯姆的論述。然而,讀者們也不必因此氣餒。該書(以及布魯姆的其他文學評論集)既適合已有較大閱讀量的讀者通讀,也適合讀者在對某部作品發生興趣時單篇閱讀;更不妨將此書看作一個閱讀線索,按圖索驥,一本本去追尋布魯姆推崇的好作品。很多時候,布魯姆大段地引用原文,並沒有過多論述,似乎是讓讀者自己來看看這些作品有多麼美好,多麼值得閱讀和再閱讀:讀過的人可以重溫這些難忘的時刻,而沒有讀過的,可能被就此打動,與一本好書相識。

翻譯《史詩》並不容易。整體說來,中譯本語言流暢典雅,可讀性強。除一些難免的錯譯之外,還有一處不足,即遣詞造句中用了較多生僻的詞句,可能會給讀者帶來新的隔閡。布魯姆的原文固然學養深厚,但並不晦澀,遣詞造句之間,並沒有給讀者別設障礙。此處僅舉幾例。比如,作者說20多歲的彌爾頓在《沉思頌》中想象老年「sublimely picturing himself as a new Orpheus」,譯作「顒顒卬卬地,自詡是新俄耳甫斯」,在文風和語意上都與原文有所偏離。原文第32頁提到維吉爾成為某種proto-Christian poet,proto當為「原型」、「源頭」之意,譯作「典型基督教詩人」不妥。原文中提到的Jove和Jupiter實為同一個神的不同名字,譯者分別寫作「宙夫」和「朱庇特」而沒有做任何說明,恐怕也會給讀者帶來困惑。一個較大的錯誤出現在原文第5頁,布魯姆形容J作者的雅威(對天主的古老尊稱)除了有崇高、玄秘、爭強好勝、好奇、易怒等特點外,也很heimlich。譯者譯作「隱秘」,但根據上文和接下來一段關於「人格化」和「神格化」的討論,這裡應該是要形容雅威也有日常化的舉止:「明智地避免在近東溽熱之時外出,喜歡在傍晚的涼氣里散步……」等等。德文heimlich詞條下,有一個意思等於heimelig,根據文意,宜譯作「家常」。

哈羅德·布魯姆《史詩》

本文發表於《文藝報》2017年3月10日4版,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溫馨提示: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作家網,更多信息等你哦!

圖片來自網路

《文藝報》由作家協會主管主辦,每周一、三、五齣版。創辦於新成立前夕1949年9月25日,是展示名家風采,縱覽文學藝術新潮,讓世界了解文藝界的主要窗口之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