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命優先化於動物 德國首個無人駕駛道德指引出台

14名科學家和法律專家提出了約20條無人駕駛應遵循的規則。現在,德國運輸監管機構則承諾,要以某種方式強制執行。

先來看看有哪些規則:

  • 保護人類生命始終是首要任務。如果道路情況惡化,並且很可能發生事故,車輛必須拯救人類以免於死亡或受傷,即使這意味著破壞財產或傷害其他生物

  • 如果發生意外是不可避免的,無人駕駛車不能選擇去救誰,例如,不能犧牲老人救孩子。不應該就年齡,性別,種族,殘疾等做出決定,所有人類生命都是平等的。

  • 應該安裝有一個監視系統,比如黑盒子,以記錄導致事故發生的過程,這樣可知道當時是誰正在駕駛,誰應該負責:方向盤後面的人,還是計算機。司機的身份也應該記錄在案。完全有可能做到精確地按責任定罪可,這也是必要的。

  • 司機應能完全掌握車輛收集的個人信息,這將阻止科技巨頭用定位等數據來定製廣告。

最終,如果無人駕駛車輛發生意外,司機仍然可能承擔責任,除非完全是由系統故障引起的。

毫無疑問,在無人駕駛等系統普及的時候,人與機器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新的道德問題。制定一些指導方針十分必要。今年早些時候,德國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所有無人駕駛車輛的方向盤后都必須有人,以便能夠在意外將發生時接管控制。

德國這種做法給了「在將發生不可避免的事故時,汽車應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一個解決方法,而且還具有法律約束力。除了責任分配,這一指引還規定了諸如數據保護(無人駕駛汽車會生成和存儲大量數據,包括人駕駛員的駕駛行為)和保險理賠這樣的問題。

複雜的倫理困局

但現實從來不是非黑即白,如果情況變成,即將有意外發生,在撞向行人和避開後會導致車上乘車受到傷害,這兩種情況該如何選擇呢?這個問題和著名悖論之一「電車難題」一脈相承。

MIT還上線一個名為「道德機器」的網站,網站的功能很簡單,就是以問卷的形式面向大眾收集情境選擇的數據。例如,面對不可避免的事故,選擇撞向人還是動物?選擇罪犯還是普通人?選擇幾位小孩還是多位成年人?這些數以萬計的選擇,將通過後台被MIT的研究團隊採集,為未來機器智能平台(如自動駕駛汽車)面臨的倫理問題提供參考。

即使是傷害人類或傷害動物這種的選擇,指引中規定的也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比如很多司機在面臨前方突然出現的動物時,往往會選擇急剎或變向,而這種突然的操作很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

讓無人駕駛汽車做出選擇,前提是它知道各個選擇的後果,但又如何確保它就一定知道呢?

真正的困境往往取決於實際情況,會受不可預測的行為的影響,也很難被明確地標準化,也不能被編程,無法做到倫理上是不容置疑的。

Google X實驗室曾在公開採訪中回應過這個問題,當時負責自動駕駛項目的首席工程師Andrew Chatham表示,「至少目前Google的所有路測活動中,還沒有遇到一個場景讓我們選擇是拯救一個老人還是嬰兒,但如果這一刻真的到來,那通常只是意味著幾秒前你已經犯下一個更大的錯誤。」

所以,他們的目標是通過優化汽車的剎車決策時間,最大限度阻止這種情境的發生。

沒有任何技術是完美的,事故和討論還將繼續發生。對待可能發生的問題,我們要保持開放和對話。因為無人駕駛是一件重要的造福大眾的事業,只有在確定可能存在的問題之後才能為之確定可能的解決方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