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內河走向海洋 親歷者講述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歷程

原標題:內河走向海洋 親歷者講述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歷程

圖為觀眾參觀「向海而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新華網發

新華網上海7月3日電(梁鴻儒 李碩)廿年創建,春華秋實。近日,全面展示20年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的「向海而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在航海博物館揭幕。

成果展上,一批批反映航運中心建設發展歷程的精神與面貌的圖片、實物、視頻等相關資料,將這20多年的歷程濃縮為一部精彩的「簡史」,展示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不少親歷者也來到現場,向參展觀眾講述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歷程中的點點滴滴。

模擬復原的青龍鎮港口和社會風貌圖。 新華網發

負海枕江 上海自古以來就是商賈重鎮

「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這樣的記載,在舊志古籍中用來描述上海。上海,以港興市,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商賈重鎮。它的興起與發展離不開吳淞、黃浦二江。概言之,吳淞江孕育了上海港,而黃浦江則為上海港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近代以降,上海成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以黃浦江航道為主體的上海港呈現出一番「千帆百舸從容過」的景象,上海的經濟貿易環境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匯聚於此。

上世紀初期,上海港憑藉黃浦江的優良航道而日益壯大。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後,上海已成為亞洲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此後一直到改革開放前,上海港都是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為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改革開放的號角使得上海港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尤其是浦東開發開放,更是推進了上海港的騰飛。在上海城市和長江三角洲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下,上海港在八九十年代掀起了以建設集裝箱碼頭和老港區改造、外移為重點的高潮,上海港也從黃浦江逐漸向長江遷移。

八十年代初黃浦江。新華網發

黃金水道 建設「一主兩輔一支」航道

長江口,萬舸爭流之源。但隨著長江沿岸各港口吞吐量的增加,船舶向大型化發展以及重載船舶日益增多,使得長江口深水航道負荷日益加劇。

「長期以來,長江口入海航道維持水深為-7米,難以滿足國際集裝箱和船舶大型化的運輸需求。」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季嵐表示,為了在長江口開闢出一條「雙向兩船道」,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港長江深水航道工程開工建設。目前,黃金水道已增深至12.5米,航道底寬350—400米,5萬噸級大型船舶可直抵南京。

在茫茫無邊的江面進行航道整治,面臨諸多難題。季嵐稱,當時在論證研究階段,曾邀請國外的河道整治專家出方案。「但當時荷蘭的技術人員到現場一看,直言做不了。」出淤不定的沙洲、動蕩變化的河勢,都讓荷蘭人面露難色,而經過技術攻關之後,中交上海航道局決定自己動手。

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新華網發

「當時,整個工程分三期實施,建設完成後可滿足第三、四代5萬噸級集裝箱船全潮雙向通航,第五、六代集裝箱船和10萬噸級散貨船及油輪乘潮進出長江口的需要。」季嵐說,沒有長江口深水航道,現代大型游輪都可能無法到達吳淞口。

季嵐透露,目前,他們正在探索深水航道拓寬的可能性。此外,2010年底,交通運輸部批准了《長江口航道發展規劃》。按照《規劃》,用10—20年時間重點建設「一主兩輔一支」的航道體系。季嵐表示,一主就是現在的主航道,兩輔就是南槽、北港,一支就是北支。目前,南槽航道的治理工作正在進行,北港航道也著手前期開發研究工作,為上海港創造更好的通航環境。

洋山港一期基礎工程。王森攝 新華網發

向海而興 更高起點成就「東方大港」傳奇

在經濟全球化推動下,世界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航運產業結構出現重大變革、區域性港口競爭日趨激烈,神戶、釜山、高雄等港口群雄割據,紛紛競逐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上海面臨淪為周邊國家港口補給港的危機。為建設國際航運中心,上海港急需更高平台,拓展開闊視野——洋山港建設應運而生。

1996年1月,國務院召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專題會議,正式決定加快推進以上海為中心、以江浙為兩翼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這一重大戰略決策,使上海港逐步從黃浦江內河走入長江,再走向深海,上海的吸引力也隨之走向全世界,為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當年韓國、日本都在競爭東北亞航運中心,如果上海不發展,日後可能我們所有的貨輪都要去那裡中轉,經濟何談發展?」原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成員歸墨清晰地記得,當年上海港有兩大弱點,一是入海航道水深嚴重不足,只有7.5米,約束了大型船舶來上海港靠泊。二是對於5萬噸以上的船舶來說,上海的深水岸線不夠用。

「當時的結論是,洋山深水港項目必須要上,並且趕快要上。」歸墨說,前後經歷了多年論證,國家做出了開發洋山深水港的決策。 2002年3月,國務院批准同意洋山港建設后,一期工程同年6月正式動工,2005年12月竣工投產。短短3年半時間,的港口建設者們在一處小小的外海島礁上建成了一座深水良港,填補了上海港缺少15米以上水深集裝箱深水碼頭的空白。

填砂圍海,鎮瀾築港。隨後的2006年—2008年,洋山深水港先後建成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在三期工程建成后,洋山深水港區共獲得了5.6千米深水集裝箱碼頭岸線,16個7—15萬噸級深水集裝箱泊位、設計總通過能力930萬標準箱,規模效應日漸突出。

據中交上海三航院黨委書記、董事長沈明達介紹,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啟動以來,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快速增長,到2006年達到2171.8萬箱,而在1996年這一數字僅為200萬箱。經過十年發展,至2016年達到了3713.3萬箱,從2010年到2016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7年世界第一。沈明達更是透露,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2014年12月開工建設,將於今年底投入試運行,設計吞吐能力初期達到400萬標準箱,遠期將達630萬標準箱。

虹橋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新華網發

此外,上海港航運要素集聚成效明顯,目前已形成了七大航運服務集聚區,近1700家國際海上運輸及輔助經營單位在上海從事經營活動,全球九大船級社在上海開設了分支機構。口岸服務功能日益增強,海關通關、檢驗檢疫、邊檢、引航、海事、救助打撈、航運信息、航運金融、航運法律等保障非常有力。

港以城興,城以港榮。航海博物館黨委書記張東蘇在策展過程中感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過程艱辛、成就巨大,為上海加快「四個中心」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帶動長三角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上海這座依港而立、因港而興的城市,正勇敢地躍上潮頭,以追求卓越的態度聯通世界、以海納百川的精神向海而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