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養老金缺口4.7萬億 我們會老無所依嗎?

原標題:養老金缺口4.7萬億 我們會老無所依嗎?

前一段時間,大家被養老金的問題刷屏了吧,但是我們的問題僅僅是養老金嗎?瀚哥覺得,在這個老齡化時代,未富先老和少子化才是真正的問題,我們到底該何去何從?讓我們一起來跟瀚哥來看看吧。

其實養老話題瀚哥已經想寫很久了,去年年中的時候就動過這個念頭,但是因為多種原因曾經都已經寫了一半了,最終還是放棄。

今天,瀚哥再次鼓起勇氣和大家聊一聊我們必然會遇到的養老問題。最近,清華大學發布了《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養老保險基金已經出現當期的資金缺口,並動用累計結餘來確保發放,養老保險已經進入三級風險區。而去年年底發布的《養老金髮展報告2016》顯示,從去年開始養老金累計記賬額已經達到4.7萬億,累計結餘卻只有3.5萬億。於是,不少媒體甚至發出養老金會不會崩盤的疑問?

這個時候,相信不少朋友都會有些疑惑,養老金不是我們自己交給自己的嗎?為什麼會有收入趕不上支出的現象,甚至是說出現空賬呢?那這樣下去會不會像我們某些媒體說的,未來我們將無法養老了?

一、養老金到底怎麼了?

養老保險制度並不是新成立之後就有的,在建國之後相當長的時間範圍內,國家採用的是計劃經濟的發展方式,這個發展方式比較簡單的說法就是企業辦社會,當時的企業不僅有食堂,還有幼稚園、國小、中學、醫院、養老院等等,在這個體制下,也不存在什麼養老金,因為反正都是企業一起管理的,人從出生到老年甚至都有可能在這個企業裡面。但是,隨著改革開放之後,企業都開始市場化運行了,企業已經完全沒有辦法擔負起什麼都包辦的情況了,於是大量的學校、醫院、養老院都和企業脫鉤,在1997年的時候養老都開始推向了社會,於是開始有了養老保險。

但是,這個時候問題出現了,這就是1998年之前的老人們其實沒有去繳納過養老保險,但是卻需要按照養老保險來發放養老金,那麼怎麼辦呢?當時的解決思路是,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過渡法」的思路來發放養老保險。對於1998年1月1日之前退休的人,按照老人的辦法來,從養老保險資金中支付。而1998年之前參加工作並且還沒退休的人,採用過渡的辦法,除了養老金之外在發放一些過渡養老金。1998年之後參加工作的新人,則完全按照新辦法來,這個繳存比例大家也都比較了解,即個人繳納工資的8%,企業繳納20%,合計繳納28%的比例來繳納養老金。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就是對於老人和中人怎麼辦?因為之前都是沒有交過養老金的。所以國家做了一個設計,這個設計叫做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就是個人交的8%進入個人賬戶,企業交的20%進入統籌賬戶,統籌賬戶用於對老人以及中人過渡階段養老金的發放。簡單點說,就是用現在的人交的錢給已經退休的人發放養老金。這個制度在運行之初,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工作的人多,領取養老金的人少,但是,問題很快就出現了,在五年之後,的老齡人口所佔比例就已經超過了7%這個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老齡化社會分界線,到2015年的時候老齡人口佔比就已經達到了10.1%,離老齡社會14%的分界線已經相去不遠了。

然而,養老金髮放也出現了問題,因為領的人多了,但是交養老金的人卻沒有增加,這樣的結果就是,某些地方甚至要動用一部分個人賬戶的資金,當個人賬戶的資金也都不夠的時候,某些地方據說還會動用其他的資金。這樣下來,問題就顯得很嚴重了,因為老人在增加,但是新增勞動力卻達不到老齡化的速度,未來養老金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二、未富先老以及少子化才是問題的根源

從發展的趨勢來說,養老金收入抵不上支出可能將會是大概率事件,面對著這樣的問題,能有解決思路嗎?當然,最直接了當的思路是鼓勵多生孩子唄。只要新增人口比老齡人口多不就好了。當然,理論上肯定是這樣的,而且國家不也這麼做了,2015年開始就已經全面二胎了,但是有用嗎?瀚哥不得不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少子化已經成為趨勢了。

根據著名的經濟學、未來學學者赫拉利先生在其著作《人類簡史》裡面就專門論述過,對於世界而言,隨著嬰兒存活率的快速上升,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少子化的時代,並且這個時代具備著趨勢的不可逆性,即使是在從來沒有經過人口人為控制的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醫療水平的提升,少子化無法避免,甚至一些歐洲國家都在人口負增長。再看我們的鄰國印度,印度同樣沒有做刻意的人口控制,人口的出生率也已經呈現出快速下降的趨勢。所以說,對於而言,少子化未來已經成為難以逃避的現實。

但是,與西方國家或者日本這樣已經實現經濟發達的國家進行對比,的問題是少子化與未富先老並存。對於西方國家而言,在已經實現了社會福利水平的構建,實現了社會富裕的情況下,出現老齡化、少子化至少國家還有對抗這種趨勢的經濟基礎。但是,卻沒有,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離發達國家的高福利水平尚存差距,這就出現了很尷尬的現象,大家還沒富起來,但是社會已經老了,從而讓養老金的壓力越來越大。再加上,的資本市場尚不完善,對於養老金而言並沒有像美國一樣可以持續高水平保值增值的資本回報,所以養老問題的確無法迴避。

現在的解決思路有哪些呢?其實,如果要解決的辦法無疑有兩個,一個是降低養老的保障水平,另一個是延遲退休的年齡。當然,這兩種解決思路都難以說是一種最優解吧,只能說是經濟學上的次優選擇。

那麼,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希望大家都要明確樹立危機意識,因為在少子化的大趨勢下,傳統的養兒防老已經成為不太現實的情況了,而養老金又面臨如此大的壓力,所以對於個人而言,需要的是及早籌劃,早做準備。瀚哥有以下幾個建議,僅供參考:

一是時刻提升自己的能力。對於很多職場中老年人來說,都有一種倚老賣老的思維,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新生事物就讓年輕人去學吧。但是,很可能真的不能有這種思想,瀚哥想起歷史上的一個畫面,在一百多年前,當讀書人都還是只會讀四書五經的時候,突然發現科舉沒了,必須要學數理化了,這個時候凡是思想落後的人,都面臨著嚴重的問題。所以,時刻保持學習的能力和動力,在你年齡無論多大的時候都是有必要的。

二是及早進行財產規劃。瀚哥建議,投資學上有個經典名言: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養老也是一樣,不要全部指望養老金,而是要及早準備,在自己財富創造能力強的時候,將財富進行多方位投資,不斷地給自己提供除工資之外的被動收入,通過資產的合理配置讓收入水平不會因為退休而產生較大的影響。

未富先老時代,求人不如求己,我們所有人還是提早準備為好。

養老金缺口嚴重 制度漏洞待補

個人賬戶空賬4.7萬億,養老金因缺口嚴重正在走入「雷區」。

「 當前,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處於差等空間,如不儘快對制度進行調整,一旦把累計結餘用盡,養老保險基金將面臨著崩盤的風險。」這是清華大學就業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楊燕綏日前在2017清華養老產業高峰論壇上所表述的一段話。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日前,清華大學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養老保險基金已經出現了當期的資金缺口,並動用累計結餘來「保發放」,這意味著養老保險已經進入三級風險區(最高風險評級是四級)。

其實,這不是業內人士第一次對養老金缺口嚴重而發出的聲音。2016年底,由社科院社會保險研究所所長鄭秉文執筆的《養老金髮展報告2016》就表示,201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記賬額(即空賬)已經達到47144億元,而當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只有35345億,這表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資產和負債之間缺口越來越大,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基金累計結餘將會被耗盡。

也就是說,即使把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所有結餘都用於填補個人賬戶,其賬戶仍然會有1萬多億的差額。

在2015年底,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研究的超老齡社會課題時計算出了15年後,養老金缺口將達到4.1萬億元,35年後,這一缺口將約為6.1萬億元。

然而,事實上,養老金缺口要遠比計算的數據還要嚴重。

養老金空賬不可避免

什麼是養老金空賬呢?所謂的養老金空賬就是賬戶上顯示有具體金額,但實際上並沒有真實的錢來對應賬面上的數字。(例如,某員工4月份並沒有拿到公司的1000元獎金,但是在這位員工的家庭收入支出賬上卻有了一筆1000元的收入賬,那麼,這1000元的所謂收入就是空賬。)

那麼,這些空賬是如何形成的呢?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導致養老金缺口越發嚴重的原因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投資渠道單一,除了國債、銀行,就幾乎沒有其他的渠道;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加重,自2017年起,養老金要求的財政補貼將持續攀升;一方面,之所以養老金缺口較大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歷史遺留問題。

宋清輝在接受《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舉例說,改革前,已有的退休職工,因為沒有個人賬戶,因此只能夠使用在職職工的個人賬戶資金等。

尤為一提的是,隨著人口老齡化,享受養老金的人口也在逐年增長。數據顯示,的養老金資產佔GDP比重不到10%,而美國的養老金資產將近GDP的150%,OECD國家也相當於77%。如果現行政策不變,到2050年,養老金缺口將達GDP的70%以上。

優品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員王健昆在接受《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養老金投入不足,從養老財富的積累來看,2015年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佔GDP的比例為4.13%,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7.9%的平均水平,各類養老保險餘額佔GDP的比例為12.06%,低於OECD國家水平的82.8%。

事實上,養老金結餘因地區發展差異產生了不均衡。截至2015年底,全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結餘已經達到了35345億元,比2014年底增加了3545億元,增長率為11.15%,增速同比下降1.34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結餘最多的省份依然是廣東,其基金累計結餘已經達到了6532.75億元。江蘇、浙江也分別有3163.71億元和3070.39億元,北京、山東、四川也各有2000多億元。這6個省份累計結餘共有19963.17億元,佔到全國累計結餘的56.48%。

那麼,如何統籌養老金實現資金填補呢? 「一方面,中央財政可以加大對養老金缺口較大的地區給予深度支持;另一方面是調撥養老金富裕地區的資金填補缺口,並在財稅政策上給予優惠政策。」宋清輝認為,要解決養老金存在的問題,說起來非常簡單,只要運用市場化的手段即可。一是要擴大徵收面,使養老保險覆蓋率逐步提高,爭取惠及所有公民;二是要做好個人賬戶的統計,明確個人所繳納的保險金和退休之後所享受到的收益;三是要擴大養老金的投資範圍,不能讓這筆巨款沉睡,要讓這些資金能夠帶來更多回報,以減輕在職人員的養老金繳交壓力,同時還能惠及退休人員。

制度變革

其實,養老金制度變革不是第一次站在抉擇的十字路口上。養老金不是一個新問題,而是一個老話題,關於養老金缺口的問題,近些年,不論是官員還是學者都對於養老金存在缺口表示出不同的觀點。

王健昆說,人口老齡化的條件下,在降低企業繳費負擔和確保養老金支付的雙重壓力下,地區發展不平衡導致養老金存量不平衡,對養老金進行結構調整至關重要。

他認為,建立夯實中央統籌基礎養老金,做大職業年金,管好個人養老金,激勵就業和改善福祉並重。

有業內觀察者認為,養老金的最大缺口,實際上就是一種制度性缺口,如果制度存在明顯的缺口或者漏洞,那麼,就要採用制度變革的辦法來解決或者完善。否則,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總體上來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至少存在企業年金的缺失,使社保養老獨木難支、社保名義繳費率較高,但實際繳費率卻很低以及人口老年化與過早退休形成現實反差與衝突三大制度性缺口,它是導致現行的或未來的養老金缺口的根本原因。

「養老金當前面臨的問題,很難通過制度調整來解決,而是需要養老金頂層設計和整體改革。」宋清輝認為,整體改革關鍵是全國統籌,之後建議全國統籌,一方面,是部分省份的累積結餘數量在逐漸減少;另一方面,部分省份的結餘數量在逐漸增多,兩者相互調整,有助於實現整體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養老金制度改革起源於地方,不過,在改革的過程中卻導致了區域間的「碎片化」。財政學會會長、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日前在全國財政學會2017年年會暨第21次全國財政理論研討會上直言,當了三年財政部部長,費勁費大了,就是如何推進養老保險體制改革。財政持續補貼養老金,這樣不可持續。20%(企業負擔)+8%(個人負擔)的繳費率幾乎全球最高,還難以實現精算平衡,現在還要降低社保繳費率,關鍵問題是激勵不對。

「大家沒有動力去多交養老保險,還會把繳費基數(收入)做低,現實情況是,平均來看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不到實際工資的70%。」樓繼偉說,養老保險企業名義負擔率為20%,但實際平均負擔只有14%;若按照實際工資的九折作為繳費基數,企業負擔率為18%就夠了,都不需要達到20%。但關鍵需要改革現有養老保險制度,調動繳費積極性。

事實上,關於社保存在缺口的問題,樓繼偉幾年前在發展高層論壇上曾坦言,社會保險方面的制度漏洞太多,如果我們不把這些制度的漏洞堵上,給多少錢也會吃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