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梅雨時節 「梅」菜飄香

轉眼春已至尾聲,粵東北的山林間,雨水一直淅淅瀝瀝,潮濕的空氣開始泛濫。山區的天氣時冷時熱,讓人不適。在梅州等客家地區當地人的餐桌上,石橄欖燉龍骨、油煎春艾餅、脆炒豬生腸等菜式開始披掛上陣,幫助人們抗擊春夏之交常見的食欲不振,感冒咳嗽等癥狀。

脆炒豬生腸

豬生腸是母豬身上特有的器官,客家人把豬的內臟烹製得「出神入化」,脆炒豬生腸就是一道客家名菜。「懂行」的人都知道,生腸是豬身上最乾淨的腸子,一頭母豬身上的生腸量極少。所以老人們說,以前豬生腸在市場上很少能買到,只有殺豬匠家中才有得吃。

客家菜式中的豬生腸通常都是用爆炒的方式來烹制。梅縣區鬆口鎮的吳桂芳老人說,如果烹制方法不得當,會讓生腸要不腥味逼人,要不就太韌難嚼。要做一道好的爆炸豬生腸,事先的處理必不可少。

在味道調製上,梅州人多以麻辣味和酸辣味為主。製作爆炸脆生腸的唯一訣竅就是鐵鍋猛火快炒,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出豬生腸既脆且嫩的口感。起花生油鍋,下蒜蓉、薑片、青椒圈爆香後下豬生腸,大火爆炒,加適量高度的客家米酒、生抽、米醋繼續翻炒成「開花」狀后,迅速加香菜、蚝油、鹽攪拌均勻即可享用。

石橄欖燉龍骨

在粵東北地區海拔較高的大山深處,進山務農的人們,在春夏季節的閑暇時間,往往會去到山谷背陽的石壁處、林蔭里,細細尋找一種傳說中的「石上仙桃」。這種顏色碧綠、葉子酷似蘭草,莖與根結合處長著一顆狀似橄欖的奇異草本植物,被客家人稱之為石橄欖。儘管道路崎嶇險阻,但客家山民非常願意冒險進山採擷食用。它得名「仙桃」的原因,就是因為燉出的湯不僅美味,而且它全草皆可藥用,不僅能斂陰養胃以生津,還能化痰止咳,潤肺生津。

客家人常喝的石橄欖燉龍骨,取約100克新鮮帶根、葉的石橄欖,用流動的水沖洗乾淨泥沙、青苔后,在開水中迅速焯一遍。

再取500克左右「豬龍骨」,也就是豬的脊椎骨,同樣焯水去除血沫。將處理好的龍骨和薑片隔水在燉盅中燉半個小時后,再投石橄欖入內繼續燉1小時左右即可調味飲用。燉好的石橄欖龍骨湯碧綠而清亮,一飲而盡后,喉間泛甜,久久不散,令人口舌生津。

油煎春艾餅

艾草是梅州地區十分常見的一種普通草本植物。每年開春之後,它都長得挨挨擠擠、熱鬧無比。儘管它一年四季都能生長,但人們往往認為從清明至端午節期間的艾葉最為嬌嫩。這個時節的艾葉綠得泛起了油光,口感最好。

這種性溫而味苦的植物貌不起眼,但它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醫草」「女人草」的地位。

吳桂芳每年春夏都要製作一批油煎春艾餅,給廣州工作的晚輩們送去。她說,製作正宗的油煎春艾餅,要取當天清晨剛剛採摘的新鮮艾草清洗乾淨后,迅速在開水鍋中焯燙約20秒,此舉是為了祛除艾葉天生的淡淡苦澀味。但不少客家人認為,這種微苦是艾葉獨有的氣息,不經焯燙芳香物質更突出,保健功效更強。

隨後,將適量的花生、芝麻炒香後用石臼搗碎,將焯燙后的艾葉用刀切碎,將之和砂糖、糯米粉加適量水攪拌均勻,用手捏成餅狀,入鍋蒸至七成熟。再起花生油鍋,將蒸好的艾餅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抓起一隻油煎春艾餅,咬上一口,一股恬淡安然的艾香充盈於唇舌之間,緊接著,花生、芝麻的濃香接踵而至,猝不及防地給味蕾一個激靈。

老人說,和常見的蒸艾糍相比,這種經過油煎制的艾餅保存期較長、香味更為濃郁。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瑜通訊員黃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