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ng的歷史
再開始說之前,先講一講swing的歷史:在爵士樂出現之前,有兩種音樂可以稱之為是爵士的前身,一個是ragtime,一個是blues,這兩種音樂都是黑人音樂,這兩種音樂慢慢地演變成了爵士,人們稱新奧爾良為爵士樂的發源地,這裡出現了最早期的爵士樂,大家所熟知的Louis Armstrong就是新奧爾良的音樂家;到了三十年代的紐約、芝加哥等地出現了爵士大樂隊,在這個時期,swing風格的音樂作為一種舞蹈音樂才真正流行起來了,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swing成為了爵士樂的主導,雖然說爵士樂有很多分支,但是swing在六十年代之前都是比較主流的。
現在我帶大家來學習如何聯繫swing風格的律動,大家可以先聽一下Wes Montgomery的No Blues這首歌,除了solo的節奏、鋼琴伴奏的節奏,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你要注意貝斯和鼓在幹什麼。
Swing這種音樂跟一般的流行歌或是古典音樂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八分音符不是平均的,我們一般所說的八分音符是把四分音符完全平均地拆成兩份(下圖左);而swing中的八分音符不是這樣的,swing中的八分音符是把三連音的前面兩個音合併成一個音后,再加上三連音的最後一個音(下圖右)
示範視頻
我剛才唱的雖然不是兩個平均的八分音符,但是在一個swing風格的譜子中,如果出現八分音符,那麼大家就默認這是swing的八分音符。
swing中的節奏樂器
貝斯:大家看一下下面這張圖,這是一張貝斯的譜子,如果一個貝斯手要演奏swing這種風格,一般會演奏如下這種叫做walking bass的bassline。Walking bass一小節彈4個四分音符,這四個音不光是穩住四四拍的節奏,同時也把和聲給描繪了出來,一般每個和弦的第一拍會彈根音。
鼓:比較基礎的swing的律動是這樣的,五線譜最上面一行的叉代表的是鼓手右側的ride(點鑔),注意ride在2、4拍雖然是八分音符,但實際上打的時候已經是swing的節奏了;下面一行的叉代表的是鼓手左邊腳踩的hi-hat(踩鑔),hi-hat是在2、4拍的。所以鼓手一般會用右手打點擦,左腳控制hi-hat,除此之外鼓手還會用左手在軍鼓上伴奏一些節奏,右腳在底鼓上踩一些節奏,這樣可以打出各種多變的節奏。
以上就是鼓手與貝斯手在swing中最基礎的節奏,當然每一個貝斯手和鼓手都會有不同的風格和變化,但是基礎的律動就是這樣,也許你在練習過程中考慮不到這些,但是必要知道這些最基礎的節奏樂器在swing中是怎樣的。
如何練習swing
如下圖所示,一小節中有四組三連音,三連音上有一個延音線,意思是三連音中第一個與第二個音合併成一個音了;每組三連音的第一個音上有一個重音記號,這不是說你要在第一個音上彈得重一點,而是表示節拍器的位置。現在大部分的節拍器都可以把三連音的節奏調出來,也就是一拍響三下,既然swing的八分音符是在三連音的第一個和第三個音處,我們在練習的時候就可以把節拍器的三連音打開,然後第一個和第三個音的位置彈奏,這樣雖然比較傻,但是很有用。
何為swing的二四律動?
大家也許知道,swing的律動跟我們平時聽的流行、搖滾等風格不太一樣,一般的搖滾或是偏流行一點的歌曲強拍是在1、3拍的,而swing風格的強拍是在2、4拍,所以剛才給出的鼓的律動hi-hat都是打在2、4拍上的。
我們在實際演出時會和鼓一起,但是平時練習是沒法跟鼓一起練,所以我們可以把節拍器當作鼓手,因為鼓手的強拍在2、4拍,所以我們也可以把節拍器只開在2、4拍上。如果原曲的速度是80的話,那麼我們只需要把節拍器開到40的速度。
下圖是節拍節奏的示意圖,四個表示四四拍的1、2、3、4拍,重音符號在2、4拍表示節拍器只在2、4拍響。這時如果腳要打拍子的話也只能打在2、4上,而不是打1、2、3、4。
實戰演練
以下是C大調音階第一個把位,重拍是2、4的位置,同時雖然譜子上寫的是八分音符,但是大家要彈swing的八分音符,也就是2比1的關係。
最後是Cmaj7和弦的琶音練習,方法同上
示範視頻
總結: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強拍在2、4拍的律動需要熟悉一陣子,同時swing的八分音符也不是平均的八分音符,而是基於三連音的,大家如果找不到swing的八分音符,可以先把節拍器開成三連音的模式,然後在第一個和第三個音上彈奏,熟練了后就把節拍器開到一半的速度,只在2、4拍響,如果大家實在找不到2、4拍也不要著急彈,慢慢感受到2、4拍的存在再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