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農業供給側改革 激活潛江產業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潛江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改革為動力、以創新求發展,通過「龍蝦+」、「特色+」、「產業+」三條路徑,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三農」發展良好態勢。

「龍蝦+」:拓展產業鏈、價值鏈

在潛江,小龍蝦產業如日中天,贏得了「世界龍蝦看,龍蝦看湖北,湖北龍蝦看潛江」的美譽,創造了「小龍蝦,大產業」的神話。

去年,潛江蝦稻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80億元,帶動就業超10萬人,龍蝦養殖戶戶平增收16000元,帶動全省養殖小龍蝦387萬畝。

農業部漁業科技入戶示範工程首席專家王武教授曾盛讚,「蝦稻共作」為現代農業的典型代表,是一次現代農業的革命!

從「蝦稻連作」到「蝦稻共作」,水鄉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將一隻蝦做成百億大產業。近年來,潛江市成功探索出「蝦鰍稻」「蝦龜稻」「蝦茭共作」……「蝦+N」的創意搭配,為農民致富的騰飛翅膀。

春和景明,在龍灣鎮瞄新村的萬畝小龍蝦生態繁養基地里,一望無際的清水田在陽光下折射出耀目的光暈,小龍蝦在暖暖的水溫下也探出了頭。不遠處,一筐筐規整蔥鬱的水生蔬菜迎風搖曳……

「3月中旬,我們的小龍蝦就上市了!到現在,我的1620畝水田,光蝦子就已經賣了將近30萬!」潛江市楚稻蝦合作社理事長劉輝說,現在除了38元/斤的成品蝦、28元/斤的蝦苗,他們在蝦田裡收穫的水芹菜,批發價也賣到了9元/斤。

他介紹,為了讓蝦田的產值再上新台階,潛江市楚稻蝦合作社開創了「小龍蝦+水芹菜」「小龍蝦+茭白」「小龍蝦+菱角」「小龍蝦+芡實」等多種「小龍蝦+水生蔬菜」的套樣模式。

水生蔬菜不僅價錢好、效益高,還能改善水質,進而反哺小龍蝦。「按照我們這種模式,平均畝產效益可達15000元以上。」劉輝信心滿滿的說。

如今,「蝦+N」已創造出十多種小龍蝦混養、套養、輪養的高效模式:「蝦—鱖」輪養模式每畝收益近萬元;「蝦—蓮(藕)」共作養殖模式每畝收益5500元;「蝦—龜—稻」綜合高效種養模式每畝收益8000元……

「特色+」:立足本土、提質增效

除了在水田區域重點發展小龍蝦產業,潛江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在旱田區域重點發展高效果蔬、高蛋白大豆、潛半夏、花椰菜等優質特色農產品,拉動平原水鄉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熊口鎮慶豐村金浪葡萄基地,朱紅的亭台映襯著湛藍的天空,幾十名工人在陽光下緊張勞作,接連成片的高架大棚里鬱鬱蔥蔥,這裡種滿了早夏黑、陽光玫瑰、鄞紅、美人指、巨玫瑰等多個葡萄品種,空氣中都瀰漫果香……

「6月中旬,我們第一批早夏黑就能掛果上市啦!」金浪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濟林說,他們是吸納大棚葡萄之鄉——溫嶺的先進技術和種植模式,同時實行統一水處理、集中供應營養液、採用生物菌劑防治病蟲害等生態種植管理方式,全程不使用化肥、農藥。

「潛江的土壤、氣候都非常好,加上我們綠色食品標準的種植模式和技術,預計畝產值可達2.5萬元以上。」陳濟林對農場的發展信心十足。

金浪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一期流轉土地500畝,於2016年1月在慶豐村開園建設,而葡萄種植觀光採摘園,只是金浪公司從基地建設向生態智能化現代農業綜合園目標邁進的第一步。

「運用有機栽培技術,實現了質效並重的新型農業建設。我們還將建設現代化的自動監控管理系統,運用農業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和全程可追溯的質量安全管理。」金浪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昌軍說。

據介紹,金浪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1億元,接下來,他們還將流轉2000畝地,建設集農業科普基地、農耕文化體驗、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生態智能化現代農業綜合園,致力於打造成為全省一流的襄岳線(熊口鎮)現代農業生態文化旅遊發展新模式。

立足本土特色,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潛江通過優化農業結構調整,推行綠色生產方式,進一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前,全市蔬菜基地達10萬畝,高蛋白大豆基地達5萬畝,潛半夏面積達2萬畝。

「產業+」:「一碗飯」年賣32億元

「去年生產的大米,一粒不剩全都賣完啦!」因為實行了「稻蝦共作」,又種植了優質的稻種,熊口鎮趙腦村的種養大戶趙常洪,去年以高出市價的價格把大米售罄。

在潛江,蝦和稻被視為田間「兄弟」,稻蝦、蝦稻兩大產品又各自發展延伸產業鏈。

以蝦稻為例,目前潛江「蝦稻共作」面積達到50萬畝,2016年蝦稻(大米)創造產值32億元,註冊相關企業數十家,其中以湖北蝦鄉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蝦鄉稻」品牌更是蜚聲省內外。

「一個產品、一個品牌、一個龍頭、一套標準」——不難發現,如小龍蝦、蝦稻、潛江大豆等農產品幾乎都是借著這一模式,實現由第一產業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跨越。

如潛江大豆,依附「嘗相思」,從「懶豆子」變「金豆子」;潛江小龍蝦,依附華山、萊克等企業一舉走出國門……

眼下,水鄉人不斷開拓思路,大膽變革,做全了集「種、養、銷、食、娛、游、商、學」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業產業化鏈條,同時有效助力精準脫貧,不斷著刷新農業潛城的歷史新高度。

在精準扶貧的主戰場,小龍蝦成為潛江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貧困村的支柱產業、農民增收的亮點產業,在全省豎立了「小龍蝦」產業扶貧品牌。

去年,來自潛江的300位庫區移民和精準扶貧對象結束在潛江龍蝦職業學院的「小龍蝦」課程,如今他們用所學改變自己的生活境遇。

在積玉口鎮、張金鎮、漁洋鎮、老新鎮和熊口鎮等地,當地政府希望三年內帶動5000戶貧困戶開展蝦稻共作。目前,全市51個貧困村小龍蝦養殖面積達6800畝,華山水產開創的趙腦村模式,已經使該村人均收入達到1.68萬元,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2016年,全市共發放小龍蝦養殖財政補貼資金177.4萬元,為8000多人次提供技能培訓,帶動1377戶通過發展小龍蝦產業脫貧,實現小龍蝦企業就業2242人。(通訊員 李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