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砥礪奮進的五年·聚焦大數據】大數據分析運用系統助貴州開啟辦案新模式

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聚焦大數據】大數據分析運用系統助貴州開啟辦案新模式

4月18日,貴陽市花溪區法院,隨著徐婉琳法官手中法槌的落下,一起故意傷害案落下帷幕。

因為在夜攤吃飯時發生糾紛,巴喜(化名)等人將他人用鋼管、啤酒瓶打成輕傷,被法院分別判處七個月到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讓巴喜意外的是,法院不但當庭宣判,而且還在宣判當天,下達了判決書,而這份判決也讓他心服口服。

這得益於貴州法院大數據分析運用系統在基層法院的試運行。自去年10月開始,貴州省高級法院大膽突破,將大數據手段應用到法院審判中,積極打造「智慧法院」。

「案由模型」應運而生,為法官解決審判難題

2015年初,貴州成為全國第7個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份。自改革啟動以來,立案登記制改革的實施讓案件呈井噴式上漲,2015到2016年,貴州省受理各類案件從38萬餘件暴增到45萬餘件。同時,法官員額制改革的推行也使入額法官的人數明顯減少。根據要求,貴州省5700多名法官中,只有2499名法官最終被任命為「員額製法官」。

另一方面,司法體制改革以後,取消層層審批,落實司法責任製成了改革的「牛鼻子」, 司法責任制的核心是把司法責任落到法官、檢察官身上,真正做到「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這使得法官在司法中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楊學梅說,由於知識的局限性,基層法院法官的能力參差不齊,加之基層法院「案多人少」,而司法編製相對滯后,司法的效率和質量都很難得到保障。

面對「案多人少」的現狀,法官如何提高辦案質效成了嚴峻的問題。而大數據分析運用系統正好為法官排憂解難。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庭員額法官安克佳介紹,在審判中,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佔用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些工作不得不做,但大多都是重複勞動。現在這個系統可以自動生成庭審筆記、合議筆錄等文書,有效的減輕了法官的工作量。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信息技術處科員馬婭宏介紹,大數據分析運用系統包括決策輔助、審判輔助、公眾諮詢三個系統,具備智能案件辦理、案件偏離度分析、公開諮詢服務三大功能。

大數據分析運用系統引入司法智能機器人概念, 對貴州全省三級法院的歷史案件數據進行採集,形成案件大數據,在全省法院審判大數據基礎上,通過對法律法規庫以及全省法院案件庫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建立精準匹配案由模型,為法官推送審判數據、相似案件,分析主觀偏離度,幫助法官解決審判難題。

2017年3月,遵義市紅花崗區法院審理了一起故意傷害案。被告人劉某與被害人張某因債務問題發生爭吵,相互推搡中劉某將張某推倒翻出護欄,導致張某當場死亡。

對於這一案件,合議庭形成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本案屬於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應當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本案應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面對分歧,辦案法官通過大數據分析平台中的「辦案系統案例推送功能」查詢類似判例,在查詢本院以前裁判類似案例的同時,還找到了浙江、新疆等多地法院判決生效的類似案件。最終,合議庭參照相關判例,結合本案案情,判決被告人劉某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

「這就是大數據為法院審判工作帶來的新變化。」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朱玉說,以前合議案件有爭議的時候,主審法官通常將兩種意見報庭長、分管院長、甚至審委會把關,把他們作為審判工作的「拐杖」。如今,通過大數據類案查詢,提供了類案判決的參考意見和智力支持,幫助法官進一步釐清法律關係,從而準確定罪量刑。增強了裁判者的信心和承擔司法裁判終身責任制的底氣。

「智能案件辦理」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案由模型的建立,切實提高了法官辦案效率。但由於這項工作十分複雜,目前貴州高院只建立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搶劫、盜竊、房屋徵收與補償、減刑假釋五個案由模型。

馬婭宏解釋說,建立案由模型是一項困難的工作,針對不同的案由需要建立不同的計算機運算模型,模型中應該包括:案件要素與證據的關係;案件要素與法律法規、判案指引、相關鑒定標準的關係。

參與該系統研發的安克佳也說,工作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司法語言與計算機語言的轉化「信息技術和法律內容是兩個不同的語言體系,系統的開發正是為審判人員增加了大數據思維。」

大數據分析運用系統的使用不僅是法官的好助手,同時也為公眾帶來了便利。

在自助查詢機等一體化訴訟服務平台上,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網上立案、文書電子送達、自助查詢案件進程等事項,甚至可以在線聯繫法官。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和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在演示中馬婭宏隨手點開了「公眾諮詢」系統。在該系統中,當事人只要選擇與自己案情相同的案件要素,就能看到模擬預判結果、預判依據、相關法條、相似案件以及案件要素。模擬判決系統還可以幫助當事人預測訴訟結果、合理規避風險、穩定心理預期,進而選擇適合的糾紛解決方式。這樣,在減少了當事人手動查閱資料的繁瑣工作的同時,也讓當事人「心裡有底」,避免了當事人因法律知識缺失,而進行的不必要的上訴。

群眾打官司,最怕的是暗箱操作、司法不公。大數據分析運用系統還實現了「全程留痕」,案件審理過程實時記錄,把神秘的司法過程全部曬在陽光下。讓公眾能夠正確的了解到案件判決依據,增加法院的公信度。

目前,貴陽市中院、遵義市中院、安順市中院、畢節市中院四家中級法院已開始試用減刑假釋刑事案件大數據分析系統。同時,貴陽市花溪區法院、遵義市紅花崗區法院、安順市西秀區法院以及織金縣法院等四家基層法院也啟動了故意傷害、搶劫、盜竊等刑事案件的大數據分析試點。此外,遵義市中院還被確定為民商事案件大數據分析系統應用試點。

大數據助力司法管理,讓「有形監督」變為「無形監督」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在國家法官學院2017年春季開學典禮上強調,讓人民群眾了解法院、信賴司法。要深化信息系統應用,創新審判管理,實現審判執行工作全程監管、全程留痕、全程可查。

在司法過程中,電子卷宗隨檢察機關對案件的起訴進入到法院的大數據系統后,法院在開庭時會對每一個案件的庭審情況進行全程錄音錄像,智能語音系統可以將開庭時的語音轉化為文字。庭審形成的所有音像文字資料都會進入大數據系統,做到「全程留痕」。

大數據分析運用系統「全程留痕」讓管理監督科學化、程序化、公開化,從整體上提高司法治理和水平。實現了把傳統層層把關的有形監督,變成了依託信息化大數據的無形監督,讓群眾對法院的監督更有效、更有力、更到位、更精準。

在貴陽市中院的系統中,一位辦案法官的案件系統里出現了「超限2天」的紅色字體。馬婭宏解釋說,每個法官對案子的審理都是有期限的,超過規定期限,系統就會自動出現超限時間,提醒法官迅速審理。

案件流程管理系統對各個流程環節的時時預警,有效提示法官審理時限,便於及時監督、提醒,解決了過去監督的弱點和盲點,杜絕了超審限。

安克佳說,各個流程環節的時時預警,促進了審判權的規範運行。

另外,通過大數據還能對案件偏離度進行案案評查,如果當前判決結果與同類歷史案件判決結果相差越大,案件偏離度就會越大,過高的偏離度不僅會提醒法官,也會提醒法院領導和案件管理部門注意,確保裁量合理,同案同判。

另外,在《刑事案件基本證據要求》的基礎上,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通過法官對二審、再審改判等瑕疵案件的審判實踐總結,分析提煉出相關條目,並將其數據化、模塊化,嵌入貴州法院管理系統中,研發出辦案助手APP,為缺乏經驗的一線辦案警察、檢察官、法官提供智能輔助。

辦案助手APP可以為公、檢、法的一線幹警推送與案件相關的證據規則,相關法律條文,典型案例,以及相關的案由要素,指引公安偵查收集固定證據、檢察起訴審查判斷證據、法院審判綜合認證排除非法證據,為新案件的辦理提供指引,讓幹警知道「找什麼證據」,如何找證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