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式加蘭德步槍因其設計師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而得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中美國軍隊的主要步兵武器。
M1式加蘭德步槍可靠性高,射擊精度高,易於分解和清潔,被證明是一種可靠、耐用和有效的步槍,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步槍,被譽為二十世紀十大傑出步槍之一。美國四星上將喬治.巴頓評價它是「曾經出現過的最了不起的戰鬥武器」。
M1式加蘭德步槍是槍械歷史上第一種大量生產進入現役的半自動步槍,至1957年,全世界共生產了M1加蘭德近1000萬支。
M1步槍供彈方式比較有特色,裝雙排8發子彈的鋼製漏彈夾由機匣上方壓入彈倉。作為半自動步槍,彈倉容量還嫌太少,而且必須8發子彈射擊完后才能再次裝填。
口徑:7.62mm,初速:865 m/s,有效射程:730m,導氣式自動方式,全槍長:1107mm ,全槍重:帶刺刀4.75 kg,彈容量:8發。
M1加蘭德步槍除標準步槍外,最主要的衍生型是狙擊型,狙擊步槍型包括M1C(初期名M1E7)及其簡化改進型M1D(初期名M1E8)。由於在二戰期間沒有大量生產和使用,因此M1C和M1D直到朝鮮戰爭才成為制式狙擊步槍。M1步槍的狙擊型不是用精挑細選出最準確的步槍來改造的,僅僅是給普通的量產型步槍加上瞄準鏡而已。
區分M1C與M1D的簡單方法是看瞄準鏡的安裝方式。M1C使用的鏡架用銷子和螺絲固定在機匣左側,而M1D則是把瞄準鏡座安裝在一個襯套上。這兩種安裝方式都使瞄準鏡偏左,不影響裝填/拋殼,也不妨礙使用原來的機械瞄具。
M1C
M1D
有許多M1式狙擊步槍安裝了一種通過刺刀卡筍固定的喇叭形消焰器,或安裝一種通過導氣箍固定的開叉形消焰器。(以下均為 M1D)
加蘭德步槍是二戰美國大兵的標誌。研究二戰的專家一般認為,當時的一個美軍步兵班的火力約等於1.5個德軍步兵班和2.5個日軍步兵班,加上美軍掌握制空權,制海權和幾乎無限的後勤供應,美軍自然無往而不勝。
德軍主要裝備的毛瑟k98步槍,雖然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但是射速很低,根本無法和可以連射8發的加蘭德步槍抗衡。德國研製的G43半自動步槍整個二戰期間才生產了20多萬支,無法和400萬支加蘭德對抗。
在太平洋戰場島嶼爭奪戰中,日軍也吃盡了加蘭德的苦頭。太平洋島嶼一般樹木茂盛,灌木叢生,雙方步兵經常在200米內發生遭遇戰和突襲戰。在這種距離內,美日雙方步兵一般都不太可能精確瞄準,而是朝著對方的方向亂射一通。一個再優秀的三八式步槍手打完5發子彈至少也要十幾秒鐘的時間,但是一個手持加蘭德步槍的美軍士兵只需要四五秒鐘就可以把8發子彈全部射出。實戰中經常是日軍士兵剛射出一發子彈就身中七八槍倒地。雙方步兵火力的巨大差距導致日軍的一線步兵傷亡極為慘重,單單一個琉球會戰日軍就傷亡11萬人,幾乎沒有士兵倖存。
人民志願軍狙擊手也很喜歡這款射擊精確,無需手動上膛且極為可靠的武器,稱其為「八大粒」。 據說,朝鮮戰爭中大名鼎鼎的狙擊手張桃芳也使用過狙擊型的M1伽蘭德步槍。張桃芳最初的一個月內斃傷敵71人使用的是老蘇的水連珠步槍(莫辛納甘步槍),隨著狙擊技術的提高,張開始改用狙擊型加蘭德步槍。狙擊戰績隨即暴漲,之後的二個月內又斃傷了170人。不過由於宣傳的需要,中方沒有提及M1步槍。
M1式狙擊步槍被美國和其他同盟國使用了很長時間。這些步槍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仍有少量作為剩餘物資賣給外國政府。
1957年,M14式7.62mm自動步槍被美軍正式採用, M1步槍正式停產。M14自動步槍保留了很多加蘭德步槍的特色,很多部件直接來自M1。
美國 M14自動步槍
1950年代,義大利伯萊塔公司受到北約指示,生產M1加蘭德步槍,義大利名為「M1952」,其後更衍生出BM-59系列。
義大利 BM-59自動步槍
至今,M1式加蘭德半自動步槍仍然是美國軍隊的禮儀用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