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明戒安立)(1):一、律儀戒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菩薩有三聚戒。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初戒以禁防為體,后二戒以勤勇為體。諸菩薩一切時恆守護故,離戒及善趣者,謂不著得戒及不求愛果故。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

云何菩薩一切戒?

謂菩薩戒略有二種。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

「謂菩薩戒略有二種」不同:「一、在家分戒」,就是在家的佛教徒所受的菩薩戒,這是一部份;「二、出家分戒」第二種是出家的菩薩戒,這是第二個部份。總合起來,名之叫做一切戒。

比丘戒、比丘尼戒、優婆塞、優婆夷戒,這些戒只是盡形壽,今期生命結束戒就失掉了。菩薩戒是盡未來際的,生命體結束了,戒還沒有失掉,還繼續延續下去。菩薩有可能會生到天上去,也可能生到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也可能是再來人間,原來的菩薩戒也是隨著去了,沒有結束。如果來到人間和欲界天,就是有兩種情形:前一生可能是出家的菩薩,第二生他沒有出家,他做在家人。做在家人他有可能,如果是在人間,或者欲界天,他有可能來到佛法裡邊受菩薩戒;再受菩薩戒,那麼就是從他正受。也可能沒有受,就是法爾得到的菩薩戒,就是前一生帶來的菩薩戒。所以菩薩戒有法爾得的,有從他正受的。當然也有可能菩薩到三惡道去了,他的菩薩戒還在,那麼還是位菩薩。

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凈戒,略說三種。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依此在家菩薩戒、出家菩薩戒,這二分凈戒裡邊也有三種不同,略說有三種不同:「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這三種都是菩薩戒。

若是聲聞人的戒有三種不同:一、別解脫戒,二、靜慮律儀,三、無漏律儀。別解脫戒,持戒把這一切的染污都排除出去了,這是粗顯的。靜慮律儀,得到了四禪八定,能使令戒更微細地清凈了,但是煩惱的種子還在。若無漏的律儀,就是得了聖道以後,斷滅了煩惱的種子,那是聖人了。

菩薩戒是大乘佛法的戒,菩薩戒也分這麼三種,但是菩薩和聲聞人不同,就是他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的菩薩做兩件事:一個是成熟自己的善根而得解脫,一個是成熟眾生的善根也得解脫。成熟自己的善根這一方面,要做兩件事:一個是遠離一切惡法,成就一切善法。遠離一切惡法,就是攝律儀戒;成就一切善根,那就是攝善法戒了。若是有大悲心,那就是要饒益有情,令一切眾生也成熟善根,那就是饒益有情戒了。所以從這方面說,也是有這三種不同。

一、律 儀 戒

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

《瑜伽論記》卷第十(之上):「前中有二,初總牒開,二依章別釋。

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苾芻戒等者:景云:菩薩律儀遠至菩提。今約七眾形居律儀辨菩薩者,以制過麁同故。又彼菩薩身在七眾,身語七支隨彼七眾有具不具。比丘、比丘尼有身語七支。沙彌、沙彌尼及正學等五眾但有身語四支。意三皆具足。菩薩即大戒。二眾具有十支,余之五眾但有七支除語中三。亦可菩薩雖形居后五,然具離諸惡故。七眾受律儀戒時皆具十善業道,以一切惡皆遠離故,是善皆修是生皆攝故。

測云:菩薩律儀與聲聞律儀體實差別,但七眾舊受聲聞戒者后受菩薩戒時所發支種,若苾芻即如苾芻戒支種。除與聲聞不共學者,其餘支種即與苾芻所發支同,乃至若近事男女受五戒竟后更受菩薩戒時所發支種即與近事戒支種同,故言如是七種戒即是菩薩戒律儀戒。雖受不發但由支種同故言即是七眾所受戒。其餘菩薩四波羅夷四十二輕戒等皆是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中有違犯故立此諸戒,非是攝律儀戒。又失聲聞戒不失菩薩戒,所以然者?聲聞戒命終二形生等失聲聞戒而不失菩薩戒。或有二緣,一退菩提心失,二起增上煩惱失,而不失聲聞戒,故知菩薩戒與聲聞戒差別。善法戒中言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后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等者,是略標。

景云:受三聚戒理實同時,義說前後,由先離惡後方善。

測雲:依舊論言謂菩薩受律儀戒上。舊人解雲。形前喚后。校量勝律儀正意相同。七眾所以不如。攝善作修不共二乘故名為上。今雲受律儀戒後者。此是義說前後。非受前後。

問:三聚凈戒俱說受得,何故今雲受律儀後為大菩提積集諸善是攝善法戒耶?解云:此說相顯,律儀戒是止善,說顯攝善法戒是作善,住凈戒已修習相顯,故云受律儀為大菩提集善名攝善法戒,就實三聚戒並說受得故也。」

諸菩薩所受的七眾別解脫律儀,就是菩薩的律儀戒。

七眾是什麼呢?「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這五種人都是出家人。「近事男戒、近事女戒」,這兩種人是在家的佛教徒。「正學戒」就是受了沙彌尼戒的出家人,進一步學六法,要經過兩年,那叫做正學戒。古的翻譯叫做學法,學法女;新的翻譯叫做正學,正學女。

佛教徒總說起來就是有這七種不同,其中有近事男、近事女,還有個近住,近住男、近住女,就是受八關齋戒的,他又不同於這七種。所以加上了受八關齋戒的男女居士,應該是八種,但是這裡邊列出來七種,那麼受八關齋戒的這個修行人,就是包括在近事男、近事女裡邊。

「如是七種」,有這七種的佛教徒。「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前五種是屬於出家,后兩種是屬於在家。「依止」,是指我們的生命體說的。因為不管是做惡事也好,做善事也好,修學出世間的聖道也好,行菩薩道也好,都是要靠這個身體的,所以這個身體叫做依止。七種佛教徒裡邊,隨其所應,應該知道有在家、出家的不同,「是名菩薩律儀戒」

七種佛教徒所受的律儀戒和菩薩所受的律儀戒,也可以說是相同的,但是動機不同。這七種佛教徒,只是指小乘佛法中的佛教徒;菩薩也可以說有這七種不同,這是屬於大乘佛教的佛教徒。大小乘其中不同的地方,就是發心的不同。七眾弟子發的是聲聞菩提心,大乘佛教的七種佛教徒是發無上菩提心;就是發心有不同,所受的戒是一樣。

譬如說近事男、近事女受的五戒是無差別,乃至比丘也是這樣子,大乘小乘無差別,但是發無上菩提心與發聲聞菩提心不一樣,不同的地方就是在這裡。如果說是若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出離心、聲聞菩提心也沒有發,那就是有所不足了。現在這裡說「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就是菩薩的律儀戒,戒的相貌是無差別,但是動機不同。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二:「問:何緣世尊宣說屍羅,名為律儀?答:由此屍羅清凈善法,是防護性,是息除相,是遠離體,故名律儀。

屍羅是印度話,律儀是話,它的內容的含意是無差別的。屍羅翻到話就是戒,為什麼說屍羅的清凈善法就是律儀呢?

「是防護性」,防護就是保護,戒有保護內心的清凈的作用,叫它不要污染,這叫做「防護性」。

「是息除相」。律儀戒是保護內心的清凈,止觀沒有修成功,有可能還是要染污。如果有污染,要立刻觀察反省自己,把污染清除去,保護內心的清凈,所以是「息除相」。

「是遠離體」,是心裏面一切染污法沒有現前的時候,要保護內心,叫它不生起,叫染污法不現前,那叫做「遠離體」。

因為屍羅有這樣的作用,所以「故名律儀」。

「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別解脫律儀,別解脫是什麼意思呢?「別別棄捨種種惡故」。「別別」就是一條一條的,一樣一樣的。譬如說殺戒,把殺的罪過解脫了。盜戒,把這個盜的罪過解脫了。沙彌十戒就是十條,比丘二百五十戒,就是一條一條地解脫一切染污,使令身口意清凈,叫做「別別棄捨種種惡故」,所以叫做「別解脫」。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三:「問:何故世尊建立苾芻、近事、近住三種律儀?答:由三因故,謂佛所化有三種類:1、或有能行離惡行行及離欲行;2、或有能行離惡行行,非離欲行;3、或不能行離惡行行及離欲行。

依初所化類,建立苾芻律儀;依第二所化類,建立近事律儀,何以故?非居家迫迮,現處塵俗,而能一向相續圓滿護眾學處。依第三所化類,建立近住律儀,何以故?由此不能究竟行俱離行,但當勸進攝受二因(按:離惡行及離欲行),勿彼自謂重擔所鎮,謂前三支修離惡行,其後四支修離欲行,離非梵行俱修二種。

七眾戒中,其中前五種,是屬於出家這一部份的;后二種戒,是在家分攝。由三因故,謂佛所化有三種類。」為什麼要建立七種戒法,是因為佛所化的眾生有三種不同:

1、或有能行離惡行行及離欲行」。第一種也就是第一類的眾生,能遠離一切惡法,也能離欲,有兩種遠離。

2、或有能行離惡行行,非離欲行」。第二種眾生,能遠離惡法,但是不能離欲。

3、或不能行離惡行行及離欲行第三種眾生,不能遠離惡法,也不能離欲。

依初所化類,建立苾芻律儀第一種人能遠離惡法,又能離欲,所以就是建立了出家的戒。

依第二所化類,建立近事律儀,何以故?非居家迫迮,現處塵俗,而能一向相續圓滿護眾學處第二種人能遠離惡法,而不能離欲,就建立在家居士的戒。

依第三所化類,建立近住律儀,何以故?由此不能究竟行俱離行,但當勸進攝受二因,勿彼自謂重擔所鎮,謂前三支修離惡行,其後四支修離欲行,離非梵行俱修二種。」第三種人不能究竟的遠離惡法,也不能遠離欲,那就是受八關齋戒了。受八關齋戒,就是一晝夜,「攝受二因(離惡行及離欲行)」可以離惡法,也離欲了,但是只是一晝夜;過了一晝夜以後,又恢復原狀了,所以受八關齋戒的,算是第三類的眾生。

三支:1、「離害生命」、2、「離不與取」、3、「離虛誑語」

四支:1、「離飲諸酒、諸放逸處」、2、「離歌舞倡伎、離塗飾香鬘」、3、「離高廣床」、4、「離非時食」

佛因眾生的種類不同,所以建立七種戒法,也就是連八關齋戒算在內。

解釋「即是」。「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菩薩所受的律儀戒,能使令菩薩的身口意遠離染污法,使令內心安住在清凈的凈戒上。菩薩所受的律儀戒是與非菩薩的七眾的律儀戒是共同的,是一樣的,即是七眾的律儀戒、所受的別解脫戒。這是指戒相來說是相共的,若指內心說是不一樣的。菩薩發了大悲心和聲聞菩提心的七眾弟子不一樣。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五:

複次,當知菩薩毘奈耶略有三聚:初律儀、戒、毘奈耶聚,如薄伽梵為諸聲聞、所化有情略說毘奈耶相,當知即此毘奈耶聚。

往期閱讀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系列合集

《觀諸法如專欄》(2016)文章合集

發 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