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 物 | 戴冰:讓光有了體積——斯賓塞·芬奇和他的裝置藝術

《美術報》第65期 域外美術

3月,在美國西雅圖藝術博物館中,觀眾可以看到一幅奇幻的場景:不同色彩的玻璃板,懸挂在博物館的天花板之上。陽光透過這些玻璃板,在牆上、地上形成迷人的色彩。這些看似裝飾的玻璃板,正是裝置藝術家斯賓塞·芬奇(Spencer Finch)的新作《西部神話》(Western Mystery)。

生於1962年的斯賓塞·芬奇,在過去的20年裡一直利用科學的方法,確定光和顏色不可言喻的質感、知覺和記憶,從而把光照的瞬間凝固。「反覆做科學實驗的過程和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很相似,」芬奇說,「當我們反覆實驗,以接近事物的本質時,實驗者對客觀的感知常常發生偏離,而這時主觀因素就開始介入。這對我來說是很吸引人的,其中充滿了人性的美麗和詩意。」

斯賓塞·芬奇 天空 裝置  2004年 圖片:利森畫廊

芬奇常常選擇那些充滿了文化象徵的地方作為採集數據的地點,比如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維也納的辦公室舊址,或是傳聞出現過水怪的蘇格蘭尼斯湖。他利用色度計和風速計來測定顏色與色溫,及空氣運動的數據,再拍下照片和潘通(Pantone)色卡進行精確的比對。在他記錄美國著名詩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故居時,對風速的測定更是達到了真正科研級的嚴謹:以90秒為間隔多次測定卧室窗口的風速,甚至考慮了室內風扇的影響,從而精確重現了狄金森卧室窗口的微風。「我想重建狄金森站在窗口感受微風時的世界,並把它變成我的藝術品。狄金森讓我們注意到那些常常被忽略的東西,就像是吹過她窗口的微風,這是冥想的起點。」

斯賓塞·芬奇  試著記住那天(9.11)早晨的藍色  裝置  2011 年  紐約「9·11」紀念館藏  戴冰 / 攝

芬奇最知名的作品,正是那些利用人造光源模擬出自然光的效果。在他2002年的作品《阿喀琉斯之盾》(Shield of Achilles)中,意圖重現荷馬史詩中所描述的「阿喀琉斯看到的如同肌膚般紅潤的天空」。為此,芬奇來到了位於土耳其的特洛伊古遺址,並利用色度計來測量日出時的光線。按照芬奇自己的說法,「這些測量得到的光線,可能是自荷馬時代以來唯一沒有改變的東西」。在其後紐約郵局畫廊(Postmasters Gallery)的展覽中,芬奇利用在土耳其測得的數據,使用了79個包括藍色、紫色、綠色和粉紅色的熒光燈管,模擬出了「特洛伊的黎明」。

斯賓塞·芬奇 阿喀琉斯之盾 裝置 2002年 圖片:波士頓美術館

在《阿喀琉斯之盾》中,芬奇實現的是把神話中的景觀簡化到一種光的顏色。而為了實現這種詩意的色彩,藝術家在他裝置中放置的光源數量,動輒數十甚至數百。2013年,芬奇又一次在紐約科恩畫廊(James Cohan Gallery)展出了這件作品。這一次,芬奇在燈管之上又加上了包含七種顏色的濾鏡,以保證投射到展廳牆壁上的色彩的精確性。由此,這件裝置所發出的光,和它投射到牆壁上的光,實現了和諧的統一。

斯賓塞·芬奇  阿喀琉斯之盾  裝置  2002 年  圖片:波士頓美術館

「芬奇在研究人眼對光線的感知機制時,涉及了藝術史、詩歌史,並利用了科技的力量。」《斯賓塞·芬奇:人腦比天空更廣闊》(Spencer Finch: The Brain Is Wider Than the Sky)的作者蘇珊·克羅斯如此評價道,「他的作品深入觀眾的內心。人們在感覺光線或微風的時候,潛意識裡很可能會被這種感覺送回到他們心中的某些記憶之地。」在芬奇的每一件作品的標籤上,都標明了記錄作品數據的時間和地點。觀眾看到標籤,瞬間就可以用自身的知識連結起標籤上的時間和空間,其所得到的驚喜和愉悅,自然不言而喻。

斯賓塞·芬奇 穿過工作室的路 油畫 2011年 圖片:利森畫廊

斯賓塞·芬奇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市度過了童年。他的父親是一位化學家,而母親是國小教師。由於父母的影響,他自小就對自然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芬奇直到大學三年級時才對藝術發生興趣,那時他在日本學習陶瓷工藝。在1985年,芬奇進入了知名的羅德島設計學院,學習陶瓷藝術,但很快他就意識到陶瓷並不是屬於他的媒介。

斯賓塞·芬奇 飄過的雲 裝置 2011年 圖片:科克倫畫廊

芬奇畢業后開始了作為藝術編輯的工作,並旅行至美國西部和法國南部,沉浸在繪畫的樂趣之中。而正是印象派,尤其是莫奈的繪畫中光的顏色讓他極為感動,「我真的認為莫奈一定擁有一個專業的光學實驗室,不然如何實現那些讓人難以置信的色彩,以及池塘、花朵和樹木之間光的反射和映襯。」這也是他2013年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展出的作品《跟隨自然》(Following Nature)的靈感來源。在這組裝置之中,芬奇利用了包含37種顏色、近200塊濾光片和彩色玻璃板的裝置作品,在博物館的大廳里營造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色彩空間。藝術家所有精心的布置,都是為了再現位於吉維尼的莫奈花園在19世紀末的模樣。

斯賓塞·芬奇 跟隨自然 裝置 2013年 圖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創作關於光的裝置作品,對於我來說是一個享受的過程,」芬奇說,「每一天,我都會對世界有新的看法。一塊不同的雲彩和一陣風,都讓我無比地關注光線和顏色的變化。當我看著一棵樹或一朵花時,這種感覺就更加深刻。」

自然和文化之間的鴻溝,比我們大多數人所意識到的還要大。而斯賓塞·芬奇似乎通過他的作品向我們證明了:如果要讓大自然印入我們人類的腦中,最好的辦法是把它概括成一種文化——以藝術的手段。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家畫院

國內統一刊號:CN11-0292

國內郵發代號:1-171

►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