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山城匠人】重慶最後的手工制秤人:用匠心稱起歲月的分量

【摘要】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電子秤、台秤等先進、便捷的度量工具層出不窮,桿秤製作這種毫釐必究的純手工精細活逐漸沒落, 淡出人們的視線。在重慶永川松溉古鎮,有一家百年桿秤老店,店主熊德興是「熊式桿秤」第四代傳人,也是重慶最後一批手工桿秤製作人。

熊德興師傅給記者展示小金秤。 通訊員 諸宸 攝

熊德興師傅正在捯飭做秤工具。 通訊員 彭材露 攝

熊德興師傅正在接受採訪

華龍網5月20日6時訊 (首席記者 佘振芳 通訊員 王雨琦 符小霞 諸宸)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電子秤、台秤等先進、便捷的度量工具層出不窮,桿秤製作這種毫釐必究的純手工精細活逐漸沒落, 淡出人們的視線。在重慶永川松溉古鎮,有一家百年桿秤老店,店主熊德興是「熊式桿秤」第四代傳人,也是重慶最後一批手工桿秤製作人。

「國粹」工具 昔日輝煌

普普通通的老木門面,沒有多餘的裝飾,店內的布置有些凌亂。右面的牆上掛著零零星星的十幾桿秤,底下豎著幾根半成品。制秤的工作台上放著雜物。這裡就是市級非遺制秤師傅熊德興的家,不足30平米的堂屋就是他平時製作桿秤的工作室。相較於對面剛翻修的房子,熊師傅的桿秤店陳舊中散發著古樸的氣息。

桿秤,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製作的衡器,作為古代一項了不起的發明,它是最古老但沿用至今的「國粹」級工具,作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千百年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009年,熊式桿秤被列入「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熊師傅受邀參加《歡樂行•魅力永川》,並在節目現場展示了桿秤而名聲大噪,此後,「熊式桿秤」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媒體也對其進行了大量報道。

「熊式桿秤」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具體起源於哪裡,誰創立了它,熊師傅並不清楚。從他記事起,祖父熊興元就已經開始做秤,到他,已經是第四代傳人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熊氏桿秤」最輝煌的歲月,那時有10多個工人,年產量達2000多桿,遠銷四川、貴州等地。「那時候買秤還需要排隊,很多時候還沒開門就有人來買秤了。」說到這,熊師傅的臉上掛著笑容。

匠心傳承 精益求精

熊德興16歲時跟隨父親學做桿秤,至今已堅持了40多年。

「從刨木到拋光,一共有二十幾道工序。最難的就是刨木,又叫取樣,就是把木頭推成桿秤的模型。這是最基礎的一步,也是最不容易學會的。」 熊德興告訴記者,「不能推得過直,也不能推得過圓,要推成橢圓形,有點朝上的弧度。而且秤桿兩頭還不能一樣大,要保證一大一小。」

剛開始學刨木的時候,熊德興怎麼也做不好,幾乎天天練習,每天都在琢磨怎麼掌握好力度。起初給桿秤定型往往要花上一天的時間,漸漸熟練之後只需要兩三個小時就可以了。學了兩三年,熊師傅才能獨立完成一把桿秤。到三十歲左右,熊師傅才真正對自己做的秤感到滿意。現在,熊師傅的技術已經超過了他的父親,他說,「父親原來刨木一直要插兩道墨線,現在我不看墨線就可以推成型。」

為了見識一下熊式桿秤的製作工藝,記者請求熊師傅現場做一桿秤,熊師傅擺了擺手,拒絕了。熊師傅的老伴解釋說,「他不是不願意做,而是經常有人要求他做秤,但都是只讓他做做樣子拍照。他覺得自己不是手藝人了,成了演員。」

與其他桿秤相比,熊式桿秤更加經久耐用。熊師傅說,「我們的桿秤可以用三四十年。做桿秤的木料是從貴州運過來的,選取的都是貴州大山自然林裡面的特種木材。這種木材又硬又細,又光滑,不易變形。給桿秤上漆用的都是森漆,只有雲南、貴州那邊才有。森漆是原生態的植物漆,可以保護秤桿不腐爛,保持原有的形狀,使桿秤更加耐用。」

百年技藝 瀕臨失傳

如今,由於銷路不佳,熊式桿秤店一個月只能賣出去一兩桿秤,一年一百桿秤都賣不到。現在的熊師傅也只是偶爾做做桿秤,空閑時間還會種點花草,天氣好還會去江邊釣魚。

做秤的工作台,就是一張桌子,那是熊師傅的爺爺留下來的,已使用了70多年,上面布滿了深淺不一的刀痕,如今也被閑置在一旁。

為了給我們展示桿秤如何稱重,熊師傅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個老舊的盒子,這個盒子早年是他父親的,裡面裝著質量不等的砝碼。這些「老古董」和做秤的工具雖然現在都沒怎麼使用了,但它們還是被熊師傅當成寶貝一樣收藏著。「為了生計,我也得好好保存呢。」熊師傅笑著說。

在堂屋的牆壁上,掛滿了證書、獎章和照片,這些都是「熊式桿秤」獲得的榮譽。現在熊師傅的家裡還保存著一桿百年老秤,那是熊師傅的傳家之寶。在老秤的頂端刻著「熊興元造」幾個字。這桿秤,在時光的侵蝕中見證了熊式桿秤的輝煌和落寞。

因為利潤低又沒有銷路,做秤難以維持生計,沒有人願意來學做手工桿秤。熊師傅有兩個兄弟,都曾做過杆秤,但現在,只有他還沒放棄,就連熊師傅的兒子也對做桿秤不感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的手工桿秤都會被淘汰。」熊師傅嘆了口氣,「現在科技這麼發達,雖然這門手藝是非遺,但是傳承卻是個問題。」

松溉古鎮文化站的白主任告訴記者,「鎮里打算辦一個陳列館,把古鎮的手工技藝都聚集起來,除了熊式桿秤,其他的手工技藝也能在館中展示。」

「就算以後不再使用桿秤的本體功能,只要它能銷售,這門技藝能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傳下去,我就心滿意足了。」這是熊師傅最後的奢求,也是許多手工藝人的奢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