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留學生捫心自問:我們讀大學究竟是為了什麼?

大學大學部這些年來,我曾屢次思考自己的專業選擇問題和剛剛畢業所遇到的各種困境,不能否認的是,我和朋友之中的大多數都覺得目前大學裡面所學課程的內容與工作環境中所需要應用到的很多知識與技能都處於一種脫軌狀態,並且其中以人文學科更甚。

這讓我不禁想問,這種現象究竟是僅僅存在於我們所畢業的這類醫博類大學之中,還是普遍各種高校都存在的教育脫節問題呢?

那大學生又如何對之加以應對呢?

他們在大學中的專業選擇對於未來的就業情況真的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嗎?

那我們又應該奔著一個怎樣的目標進行學習呢?

「四年制人文教育不是為孩子們就業提供準備的,從來就不是如此,」

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高效組織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Organizations)高級研究員亞歷克·R·利文森(Alec R. Levenson)說。

每當聽到研究人員如此義正言辭地陳述著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我就很生氣,好像大學教育與職場競爭之間出現的代溝學校沒有任何責任,一切問題都要學生來扛?

那我們的大學高等教育究竟為了什麼?辛苦畢業的學生們未來究竟在哪裡?

回顧當初在大學中的專業選擇,決定心理學是因為當時出於個人原因而對於這個專業的強烈興趣而選擇的,至於未來是否要真的當一個心理醫生其實並沒有去刻意想過。

這種情況在我的朋友們身上往往也有所體現,大一剛剛來到異國他鄉求學的我們當時也就年僅19歲,再加上之前在國內時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思想獨立性與自主探索能力根本跟不上,很多人都選擇隨大流,人家選什麼專業我也選什麼,這樣可以扎堆上課抄作業。是的,扎堆學習是為了抄作業,抱大腿的現象在UBC屢見不鮮,甚至在我們學校的專業選擇上也同樣存在這種「扎堆現象」。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上飛速發展的社會在目前最看重的無非是商業人才的培養了,於是在父母命令和朋友選擇的影響下,UBC著名商學院Sauder中出現了成群的學生,他們西裝革履的出現在各種職場社交及人際交往場合,商學院中長年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的公眾演講能力,溝通表達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等使得他們往往成為職場中的佼佼者。

他們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容易進入精英階層的群體了,因為他們的學科訓練教會他們如何觀察環境發掘市場潛力,如何與人合作,如何最高效低成本地完成任務,如何培養高情商與人進行溝通,等等這些職場中最需要的技能。

因此,在商學院里只要按部就班認真學,畢業之後的工作大都不愁有問題;再加上商科的各個方向基本上都有證可考,帶著資格證的應聘者往往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比如說與我同樣剛畢業的商科物流專業的同學在考取了資格證,積累了一段時間的工作經驗之後就可以拿到時薪15刀的全職工作,雖然她也表示工作中很多東西需要自己現學,但是大部分工作內容確實是學校教的什麼,工作上就怎麼做,上手起來並沒有很吃力。

至於商科會計專業畢業的同學,雖然畢業之後工作比較辛苦,但是所有工作內容與學校學習內容基本一致,像這種求職者與工作內容專業對口的情況自然可以大大增加應徵者的競爭力。還有一位從商學院的Real Estate專業畢業的朋友,在考了地產經紀專業資格證以後,順利在一家西人地產公司工作,時薪高達25刀左右。

當然,我說這些並不是希望大家帶著功利性的目的去選擇自己大學的專業,而是想要告訴大家一個現實就是大學期間的專業選擇確實會對於你未來的就業發展有著很大程度上的影響。

但是畢竟我們大學的學習生涯只有一次,如果僅僅是憑著功利性的目的為求職而學的話,難免有點辜負自己青春的感覺,誰不想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灑下自己的一腔熱血呢。

世界已經不再在乎你知道什麼,而只是在乎「你能用你的知識做什麼」

-----哈佛大學(Harvard)教育專家托尼·瓦格納(Tony Wagner)

那麼,就來說說作為一個人文學科大學部畢業學生的想法吧。

對於我這樣一個主修心理學,輔修視覺藝術大學部專業的學生來說,一邊是人文學科一邊是藝術學科,真的是沒有一邊好找工作,這古往今來沒飯吃餓死的,不是藝術家就是窮酸書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那肯定會有人想問,這個人文學科的學習內容究竟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再就業前景方面會與商科,甚至理科,工科都相差如此之多,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學習人文學科,學的是什麼呢?

那這又要回到一個最初的問題:我們究竟為什麼要讀大學?

關於這個問題又要回到一個中西方思想差異性的問題上了。當我試圖跟身邊一些朋友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先愣一下,因為或許從沒有人認真問過他們這個問題,然後便會以找工作呀,父母要求的呀,之類的答覆敷衍過去。

只有一些朋友表示認真想過上大學的意義,有個朋友說她很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在專業選擇上她還是屈從於了有就業優勢而且她也可以做好的專業,而對於自己所喜歡的領域有些害怕去嘗試,因為擔心自己其實並做不好,那樣便會因此而苦惱。

「理想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我從不會認為以對於未來實際就業前景考慮所進行的專業選擇是不對或者不高大上的,反而是看似簡單卻也質樸,帶有著一定程度責任感的回答,起碼作為畢業生的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那麼有關讀大學意義的問題,西方同學的經歷就大為不同了。

在溫哥華美術館做義工期間遇到了一個西人女孩,她本身家庭來自於歐洲但是很早就定居加拿大躲避戰亂。 遇見她的的時候她說自己剛剛結束在歐洲的一段長途旅行,走了差不多半年時間,而那時的她也不過才高中畢業,18,9歲的樣子。

當問到她為什麼會選擇外出長時間旅遊卻沒有直接去念大學的時候,她還挺意外的,因為像這種Gap Year出走的情況在她的同學中還是挺普遍的。 「你沒有辦法在剛剛高中畢業的時候就確定自己未來想要學什麼。」,Hannah平靜地說,眼中帶有一份看起來並不該屬於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成熟。

「你必須需要時間去冷靜地思考一下讀大學對於自己人生的意義,不然為什麼要去讀?我也沒有那麼多錢可以浪費。」

的確,大多數這邊的西人學生需要自己支付學費,雖然去掉政府的補貼後學費並不算貴,但他們也大多從中學開始就在利用業餘時間打工掙錢了,大多數選擇做的工作是waitress, 前台接待等等。

由於加拿大社會有最低工資的保障,再加上有小費,所以即使是做服務生,所賺得的酬勞也是夠用的。

學費的來之不易使得西人同學們不僅對於讀大學這一決定進行了深思熟慮,更是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將每一節課的價值都看得無比重要,很少有說像一些學生一樣挑揀「水課」(即容易得分且內容不難的課)來掙學分。

對於西人孩子來說,能有機會繼續學習已經是價值非凡的意義了,於是便會以更加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每一堂課,而本身已經積累一定賺錢能力的他們也就不是僅僅希望用課堂知識來學習賺錢那麼簡單的了。

後來,Hannah給我說她現在已經開始在溫哥華的一所名為Blanch Macdonald的學校學習Fashion Design了, 她很高興自己用積攢下來的學費開始學習自己所真正熱愛的專業了,通過她,在大學學習的意義也就在我的心裡逐步明了啦。

雖然跟Hannah見面的時候,她往往以一種絕望的表情訴說著她的課程有多麼的緊張,但是對於其課程的熱情和思考也是溢於言表,她的sketch book是隨身攜帶的。

而在我們人的傳統意識中只有富二代才會去學的時裝設計專業在Hannah這樣的西人孩子這裡更是脫去了Luxury brand的光環而更靠近其本質,探究服裝之於社會,環境以及人類生活的意義。

還記得Hannah曾說:這個社會有太多讓你生氣的事情了,比如說那些快時尚產業對於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商家為了掙錢大量生產不需要的衣物,既浪費資源又製造垃圾,而且在以低廉價格吸引買家又想保證利益的目的下使用大量的童工,他們的利益誰來保護,這個世界簡直太糟糕了,希望以後能盡我所能解決這些問題。」

「理想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提到這句話的原因是很多朋友在一開始畢業時候找工作很受挫,因為無法找到完全符合自己理想的工作機會,當初的我在學習心理學和藝術的時候,也堅定地想象過未來一定要做一個有思想有擔當的藝術家,並為這樣一個美好未來而努力拚搏,但是其實現實情況並沒有那麼樂觀。

有限的就業環境和獨立承擔生活的壓力使得你並耗不起那個時間去一下子走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上去,這個時候的你往往會懷疑人生,覺得自己之前在學校白學了。

其實一切都是情有可原的,一切也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積極地去了解當下的就業環境,努力培養自己所需要的職業技能,你之前所學的一切知識都不會是白費的。

在你最青春年少之時將自己的熱情,理想揮霍於自己所熱愛的土壤之上是一種幸福,那其中所鍛鍊出來的思想的能力與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即使最開始你的能力經驗不夠強,光芒無法得到綻放也千萬不要氣餒,當你耐心努力積累一定工作能力為基礎的時候,就一定可以更有底氣地走向你所希望的道路之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